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超图总裁宋关福:中国GIS基础软件30年

2017-07-30 宋关福 慧天地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更多精彩请留意文末推荐)

业界流行一句话:“软件定义世界,数据驱动未来。”从地理信息产业的角度翻译一下,大意就是: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数据,也离不开软件。如果说数据是粮食,是大米和面粉,那么软件就是利用粮食加工食品的工具,是电饭煲和面包机,二者的完美结合,才能让人享受到地理信息产业的饕餮盛宴。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产业链中,有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GIS基础软件的产值规模虽然在地理信息产业中占比不大,但却是地理信息软件产业链的技术制高点,是绝大部分GIS应用解决方案的技术基础。一个国家的GIS基础软件技术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国的地理信息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1987-2017:30年征程回顾

中国在GIS基础软件方面的起步并不晚。1987年,北京大学任伏虎博士研发的PURSIS,是公认的中国第一套GIS基础软件,距今整整30年。PURSIS是Peking University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System的缩写,其时,任博士在北大遥感所读博士,所以起了这个名字,后来先后被改名为SpaceMan和CityStar。


任博士团队的PURSIS仅仅比ESRI1982年首次发布的Arc/Info晚五年,所以中国GIS基础软件的起步并不晚。但在随后的十几年里,发展却远远落后于美国为代表的国际品牌。为什么会这样?个人觉得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当时中国GIS应用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没有大的市场空间和规模,无法孕育强大的GIS基础软件。


二是市场经济没发展起来,没有成熟的产业化机制。ESRI是先成立了公司,后发布了产品;而任博士团队先有了产品和技术,却没有公司去持续经营和发展。任博士其实是很有推广意识的。任博士曾自己掏钱,在1987年于泰国曼谷召开的亚洲遥感会议上买了个展台,宣传他的软件。我至今仍十分佩服任博士当年的推广意识和魄力。

图1 泰国公主和测绘局局长参观任博士展台


尽管如此,在市场经济没有发展起来的上个世纪80年代,任博士团队还是孤掌难鸣,但任博士的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鼓励了大家。上个世纪90年代,一大批国产GIS基础软件纷纷出现,除了PURSIS的升级版CityStar外,还有武汉测绘学院的GeoStar、中国地质大学的MapCAD、中科院地理所的APSIS、中国林科院的WinGIS,北大青鸟的青鸟GIS和北大方正的方正智绘等等,少说也有20来个。


这其中,SuperMap是真的来晚了,2000年年底第一次公开发布,比任博士的PURSIS晚了13年。即使以SuperMap的前身——我1997年在跟钟耳顺研究员做博士生期间写的ActiveMap组件式GIS软件来算,也是晚了整整十年。


尽管中国的GIS基础软件队伍壮大了,但在市场上的表现还不尽如人意。到2000年左右,占领市场份额前几位的,还是清一色的国外品牌,如ESRI、MapInfo、Intergraph、Bentley、Autodesk和SmallWorld等。


2000年以后,自主的GIS基础软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8年,据赛迪顾问发布的调查报告,中国市场GIS软件份额前四名中,自主品牌占两席。


图2 2008年度中国市场GIS基础软件份额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09)

到2015年,情况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中国市场GIS软件份额前四名中,自主GIS品牌占三席,且自主GIS品牌首次夺得第一。

图3 2015年度中国市场GIS基础软件份额

(数据来源:赛迪网/中国市场情报中心)


如果合并自主GIS品牌和国外品牌,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自主GIS品牌市场占有率从2008年度的37%上升至2015年度的49%,相反,国外GIS品牌市场占有率则从48%下降到34%,二者份额对调了。在没显名的其他百分之17%的份额中,也主要是自主GIS品牌。


图4 自主品牌GIS市场份额的变化


有朋友可能质疑,感觉身边的开发商和用户还是用国外软件的多。对于这种想法,我想说,GIS基础软件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已经不像十多年前仅局限于少数几个行业,每个细分行业对份额的感受都有所不同。


