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三)

教案之家 2023-02-27

课题:§12.3.2.1  等边三角形(一)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等腰三角形成为等边三角形的条件及其推理证明过程.

     2.经历运用几何符号和图形描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3.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的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

    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发现与证明.

    教学难点

    1.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发现与证明.

    2.引导学生全面、周到地思考问题.

    教学方法

    探索发现法.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师]我们在前两节课研究证明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我们知道,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回答下面的三个问题.

    1.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用到等边三角形,能得到什么结论?

    2.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就是等边三角形?

    3.你认为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把你的证明思路与同伴交流.

    (教师应给学生自主探索、思考的时间)

    [生甲]由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可知,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又由三角形三内角和定理可知,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并且都等于60°.

    [生乙]等腰三角形已有两边分别相等,所以我认为只要腰和底边相等,等腰三角形就是等边三角形了.

    [生丙]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且分别都等于60°,我认为等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等于60°,也就是说这个等腰三角形就是等边三角形了.

    (此时,部分同学同意此生看法,部分同学不同意此生看法,引起激烈的争论,教师可让同学代表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丁]我不同意这个同学的看法,因为任何一个三角形满足这个条件都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角对等边,三个内角都是60°,所以它们所对的边一定相等,但这一问题中“已知是等腰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时便是等边三角形”,我觉得他给的条件太多,浪费!

    [师]给三个角都是60°,这个条件确实有点浪费,那么给什么条件不浪费呢?下面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Ⅱ.导入新课

    探索等腰三角形成等边三角形的条件.

    [生]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6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师]你能给大家陈述一下理由吗?

    [生]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顶角是60°,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的和就是180°-60°=120°,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是相等的,所以每个底角分别是120°÷2=60°,则三个内角分别相等,根据等角对等边,则此时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是相等的,即顶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

    [生]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60°,那么这个三角形也是等边三角形,同样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的性质.

    [师]从同学们自主探索和讨论的结果可以发现:在等腰三角形中,不论底角是60°,还是顶角是6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你能用更简洁的语言描述这个结论吗?

    [生]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这个结论的证明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点,难点是意识到分别讨论60°的角是底角和顶角两种情况.这是一种分类讨论的思想,教师要关注学生得出证明思路的过程,引导学生全面、周到地思考问题,并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师]你在与同伴的交流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或受到了何种启示?

    [生]我发现我的证明过程没有意识到“有一个角是60°”,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两种情况:(1)这个角是底角;(2)这个角是顶角.也就是说我们思考问题要全面、周到.

    [师]我们来看有多少同学意识到分别讨论60°的角是底角和顶角的情况,我们鼓掌表示对他们的鼓励.

    今天,我们探索、发现并证明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我们在证明这个定理的过程中,还得出了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的条件,是什么呢?

    [生]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证明这个结论.  

    已知:如图,在△ABC中,∠A=∠B=∠C.

    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A=∠B,

    ∴BC=AC(等角对等边).

    又∵∠A=∠C,

    ∴BC=AC(等角对等边).

    ∴AB=BC=AC,即△ABC是等边三角形.

    [师]这样,我们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就可以得到.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师]有了上述结论,我们来学习下面的例题,体会上述定理.

例4(书P54) 

    [例5]如图,课外兴趣小组在一次测量活动中,测得∠APB=60°,AP=BP=200m,他们便得出一个结论:A、B之间距离不少于200m,他们的结论对吗?

    分析:我们从该问题中抽象出△APB,由已知条件∠APB=60°且AP=BP,由本节课探究结论知△APB为等边三角形.

    解:在△APB中,AP=BP,∠APB=60°,

    所以∠PAB=∠PBA=(180°-∠APB)=(180°-60°)=60°.

    于是∠PAB=∠PBA=∠APB.

    从而△APB为等边三角形,AB的长是200m,由此可以得出兴趣小组的结论是正确的.

    Ⅲ.随堂练习

(一)课本P54练习  1、2.

(二)补充练习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和∠C的平分线相交于D,BD、CD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E、F,求证:BE=CF.

 

    证明:连结DE、DF,则BE=DE,DF=CF.

    由△ABC是等边三角形,BD平分∠ABC,得∠1=30°,故∠2=30°,从而∠DEF=60°.

    同理∠DFE=60°,

    故△DEF是等边三角形.

    DE=DF

    因而BE=CF.

    Ⅳ.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自主探索、思考了等腰三角形成为等边三角形的条件,并对这个结论的证明有意识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这节课我们学的定理非常重要,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Ⅴ.课后作业

    (一)课本P56─5、6、7、10题.

    (二)预习P55~P56.

    Ⅵ.活动与探究

探究: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的边AB、AC上分别截取AD=AE.△ADE是等边三角形吗?试说明理由.

    过程: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结果:

    已知: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D、E为边AB、AC上两点,且AD=AE.判断△ADE是否是等边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解:△ADE是等边三角形,

    ∵△ABC是等边三角形,

    ∴∠A=60°.

    又∵AD=AE,

    ∴△ADE是等腰三角形.

    ∴△ADE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参考例题

    1.已知,如图,房屋的顶角∠BAC=100°,过屋顶A的立柱AD⊥BC.屋椽AB=AC,求顶架上∠B、∠C、∠BAD、∠CAD的度数.

    解:在△ABC中,

    ∵AB=AC(已知),

    ∴∠B=∠C(等边对等角).

    ∴∠B=∠C=(180°-∠BAC)=4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又∵AD⊥BC(已知),

    ∴∠BAD=∠CAD(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与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BAD=∠CAD=50°.

    2.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中线,延长BC到E,使CE=CD.

    求证:DB=DE.

    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且BD是中线,

    ∴BD⊥AC,∠ACB=60°,∠DBC=30°.

    又∵CD=CE,

    ∴∠CDE=∠E=∠ACB=30°.

    ∴∠DBC=∠E.

