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纾舒博士:中国海洋文化研究历程回顾与展望

2016-11-30 张纾舒 慧天地

(更多精彩,请留意文章后推荐)

摘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已然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在这其中,建设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相适应的海洋文化和海洋文化产业将发挥更加有力的推进器作用。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全球掀起了蓝色浪潮,学术界各类涉海的研究风起云涌,学者们分别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对海洋文化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探讨,涌现出大量具有真知灼见的成果。文章回顾了国内海洋文化研究方面的文献,从海洋文化促进海洋强国建设的宏观视野,海洋文化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微观视野的研究为线索加以梳理,以期对我国海洋文化研究有一个概貌性的呈现,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洋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全球掀起了蓝色浪潮,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时期,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我国作为海洋大国,拥有长达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东南两面临海,是人类海洋文化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中国学界对“海洋文化”、“海洋文化产业”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曲金良教授开创“海洋文化”学科,系统地阐释海洋文化的本质、内涵和特征等,才使得原本分散于各相关学科的中国海洋文化的研究逐渐规范,成为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这为我国发展海洋文化软实力,建设海洋强国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海洋重视程度的提高,国民海洋意识也逐渐增强,“海洋文化”学科的建立更是推动了国内的学术研究进程,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厦门大学、浙江海洋学院等开设了海洋学院或相应的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以及沿海城市地方政府连同各地的海洋文化研究机构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会推进了海洋文化各领域的学术研究;海洋文化节庆活动的举办,《中国海洋报》以及“中国海洋在线”的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也扩大了我国海洋文化的影响力,助推了海洋文化的研究。伴随海洋文化研究力度的加大,国内外各类涉海的研究风起云涌,研究成果十分丰硕。因此有必要对已有的关于海洋文化和海洋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洋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本文于2015年4月8日以“海洋文化”为篇名检索词在中国知网的CSSCI数据库中检索,共获得研究论文70篇;此外1997年由广东炎黄研究会主办的“海洋文化笔会和研讨会”出版的《岭峤春秋· 海洋文化论文集》和2008年由国家海洋局直属机关主办的全国“建设和弘扬海洋文化研讨会”出版的 《中国海洋文化论文选编》也集中对海洋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选取以上论文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归理和评述,对我国海洋文化研究有一个概貌性的呈现。

一、海洋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一书中阐述了海洋和陆地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

1、海洋文化的内涵 

海洋文化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海洋,二是文化,三是海洋与文化的结合。[1]关于其具体的定义、本质和范畴,学者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理论,众说纷纭,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有些学者从广义文化立论,认为:海洋文化就是有关海洋的文化,就是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物质的文明化生活内涵。[2]或说海洋文化是人类与海洋互动关系的产物和结果,是人类征服、依赖海洋生活的一种文化形式,囊括人类文化中具有涉海性的部分。[3]徐晓望认为海洋文化是包括一切人类设计海洋活动的文化,有海洋经济、海洋社会、以及狭义的海洋文化三个层次。海洋经济是指人类涉及海洋的一切经济活动,他们都是海洋文化的经济基础,包括海洋交通业、海洋手工业、海洋渔业、海洋商业和海洋种植业等;而海洋社会则是指涉及海洋的人群所形成的社会结构、家族、习俗等社会特点;狭义的海洋文化是指有关海洋的神话、信仰、宗教、戏剧和文学艺术等。[4]

也有学者从狭义文化立论,认为海洋文化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中受海洋影响所生产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思想道德、民族精神、教育科技和文化艺术等方面。[5]有的从文化类型分析,认为海洋文化是相对于大陆文化而言的一种文化形态,大陆文化是农业文化,海洋文化是商业文化。有人按照地域来界定海洋文化,认为滨海地域的人依傍海洋从事经济和文化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以及与海洋密切相关的精神文明、文化艺术等就是海洋文化。[6]也有学者认为大陆文化是山的文化,海洋文化则是水的文化;大陆文化是内陆地区的文化,海洋文化是沿海和海岛地区的文化。

概念定义的不同,界定的研究范围和学科属性也就有所不同:宏观地来看海洋文化即是一门综合学科,跨越了哲学、社会学、文学、自然科学等学科;中观地来看海洋文化是人文社会学科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微观地来看海洋文化则是文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7]

对海洋文化概念的讨论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学者们关于海洋文化内涵的某些方面还是达成了共识。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海”是构成海洋文化的基本要素,“人”与“海”的统一及其两者间的互动生成了海洋文化。正如曲金良教授和张开城教授对海洋文化的定义中所言,只要是人类文化中与海有关的文化就是海洋文化。因此海洋文化不仅仅存在于沿海地区,一些内陆地区兴建妈祖庙或天妃宫来信奉海洋信仰,也是属于海洋文化的范畴。海洋文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类文化,是人海互动所产生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海洋文化的特征

区别于大陆文化,海洋文化的内涵是通过海洋文化的特征表现出来的。在1997年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岭峤春秋·海洋文化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对海洋文化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基于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呈现的海洋文化的观点认为海洋文化的特征是“重商性”“开放性”和“外向性”;基于海洋文化对异域文化的吸纳的观点则认为海洋文化的特征是“多元性”和“兼容性”;有的学者兼而论之,认为海洋文化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兼容性”“商业性”和“开拓进取精神”;有的学者站在海洋民俗文化的视角,认为海洋文化具有“民族性”“漂流性”“行业性”“地域性”“功利性”“包容性”和“神秘性”。

