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慧推荐|如何在科研中做到不浮躁、不肤浅?
(更多精彩,请您留意文末推荐)
读书与我的科研之路
其实,读书是很有趣的,主要是因为书的内容吸引人。中学的时候,我们学校有一个小小的图书室,是给老师们用的。在我读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图书室也实行对学生有限度开放。当时我的感觉就是,真想成天都泡在那里,吃饭什么的都舍不得离开。
上大学后,大学的图书馆成了我最爱去的地方。图书馆有六层楼,有书库、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期刊杂志室等。大学的六年,这六层楼我都跑遍了,图书馆的很多老师都认识我。
学生阅览室并不只是用于平常的学习和考试前的复习,其中很多的课外书是我的最爱。我的专业是临床医学,但是对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人文学科我也比较感兴趣,这些学科让我对人类、对社会、对经济有了初步的了解,以至于毕业后在走入社会的过程中能够对众多的社会现象有较好的理解和应对之策。
印象最深的是两本“大众”书籍——《大众哲学》和《大众经济学》。《大众哲学》成书于抗战时期,再版了很多次,它的作者叫艾思奇,可能现在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但他是毛泽东主席最欣赏的哲学家之一。
《大众哲学》从日常生活的例子谈起,结合当时反法西斯斗争的现实,娓娓道来,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以极其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诉给广大的读者,读起来就像小说一般地过瘾。
《大众经济学》是上世纪刚改革开放不久编写的一部面向普通民众的通俗经济学读本,虽然比较厚一点,但是只要读下去就让人不忍释手。这些非常优秀的书籍,极大地开拓了我的视野,就觉得这才真的叫做上了大学,不仅仅学到了专业的知识,还获得了认识社会的思想方法。
与专业课有关的书籍通常是我关注的重点,但必须是补充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或者是从不同视角解读同一内容的书,而不是重复教科书的内容。例如,在学习《诊断学》的时候,我特意关注了这样一本杂志——《临床误诊误治》,通过这本杂志,让我了解到了在临床上如何才能够做到最大限度地避免误诊和误治。
我是1987年上的大学,当时分子生物学刚刚传入中国不久,教科书上这方面的内容还比较少,但是很多英文原著和少量的翻译著作已被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收藏,尤其像“基因工程”等内容是我非常喜欢的,不仅通读了翻译本,还看了几本英文原版书,受益匪浅。一度曾经想今后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随着后来读了更多的书籍,志向开始发生了转变。
因为当时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不成熟导致自己经常有心理波动,因此对心理学非常感兴趣,总想搞明白人为什么会思考、为什么会有情感等等。慢慢地,我发现没办法在心理学上找到我要的答案,于是开始关注脑科学研究。虽然当时脑研究在国外还不是热门,但是结合我在学的临床医学(如,神经病学、精神病学以及新兴的学科“心身医学”),我也读了一些实验心理学、神经电生理学和分子神经生物学等方面的一些书籍,确立了毕业后从事脑研究的理想。通过这些书籍,我也和当时的几位作者(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有过书信的往来,请教过他们一些心理学和脑研究方面的问题,他们也给了我很多的鼓励。
好的书籍可以影响一个人未来生活的轨迹。
在大学的时候,我遇到过各种困扰和迷茫,有学业方面的、有人际交往方面的、有感情方面的、也有未来事业方面的。图书馆的那些书中前辈们治学的经验和人生奋斗的经历给了我巨大的鼓舞和继续努力的能量,不论什么原因,只要觉得困扰和迷茫,只需走进图书馆,我就一定可以精神振奋地回到现实中来。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普列汉诺夫(俄国哲学家)引自斯宾诺莎(荷兰哲学家)的那一句“不哭不笑,而是去理解”。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多,我对图书中人生哲理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好的把握,因此也养成了比较平和的心态和对事物多方面认识的习惯。正是这样的习惯,使得我现在在科研中,能够做到不浮躁、不肤浅、不惧失败,能够驾驭自我。我觉得这些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工作态度。
大学里我也常常喜欢去书库和阅览室“乱翻书”。
“乱翻书”就是随意浏览、没有目的,看看书名是不是感兴趣,随手翻翻目录、看看插图,觉得有意思就读下去,没意思就放回去再翻下一本。就是这样看书方法,让我发现了不少有趣的书籍,前面提到的《大众经济学》就是这样翻到的。同时,也让我了解到了除了量子力学、还有量子化学和量子药理学这样的学科存在,也了解到了可以使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来进行药物设计。
另外,一些介绍国外科学进展的杂志也是我的最爱,经常看一些翻译过来的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进展(像《国外医学xxx分册》等),尤其是其中一些高级科普杂志像《科学美国人》中译本、《科学》杂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不是美国《Science》杂志的中文版)更是每册必看。
读书也不能只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对于工作来说重要的而自己却不懂的方面,也要敢于去学习、善于去学习。