    ∴DB=DE.

    3.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BC,交AB、AC于D、E.

    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已知),

    ∴∠A=∠B=∠C(等边三角形各角相等).

    ∵DE∥BC,

    ∴∠ADE=∠B,∠AED=∠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ADE=∠AED.

    ∴△ADE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课题:§12.3.2.2  等边三角形(二)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为30°的性质.

    2.有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简单应用.

    3.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

    4.培养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习惯和能力.

    5.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新、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教学重点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发现与证明.

    教学难点

    1.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探索与证明.

    2.引导学生全面、周到地思考问题.

    教学方法

    探索发现法.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师]我们学习过直角三角形,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看它具有什么性质.大家可能已猜到,我让大家准备好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它有什么不同于一般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呢?

    问题:用两个全等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你能拼出一个怎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说说你的理由.

    由此你能想到,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有怎样的大小关系?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

    Ⅱ.导入新课

    (让学生经历拼摆三角尺的活动,发现结论,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出来的结论,还需要给予证明)

[生]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摆出了如下两个三角形.

             

    其中,图(1)是等边三角形,因为△ABD≌△ACD,所以AB=AC,又因为Rt△ABD中,∠BAD=60°,所以∠ABD=60°,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生]图(1)中,∠B=∠C=60°,∠BAC=∠BAD+∠CAD=30°+30°=60°,所以∠B=∠C=∠BAC=60°,即△ABC是等边三角形.

    [师]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自己拼成的图(1)是等边三角形.由此你能得出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吗?

    [生]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师]我们仅凭实际操作得出的结论还需证明,你能证明它吗?

    [生]可以,在图(1)中,我们已经知道它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B=BC=AC.而∠ADB=90°,即AD⊥BC.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BD=DC=BC.所以BD=AB,即在Rt△ABD中,∠BAD=30°,它所对的边BD是斜边AB的一半.

    [师生共析]这位同学能结合前后知识,把问题思路解释得如此清晰,很了不起.下面我们一同来完成这个定理的证明过程.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BAC=30°.

求证:BC=AB.

          

    分析:从三角尺的摆拼过程中得到启发,延长BC至D,使CD=BC,连接AD.

    证明:在△ABC中,∠ACB=90°,∠BAC=30°,则∠B=60°.

    延长BC至D,使CD=BC,连接AD(如下图)

    ∵∠ACB=60°, ∴∠ACD=90°.

    ∵AC=AC,

    ∴△ABC≌△ADC(SAS).

    ∴AB=A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BD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BC=BD=AB.

    [师]这个定理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因为它由角的特殊性,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中的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例题.

    [例5]右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D是斜梁AB的中点,立柱BC、DE垂直于横梁AC,AB=7.4m,∠A=30°,立柱BD、DE要多长?

    分析:观察图形可以发现在Rt△AED与Rt△ACB中,由于∠A=30°,所以DE=AD,BC=AB,又由D是AB的中点,所以DE=AB.

    解:因为DE⊥AC,BC⊥AC,∠A=30°,由定理知

    BC=AB,DE=AD,

    所以BD=×7.4=3.7(m).

    又AD=AB,

    所以DE=AD=×3.7=1.85(m).

    答:立柱BC的长是3.7m,DE的长是1.85m.

    [师]再看下面的例题.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腰长为2a,求腰上的高.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2a,∠ABC=∠ACB=15°,CD是腰AB上的高.

    求:CD的长.

    分析:观察图形可以发现,在Rt△ADC中,AC=2a,而∠DAC是△ABC的一个外角,则∠DAC=15°×2=30°,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可求出CD.

    解:∵∠ABC=∠ACB=15°,

    ∴∠DAC=∠ABC+∠BAC=30°.

    ∴CD=AC=a(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师]下面我们来做练习.

    Ⅲ.随堂练习

    (一)课本P56练习

    (二)补充练习

    1.已知:如图,△ABC中,∠ACB=90°,CD是高,∠A=30°.

    求证:BD=AB.

    证明:在Rt△ABC中,∠A=30°,

    ∴BC=AB.

    在Rt△BCD中,∠B=60°,

    ∴∠BCD=30°.

∴BD=BC.    ∴BD=AB.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等于另一个锐角的2倍,这个角的平分线把对边分成两条线段.

    求证: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2倍.

    已知:在Rt△ABC中,∠A=90°,∠ABC=2∠C,BD是∠ABC的平分线.

    求证:CD=2AD.

    证明:在Rt△ABC中,∠A=90°,∠ABC=2∠C,

    ∴∠ABC=60°,∠C=30°.

    又∵BD是∠ABC的平分线,

    ∴∠ABD=∠DBC=30°.

    ∴AD=BD,BD=CD.    ∴CD=2AD.

    Ⅳ.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推理证明了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关系.这个定理是个非常重要的定理,在今后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Ⅴ.课后作业

    (一)课本P58─11、12、13、14题.

    (二)预习P60~P61,并准备活动课.

    1.找出若干个成轴对称的汉字、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

    2.思考镜子对实物的改变.

    Ⅵ.活动与探究

   在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

    过程:可以从证明“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从辅助线的作法中得到启示.

    结果:

    已知:如图(1),在Rt△ABC中,∠C=90°,BC=AB.

求证:∠BAC=30°.

    证明:延长BC到D,使CD=BC,连结AD.

    ∵∠ACB=90°,

    ∴∠ACD=90°.

    又∵AC=AC,

    ∴△ACB≌△ACD(SAS).

    ∴AB=AD.

    ∵CD=BC,

    ∴BC=BD.

    又∵BC=AB,

    ∴AB=BD.

    ∴AB=AD=BD,

    即△ABD为等边三角形.

    ∴∠B=60°.

    在Rt△ABC中,∠BAC=30°.

    备课资料

    参考例题

    1.已知,如图,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AN=BM.

