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下一代人机交互、自动驾驶、服务机器人,为何锁定这三个领域?请看阿里的AI逻辑......

李佳师 慧天地 2020-09-16


点击左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更多精彩请留意文末推荐)

初创公司选择做某一技术通常具有一定偶然性,但大公司选择的技术路线则充满了诸多必然,它通常与公司业务具有延展性关联,而且也会深刻影响中国AI的未来发展方向,因大公司的技术往往会演变为平台,在平台上会繁衍出巨大的产业生态,形成某一领域的势能或事实标准,这就是 BAT三家公司的AI战略备受关注的原因。


在BAT三家公司中,阿里的AI战略图谱是最后一个完全呈现的,今年9月20日阿里巴巴在杭州的云栖大会上举办了“2018杭州云栖大会机器革命·人工智能峰会”,在这个会上,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总经理陈丽娟给出阿里AI聚焦的重点既下一代人机交互、自动驾驶、服务机器人。阿里为什么锁定这三个领域?在这些同样充满了竞争对手AI赛道上,AI有什么不一样的逻辑和打法?

自动驾驶阿里为什么选车路协同

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最大的风口,百度、腾讯都已经在这个赛道上,阿里不可能对即将开启的万亿元规模市场袖手旁观。而且此前阿里AliOS已经与上汽等车企合作共同打造互联网汽车,阿里云与杭州市联合打造了“城市大脑”,切入点就是智慧交通,加上阿里收购了高德地图,而且菜鸟中有物流车的应用场景,从这一系列的布局和关键词来看,自动驾驶没有理由不在阿里巴巴的版图上。

但是采取什么路径来走,究竟那条路径才是通向中国自动驾驶的最佳路径,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在2016 年成立之时并没有过早对此下结论,因为它需要时间摸索和观察。对于大公司来说,理清思路、找准维度、找到实现的商业路径,比懵懵懂懂着急忙慌冲进去做技术更重要。


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杨旭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大公司转型和确定产品路线是很谨慎的,也是需要时间来摸索。在摸索和验证阶段你或许会感觉到它缓慢,但一旦想清楚、一旦决定,它的资源整合、行动力和执行力是非常迅速的。


阿里对待自动驾驶的选择体现了这一点。陈丽娟在阿里的人工智能峰会上表述了她以及阿里的思考选择过程,自动驾驶出现在80年前,但至今没有大规模应用,原因有几个方面,其一是成本太高。法国一家调查数据公司显示目前每辆自动驾驶车的成本是20万美元,这不是能够普及的价格。其二是还不够安全。从感知的维度看,依然有无法做到100%感知,依然有感知的盲区和死角。传统技术的感知准确是80%,创新技术感知准确是93%,但依然有7%无法解决。


事实上,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在理论和测试场上已经将自动驾驶单车智能实现了L4级别,“但却越做越害怕,因为道路和网络和高精地图等很多维度的条件并不具备。”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刚说,首先是感知盲区、死角和障碍物遮挡,导致传感器不能绝对准确识别,带来真实环境里的安全隐患。其次,现在单车智能都极度依赖高精度地图,但高精度地图实时更新太慢。再加上成本的困扰,这都是普惠自动驾驶无法承受的。


基于这些挑战,阿里的自动驾驶开始将原来的只是基于自动驾驶“车”这个本体的视角向更宽的维度拓展,究竟哪些维度的加入能够降低自动驾驶车的成本、能够提高安全性。答案是除了车本身智能,还需要车、路协同智能。“很多问题可以通过聪明的交通道路和聪明的交通设施解决。”王刚表示,通过建设道路,可以共享智能能力,车可以减配,减少车的成本,从而带来整体自动驾驶的成本降低。通过汽车路侧连成网络,可以形成无死角、无盲区的全覆盖,实现超视觉感知路况以及车况,弥补自动驾驶对车身传感的唯一依赖。

而这样的解决路径不仅仅是给中国,也给全球自动驾驶的落地找到了可实现的路径。事实上目前困扰全球自动驾驶的不仅仅是自动驾驶车本身的智能如何从L1不断向L2L3L5推进,同样重要的是道路、网络、高精地图等更多维度的智能协同,以及可实现的商业路径的探索。当众多的汽车厂商、互联网造车势力、创业公司都涌向自动驾驶造车潮中的同时,在其他的维度同样需要更多的关注。而大公司有更多的能力和资源和号召力,应当在这些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