如上所述,学者们对海洋文化特征的描述大都涉及了“开放性”和“多元性”,但论述较为分散没有充分的概括。曲金良教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海洋文化的本质上系统地归纳和表述其特征。

首先就海洋文化的内质结构而言是它的海洋性。这也是海洋文化最显著的本质特征。“人”和 “海”是海洋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海洋文化是在“人—海”的互动关系中,人类认识、理解、开发和利用海洋等实践活动积淀而成的。

第二,从海洋文化的运作机制来看,是它对异域异质文化之间的跨海联动性和互动性。船只作为主要传播工具,不仅传递内容,更是在陆海交流的过程中使得人类海洋意识逐渐增强,为海上贸易的发展奠基。在这个传递过程中中国的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互动互融,形成了“陆—海”一体互动发展的中国文化整体。

第三,是海洋文化价值取向方面的商业性和慕利性。海洋文化区别于陆地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它的生产生活都依傍海洋。海洋贸易、海洋交通、海洋渔业等都是海洋文化的经济基础。

第四,就历史形态而言,海洋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开拓性。海上交通和海上贸易等经济活动的发展是海洋文化接连内外的渠道,海洋文化这一社会化的发展,培育了人们经略海洋的能力、开发海洋的科学精神。海洋文化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推动力量。[8] 

第五,从社会机制的视角来说,是海洋文化社会组织的行业性和政治形态的民主性,相应的也就具有了法制性。

第六,从海洋文化的哲学与审美角度来看,它具有本然性和壮美性。海洋浩瀚、自由等特征使人类视海洋文化为力量、智慧的象征,人类的文化源于海洋,因此相较于大陆文化,海洋文化更具有人类生命的本然性和壮美性。[2]

如此,总结了海洋文化的诸多特征,并不在于凸显海洋文化而弱化我们传统的大陆文化,海洋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大陆文化的依托,如海上贸易的船只需要港口的停靠得到更大范围的流通,海神妈祖也被内陆地区的居民信奉。海陆文化的交织推动了海洋文化的发展,丰富了海洋文化的内容。我们研究海洋文化,是要从全局把握其特性,使之成为国家或是地区发展壮大的中坚力量。

由海洋文化的内涵及特征的分析可见,海洋文化的研究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海洋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从海洋信仰、语言、民俗到海洋文化理念,从舟楫渔盐、海洋贸易到利用海上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从渔村到沿海城市的社会历史变迁等,海洋文化的研究被不断的拓展和深入,研究成果也逐渐地系统化、规模化和结构化。海洋文化的研究可以从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哲学、史学、经济学、管理学、民俗学和考古学等方面着手,甚至是海洋军事和海洋科技的研究。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将建设海洋强国纳入国家战略后,专家学者们都不自觉地将目光投向海洋文化的研究。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目前海洋文化的研究大致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宏观层面的海洋文化理论研究,包括海洋强国、海洋经济、海洋意识等,还有国外借鉴、历史总结、综述及反思;二是微观层面的海洋文化应用研究,主要是区域海洋文化及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建议;三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 即“一带一路” ) 建设是国家最新的战略部署,它促进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同时也带动了区域海洋文化、海洋经济的发展。

二、宏观视野:基于国家海洋战略意识的研究 

我国的海洋文化发展历史悠久,从开放到内敛到再开放,中华民族创生了璀璨的海洋文化。但在历史的书写过程中,中国的海洋文明或多或少被淹没,或是受到西方理念、价值观与话语体系的严重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塑中国的海洋文化,系统地建构中国海洋文化的理论体系和国民的海洋意识,这是发展海洋文化软实力,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最为迫切和关键的任务。[9][10] 

据考古发现,最早的海洋渔业可以追溯到约九千年前。从河姆渡文化时期航海史的开启,[11]到春秋战国时期海上旅游、海洋崇拜等海洋的文化符号标志显现,[12]再到秦朝徐福东渡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达到繁荣。[13]而郑和七下西洋开始了我国海洋文化大范围传播,海上贸易、政治经济、航海技术和文化艺术都随之兴起,表现了当时中国开放的、兼容的海洋文化观。[14]这些丰厚的历史积淀,正是我们今天发展海洋文化、建设海洋强国灵魂所在。然而由于明清时期我国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后郑和时代我国的海洋文化发展滞后,海洋事业逐渐衰退。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海洋的开发和利用重新获得了重视,我国也将海洋强国建设提到了战略高度,国家关于海洋开发、海洋科技的政策文件逐步出台,我国海洋文化的发展迎来了春天。主要政策文件有 : 《海洋技术政策》《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全国海洋开发规划》《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海洋政策白皮书》《中国海洋技术政策》《“九五”和2010年全国科技兴海实施纲要》《国家“十一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 要》《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已经指出 :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15]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沿海省市利用其区位优势纷纷提出建设海洋大省、海洋大市,国民的海洋意识逐渐回升,我国的海洋大国形象重塑,海洋文化的建设取得进步。