    证明:△ACM与△CBN是等边三角形.

    ∴∠ACM=∠BCN.

    ∴∠ACM+∠MCN=∠BCN+∠NCM,

    即∠ACN=∠MCB.

    在△ACN和△MCB中,

   

    ∴△ACN≌△MCB(SAS).

    ∴AN=BM.

    2.一个直角三角形房梁如图所示,其中BC⊥AC,∠BAC=30°,AB=10cm,CB1⊥AB,B1C⊥AC1,垂足分别是B1、C1,那么BC的长是多少?

    解:在Rt△ABC中,∠CAB=30°,AB=10cm.

    ∴BC=AB=5cm.

    ∵CB1⊥AB,

    ∴∠B+∠BCB1=90°.

    又∵∠A+∠B=90°,

    ∴∠BCB1=∠A=30°.

    在Rt△ACB1中,BB1=BC=2.5cm.

    ∴AB1=AB-BB1=10-2.5=7.5(cm).

    Rt△AB1C1,∠A=30°.

    ∴B1C1=AB1=×7.5=3.75(cm).

教后记:

课题:第十二章轴对称(一)复习课

教学目标

 1.本章的所有基本概念.

    2.本章的所有性质.

    3.本章的所有基本概念及其性质的应用.

    4.通过学生的操作和思考,使学生掌握本章的基本概念,并在运用概念及其性质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本章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2.本章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

    本章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

     选择题:

 1.下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将写有字“B”的字条正对镜面,则镜中出现的会是(      )。

  (A)B   (B)      (C)      (D)

3.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为2㎝,则斜边的长为(      )

(A)2 ㎝  (B)4 ㎝    (C)  6 ㎝    (D)8㎝

4.点M(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

(A)(—1,2) (B)(-1,-2)  (C)(1,-2) (D)(2,-1)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B.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等腰三角形一边不可以是另一边的二D.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6.如图(1),DE是ABC中AC边的垂直平分线,若BC=8厘米,AB=10厘米,

则EBC的周长为(     )厘米

A.16    B.28     C.26    D.18

7.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        )                   图(1)

(A) 50°80°      (B) 80°    (C) 50°       (D) 20°80°

8.如图(2),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D是斜梁AB的中点,立柱BC、DE垂直于横梁AC,AB=8m,∠A=30°,则DE等于 (      )

(A)1m                 (B) 2m

(C)3m                  (D) 4m

                                           

                                         图(2)            图(3)

9.如图(3),五角星的五个角都是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则∠AMB的度数为(        )

(A)144°     (B)120°    (C)108°     (D)100°

10.若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是腰长的一半,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 (        )

(A)75°或15°  (B)75°  (C)15°  (D)75°和30°

一、填空题

1、如图(4),△ABC中,AB=AC,AD⊥BC,BD=5cm,则CD=____________cm .

2、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是30°,则它的顶角是__________度.

3、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6,则底边长3,周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等腰三角形一个外角为50°,则此等腰三角形顶角是________度,底角是________度。

5、如图(5),△ABC中,∠A=36°,AB=AC,BD平分∠ABC,DE∥B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_____________个.

 

6、如图(6),△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3cm,△ABD的周长为13cm,则△ABC的周长为____________.






















 


 

 


             图(4)                 图(5)               图(6)

7、到三角形各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                        的交点。

8、在直角坐标系内有两点A(-1,1)、B(3,3),若M为x轴上一点,且MA+MB最小,则M的坐标是________。

三、解答题(第1--6每题6分,第7题10分,共46分)

1、如图,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解:(1)点A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是         ;

                                          点B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是         ;

                                          点C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是         ;

                                      (2)作出与△ABC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不要求写作法)

2、等腰△ABC中,∠A=70度,求∠B、∠C的度数。

3、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ADB的度数.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求证:∠ABC=∠ADC.







5、如图,在△ABC中,∠ACB=90,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CAE:∠EAB=4:1.求∠B的度数.


 

 

 

 

 

 

 

 

 

 

 

 

 

 

 

 

 

 

 

 

十四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1.在推理判断中得出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并掌握“法则”的应用.

    2.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感受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协作精神、探究精神,增强学习信心.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的推导和应用.

    2.难点: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法则的应用.

    3.关键:幂的运算中的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要突破这个难点,必须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合作交流,获得各种运算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各项到理性上来,提醒学生注意-a2与(-a)2的区别.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导入──探究提升”的方法,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情境导入】

    “盘古开天壁地”的故事:公元前一百万年,没有天没有地,整个宇宙是混浊的一团,突然间窜出来一个巨人,他的名字叫盘古,他手握一把巨斧,用力一劈,把混沌的宇宙劈成两半,上面是天,下面是地,从此宇宙有了天地之分,盘古完成了这样一个壮举,累死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毛发变成了森林和草原,骨头变成了高山和高原,肌肉变成了平原与谷地,血液变成了河流.

    【教师提问】盘古的左眼变成了太阳,那么,太阳离我们多远呢?你可以计算一下,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

    光的速度为3×105千米/秒,太阳光照射到地球大约需要5×102秒,你能计算出地球距离太阳大约有多远呢?

【学生活动】开始动笔计算,大部分学生可以列出算式:

3×105×5×102=15×105×102=15×?(引入课题)

    【教师提问】到底105×102=?同学们根据幂的意义自己推导一下,现在分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举手发言,上台演示.

    计算过程:105×102=(10×10×10×10×10)×(10×10)

    =10×10×10×10×10×10×10

    =107

    【教师活动】下面引例.

    1.请同学们计算并探索规律.

    (1)23×24=(2×2×2)×(2×2×2×2)=2(  )

    (2)53×54=_____________=5(   )

    (3)(-3)7×(-3)6=___________________=(-3)(  )

    (4)()3×()=___________=()(   )

    (5)a3·a4=________________a(    )

    提出问题:①这几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特点?

