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动物学教育 |《教育的减法》读前感
《读前感》第 230905|037 期
正文大约3000字,阅读需要10分钟。
1. 综评与建议
综评:★★★☆3星半
本书适合 关心教育者 阅读。
建议收听文末解读音频,或借阅,或购买电子书。
2. 作者与内容
作者:朱永新
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新阅读研究所创办人,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中国教育30人论坛共同发起人,中国阅读30人论坛共同发起人,国际阅读推广IBBY-iRead奖得主。
内容:
3. 吐槽与感悟
槽点1:
有评论说,作者空发议论,并无建设性意见。
倒也不全是这样,在国家层面还是有所建议的,比如,改九年义务教育为十年一贯制。
但这些距离普通读者太远,大多数人更希望看到的是,对当下个人子女教育方面的建议,特别是独到见解。
不过,普通人多了解一点宏观教育理念也没什么坏处,这对政策的改变,以及新政策的推行,都有必要。
毕竟,天下是每个人的天下,国家层面的教育也是每个人的教育。
槽点2:
虽然十年一贯制是宏观的大政策,但是我不妨也试着说说。
朱教授的初衷是好的,十年一贯制等想法也不错,但是作用不会很大,而且操作难度非常大。
治大国如烹小鲜,一动不如一静。
如果现在的做法能够应付,最好不要改。
否则,改得好不好不说,就是新旧交替的过程,也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都是以孩子的前程为代价的。
而且不用10年,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我们大学将面临生源不足的现实。
那时,国家经济应该已经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对高等人才需求会比现在要多一些,一减一增,情况会有很大改观。
尽管好大学依旧不好考,但是这个阶段一定会过去的。
就现阶段,教育的压力主要来自于竞争。
在大多数老百姓心里,教育最大的功能就是实现更好就业,这是最硬的道理。
什么素质教育,什么不唯分数论,在家长那里都讲不通。
就业的背后,是生活质量,是生存的压力,现在结婚的越来越少,生育率越来越低,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不是哪个家长愿意花自己的钱,让孩子去补课班遭罪,是真的没有更好的选择。
就业、医疗、住房等这些大问题不解决,压力就降不下来,减法就做不成。
另一方面,10年内,如果体力劳动者,特别是技术工人的收入能增加到足够高的程度,高考的压力会进一步下降。
教育的压力来自就业,而根本上还是来自收入,观念就是表面现象。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多也出现过类似的阶段,只是我们国家的这个阶段卷得太过了。
不只是压榨孩子,还要掏空父母的钱包,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个国家内需的释放,影响到对实体经济的拉动。
我们不能把钱都用在教育、房子、医疗这些基本的需求上,那还怎么消费升级。
所以,教育问题的背后,是更大层面的经济问题,既包括国家经济的问题,又包括个人经济的问题。
相比之下,我觉得把学制缩成10年,是可以先搞起来,一贯制以后再说。
高考的实质是个选拔机制,那可以把这个机制缩短点,各方面的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
至于知识量,其实,现行高考制度下,也都是在10年内就学完新课了。
槽点3:
再说说文凭的减法。
我觉得是减不了的。
为什么减不了?
因为我们的就业市场,是买方市场,也就是人才的供应大过人才市场的需求。
而用文凭来初选,是最快捷的方式。
至于唯文凭论的担心,大可不必,用人单位不傻,既便现在也没有那么做。
但是,在初选环节,以文凭来初选一定是少不了的。
讲求效率的用人单位,没心思去从文凭偏低的人里,费力地筛选能力偏高的人。
而且这样筛选出来的人,能力也不一定高,潜力更难说。
用文凭初选的人,多是大学毕业生。
有了相当的工作经验以后,特别是有了相当的级别和职称,用人单位就不太在乎文凭了。
至于能力社会,发达国家做的也不好,不能用少数互联网企业代表大多数,而且那些企业多数时候实际上也是用文凭来筛人。
因为非专业的能力测试是很难的。
专业性强的,好办,从书面的笔试,到实际的操作,都可以直接考出来。
偏文的,不好考。
相对较好的办法,是看应聘者以往的成果,比如论文、作品、专著,等等。
可是,这些东西,对于一个大专、本科毕业生,包括不少的硕士毕业生,他们基本都是没有的,或者是即便有,也可信度不高,含金量不大。
我们自己当初论文是怎么写的,答辩是怎么通过的,心里没数吗?