总的来说,构建和谐海洋文化成为当今海洋文化发展的主题。研究涉及海洋意识的教育,海洋文化软实力与海洋强国建设、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关系等,一时呈现一种多视角的研究态势。还有学者站在批判的角度,指出了海洋世纪我国海洋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那么如何研究海洋文化呢? 哲学上的批判反思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手段,通过哲学思考,清晰地展示出了海洋文化与一般陆地文化在基本内容、本质特征、存在状态和具体表现形式上的异同。霍桂桓将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化”与“海洋文化”从哲学上勾连,认为“海洋文化是作为饱含情感的感性符号而存在的‘文’来‘化’‘物’的过程和结果”,[16]这一学术定位,不仅为海洋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更是提供了一种方法论上的思考。吴继陆从文化解释的角度探讨了海洋文化,不同的滨海民族,由于文化形态的差异最终会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因此他将海洋活动与传统文化视作一种互动关系,而这种互动关系会受到文化传统、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的影响,他认为从文化来解释海洋,解释一个民族或国家海洋活动的方式、特征以及海上活动的兴衰是一种可行的研究思路。[17]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海洋的认识,却受到西方列强入侵以及内陆丰富的内陆资源的影响,限制了我们对海洋的认知,因此缺乏一个系统的海洋文化价值观。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以传统农耕文化与脱胎于西方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融合的海洋文化价值取向。当代中国海洋文化价值观应该延续郑和下西洋时期开放的思想,是注重和平与合作、注重权利的维护,人类与海洋的和谐,开放与进取的海洋文化价值取向。[18]

海洋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在已经形成当代中国海洋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我们还需注重海洋文化的软实力在海洋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姜春洁和宋宁而从社会学的视角探讨了海洋文化的软实力,并提出了四个海洋文化软实力的社会功能,即海洋社会的整合功能、海洋文化的辐射功能、海洋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和海洋国家的文化自觉功能。她们认为提升海洋文化软实力有助于中和国民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价值取向,实现在海洋世纪我国的海洋文化建构。[19]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世纪的本质是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强化国民的海洋意识和观念,依法治海,使海洋“人文化”,才是21世纪发展海洋的基本策略。中国海洋报2012年做的一份《国民海洋意识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公民对于我国的海岸线长、管辖海域、地球上海洋覆盖面积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了解不多,远低于日本国民海洋意识。[20]曲金良教授(1999) 曾指出,“21 世纪作为海洋世纪,最根本的是个21世纪的意识问题,观念问题,怎样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指导思想问题,是否制定和执行( 尤其是执行)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问题”。[2] 原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也认为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繁荣海洋文化,是新形势下推动我国海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当务之急。他指出海洋意识是人类对海洋战略价值和作用的反映和认识,是海洋文化的灵魂,每个国家都应该有自己的国家海洋意识。[21]除了海洋知识的普及不到位,国民海洋意识薄弱外,制约海洋世纪我国海洋文化发展的问题还有海洋文化的科教问题。韩兴勇和郭飞在强调了海洋意识的重要性的同时,还指出应该将海洋相关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内容和海洋文化资源,将海洋意识的培养融入到学习和实践中。因为只有拥有的海洋意识和海洋情感,才能为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基,从而推进海洋强国的建设进程。[22]此外,海洋文化发展品味较低,海洋文化旅游内涵不足、历史遗存保留不力,海洋制度文化发展滞后等都影响了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对于这些问题,马志荣和林苏红指出要弘扬郑和精神,以学习、开放和发展的胸怀来创新海洋文化,增强国民意识,提升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层次,创新海洋制度文化,将海洋文化融入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强化全民的学习,从战略高度推动海洋文化发展,从而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23] 

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逐步推进,不仅出现在政府报告和学术文献中,甚至出现在了国民的日常用语中。不可否认,在海洋文化的研究中大都论及海洋意识问题,那么二者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关于海洋文化和海洋意识的关系研究对于廓清海洋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和意义建构将有重要意义,赵宗金认为海洋文化和海洋意识都是在“海洋世纪”的大背景下形成的。若从意识和文化的概念上分析,可以认为海洋意识是人们在海洋文化创造过程中持有的态度和觉知状态;从人海关系的角度来说,现代海洋意识是海洋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从人海实践的各个领域来说,不同的涉海群体所建构的海洋文化“已经成为、或至少开始形成一种观念意识,成为政府和人民一种感受得到和享用着的审美的、文化的、 社会的和生活的行动”,[24]因此,可以说海洋的价值观已经成为海洋文化和意识的共同核心。[25] 

新时代的海洋文化建设,既要有核心价值层面的顶层设计,也要有学理层面的系统建设,还要有海洋操作层面的大众传播和海洋文化产业的强劲推动。[26]海洋文化同与之相关的海洋文化产业是相互作用的,“海洋文化既要服务于各种不同的相关产业,也可以从中汲取营养”。[26]在海洋强国战略中,加快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成为了重要内容,关于蓝色经济的研究也从2004年悠然兴起。张开城教授首先定义了海洋文化产业,即“从事涉海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涉海文化服务的行业”。[27]李思屈教授认为,“海洋文化产业是海洋文化传播和海洋经济建设的重要助推器,是服务社会要求,激活民间智慧的有力手段,也是海洋文化建设实现自生存、自发展、自传播的重要途径”。[26]我国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陆地资源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就指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因此,从陆海统筹的视域探讨海洋文化产业,发展蓝色经济很有必要。徐舒静和于慎澄梳理了陆海统筹影响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认为海洋文化产业的海陆统筹是海洋文化产业这个大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重陆地轻海洋、重效应轻生态、产业结构趋同和统筹管理服务不到位是海洋文化产业在陆海统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因此,需要针对上述四个问题制定有效的战略措施,加大海陆统筹力度,以此推动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28]海洋世纪,海洋的开发和利用与人们的意识形态紧密相关,海洋文化产业是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的交叉部分,既有经济属性也有文化属性,二者相互促进,又共同制约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配置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推动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协同发展,是我国海洋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最有效的路径选择。[29] 