    ②请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的计算结果,想一想,这些结果有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并在黑板上演算.

    【教师拓展】计算a·a=?请同学们想一想.

    【学生总结】a·a==am+n

    这样就探究出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计算:

    (1)103×104; (2)a·a3;(3)a·a3·a5; (4)x·x2+x2·x

    【思路点拨】(1)计算结果可以用幂的形式表示.如(1)103×104=103+4=107,但是如果计算较简单时也可以计算出得数.(2)注意a是a的一次方,提醒学生不要漏掉这个指数1,x3+x3得2x3,提醒学生应该用合并同类项.(3)上述例题的探究,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法则,运用法则,解题时不要简化计算过程,要让学生反复叙述法则.

    【教师活动】投影显示例题,指导学生学习.

    【学生活动】参与教师讲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练习题.

    【探研时空】

    据不完全统计,每个人每年最少要用去106立方米的水,1立方米的水中约含有3.34×1019个水分子,那么,每个人每年要用去多少个水分子?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同底数幂的乘法,使用范围是两个幂的底数相同,且是相乘关系,使用方法:乘积中,幂的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应用时可以拓展,例如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同底数幂相乘,仍成立,底数和指数,它既可以取一个或几个具体数,由可取单项式或多项式.

    3.运用幂的乘法运算性质注意不能与整式的加减混淆.

   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1.课本P96习题14.1第1(1),(2),2(1)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探索发现性学习过程,注意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而不单单是要求记住结论,在导出的过程中,从具体到抽象,有层次地进行概括,归纳推理,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14.1.2幂的乘方

   教学目标

    1.理解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进一步体会和巩固幂的意义;通过推理得出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且掌握这个性质.

    2.经历一系列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义和探索精神,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幂的乘方法则.

    2.难点:幂的乘方法则的推导过程及灵活应用.

    3.关键:要突破这个难点,在引导这个推导过程时,步步深入,层层引导,要求对性质深入地理解.

   教学方法

    采用“探讨、交流、合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认识幂的乘方法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情境导入】

    大家知道太阳,木星和月亮的体积的大致比例吗?我可以告诉你,木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02倍,太阳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03倍,假如地球的半径为r,那么,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太阳和木星的体积是多少?(球的体积公式为V=r3

    【学生活动】进行计算,并在黑板上演算.

解:设地球的半径为1,则木星的半径就是102,因此,木星的体积为

V木星=·(1023=?(引入课题).

    【教师引导】(1023=?利用幂的意义来推导.

    【学生活动】有些同学这时无从下手.

    【教师启发】请同学们思考一下a3代表什么?(1023呢?

    【学生回答】a3=a×a×a,指3个a相乘.(1023=102×102×102,就变成了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根据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加,102×102×102=102+2+2=106,因此(1023=106

    【教师活动】下面有问题:

    利用刚才的推导方法推导下面几个题目:

    (1)(a23;(2)(243;(3)(bn3;(4)-(x22

    【学生活动】推导上面的问题,个别同学上讲台演示.

    【教师推进】请同学们根据所推导的几个题目,推导一下(a)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活动】归纳总结并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amn== amn.        

    评析:通过问题的提出,再依据“问题推进”所导出的规律,利用乘方的意义和幂的乘法法则,让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获取新知: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计算:

    (1)(1035;(2)(b34;(3)(xn3;(4)-(x77

    【思路点拨】要充分理解幂的乘方法则,准确地运用幂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

    【教师活动】启发学生共同完成例题.

    【学生活动】在教师启发下,完成例题的问题:并进一步理解幂的乘方法则:

    解:(1)(1035=103×5=1015;  (3)(xn3=xn×3=x3n

        (2)(b34=b3×4=b12;    (4)-(x77=-x7×7=-x49

   三、随堂练习,巩固练习

    课本P97练习.

    【探研时空】

    计算:-x2·x2·(x23+x10

    【教师活动】巡视、关注中等、中下的学生,媒体显示练习题.

    【学生活动】书面练习、板演.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幂的乘方(amn=amn(m,n都是正整数)使用范围:幂的乘方.方法: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2.知识拓展:这里的底数、指数可以是数,可以是字母,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

    3.幂的乘方法则与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区别在于,一个是“指数相乘”,一个是“指数相加”.

   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P104习题14.1第1、2题.

    教学反思

    由于幂的乘方较抽象,引入课题时也可以从国情教育引入,搜集关于希望工程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如:有一个棱长为102cm的正方体,我们计算一下,可以装长为20cm,宽为15cm,厚为2cm的书多少本? 

 

14.1.3积的乘方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进一步体会和巩固幂的意义,在推理得出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中,领会这个性质.

    2.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探索精神,有助于塑造他们挑战困难,挑战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积的乘方的运算.

    2.难点:积的乘方的推导过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3.关键:要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应该在引导这个推导过程时,步步深入,层层引导,而不该强硬地死记公式,只有在理解的情况下,才可以对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灵活地应用.

    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交流──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

    【教师活动】提问学生在前面学过的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幂的乘方运算法则的内容以及区别.

    【学生活动】踊跃举手发言,解说老师的提问.

    【课堂演练】

    计算:(1)(x43  (2)a·a5  (3)x7·x9(x23

    【学生活动】完成上面的演练题,并从中领会这两个幂的运算法则.

    【教师活动】巡视,关注学生的练习,并请3位学生上台演示,然后再提出下面的问题.

    同学们思考怎样计算(2a34,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活动】先独立完成上面的问题,再小组讨论.

    (2a34=(2a3)·(2a3)·(2a3)·(2a3)(乘方的含义)

    =(2·2·2·2)·(a3·a3·a3·a3)(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24·a12(乘方的意义与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

    =16a12

    【教师活动】提出应用以上分析问题的过程,再计算(ab)4,说出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之后,再与同学交流.

