查看原文
其他

武测-世界测绘教育的传奇

2016-10-11 《南方测绘》杂志 慧天地

60年,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声教讫于四海他们将中国的测绘教育和技术远播到世界留给世人的不仅是动荡的年月里屹立不屈的背影还有安然现世中向前进取的坚毅足迹

(朱德题词)

1955年武汉测量制图学院的创办

1955年1月,高等教育部委托同济大学主持召开了全国高等工业学校土建、水利类共同课程统一教学大纲审定会议。其间,在夏坚白主持下审定了全国高校统一的测量学教学大纲,召开了“全国高等测绘教育经验交流座谈会”,夏坚白等在会上建议,集中我国已发展起来的测绘专业师资和仪器设备、图书文献,创建第一所民用测绘高等学校,培养民用测绘高级技术人才,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1955年6月,国务院决定对全国高等学校的分布和发展适当地重新调整(第二次院系调整)。经国务院批准,在内地新建一批高等院校(包括工科院校七所,综合大学一所,医药院校三所),武汉测量制图学院是其中之一。

1955年6月,高教部在北京召开了武汉测量制图学院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宣布成立武汉测量制图学院筹备委员会,唐守愚任主任委员,夏坚白、金通尹、陈永龄任副主任委员,刘宿贤为秘书长,王之卓、叶雪安、陈健、黄继渼为委员。



(当时的校址)

会后,陈永龄、刘宿贤选定天门山、栗子园一带为校址,整个选址工作仅用了四天。

1956年9月学院正式成立

这年年初,国务院成立国家测绘总局。同年夏,全国科学规划会议召开,夏坚白等人积极争取,使测绘学科成为我国科技界公认的一门独立学科。会议期间,夏坚白特请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为新创立的武汉测量制图学院题写了校名。


上为郭沫若题名

1956年9月1日,武汉测量制图学院按计划如期开学。两个月后,国务院任命夏坚白、金通尹、陈永龄、刘宿贤为武汉测量制图学院副院长,由夏坚白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

学校老图片

建校时将同济大学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天文测量、制图学专业及青岛工学院、天津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工程测量专业调整集中,并以青岛工学院现有公共必修课、基础课、基础技术课师资及行政干部为基础成立武汉测量制图学院。

学校老图片

专业设置及招生人数:武汉测量制图学院暂设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天文测量、制图学等四个专业。一九五六年招生暂定870人,在校学生有1855人。

学制与最大发展规模:学制为五年制。最大发展规模为7500人。

1958年4月,毛泽东接见武汉测量制图学院副院长夏坚白

1958年更名为武汉测绘学院

1958年7月夏坚白出任武汉测量制图学院院长,同年8月,学校由教育部划归国家测绘总局领导。同年12月,更名为武汉测绘学院。

建校之初,学校设3个系、4个本科专业。到1965年底,学校发展为5个系,下设8个本科专业、1个专科专业。并设有中专部和函授部。

全校教职工1077人,其中教师434人。在校本科生2188人,中专生523人,研究生6人,函授150人。其间,学校还培养了114名外国留学生。学校教学、科研、生产、管理均取得了重大进展。


1967年10月,周恩来总理视察武汉测绘学院

1966年-1976年动荡的十年

文革期间,学校遭受严重冲击,事业发展遭受重大损失。1966-1973年,学校停止招生8年。1970年,学校被撤销,师资队伍被迫遣散,仪器设备严重流失。

1973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批示,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重建武汉测绘学院,实行湖北省和国家测绘总局双重领导。重建初期,学校设5个系,开设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天文大地测量、制图、测量仪器制造、无线电技术、计算技术等7个学科专业,1974年开始招生,1976年恢复对外交流。

1986年以前武汉测绘学院校门

而为学校做出突出贡献的夏坚白先生,却于1977年因患癌症医治无效,病逝武汉。

夏坚白院长在科研室工作中

1980年-1990年飞速发展

文革结束后,学校迅速走上正轨。

1978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1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可以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之一。1982年,学校又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可以授予学士学位的单位之一。