2015 年的“两会”,文化产业成为热词。作为海洋大国,新形势下应该要以创新思维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结合起来,打造海洋文化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推进海洋强国战略相适应的海洋文化建设。[30]

三、微观视野:区域性海洋文化的研究 

 我国长达1.8 万公里的海岸线横跨中国版图的南北两端,这为区域性海洋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由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组成的11 个沿海地区分布在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形成了环渤海经济文化带、长三角经济文化带和泛珠江三角洲经济文化带。然而,由于海洋文化的开放、流动、扩张和跨文化等特性,我国的海洋活动空间并不囿于上述四大领海,而广泛分布于扩展的“环中国海”地带,形成了以我国东南沿海海洋文化为中心的跨国海洋文化圈,连接了我国从东南沿海及东南亚半岛的陆缘地带、日本到菲律宾、印尼等岛弧间的相邻海域,成为了海洋文明体系里面相对独立的一环。[31] 

当代学术研究中,海洋性传统和大陆性传统的二元共存已成为共识,“环中国海海洋文化圈”就是突破从大陆看海洋,以农耕华夏为中心的视野差别带来的海洋空间认识上的错位。[31]而在此基础上建设的“环中国海文化共同体”,就是重构和建设一个由拥有数千年中华汉文化主导为基础的、追求“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四海一家”的伦理秩序的海洋文明和谐世界。这个文化共同体的主体,就是环中国海的各国各地区各族人民。这也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的应有内涵和目标指向。[32] 

除了“环中国海海洋文化圈”,我国沿海省市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经济、海洋文化和海洋旅游业都很发达,但也因自然条件、历史沿革不同而有差异。

1、环渤海地区海洋文化研究概貌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北部海洋文化的核心区域,这一区域的海洋文化的载体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如山东的青岛、威海、日照,辽宁的大连,河北的秦皇岛以及天津港等,具有很强的空间集聚性。环渤海湾 所在区域的海洋文化受中原文化、官僚文化、儒家文化思想影响较深,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山东的海洋文化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中华文明的东夷海岱文化、齐鲁文化等传统文化思想在山东海洋文化中留下了丰厚的历史积淀。中国海洋大学地处青岛,地理优势和人文优势兼备,因而这一区域的海洋文化、海洋旅游、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科教文化、海上体育等事业发达,[33]蓝色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明显。王赛时的《山东海疆文化研究》全面地展现了山东的海洋文化史,开创了区域海洋文化研究的立体性构架,[34]这为山东海洋文化,乃至其他区域海洋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

在信息时代的新经济浪潮中,包括文化、价值等因素在内的软实力对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充分利用文化资源来扩大文化产业的内容,对于区域文化经济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SWOT战略分析方法是产业优劣势分析,进而制定对应发展政策常用的手段。学者们通过 SWOT 战略分析,并量化影响区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了山东半岛[35]、秦皇岛[36]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自身的优劣势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要开发和利用海洋文化资源,创建品牌文化、发展旅游产业等建议。然而,在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管理不畅、意识 薄弱、同质化开发严重、国际市场开发力度不足和旅游基础设施短缺等问题。不仅仅是山东半岛,[37]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海洋意识观念薄弱,国际市场开发力度不足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在产业发展中制定针对性策略,共同克服,快速发展。

2、长三角地区海洋文化研究概貌 

长三角地区的海洋文化是上海、江苏和浙江的沿海地市海洋文化的集合,这一区域东西有长江贯通,南北有京杭大运河往来,是南北文化的交融之处。加之城市的开放程度高,大量的西方文化被引入,中西文化的结合使得长三角地区的海洋文化独具特色,呈现“滨海港市文化发达,沿海地方文化融合以及现代中外文化并存”[33]的特征。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的港口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其开拓创新的属性造就了独特的海派文化,还有诸如海塘文化、海洋制盐文化等具有鲜明上海特色的海洋文化。把这些资源作为产业内容的基础,充分利用好资源要素,将文化产业化,对于提高文化软实力,发展上海海洋文化产业,以文化引领经济发展、丰富精神生活将有重要意义。[38]除了对上海海洋文化产业的SWOT战略决策分析,黄碧蓉立足于上海城市发展的近代史中,分析那些被西方海洋文化侵蚀的部分,在现当代发展中将劣势转变为优势,她提出了创造“洋泾浜英语”。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因此要运用语言作为媒介,变通他国语言,与西方海洋文化进行平等对话,吸收西方特点的同时也实现我国传统海洋文化的海外传播,达到图强的目的。[39] 

浙江拥有6400余公里的海岸线,居中国首位。这样的地理环境优势使得涉海活动成为浙江人生产生活的重要内容,海洋渔业文化( 如舟山国际沙雕节、象山开渔节) 、海洋旅游文化( 如钱塘观潮、普陀山、嵊泗列岛等) 、海洋工艺品以及滨海影视产业[40]发展繁荣,并表现出“精致创造的物质性海洋文化、协作团队性的海洋行为文化、较强的海洋商贸精神以及粗犷与柔和相继的海洋审美文化”[41]的特点,已成为浙江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的海洋影视产业和海洋旅游业发展尤为突出。 苏勇军提出了“基地加景区”的海洋影视产业发展模式,并指出要重视文化与资本融合,充分利用浙江海洋文化韵味进行影视作品创作等建议。[42]而在海洋旅游业方面,学者们大都围绕舟山群岛海洋文化特点进行研究,如舟山群岛的影视文化旅游( 包括普陀山、桃花岛和海上丝绸之路等)[43]、舟山的观音信仰[44]、舟山群岛的海洋文化产业空间集聚优化[45]等。总体来看,浙江省海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良好,但依然存在着一些分散的、单体规模小的文化景观尚未开发,一些海洋文物遗迹和海洋聚落文化景观因为人类的经济活动和自然演化而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等问题。[46] 