    (ab)4=(ab)·(ab)·(ab)·(ab)(乘方的含义)

    =(aaaa)·(bbbb)(交换律、结合律)

    =a4·b4(乘方的含义)

    【教师提问】(1)请同学们通过计算,观察乘方结果之后,你能得出什么规律?(2)如果设n为正整数,将上式的指数改成n,即:(ab)n,其结果是什么?

    【学生活动】回答出(ab)n=anbn

    【师生共识】我们得到了积的乘方法则:(ab)n=anbn(n为正整数),这就是说,积的乘方等于积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ab)n==anbn

【教师活动】

拓展训练: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积的乘方,如(abc)n

    【学生活动】回答出结果是(abc)n =a n b n cn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计算:

    (1)(2b)3;(2)(2×a32;(3)(-a)3;(4)(-3x)4

    【教师活动】组织、讲例、提问.

    【学生活动】踊跃抢答.

   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98练习.

    【探研时空】

    计算下列各式:

    (1)(-)2·(-)3;    (2)(a-b)3·(a-b)4

    (3)(-a55;            (4)(-2xy)4

    (5)(3a2n;            (6)(xy3n2-[(2x)2] 3

    (7)(x46-(x38;      (8)-p·(-p)4

    (9)(tm2·t;         (10)(a23·(a32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本节课注重课堂引入,激发学生兴趣,“良好开端等于成功一半”.

    1.积的乘方(ab)n=anbn(n是正整数),使用范围:底数是积的乘方.方法: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2.在运用幂的运算法则时,注意知识拓展,底数和指数可以是数,也可以是整式,对三个以上因式的积也适用.

    3.要注意运算过程,注意每一步依据,还应防止符号上的错误.

    4.在建构新的法则时应注意前面学过的法则与新法则的区别和联系.

   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1.课本P104习题15.1第1、2题.

 

  教学反思

    计算(-2x)3学生易错误得出-2x3,本题错误在于:括号内应看成-2·x两个因式,而上述结论显然结积的乘方意义缺乏理解,-2漏乘方,正确的应是(-2)3·x3=-8x3

 

14.1.4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

  

   教学目标

    1. 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

    2.经历探索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结合律的作用和转化的思想,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推理能力、计算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增强协作精神.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单项式乘法运算法则的推导与应用.

    2.难点:单项式乘法运算法则的推导与应用.

    3.关键: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推导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突破难点.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之中自然地领悟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操作导入

    【手工比赛】

    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一张自己最满意的照片,自己制作一个美丽的像框.上课之后,首先来做游戏,“才艺大献”,把自己的照片加一个美丽的像框,看谁在10分钟之内,可以装饰出美丽的照片,谁的最好,老师就送他个好礼物.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才艺比赛”.

    【学生活动】完成上述手工制作,与同伴交流.

    【教师引导】在学生完成之后,教师拿出一张美丽的风景照片,提出问题:你们看这幅美丽的风景图片,如何装饰它会更漂亮?

    【学生回答】加一个美丽的像框.

    【引入课题】假如要加一个美丽的像框,需要知道这幅图片的大小,现在告诉你,图片的长为mx,宽为x,你能计算出图片的面积吗?

    【学生活动】动手列式,图片的面积为mx·x=?

    【教师提问】对于mx·x=?的问题,前面我们已学习了乘法的运算律以及幂的运算法则,现在请你运用已学知识推导出它的结果.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

    实际上mx·x=m(x·x)=m·x2=mx2

    【拓展延伸】请同学们继续计算mx·x=?

    【学生活动】先独立完成,再与同伴交流,踊跃上台演示.

    mx·x=m·x·x=m·x2=mx2

    【教师活动】请部分学生上台演示,然后大家共同讨论.

    【继续探究】计算:(1)x·mx; (2)2a2b·3ab3; (3)(abc)·b2c.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再与同学交流.

    【教师活动】总结新知:我们根据自己做的题目的原则,得到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放在积的因式中.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1】计算.

    (1)3x2y·(-2xy3)     (2)(-5a2b3)·(-4b2c)

    【思路点拨】例1的两个小题,可先利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变形成数与数相乘,同底数幂与同底数幂相乘的形式,单独一个字母照抄.

    【例2】卫星绕地球运动的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103米/秒,则卫星运行3×102秒所走的路程约是多少?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例1,例2的解决之中.

    【学生活动】参与到教师的讲例之中,巩固新知.

   三、问题讨论,加深理解

    【问题牵引】

    1.a·a可以看作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a·ab又怎样理解呢?

    2.想一想,你会说明a·b,3a·2a以及3a·5ab的几何意义吗?

    【教师活动】问题牵引,引导学生思考,提问个别学生.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145练习第1、2题.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本节内容是单项式乘以单项式,重点是放在对运算法则的理解和应用上.

    提问:(1)请同学们归纳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

    (2)在应用单项式乘以单项式运算法则时应注意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1.课本P149习题15.1第3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思路点拨】对于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应用问题,首先要依据题意,列出算式,含10的幂相乘同样用单项式与乘法法则进行计算,还应将所得的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4.1.5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适当尝试,获得一些直接的经验,体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

    2.经历探索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过程,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作用和转化思想,发展有条理地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良好的探究意识与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整式运算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2.难点:整式乘法法则的推导与应用.

    3.关键:应用乘法分配律把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转化到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上来,注意知识迁移.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探究”教学方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课堂演练

    1.口述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法则.

    2.口述乘法分配律.

    3.课堂演练,计算:

    (1)(-5x)·(3x)2      (2)(-3x)·(-x)    (3)xy·xy2

    (4)-5m2·(-mn)     (5)-x4y6-2x2y·(-x2y5

    【教师活动】组织练习,关注中下水平的学生.

    【学生活动】先独立完成上述“演练题”,再相互交流,部分学生上台演示.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明作了一幅水彩画,所用纸的大小如图1,她在纸的左右两边各留了a米的空白,请同学们列出这幅画的画面面积是多少?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讨论.