我所热爱的脑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学科,与我科研有关的我都想看看,不懂的就先从科普书籍看起,再看一些写给大学本科生的教材和辅导材料,然后再读专业性更强的书籍,这样下来,慢慢地,那些原先不懂的知识逐渐就成了我头脑中的一部分,再后来就可以像专家一样和相关领域的人士侃侃而谈而不会出洋相了。
例如1993年我刚读研究生的时候,当时个人计算机(PC)进入中国时间不长,因为需要学习编写实验程序,我便经常在周末的时候去上海福州路的上海书城浏览最新出版的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书籍。虽然当时研究生的津贴只有两百多元,但是对于购书我却毫不吝啬。
记得第一本书是关于DOS6.0的简介,很薄,才十几页,但内容非常新,是DOS6.0发布后没多久出版的,买来后就在实验室那台286的电脑上一步一步学着去操作,慢慢就掌握了一些常用的DOS命令。后来又陆陆续续买了不少软硬件编程方面的书,到1998年毕业的时候,已经有几十本书了,排满了书架,算算价格,总共三千多元。这其中好书不少,但也有买来后发觉写得很不好的几本书。
淘旧书也是相当有趣的事情。一次偶然的机会,同学告诉我有一批几年前上海书展时进口来的旧书要淘汰掉,我立刻欣然前往,结果真的淘到了宝贝。其中包括非常经典的写给初学者的计算机汇编语言入门的书籍(《Assembly language safari on the IBM PC: First explorations》,1984年出版),相当通俗易懂又容易上手,可以说,我学汇编语言的第一任老师就是那本书。还有一些神经科学方面的书籍,像涉及动物空间导向的行为、非人灵长类的语言、临床神经心理学诊断等等,内容丰富,非常有趣,读后我感慨丛生:要是咱们国家也有这么棒的书就好了!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了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读书已经跨越了国家和语言,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网络信息良莠并存,为了不浪费时间并避免受到误导,怎样才能知道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呢?图书馆的藏书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因为图书馆的藏书是专业人士从众多图书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具有较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所以,先从图书馆的书籍入手,等到基础打好了,我们再上网,这样就能够辨别出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哪些信息是无用甚至是谬误的。
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工作的需要,人生的需要,是为了“用”而去“读”,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去读。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完全可以通过这个人读的是什么样的书、交的是什么样的朋友来间接了解,换句话说就是,书籍可以潜移默化地将读它的人塑造成具有某种性格、某种品质的人。
社会在进步,知识、信息在爆炸,我们不懂的东西越来越多,该怎么办?
我的答案是:我们应该多读书!读书应成为每个人终身必做的一件事情。
人较动物高级之处,在于人类的文化,所以,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文化人,就需要读书。而读书一定要读“好书”,好书是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读好书,不仅可以使人拥有行事的智慧,更拥有行事的品格,不仅可以使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功,还可以影响自己的家庭和周围的朋友。如此好的事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来源:陈南晖科学网博客(版权归原作者和刊发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分享至朋友圈;其他兄弟平台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作者栏位置注明:慧天地。
【慧天地】敬告
【慧天地】是服务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公共、公益平台,旨在:传递政府声音;发现行业亮点;增强学术交流;共享优质资源;关注本硕博学子的学习、就业;重视地理信息文化的传播、弘扬。【慧天地】高度重视版权,对于原创、委托发布的稿件,会烦请作者、委托方亲自审核通过后才正式推发;对于来自网站、期刊、书籍、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的稿件,会在作者栏或者文章末尾显著标明出处,以表达对作者和推文引用平台版权的充分尊重和感谢;对于来源于网络作者不明的优质作品,转载时如出现侵权,请及时后台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内删除。先做人,后做事;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慧天地】的关注和支持!
编辑:胡方霞
审核:付航 曹真毓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wjh18266613129)
推荐
(限于篇幅 更多精彩不再全部列出 请在相关系列中查看)
点击下文直接阅读有兴趣加入【慧天地】交流群的朋友,请加赵楠(微信号zn846546896)为好友。
欢迎大家推荐精品稿件,
投稿邮箱:geomaticsht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