相较于上海和浙江来说,江苏省的海洋文化处于初级阶段,虽有徐福东渡、汉军戊边等丰富的海洋文化史,但由于封滩防海,大规模的海洋经济活动尚未成形,只是零散的渔业、围垦等,缺乏完整的海洋 文化体系。[47]然而,江苏处于江海交汇之处,海岸特色鲜明,海洋资源丰富,加之江苏省的教育发达、科技力量强,因此潜力巨大。连云港、盐城、南通是江苏的三个沿海地区,连云港的龙舟文化、海洋图腾影响下的南通脊饰文化、海味饮食文化以及各种海洋节庆构成了江苏的海洋民俗文化; 而江苏的海岸类型丰富,是发展海洋渔业、港口建设的基石。因此,对于江苏来说,海洋文化资源开发的重点应着重于港口文化、海外交流文化、以及海洋民俗文化。[46] 

长三角地区的海洋文化资源是丰富的,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李立鑫和瞿群臻指出了海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文明意识薄弱、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走“科技 +文化”的资源开发道路、建立争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开发体系的政策建议。[46]

3、泛珠三角地区海洋文化研究概貌 

泛珠三角地区是指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地的沿海区域。这一区域的海洋文化特色鲜明,在我国海洋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闽粤海洋文化、潮汕文化、闽南海洋文化以及海南的海岛文化等都是这一区域的典型代表,加之妈祖文化从这里发源,海神信仰文化、传统海洋活动十分兴盛。此外,因为该地区濒临台湾海峡及南海,福建又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因此也成为海洋移民文化、对外传播交流的纽带。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针对这一区域的研究文章数量较多,其研究的视角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从历史传统文化的角度审视泛珠三角地区的海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回顾历史,明清时期的文化对闽粤台的影响较大。清代郊商文化,即他们利用海洋进行海上贸易所形成的经营模式,打开了海上贸易往来的通路,郊商文化体现的这种征服海洋、利用海洋的特性可以说是海洋文化的一种。[48]后清洋务运动时期,福建的海洋文化受西方海洋文明影响,精神特质表现为自觉的海权意识,多元性、兼容性以及开放性,尤以福建船政局实行留欧教育最为明显。[49] 

闽粤台的海洋文化可以说同出一源,闽南海洋文化延伸并移植到台湾,[50]且台湾是闽粤海洋网络的枢纽之一,台湾海洋经济同闽粤海洋文化互为影响。明清时期闽粤人的经济导向,其重商文化、海盗文化使得闽粤沿海形成以海上贸易为导向的海洋经济,也催生了台湾海洋经济的发展。[51]台湾的海洋文化是在闽南海洋文化基础上飞跃式的发展,究其原因,是台湾早期统治者开放的海洋政策和闽南统治者封闭的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台湾海洋文化、海洋经济迅速崛起。[50] 

从传统文化层面来说,王红[52]研究了京族史诗,朱双一[53]研究了台湾文学作品,他们都指出这些艺术形式的内涵都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是当地海洋文化精神的表现,也是中华文化中固有的海洋文化因素。

(2) 区域(城市) 的特性对地区海洋文化及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福建多山、滨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冒险、开放的海洋文化特性。长期以来建立的海洋文明成为福建海洋商贸发展的文化资本,伴随着海洋经济活动的大规模扩张,闽文化传播到了海外,也引进了海外文化。[54]福建还有深厚的涉海历史文化,如“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妈祖文化的发源地等,保护并传承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作为国家级“海峡西岸经济区”主体的优势及纽带作用,增强海洋意识,将文化产业化,有助于福建海洋文化强省的建设。[55]杨宏云梳理了福建的海洋文化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SWOT分析,对福建海洋旅游的开发提出了产业化、数字化发展以及整体营销的建议。[56] 

广东沿海城市海洋文化的发展与福建类似,其商业性、开放性更突出。广州自唐宋开始就是世界性海外交往和贸易中心,珠海是有“东方鹿特丹”条件的港口城市,基于此,林炳熙指出应发挥广东滨海城市的优势,尤其是在深圳、珠海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的港口,发展海洋贸易,加速农业商品化,使内陆型的农业文化和外向型的海洋文化并行发展。[57]郑松辉从民居建筑探讨了广东的潮汕地区的海洋文化内涵,由于大量华侨的投资,建筑特色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个地区的也表现出了创新性、开放性和兼容性的审美特性,海洋文化的元素在民居得以体现和延续。[58]王经伦等概述了广东的海洋文化遗产,指出了保护、开发和利用海洋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海洋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增强广东文化软实力,助力广东海洋文化强省建设。[59] 