    【教师活动】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提问个别学生.

    【情境问题2】夏天将要来临,有3家超市以相同价格n(单位:元/台)销售A牌空调,他们在一年内的销售量(单位:台)分别是x,y,z,请你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他们在这一年内销售这种空调的总收入.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与同伴交流,寻求不同的表示方法.

    方法一:首先计算出这三家超市销售A牌空调的总量(单位:台),再计算出总的收入(单位:元).

    即:n(x+y+z).

    方法二:采用分别计算出三家超市销售A牌空调的收入,然后再计算出他们的总收入(单位:元).

    即:nx+ny+nz.   由此可得:n(x+y+z)=nx+ny+nz.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代数式呈现中,找到规律: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三、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1】计算:(-2a2)·(3ab2-5ab3).

    解:原式=(-2a2)(3ab2)-(-2a2)·(5ab3

    =-6a3b2+10a3b3

    【例2】化简:-3x2·(xy-y2)-10x·(x2y-xy2

    解:原式=-x3y+3x2y2-10x3y+10x2y2

    =-11x3y+13x2y2

    【例3】解方程:8x(5-x)=19-2x(4x-3)

    40x-8x2=19-8x2+6x

    40x-6x=19

    34x=19

    x=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146练习.

    【探研时空】

    计算:(1)5x2(2x2-3x3+8)      (2)-16x(x2-3y)

    (3)-2a2(ab2+b4)           (4)(x2y3-16xy)·xy2

    【教师活动】巡视,关注中差生.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应注意(1)“不漏乘”;(2)注意“符号”.

   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P104习题14.1第4、6题.

     教学反思

教学中,应紧扣法则,注意多项式的各项是带着前面的符号的.在实施“情境──探究”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

【总结反思】:


14.1.6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能够按多项式乘法步骤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

    2.经历探索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的推理过程,体会其运算的算理.

    3.通过推理,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发展有条理的思考,逐步形成主动探索的习惯.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的理解及应用.

    2.难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的应用.

    3.关键:多项式的乘法应先转化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而后再应用已学过的运算法则解决.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探索”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设置的情境中,通过操作感知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操作感知

    【动手操作】

    首先,在你的硬纸板上用直尺画出一个矩形,并且分成如下图1所示的四部分,标上字母.

【学生活动】拿出准备好的硬纸板,画出上图1,并标上字母.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根据图中的数据,求一下这个矩形的面积.

    【学生活动】与同伴交流,计算出它的面积为:(m+b)×(n+a).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将纸板上的矩形沿你所画竖着的线段将它剪开,分成如下图两部分,如图2.剪开之后,分别求一下这两部分的面积,再求一下它们的和.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求出第一块的面积为m(n+a),第二块的面积为b(n+a),它们的和为m(n+a)+b(n+a).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继续沿着横的线段剪开,将图形分成四部分,如图3,然后再求这四块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求出S1=mn;S2=nb;S3=am;S4=ab,它们的和为S=mn+nb+am+ab.

    【教师提问】依据上面的操作,求得的图形面积,探索(m+b)(n+a)应该等于什么?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讨论,并交流自己的看法.

    (m+b)×(n+a)=m(n+a)+b(n+a)=mn+nb+am+ab,因为我们三次计算是按照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个矩形的面积进行了计算,那么,两次的计算结果应该是相同的,所以(m+b)×(n+a)=m(n+a)+b(n+a)=mn+nb+am+ab.

    【师生共识】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用第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结果相加.

    字母呈现: =ma+mb+na+nb.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1】计算:

    (1)(x+2)(x-3)      (2)(3x-1)(2x+1)

        【例2】计算:

    (1)(x-3y)(x+7y)     (2)(2x+5y)(3x-2y)

    【例3】先化简,再求值:

  (a-3b)2+(3a+b)2-(a+5b)2+(a-5b)2,其中a=-8,b=-6.

【教师活动】

例1~例3,启发学生参与到例题所设置的计算问题中去.

【学生活动】参与其中,领会多项式乘法的运用方法以及注意的问题.

   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课本P148练习第1、2题.

    【探究时空】

    一块长m米,宽n米的玻璃,长宽各裁掉a米后恰好能铺盖一张办公桌台面(玻璃与台面一样大小),问台面面积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应充分结合导图中的问题来理解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结果,利用乘法分配律来理解(m+n)与(a+b)相乘的结果,导出多项式乘法的法则.

    2.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第一步要先进行整理,在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去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时,要“依次”进行,不重复,不遗漏,且各个多项式中的项不能自乘,多项式是几个单项式的和,每一项都包括前面的符号,在计算时要正确确定积中各项的符号.

   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P104习题14.1第5、6、7(2)、9、10题.

  教学反思

在实施情境探究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让学生感知问题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14.2.1平方差公式(二)

   教学目标

    1.探究平方差公式的应用,熟练地应用于多项式乘法之中.

    2.经历平方差公式的运用过程,体会平方差公式的内涵.

    3.培养良好的运算能力,以及观察事物的特征的能力,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整式计算.

    2.难点:准确把握运用平方差公式的特征.

    3.关键:弄清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点,左边:(1)两个二项式的积;(2)两个二项式中一项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右边:(1)二项式;(2)两个因式中相同项平方减去互为相反数的项的平方.

   教学方法

    采用“精讲.精练”分层递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训练中,熟练掌握平方差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课堂演练

    1.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9x-2y)(-9x+2y)      (2)(-0.5y+0.3x)(0.5y+0.3x)

    (3)(8a2b-1)(1+8a2b)            (4)20082-2009×2007

    2.计算:(a+b)(a-b)-(3a-2b)(3a+2b)

    【教师活动】请部分学生上讲台“板演”,然后组织学生交流.

    【学生活动】先独立完成课堂演练,再与同学交流.

