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号稳步推进 未来导航定位精度提高数倍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更多精彩请留意文末推荐)
2018年2月12日,中国独立自主研制的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再次成功发射双星,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建设继续稳步推进。北斗三号导航系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有独特的短报文通信功能。相较于北斗二号卫星系统,除了覆盖区域由区域覆盖扩大到全球覆盖外,在性能上、系统可靠性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以关键指标定位精度来说,会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到两倍。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建成后,导航服务能力将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1高精度定位 为地面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
北斗导航卫星的主要功能是为地面提供精准的时空基准,有了时空基准,不仅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定位、导航需求,还可以为地面应用提供很多特殊服务。
据悉,除定位、测量等工作外,北斗三号导航系统还将向国际搜救组织免费提供全球范围内搜救服务,精确定位受困人员的地理位置,为国际救援贡献大国力量。
同时,北斗三号的铷钟稳定度的大幅提高,授时精度也将大幅提高,可以为金融、电力、电信等行业及部门提供更为精确的授时功能。
2自主完好性监测 提高导航驾驶的安全系数
北斗三号导航系统除了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以外,还可以向用户提供完好性服务,即当导航系统无法用于某些预定操作时向用户发出及时有效告警的能力。完好性监测功能对民航、自动驾驶等生命安全领域用户来说极其重要。
在传统的卫星导航中,飞机偏离航线或者跑道时比较难以快速发现和纠正,而北斗三号卫星就能自主判断出该错误,在几秒之内向飞机上的导航终端发出告警信号,飞机上的导航终端就会自动优选信号更完好的北斗卫星进行导航,主动避免事故。
由于北斗导航卫星的地面站较少,地面系统的全球连续完好性监测与实时告警的时间一般需要数十秒到几小时,而星上的直接监测预警仅仅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卫星自主完好性监测是北斗三号的一项新技术,相较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以及欧洲的伽利略等导航卫星系统,中国的北斗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卫星的在轨完好性自主监测功能。
北斗三号导航系统保留了北斗现有系统的短报文服务,即通信功能,这是其他卫星导航系统不具备的能力。目前,短报文功能已在地震救灾、搜救驴友等方面发挥了重大功效。
3星间链路 让我国所有卫星实现联网
北斗三号导航系统采取了星间传输、地基传输功能一体化设计,实现了高轨、中轨卫星及地面站的链路互通,在卫星之间搭建的通信测量链路被称为星间链路,星间链路是北斗三号实现全球导航服务功能的重要手段。
“我国在国土范围之外的地面站很少,星间链路能够让我们看不见的、在地球的另一面的北斗卫星,与我们头顶的北斗卫星取得联系,” 航天五院西安分院北斗导航副总设计师张立新说。
北斗三号的星间链路系统还能与其他类型卫星相关联,从而构建我国的天基综合信息网,实现我国卫星之间的联网。以遥感卫星为例,遥感卫星对全球的地面进行测绘,但只有卫星经过国土境内时才能将其收集到的图片信息传回地面,在天基综合信息网中,遥感卫星以北斗导航卫星的星间链路为通道,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传输,更加高效地互通天地信息。
来源:西部网(西安)、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
荐读
点击下文标题即可阅读
编辑 / 韩磊 审核 / 徐鑫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wjh1826661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