1985年10月,经国家测绘局批准,学校更名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门(1986年-1996年)

80年代中期,学校一方面根据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对传统的测绘学科进行了全面的更新改造;另一方面根据社会需要,积极拓宽学校的服务领域,及时创办了一些新型应用性专业,逐步形成了以测绘学科为主干、多学科相互依托、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门(1996年-2000年)

学校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全面提高,在国际测量学界的地位与影响日益增强。鉴于学校在测绘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地位,特别是由于学校在推动现代测绘学科发展、促进我国测绘产业科技进步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江泽民给学校题词(1996年)

武测建校40周年

2000年合并组建武汉大学

合校之前,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下设信息工程、地学测量工程、城市建设、土地科学、光电工程、印刷工程、人文管理、成人教育等8个学院,外语、数学2个系,研究生部、基础课部、体育课部等3个部和计算中心等教学单位。

合并后的学校校门

2000年2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又划归国家教育部管辖。同年8月,国家教育部把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原湖北医科大学与原武汉大学合并重组,成立了新的武汉大学。

在新的武汉大学建制下,以原地学测量工程学院为基础,组建了武汉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2001年9月,学院更名为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21世纪世界测绘教育之都

武汉大学测绘类本科教育由测绘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以及印刷与包装系承担,研究生学位教育由测绘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卫星导航定位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承担。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测绘学院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瞄准世界测绘学科发展的前沿,武汉大学成功地把传统的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改造成为全新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在国内外形成了突出的学科优势。大地测量与工程测量、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与设计等专业也成功地将空间技术、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激光技术、系统工程的最新成果引入学科中,积极向相邻领域交叉渗透,形成了显著的学科优势,使我国成为国际测绘界公认的三强之一。

60年的建设与发展,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已经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在世界上规模最大、测绘学科门类最齐全、教育层次最完整的高等测绘教育体系。学校拥有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博后科研流动站的完整办学层次,还有各层次的成人教育,成为世界上测绘类院校中办学体系最为完整的大学,并获得了“世界测绘教育之都”的美誉。
60年,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声教讫于四海他们将中国的测绘教育和技术远播到世界留给世人的不仅是动荡的年月里屹立不屈的背影还有安然现世中向前进取的坚毅足迹

来源:《南方测绘》杂志第97期

【慧天地】敬告


【慧天地】是服务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公共公益平台,旨在:传递政府声音;发现行业亮点;增强学术交流;共享优质资源;关注本硕博学子的学习、就业;重视地理信息文化的传播、弘扬。【慧天地】有一小小的梦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测绘地理信息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慧天地】有一浅浅的认识:我们要跳出本行业固有的思维局限,才能有更广阔的天地!跨界融合是必然趋势,具有国际化视野才能做大做强!【慧天地】高度重视版权,对于原创、委托发布的稿件,会烦请作者、委托方亲自审核通过后才正式推发;对于来自网站、期刊、书籍、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的稿件,会在作者栏或者文章末尾显著标明出处,以表达对作者和推文引用平台版权的充分尊重和感谢;对于来源于网络作者不明的优质作品,转载时如出现侵权,请及时后台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内删除。先做人,后做事;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慧天地】的关注和支持!


欢迎大家推荐精品稿件

 【投稿邮箱】

 geomaticshtd@163.com


“有兴趣加入【慧天地】交流群的朋友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与赵楠@Zn联系。”

编辑:闫长宁

审核:李茂永  朱林烨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928135614)


推荐

(限于篇幅 更多精彩不再全部列出 请在相关系列中查看)


点击下文直接阅读

智慧城市+VR可以这样玩——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学生创业团队开发首款VR智慧城市漫游系统

业界大师|夏坚白:经天纬地,矢志不渝(一)

征稿启事|让爱回“珈”,武汉大学报社、武大校友总会面向广大校友诚征爱情故事

喜欢的话别忘记点击小手给小慧点赞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