   二、范例学习,巩固深化

    【例1】计算:

    (1)(y+2x)(2x-y);

    (2)(-x-0.7a2b)(x-0.7a2b);

    (3)(2a-3b)(2a+3b)(4a2+9b2)(16a4+81b4).

    :(1)原式=x+y)(xy)=y2

    (2)原式=(-0.7a2b-x)(-0.7a2b+x

    =(-0.7a2b)2-(x2=0.4 9a4b2x2

    (3)原式=(4a2-9b2)(4a2+9b2)(16a4+81b4

    =(16a4-81b4)(16a4+81b4

    =256a8-6561b8

    【例2】运用乘法公式计算:7×8

    【思路点拨】因为7可改写为8-,8可改写成8+,这样可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解:7×8=(8-)(8+)=82-()2=64-=63.

    【教师活动】边讲例边引导学生学会应用平方差公式.

    【学生活动】参与到例1~2的学习中去.

   三、课堂演练,拓展思维

【演练题1】想一想:(1)计算下列各组算式,并观察它们的共同特征.

    (2)从以上的过程中,你能寻找出什么规律?

    (3)请你用字母表现你所发现的规律,并得出结论.

    【演练题2】

    1.计算:(1)118×122 (2)105×95  (3)1007×993

2.求(2-1)(2+1)(22+1)(24+1)…(232+1)+1的个位数字.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演练,并适时归纳.

    【学生活动】先独立完成上面的演练题,再与同伴交流.

   四、随堂练习,巩固提升

    【探研时空】

    1.计算:[2a2-(a+b)(a-b)][(-a-b)(-a+b)+2b2];

    2.解不等式:(3x+4)(3x-4)<9(x-2)(x+3);

    3.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97×2.03;

    4.化简求值:x4-(1-x)(1+x)(1+x2)其中x=-2.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领会平方差公式的真正意义.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提问式总结:

    1.什么叫做平方差公式?它有什么特征?

    2.你在应用过程中有什么感想?

    3.在应用平方差公式时,应注意什么?举例说明.

   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选用补充作业.

 

14.2.1平方差公式(一)

   

   教学目标

    1.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且懂得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经历探索特殊形式的多项式乘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平方差公式.

    3.通过合作学习,体会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合性,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运用,以及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的了解.

    2.难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3.关键:对于平方差公式的推导,我们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总结、猜想,然后得出结论来突破;抓住平方差公式的本质特征,是正确应用公式来计算的关键.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猜想中总结出平方差公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情境设置】

教师请一位学生讲一讲《狗熊掰棒子》的故事   

【学生活动】1位学生有声有色地讲述着《狗熊掰棒子》的故事,其他学生认真听着,不时补充.

    【教师归纳】听了这则故事之后,同学们应该懂得这么一个道理,学习千万不能像狗熊掰棒子一样,前面学,后面忘,那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呢?还记得吗?

    【学生回答】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教师激发】大家是不是已经掌握呢?还是早扔掉了呢?和小狗熊犯了同样的错误呢?下面我们就来做这几道题,看看你是否掌握了以前的知识.

    【问题牵引】计算:

    (1)(x+2)(x-2); (2)(1+3a)(1-3a);

    (3)(x+5y)(x-5y); (4)(y+3z)(y-3z).

    做完之后,观察以上算式及运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再举两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获得以下结果:

    (1)(x+2)(x-2)=x2-4;

    (2)(1+3a)(1-3a)=1-9a2

    (3)(x+5y)(x-5y)=x2-25y2

    (4)(y+3z)(y-3z)=y2-9z2

    【教师活动】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以上算式及其运算结果,寻找规律.

【学生活动】讨论   

【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从上述算式中找到了这一组整式乘法的结果的规律,这些是一类特殊的多项式相乘,那么如何用字母来表现刚才同学们所归纳出来的特殊多项式相乘的规律呢?

    【学生回答】可以用(a+b)(a-b)表示左边,那么右边就可以表示成a2-b2了,即(a+b)(a-b)=a2-b2

    用语言描述就是: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教师活动】表扬学生的探索精神,引出课题──平方差,并说明这是一个平方差公式和公式中的字母含义.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教师讲述】

    平方差公式的运用,关键是正确寻找公式中的a和b,只有正确找到a和b,一切就变得容易了.现在大家来看看下面几个例子,从中得到启发.

    【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2x+3)(2x-3);

    (2)(b+3a)(3a-b);

    (3)(-m+n)(-m-n).

    填表:

(a+b)(a-b)

a

b

a2-b2

结果

(2x+3)(2x-3)

2x


(2x)  2-32


(b+3a)(3a-b)





(-m+n)(-m-n)





   

    【例2】计算:

    (1)103×97

(2)(3x-y)(3y-x)-(x-y)(x+y)

通过做题,应该总结出:在两个因式中,符号相同的一项作a,符号不同的一项作b.

   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课本P108练习第1、2题.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本节课的内容是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公式指出了具有特殊关系的两个二项式积的性质.运用平方差公式应满足两点:一是找出公式中的第一个数a,第二个数b;二是两数和乘以这两数差,这也是判断能否运用平方差公式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P112第1、2题.

 【总结反思】:

 

14.2.2完全平方公式(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使他们掌握每一个乘法公式的结构特征及公式的含义,会正确地运用这些公式.

    2.通过探索和理解乘法公式,感受乘法公式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过程,拓展思维空间.

    3.培养良好的分析思想和与人合作的习惯,体会到数学算理的重要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正确应用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2.难点:对乘法公式的结构特征以及内涵的理解.

    3.关键:对公式的结构特征进行具体的分析,从中感悟公式的特点并加以概括.

   教学方法

    采用“精讲.精练”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拓展延伸

    【教师提问】

    1.请同学们说一说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的内容.

    2.这两个公式有什么区别?如何使用?

    【学生活动】踊跃发言.