香港和澳门的海洋文化都是隶属于广东岭南文化中的海洋文化,徐亦亭比较了二者的海洋文化特色。共同的是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同的是香港受英国影响,与西方文化是“冲突式”的交融,而澳门受葡萄牙文化的影响,形成的是“中葡文化融汇”的“和谐”模式,其海洋文化的特点传承了中华的文化传统。且澳门是中国史上最早的“经济文化特区”,优势明显,海洋文化的发展充满机遇,在现代“一国两制”政策的统治下会更加繁荣。[60] 

根植于岭南文化,发展于南海文化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半封闭海洋文化、半开放山地文化的区域海洋文化现象。 张开城教授提出了“四个结合” ( 即内外结合、虚实结合、软硬结合、古今结合) 和“六个统一” ( 即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统一、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统一、社会发展和生态平衡统一、打造品牌与全面开发统一) 的思想,通过实施“八个一”工程加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文化建设。[61]戎霞和丁智才也着眼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现代海洋文化建设,提出了打造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品牌,重启“海上丝绸之路”、升级媒体战略、建造集成化增值性整合传播模式等国际化、现代化的传播策略,推动北部湾海洋文化现代化转型。[62]防城港市作为广西北部湾区域发展海洋文化的亮点,其海洋文化资源丰富。对于该城市海洋文化名市的建设,陈学璞认为要树立“海洋意识、创新意识、‘综发’意识和开放意识”,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科学规划、长期积淀、文化调研、精品创作和文化惠民。[63]广西的海洋文化资源丰富,在开发利用资源时对生态的污染和迫害严重,因此有必要在景观建设时融入生态伦理的元素,营造文化氛围,提升海洋生态伦理素质,助推社会民众海洋生态理性的提高,并健全法规政策,确保广西海洋文化可持续发展。[64][65][66] 

海南作为我国的热带岛屿,其海洋文化的特征明显地区别于其他几个沿海区域的海洋文化。如海滨民俗和海峡渡越要素造就了海南的贬谪文化、移民文化;而热带海洋岛屿和热带海洋气候使得海南的农业文化和生态文化都沾染了浓厚的海洋“气息”。加之海南作为我国的最南端,其重要的海防军事战略地位不容忽视。[67]然而,同为岛屿,海南岛的经济发展和海洋文化的发展却远落后于台湾,可见其海洋意识不够强烈,还没有充分利用资源,将资源资本化、文化产业化。对于海南省来说,应充分意识到人与海洋的互动关系,构建现代海洋文化体系, 可持续地发展海南文化产业。

从上述沿海各地区海洋文化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海洋文化,文化的软实力助推了海洋强省(市) 的建设。文化与经济的互动,海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 21 世纪加快沿海省(市) 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

四、我国海洋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通过上述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海洋文化研究空前繁荣,但还是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海洋文化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系统。海洋文化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但学科要发展需要有系统的理论支撑和理论创新,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当前海洋文化的理论研究,学者们大多在进行史料搜集,或是分区域的、分类别的、重复的、微观的研究,成果确实丰硕,然而却略显“浮躁”,使得海洋文化相关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入,进而影响了学术界海洋文化意识、观念的形成以及在学术领域的渗透。二是海洋文化的研究方法缺乏。海洋文化不仅只是“大陆文化”的对立面,或是简单“海洋”与“文化”的相加。现有研究大多是这种二元对立的、加法式的研究路径,忽视了海洋文化的整体性。此外还由于学科分野,海洋文化的研究长期被肢解为航海史、海外贸易、中外关系等而散列在不同学科中,加之多学科交叉的匮乏,因此在整体论的框架下研究海洋文化的思路方法亟待形成。三是如何有效地将海洋文化资源转化成资本的问题。我国沿海各地的海洋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各地对这些资源的利用大多是开办海洋文化节庆、海洋文娱活动、体育赛事等,尚未形成一种有形的、带有“流通性”的商品或服务来凸显当地海洋文化的亮点和特色,海洋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薄弱。

如海洋本身的浩瀚属性,海洋文化的研究方向也因人而异,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地区、时间以不同的视角将生出不同的见地。本文希望通过对已有海洋文化研究问题的简单陈列,引起更多学者进一步秉持文化自觉意识,强化文化反思精神,不断深化海洋文化的研究。同时,也希望带动更多的社会大众关注海洋文化,共同探讨我们国家海洋文化的发展,强化全民族的海洋文化意识,早日实现“文化强国” 和“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

“一个国家的雄心要用整个海洋来装载”。党的十八大报告已将建设海洋强国纳入其中,海洋强国的建设同与之相匹配的海洋文化的建设密不可分,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已然成为影响未来的世界性力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界、业界的人们才更多地将关注点转移到海洋文化的研究中。然而中华文明史上因自然和地理环境的变化出现过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三种形态。徐福的跨海东渡、举世闻名的“海上丝绸之路”以及郑和七次下西洋的伟大举措都彰显了我国深厚的海洋文化发展历史背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义无反顾地走在了崛起的道路上,这条路与海相伴,海洋给人类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已经从一个单纯意义上的地理海洋大国转变为具实质意义的海洋大国,下个目标将是成为海洋强国。因此要实现 “中国梦”,必先实现“海洋梦”。

参考文献:

[ 1]林彦举 . 开拓海洋文化研究的思考[A]. 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 编. 岭峤春秋·海洋文化论文集[C].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 2]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1999. 

[ 3]张开城.论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A].国家海洋局直属机关 党委办公室编.中国海洋文化论文选编[C]. 北京: 海洋出版社,2008.