不久前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智慧城市经过很多年的建设,城市的各个领域、各个维度都建立了很多的智能系统,但是这些系统是割裂的,缺乏一个城市的智能操作系统、缺乏城市大脑来将各个维度的资源实现智能的整合、适配,这也就是为什么做了AliOS、阿里云之后的他要积极推动城市大脑的原因。


关于车、关于出行,阿里巴巴所布的局是“自动驾驶车”、“车路协同智能”、“城市大脑”。


从介绍来看,目前阿里的车路协同智能相对于传统自动驾驶,增加了路端与云端的能力:通过智能感知基站,首次让道路拥有了信息采集、精准识别、互联互通等精装感知能力,为云端和车端提供信息与服务;云端可以综合车端与路端的信息,进行大数据统筹分析。车路协同方案超越单车自动驾驶,能够有效赋能全域交通。从接下来的重点来看阿里自动驾驶的下一阶段重点,一方面是智慧物流车,另一方面,通过与交通运输部公路院合作,推进道路数字化,让车路协同方案尽快落地。


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在阿里集团的定位是“中台”,这意味着它推动AI既需要看阿里现实业务场景的结合点,又要看未来的颠覆技术的局点,处于“理想与现实”的交叉点上,观察它既能看到阿里的战略层布局与思考又能看到阿里AI的战术打法。

服务机器人的阿里路径

服务机器人有巨大的市场,但同时做起来也不容易,所以找到服务机器人落地的商业场景和商业路径、商业痛点同样是需要探索和摸索的。此前,阿里巴巴曾与软银合作打造服务机器人,但是失败了。关于这款机器人本身,业界有不少评论,其中之一,是它功能过于理想化,而实现的成本太高,这导致它难以快速落地和产业化。事实上,服务机器人有巨大的市场,从陪伴从协助人等等维度有巨大的需求,但是陪伴或助残等等服务机器人其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购买力来看,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和商业场景、做哪一类的服务机器人就成为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重要思考课题。

陈丽娟透露,阿里巴巴机器人的发展,优先支撑和满足阿里巴巴经济体需求,在技术和需求得到验证之后,才会进一步向整个行业与公众生活开放,而阿里未来酒店是最适合服务机器人体现自身能力的场景。在今年即将启用的阿里未来酒店上,大家会看到阿里的服务机器人。


应该说阿里AI选择的这条服务机器人路线是务实的、也是正确的。首先提供给阿里自己的经济体使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试错,不断成熟在走向更大的商业场景,“自己做自己的白老鼠”是正确选择。其次,从某些细分行业切入,不是做大而全的家庭服务机器人,能够将细分行业的服务机器人快速做成熟,避免了此前Pepper一开始就希望做完美服务机器人的误区。同时从行业切入,行业有购买力,而且对技术的容错度和宽容度也比家庭和个人消费者要高。基于这些理由从技术实现和商业实现上,都能够让阿里的服务机器人走得更好、更快、更可持续化。

陈丽娟给出的时间表和探索的领域是未来五年,会将此服务机器人将重点探索布局包括酒店在内的,医院、写字楼、餐厅等垂直应用领域的合作,打通机器人在楼宇中的垂直移动能力,打造初具规模的商业建筑内的移动公共基础设施。


从能力来看,目前阿里的服务机器人支持语音、手势、触摸、灯光等多模态主动交互、支持舱体空间可变和双向往复行进,可以通过人机借力,为终端用户提供无人配送、精准投递等多种贴身服务。


马云说,上一个时代是人像机器,而下一个时代是机器像人。阿里要做“能够完成人无法完成任务的机器人”。在本次人工智能峰会上,阿里巴巴给出了机器人全新的定义,拥有感知、分析、决策、执行能力的非生物智能体,从目前来看,阿里的机器人主要锁定在三个方向,智能音箱(家庭陪伴机器人)、商圈服务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移动出行机器人),分布在家、商圈和城市进行布局和探索。


眼下,阿里的商业业务越来越多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从无人超市到未来酒店等,阿里不断寻找新的未来商业场景。而阿里认为,机器人会成为未来商业体验和商业基础设施很重要的部分,所以阿里巴巴的AI战略,即机器人战略。

来源: 中国电子报(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



荐读

点击下文标题即可阅读

阿里首次披露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单车自动驾驶不是重点,将主攻车路协同

深度测评|阿里、腾讯、百度的云数据库哪家强?

阿里巴巴布局自动驾驶技术,道路场景分割技术获三项世界第一

编辑 / 杨长龙     审核 /呼慧珊 杨长龙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wjh1826661312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