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健康的海洋将在很多方面有利于全球可持续发展。在解决气候变化和社会不平等的情况下,恢复海洋将有助于减轻贫困,提供生计,改善世界各地数百万人的健康。近日,日本财团—海神项目(Nippon Foundation-Nereus Program)发布报告《海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互利互惠、气候变化及社会公平》。这是为筹备6月5日—9日的联合国世界海洋大会发布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第14项目标——水下生物(Life Below Water)的第一份综合报告。该报告侧重于气候变化和社会公平问题在实现海洋可持续性方面的挑战,报告概述了国际社会商定的七个子目标,即困扰我们的海洋关键问题——从消除补贴到尽量减少酸化,结束过度捕捞并建立海洋储备等。下面具体从目标理念、目标重要性、目标的挑战等方面来解析每个子目标
国际组织发布《海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互利互惠、气候变化及社会公平》报告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更多精彩,请留意文末推荐)
(1)目标14.1——防止和减少海洋污染(Prevent and Reduce Marine Pollution):到2025年,预防并大幅度减少各种海洋污染,特别是陆上活动,包括海洋废弃物和营养污染。
目标重要性:沿海环境中过度的营养负荷是造成富营养化和缺氧的主要原因,富营养化可以改变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导致有害的藻类开花。每年进入海洋的塑料废物估计有4~12万吨,影响数百种海洋生物,造成约130亿美元的损失。实现这一目标,有助于改善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并可能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贫困和不平等现象。
在气候变化和社会不平等的情况下实现目标14.1的挑战:气候变化将加剧海洋污染,导致富营养化和其他海洋污染物激增;同时人们利用海洋资源的区域将被进一步挤压,已经面临不平等获得资源的边缘化群体可能被迫生活在更小的海域。尽管这些将阻碍目标的发展,但是随着区域和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等行动的努力,同时促进跨界管理和海洋空间规划等多方面来管理径流和污染,将有助于推动实现这一目标。
(2)目标14.2——可持续地管理与恢复海洋生态系统(Sustainably Managing and Restoring Marine Ecosystems):到2020年,可持续管理并保护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包括加强其恢复力,采取恢复行动以实现健康和有生产力的海洋。
目标重要性:人类活动影响了世界海洋栖息地的97.7%,已经耗尽了世界上超过90%的重要物种,摧毁了65%以上的海草和湿地栖息地。然而令人鼓舞的是,在这些已经耗尽的生态系统中,10%~50%的生态系统在人类影响减轻后表现出了恢复迹象。
在气候变化和社会不平等的情况下实现目标14.2的挑战:在气候变化影响日益增强的情况下,有效地恢复海洋生态系统将变得更加困难。海平面升高、海洋酸化、脱氧和气候变暖(以及二次影响,如与气温上升有关的径流)等因素都加剧了海洋环境退化。同时,在恢复依赖于减少海洋资源使用的情况下,选择替代生计对于促进合作和避免地方社区边缘化至关重要。
(3)目标14.3——减少海洋酸化的影响(Minimize Effects of Ocean Acidification):尽量减少和应对海洋酸化的影响,包括加强各层面的科学合作。
目标重要性:到2050年,海洋酸度预计将增长70%,到2100年将增长130%。例如富含有机物的径流变化和上升流强化等海岸线变化过程将加剧海洋局部酸化。构成食物链基础的许多海洋物种,包括珊瑚、一些藻类和贝类等,将面临死亡和壳层溶解的可能。实现这一目标将减少未来物种短缺的风险和生物资源的竞争。
在气候变化和社会不平等的情况下实现目标14.3的挑战:海洋酸化将会影响海洋生物量和物种分布,依赖当地海洋资源的沿海社区未来可能面临粮食和收入短缺。实现该目标需要全球强劲的二氧化碳减排,地方适应也可以帮助减少影响。
(4)目标14.4——停止过度捕捞(End Overfishing):到2020年,有效地规范捕捞并结束过度和非法捕捞,实施科学管理计划,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恢复鱼类种群。
目标重要性:渔业是全球20%人口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也是全球文化的组成部分——包括3000多万的海岸土著居民,他们每年为全世界贡献2.6亿个工作机会和2350亿美元的经济收入。然而,多达60%的全球鱼类种群被认为是过度开发利用。促进鱼类资源的恢复,改善沿海社区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将促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并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生态恢复系统。
在气候变化和社会不平等的情况下实现目标14.4的挑战:预计气候变化将影响鱼类的生产力和分布,改变世界各地的物种组成。鉴于气候变化,重建渔业的能力长期范围内及其有限。目前使用的渔业管理规则和目标必须非常快速地适应这一挑战。不平等获得资源和资本是适应不断变化的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障碍,并将进一步加剧。
(5)目标14.5——保护10%的海洋区域(Conserve 10% of Marine Areas):到2020年,保护至少10%的沿海和海洋地区,与国家和国际法规保持一致。
目标重要性:保护至少10%的海洋地区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以支持更广泛的可持续管理政策,并提供免于过度开发的保险,以便生态系统可以部分地继续运作。通过适当的管理,海洋保护区可以通过增加生物生产力惠及渔业,并为发展新的合作治理框架提供时间和空间。
在气候变化和社会不平等的情况下实现目标14.5的挑战:预计海洋生物群落的组成、生产力的分布在气候变化下会发生变化。海洋保护区网络可以作为预测和帮助应对气候变化的工具。为了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精心的设计,以预测未来的变化情况。
(6)目标14.6——改革渔业补贴政策(Reform Fisheries Subsidies):到2020年,禁止某些形式的渔业补贴,这些补贴会导致产能过剩和过度捕捞,取消对非法、不报告和不管制捕鱼的补贴,并避免引入新的补贴。
目标重要性:名义上,补贴是为了帮助和支持脆弱的经济部门。但是,某些渔业补贴的类型则促进过度捕捞能力的积累,并导致过度捕捞。积极地解决渔业的不平等问题,重新规划公共投资,促进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将有助于提高渔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在气候变化和社会不平等的情况下实现目标14.6的挑战:补贴可以为渔民提供食品和就业机会,以增强他们的经济恢复力和适应能力。然而,在发达国家补贴是不成比例的,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更为严重,这就可能导致发达国家渔业侵占发展中国家渔业的情况出现。此外,大多数补贴受政治关系的影响,补贴政策的变革也会变得困难重重。
(7)目标14.7——增加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福利(Increase Benefits to 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 and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到2030年,从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方面增加对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效益,包括通过可持续的渔业管理、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
目标重要性:在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中,鱼类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6%,鱼类占出口总额的7%。旅游业为大多数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渔业可持续管理可以加强当地市场,因为人类90%的动物蛋白质来源是鱼类。实现这个目标可以增加这些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在气候变化和社会不平等的情况下实现目标14.7的挑战: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足1%,然而这些国家及其所依赖的海洋生态系统面临海平面升高、气温上升、风暴潮和海洋酸化等影响。这些环境威胁将潜在地导致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持续的经济和政治差距。
报告还从气候变化和社会公平这两个角度对目标14的各项子目标提出了建议,见表1(点击可放大观看):
来源: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资源环境科学动态监测快报2017年第12期(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
推荐
点击下文直接阅读
高端访谈|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关道明:依法管海治海 保护海洋生态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林山青解读《全国海洋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编辑:闻小玖
审核:朱林烨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wjh1826661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