[ 4]徐晓望. 妈祖的子民———闽台海洋文化研究[M].上海: 学林出 版社,1999.

[ 5]徐杰舜.海洋文化理论构架简论[ J].浙江社会科学,1994,( 4) :112113.

[ 6]林彦举. 把握机遇,凝成一体,明确目的,虚实并举[A]. 广东炎 黄文化研究会编. 岭峤春秋·海洋文化论文集[C].广州: 广东 人民出版社, 1997. 

[ 7]杨国帧. 海洋文化研究与海洋文化建设[A].国家海洋局直属机 关党委办公室编.中国海洋文化论文选编[C].北京: 海洋出版 社,2008. 

[ 8]王颖.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9]曲金良. 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思考[J].中国海洋 大学学报, 2013,( 7) :3140. 

[ 10]冯建勇. 现当代中国海洋文化的重构历程[ J].浙江学刊, 2013, ( 6) :1320. 

[ 11]徐晓望. 论古代中国海洋文化在世界史上的地位[J].学术研 究, 1998,( 3) :9397. 

[ 12]陈智勇. 试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海洋文化[J].郑州大学学报( 哲 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5) :127131. 

[ 13]李惠生. 中华海洋文化的历史及其辉煌成就———从远古时代至 公元1433 年的考察及评价[ 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版) , 1998,( 1) :5760. 

[ 14]马志荣,薛三让. 后郑和时代:中国海洋文化由开放走向内敛的 现代思考[ 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5) :121125.

[ 15]新华网.十八大报告( 全文) [EB/OL] . http: / /www. xj. 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20121119/20150529.

[ 16]霍桂桓. 非哲学反思的和哲学反思的: 论界定海洋文化的方式 及其结果[ J].江海学刊,2011,( 5) :3946. 

[ 17]吴继陆. 论海洋文化研究的内容、定位及视角[J].宁夏社会科 学, 2008,( 4) :126130. 

[ 18]娄成武,王刚. 论当代中国海洋文化价值观[J].上海行政学院 学报, 2013,( 6) :1724.

[ 19]姜春洁,宋宁而. 海洋文化软实力: 社会学的视角[J].中国海 洋大学学报, 2012,( 2) :1419. 

[ 20]国家海洋局. 国民海洋意识调查[N].中国海洋报, 20120608 ( 003) . 

[ 21]孙志辉. 提高海洋意识,繁荣海洋文化[ J]. 求是, 2008,( 5) :5354.

[ 22]韩兴勇,郭飞. 发展海洋文化与培养国民海洋意识问题研究 [ J] . 太平洋学报, 2007,( 6) :8487. 

[ 23]马志荣,林苏红.郑和下西洋视域的海洋文化创新[J]. 科技管 理研究, 2014,( 10) :239242. 

[ 24]曲金良主编.中国海洋文化研究: 第三卷[C]. 北京: 海洋出版 社, 2002. 

[ 25]赵宗金. 海洋文化与海洋意识的关系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 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5) :1317. 

[ 26]李思屈. 铸造海洋文化软实力———再逢甲午的深思[N] . 中国 海洋报, 20140804( 003) . 

[ 27]张开城. 海洋文化产业及其结构[A].2005 国际海洋论坛——— 海洋经济·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08:8496. 

[ 28]徐舒静,于慎澄. 陆海统筹视角下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J] . 东 岳论丛, 2012,( 10) :4750. 

[ 29]刘堃. 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关系探讨———兼论我国海洋文化产 业发展[ 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6) : 3235.

[ 30]李思屈. 以创新思维发展海洋文化产业[N].中国海洋报,20140218( 003) .

[ 31]吴春明.“环中国海”海洋文化的土著生成与汉人传承论纲 [ J] . 复旦学报, 2011,( 1) :124131. 

[ 32]曲金良. 环中国海文化共同体重建大战略———“21 世纪海上丝 绸之路”的文化精义[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 24) : 5465.

[ 33]刘丽,袁书琪. 中国海洋文化区域特征与区域旅游开发[A] . 国 家海洋局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编. 中国海洋文化论文选编 [C] . 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8. 314419. 

[ 34]曲金良,徐娜娜. 区域海洋文化立体研究的范例———读王赛时 《山东海疆文化研究》[ J] . 东岳论丛, 2008,( 1) :208. 

[ 35]王苧萱.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 J] . 东岳论丛, 2013,( 10) :187190. 

[ 36]祝丽云,何枫,李维国. 基于 SWOT 法和层次分析法的海洋文化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河北秦皇岛为例[J]. 资源开发与管 理, 2014,( 5) :592597. 

[ 37]刘勇.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旅游开发再思考[J]. 山 东社会科学, 2012,( 5) :7377. 

[ 38]韩兴勇. 利用上海海洋文化资源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思考 [ J] .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2, 21( 4) :635640. 

[ 39]黄碧蓉. 中华传统海洋文化“走出去”之语言进路探索———以 上海城市近代发展为视点[J].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31( 6) :133140. 

[ 40]苏勇军.浙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 海洋出版社,2011.

[ 41]柳和勇.简论浙江海洋文化发展轨迹及特点[J].浙江社会科学, 2005,( 4) :122126.

[ 42]苏勇军. 海洋影视产业:浙江海洋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J]. 浙 江社会科学, 2011,( 4) :95158. 

[ 43]王大悟. 海洋旅游开发研究———兼论舟山海洋文化旅游和谐发 展当地策略[ J] . 旅游科学, 2005, 19( 5) :6872. 