在应用最早的几个行业,如规划、国土和测绘等,开发商积累解决方案时间长,替代底层GIS基础软件需要较大二次开发工作量,替换进展滞后于其他行业。


三大因素驱动自主GIS基础软件快速成长

为什么近十余年来自主GIS基础软件取得这么快的发展?我想以下三方面的因素起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1、科技主管部门的推动


1996年左右,科技部启动GIS软件测评工作,由国家遥感中心牵头,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后更名为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具体组织实施,各软件厂商积极参加每年的测评,科技部择优向社会推荐。


自主GIS软件测评活动,在国内掀起一阵“GIS软件技术比武”的热潮,大家你追我赶,竞相发展技术,提升产品,对自主GIS基础软件的发展,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除测评以外,科技部863项目也对发展自主GIS基础软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2001年启动的一个名为“面向网络海量空间信息大型GIS”的863项目采用“比武招亲”的形式,即在投标的各家中择优选择5家支持,两年之后,测评验收各家产品与技术,淘汰两家,选择支持剩下的三家。


这种创新的淘汰机制,让这个863项目对GIS基础软件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发挥到极致,中标的五家不敢懈怠,全力以赴投入技术创新。而且该项目要求必须企业牵头,有成熟的产业化机制,不能做完课题发几篇论文了事。

个人认为这是对GIS基础软件技术推动作用最大的一个863项目,其后在GIS领域,再无类似机制项目。经过该淘汰赛,最后剩下的三家基本确定了现在自主GIS品牌的格局。


多年以后,我一直很好奇,到底是谁这么有创意,设计了这样有价值的863课题。我觉得所有推动产业技术发展的项目都应该采用类似的机制。


2、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增大


早期GIS软件企业规模小,能投入做研发的资金少。随着企业快速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研发投入规模也逐步增大,大幅度增强了对GIS软件信息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比如,中国GIS基础软件品牌中地、吉奥和超图几家公司的员工人数都在千人以上,与十年前相比规模大了很多。其中超图将近3000人规模,2016年研发投入一个多亿。


有规模的投入,不仅可以加快新技术发展的速度,还可以构建规范化的产品研发体系,提高产品品质。比如,超图研究院每个月接待不少IT企业参观,大家对研究院的软件研发管理体系,特别是对持续运行3万多个测试程序的自动化测试体系赞不绝口。


3、中国领先的需求牵引


上周在另一篇文章里谈到了这个话题。中国政府的GIS应用水平,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在大量新技术的应用方面,有的已经领先于欧美发达国家。比如在三维GIS应用方面,中国政府信息化中三维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已经站在该技术应用的前沿。领先的应用蕴含领先的需求,领先的需求催生领先的产品和技术。可以说,中国的GIS基础软件企业迎来了最好的机会,解决好了中国的应用需求,就可以做出全球领先的软件产品。


在这几个因素的影响下,中国自主GIS基础软件在技术先进性和产品成熟度两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图5 中国GIS基础软件30年

(CCTB具体内容参见《当前GIS软件四大关键技术方向》)


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GIS基础软件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市场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尽管如此,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中国GIS软件未来的路还很长,唯有加大投入,坚持创新,持续进步,才能做得越来越好。最后送上一句话: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远。与大家共勉!

来源:宋关福GIS笔记(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


如需要加入《慧天地》微信交流群,请加慧天地
(微信号:zn846546896)为好友。
欢迎大家推荐精品稿件。
投稿邮箱:geomaticshtd@163.com。



推荐

点击下文直接阅读

GIS产业的下一个大事件:3D,AR和VR

超图总裁宋关福:当前GIS软件四大关键技术方向

超图总裁宋关福:千万别随便称大数据,否则可能会贬低你的数据价值!

国外GIS软件30强琅琊榜

编辑:蔡丽华

审核:朱林烨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wjh1826661312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