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贺铨院士: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更多精彩请留意文末推荐)
有人将2013年称为中国的“大数据元年”,这一年大数据开始在我国逐渐展开,以势不可挡的姿态进入企业家们的思想意识,并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落地实践。2015年,大数据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到2017年,大数据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也进入爆发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在2月28日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中国的大数据产业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而这些突出的优势也是我国大数据产业能迅速发展的原因。”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邬贺铨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以下五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整体数据量大。我国互联网网民数和移动通信用户数相对较多,同时,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因此在这写领域产生的数据量是全球最多、具备明显优势的。
第二,数据品种丰富。例如,在电子商务、手机移动支付等基于互联网发展的领域,我国走在世界前列,在这些方面都能收集到丰富而全面的数据;另外,我国PC端、手机端的安全软件基本上都是免费的,这也意味着可以收集到更多样的用户网络行为的数据。
第三,有一批大数据领先企业。不管是像阿里、腾讯、百度、京东这些在全球领先的互联网企业,还是像航天云网、海尔等国内的传统制造业企业,自身都非常关注数据的应用,这些企业在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方面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第四,领导层高度重视大数据。我国政府不仅发布了大数据战略,还专门研究大数据的发展,在十九大报告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上也都提到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入融合。
第五,我们处在一个新时代,一个经济发展转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利用大数据来实现我国转型升级,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所以对大数据有非常迫切的需求。
从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大数据产业处于快速推进的时期,这些特点是保证持续发展的动力。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大数据产业也处在初期的探索阶段,各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邬贺铨认为,目前,跟美国等科技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大数据产业在以下几个方面还需要不断进步和完善:
首先在技术方面,大数据本身涉及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挖掘等技术环节还存在差距。比如我国自己生产的高端传感器成本比较高,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在服务器等硬件方面,虽然这几年有了很好的改进,但是在高端服务器上仍然还有一些差距;另外数据的软件方面,市场上普遍采用的还是hadoop等国外提供的软件,在这方面我们是后来者,还需要提升实力。
第二,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我国大数据产业还面临着企业数量相当多但是比较小、比较分散的局面。目前,我国还没有哪一个企业能表明数据产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所以仍然存在如何更快发展的需求。
第三是应用方面。虽然近几年各方面都在关注大数据的应用,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是,深入到垂直行业本身有门槛,因此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只要深度融合了才能把大数据的应用做好。
第四是数据的共享和开放方面。我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对政府数据不敢开放、不会开放,缺乏数据开放共享的意识和行动。在国际上,中国数据开放共享的程度和中国大国的地位是不太相称的。
第五,在数据立法方面,既要加强我国自身的数据立法,明确什么叫做个人数据、什么叫个人隐私数据,为我国大数据发展确立规范;同时还需要从国际立法上面争取话语权,否则难以进入国际市场。
第六是关于大数据人才的培养。大数据人才缺乏的全球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普遍现象。尽管我们是世界上学生最多的国家,但在大数据专业的设置上还是滞后的,因此要加强高校的专业培养力度。
邬贺铨说:“所以我们既要看到我国在大数据技术发展方面有很强的基础和优势以及潜力,也要看到我们目前还面临不少的差距,在大数据方面要研究的内容还是非常多的。”
来源: innov100,数邦客(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荐读
点击下文标题即可阅读
编辑 / 韩磊 审核 / 孟博文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wjh1826661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