  平方差公式:(a+b)(a-b)=a2-b2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这里的字母a、b可以是数、单项式、多项式.

       二、范例学习,拓展知识

    【例1】计算(2a-3b-4)(2a+3b+4)

        该题关键在于正确的分组,一般规律是:把完全相同的项分为一组,符合相反、绝对值相等的项分为另一组.

    【例2】例a=-1,b=2时,求代数式[(a+b)2+(a-b)2](a2-2b2)的值.

    【例3】已知a+b=-2,ab=-15,求a2+b2的值.

        解:∵(a+b)2=a2+2ab+b2,变形后可有a2+b2=(a+b)2-2ab.

    把a+b=-2,ab=-15代入上式,则

    a2+b2=(-2)2-2×(-15)=34.

   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堂演练】

    演练题1:应用乘法公式计算:19952-1994×1996.

    演练题2:已知a+b=-6,ab=8,求(1)a2+b2;(2)(a-b)2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本节课应理解乘法公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乘法,注意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的区别.

    2.在乘法计算中,能用公式简便计算的应该使用公式,要注意公式的应用条件,记住公式的模样,在此前提下对具体题目进行细致观察,想办法将题目调整或变形,使之能使用公式,当然,有些不能使用公式的整式乘法计算就只能运用一般的多项式乘法来进行了.

   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P112第5、6、7题.


14.2.2完全平方公式(一)

   教学目标

    1.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形成推理能力.

    2.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以及幂的意义,推导出完全平方公式.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发现的能力,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难点: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

    3.关键:从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入手,推导出完全平方公式,利用几何模和割补面积的方法来验证公式的正确性.

   教具准备

    制作边长为a和b的正方形以及长为a宽为b的纸板.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探究”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所创设的情境中领会完全平方公式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激趣辅垫】

    寓言故事:请一位学生讲一讲《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

【学生活动】由一位学生上讲台讲《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活动】提出:你们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道理?(寓德于教)【学生发言】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或以次货充好货.

    【教师引导】对!所以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千万别滥竽充数,一定要有真才实学.好.今天同学们喊得很响亮,我要看看有没有南郭先生,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几道题:

    (1)(2x-3)2;  (2)(x+y)2;  (3)(m+2n)2;  (4)(2x-4)2

【学生活动】先独立完成以上练习,再争取上讲台演练,   

(1)(2x-3)2=4x2-12x+9;    (2)(x+y)2=x2+2xy+y2

    (3)(m+2n)2=m2+4mn+4n2;    (4)(2x-4)2=4x2-16x+16.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通过上面的运算结果中的每一项,观察、猜测它们的共同特点.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讨论.观察,探讨,发现规律如下:(1)右边第一项是左边第一项的平方,右边最后一项是左边第二项的平方,中间一项是它们两个乘积的2倍.(2)左边如果为“+”号,右边全是“+”号,左边如果为“-”号,它们两个乘积的2倍就为“-”号,其余都为“+”号.

    【教师提问】那我们就利用简单的(a+b)2与(a-b)2进行验证,请同学们利用多项式乘法以及幂的意义进行计算.

    【学生活动】计算出(a+b)2=a2+2ab+b2;(a-b)2=a2-2ab+b2,完成后,一位学生上讲台板演.

    【教师活动】利用学生的板演内容,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完全平方公式.

    归纳:完全平方公式:

    (a+b)2=a2+2ab+b2

    (a-b)2=a2-2ab+b2

    语言叙述: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它们的积的2倍.

    为了让学生直观理解公式,可做下面的拼图游戏.

    【拼图游戏】

解释:(1)现有图1所示的三种规格的硬纸片各若干张,请你根据二次三项式a2+2ab+b2,选取相应种类和数量的硬纸片,拼出一个正方形,并探究所拼出的正方形的代数意义.

    (2)你能根据图2,谈一谈(a-b)2=a2-2ab+b2吗?

【课堂活动】第(1)题由小组合作,在互动中完成拼图游戏,比一比,哪个四人小组快?第(2)题,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直观地演示面积的变化,帮助学生联想到

(a-b)2=a2-b2-2b(a-b)=a2-2ab+b2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1】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x-y)2; (2)(2y-)2

    (1)解法一:(-x-y)2=[(-x)+(-y)] 2

    =(-x)2+2(-x)(-y)+(-y)2

    =x2+2xy+y2

    解法二:(-x-y)2=[-(x+y)] 2=(x+y)2=x2+2xy+y2

    (2)解法一:(2y-)2=(2y)2-2·2y·+()2

    =4y2y+

    解法二:(2y-2=[2y+(-)]2

    =(2y)2+2·2y·(-)+(-2

    =4y2y+

    【例2】运用乘法公式计算99992

    :99992=(104-1)2=108-2×104+1

    =100000000-20000+1

    =99980001

    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基础训练】

(1)(-)2;(2)(2xy+3)2

(3)(-ab+)2;(4)(7ab+2)2

        【拓展训练】

(1)(-2x-3)2; (2)(2x+3)2; 

 (3)(2x-3)2;  (4)(3-2x)2

    【教师活动】在学生完成“拓展训练”之后,让学生观察一下结果,看看有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寻找规律如下:把以上所有的题目都看作两个数的和的完全平方(把减去一个数看作加上一个负数),如果两个数是相同的符号,则结果中的每一项都是正的,如果两个数具有不同的符号,则它们乘积的2倍这一项就是负的.

    【探研时空】

    已知:x+y=-2,xy=3,求x2+y2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本节课学习了(a±b)2=a2±2ab+b2,两个乘法公式,在应用时,(1)要了解公式的结构和特征.让住每一个公式左右两边的形式特征,记准指数和系数的符号;(2)掌握公式的几何意义;(3)弄清公式的变化形式;(4)注意公式在应用中的条件;(5)应灵活地应用公式来解题.

   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P112习题14.2第3、4、8、9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