[ 44]柳和勇. 舟山观音信仰的海洋文化特色[J]. 上海大学学报( 社 会科学版) , 2006, 13( 4) :5357. 

[ 45]王颖,阳立军. 舟山群岛海洋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发展模 式研究[ J] . 人文地理, 2012,( 6) :6770. 

[ 46]李立鑫,瞿群臻. 长三角区域海洋文化资源开发研究[J]. 科技 管理研究, 2014,( 6) :219223. 

[ 47]王颖. 海洋文化特征与江苏海岸海洋文化发展[A]. 国家海洋 局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编. 中国海洋文化论文选编[C].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08. 231240. 

[ 48]史伟. 清代郊商与海洋文化[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7, ( 4) :5964. 

[ 49]黄新宪. 福建海洋文化特质对早期留欧教育的影响[J]. 东南 学术, 2008,( 3) :132138. 

[ 50]陈思. 从历史角度比较闽台海洋文化的发展[J]. 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3) :97101. 

[ 51]徐晓望,徐思远. 论明清闽粤海洋文化与台湾海洋经济的形成 [ J] . 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1) :513、 38. 

[ 52]王红. 海洋文化精神的诗性表达: 京族史诗研究[J].广西社会 科学, 2012,( 3) :138142. 

[ 53]朱双一. 中国海洋文化视野中的台湾海洋文学[J].台湾研究 集刊, 2007,( 4) :8694. 

[ 54]苏文菁. 论福建海洋文化的土特性[J]. 东南学术, 2008,( 3) :121131.

[ 55]李宝艳,林巧仙. 海洋文化助推福建文化强省战略研究[J]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32( 2) :5457.

[ 56]杨宏云. 论海洋文化资源与福建旅游———基于 SWOT 的分析 [ J] . 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4) :7176. 

[ 57]林炳熙. 试论海洋文化优势与广东滨海城市建设[J]. 学术研 究, 1998,( 4) :6484. 

[ 58]郑松辉.论潮汕近代居民建筑的海洋文化内涵[J]. 汕头大学 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24( 4) :8488. 

[ 59]王经伦等.广东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利用的思考[J]. 广 东社会科学, 2009,( 2) :116123. 

[ 60]徐亦亭.中华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澳门海洋文化[J]. 中央民族 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29( 2) :9298. 

[ 61]张开城.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文化建设的思考[J]. 广西社 会科学, 2011,( 11) :1417. 

[ 62]戎霞,丁智才. 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现代海洋文化建设[J] . 广 西社会科学, 2012,( 6) :162165. 

[ 63]陈学璞.海洋文化名市建设探析———以防城港市为例[J].广 西社会科学,2014,( 11) :3336. 

[ 64]黄家庆,林加权. 广西海洋景观建设融入生态伦理元素刍 议———生态伦理视角下广西海洋文化发展研究之一[J]. 学术 论坛, 2013,( 10) :202205. 

[ 65]黄家庆,林加权. 基于生态伦理视阈的广西海洋生态文明构 建———生态伦理视角下广西海洋文化发展研究之二[J]. 学术 论坛, 2013,( 6) :4649. 

[ 66]黄家庆,林加权.论广西海洋生态伦理的构建———生态伦理视 角下广西海洋文化发展研究之三[ J].学术论坛,2013,( 9) :1317.

[ 67]张令品. 沿海省份的海洋文化研究与发展[A]. 国家海洋局直 属机关党委办公室编. 中国海洋文化论文选编[C]. 北京: 海洋 出版社,2008. 216222.


本文原刊载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不带有任何商业目的,版权归作者所有。感谢《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编辑部对【慧天地】的支持!

【慧天地】敬告


【慧天地】是服务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公共公益平台,旨在:传递政府声音;发现行业亮点;增强学术交流;共享优质资源;关注本硕博学子的学习、就业;重视地理信息文化的传播、弘扬。【慧天地】高度重视版权,对于原创、委托发布的稿件,会烦请作者、委托方亲自审核通过后才正式推发;对于来自网站、期刊、书籍、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的稿件,会在作者栏或者文章末尾显著标明出处,以表达对作者和推文引用平台版权的充分尊重和感谢;对于来源于网络作者不明的优质作品,转载时如出现侵权,请及时后台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内删除。先做人,后做事;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慧天地】的关注和支持!


欢迎大家推荐精品稿件

 【投稿邮箱】

 geomaticshtd@163.com

“有兴趣加入【慧天地】交流群的朋友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与赵楠@Zn联系。”

编辑:闫长宁  闻小玖

审核:李茂永  王怡波  付航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wjh18266613129)



推荐

(限于篇幅 更多精彩不再全部列出 请在相关系列中查看)


点击下文直接阅读

论坛|清华海洋大数据论坛

学术论文|中国Argo海洋观测十五年

大家观点|14位国际海洋专家权威分析海洋科学关键问题

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司关于2016年度拟立项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规程》等48项海洋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公示

高端论坛|山东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阳帆林教授:近岸地形一体化测量及三维表达

高端论坛|王家耀院士:建设海洋强国需要现代化海洋测绘保障

高端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现代化海洋测绘: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保障

学术论文|张祖勋院士:摄影测量的信息化与智能化

学术论文|李德仁院士:关于地理国情监测若干问题的思考

学术论文|龚健雅院士:智慧城市中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喜欢的话别忘记点击小手给小慧点赞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