而且,论文、作品这些东西,仍然是书面的东西。
对于实际工作需要的交际沟通、团队协调、写作能力,还有责任心、抗压能力、职业道德这些素养(简单地说,就是人靠谱与否),更是没办法考。
而对于以办公室工作为主的文科类工作,恐怕这些专业以外的东西,比能力更重要。
而这些东西,除了依靠招聘官的阅历和工作经验,再就是要靠试用期来考察了。
文凭社会与能力社会的话题,属于操作层面。
最大的问题在于怎样招聘是用人单位的自主权,从法律和政策层面很难监管,就算有相关规定,也很难操作。
朱教授,或者说朱先生是教育家,层次很高,有些具体操作层面的东西,不是也不应该是他关心的。
我们不能指望一个人一本书,就能把那么具体的操作层面的事做好。
但是一个好政策的实施,和它的设计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些。
医改等问题的屡次受挫,往往在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双减的问题也在于此,在设计已经确定之后,成败的关键,就在于底层的操作层面。
有许多问题,在该不该做和做什么这个层面,差不多已经达成全民共识,但是难点在于怎么做。
事实上,尽管许多事已经达成共识,但就是很难做到,比如,房住不炒,比如,医保惠而不实。
全民的教育问题,已经超出了教育领域,本质上是社会问题。
在所谓的新三座大山里,教育涉及的方面最多,牵扯的利益最多、相关的人最多,改革起来也就特别难。
我们不能对朱先生和他的书求全责备,总要让人说话。
能有一些思考(朱先生也在序言里说了,本书思考多于实证,并不是学术专著),提出一些建议,激发一些讨论,总是好的,何况朱先生是学界泰斗,很多建议也是很有新意、足以振聋发聩。
再说,伟大的变革,就是这样一点点奠基的。
感悟:
最后,我也泛泛地谈一谈教育。
这些年,教育领域的事件和讨论非常多,到“双减”政策落地算是达到了一个高潮。
总的来说,大家的建议基本有两个特点,或者两类主张,一种是减法,还有一种是创新。
这两种说法许多时候是矛盾的,也就是说,创新往往是做加法。
而我们凭着直觉,都可以断定,减法和创新都是对的,那么这两者如何统一在一起呢,
或者说问题的另一面就是,减法和创新的准则是什么,减法减什么,减到什么程度,创新在何处创新,创新到什么程度。
我觉得,就是要回归教育的本质。
我们不妨与哺乳动物对照,来思考教育的本质。
动物世界的个体竞争远比人类社会残酷,生存与毁灭的戏码天天都在上演。
动物教育的最基本最直接最根本的目的,一定是学会生存。
所以,人类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最主要目的,也一定是生存,也就是谋生、就是就业。
做减法和创新,就照着这个目标做,大体不会错。
至于,其他的,比如,所谓的社会化能力,还有生活自理能力,当然也需要,但那是第二位的,其实也是和第一位的就业能力高度相关。
动物的生活也有生存之外的内容,我们也可以把其称之为动物文明,但是,文明一定是副产品。
从整个人类来说,生存的目的不是创造文明,生存的目的就是生存本身。
人类的族群竞争又超越了动物,生存与毁灭,可能都是族群级、国家级、星球级的。
《三体》里,刘慈欣探讨过岁月与文明的问题。
一定是“给岁月以文明,而非给文明以岁月”,更多的详细论述就不在这里重复了。
教育的任务,不是传承整个人类的文明,也承担不起这个任务,能完成生存的任务已经很难。
承担这个任务的,应该是整个人类。
夜深了,晚安
附1. 参考信息
附2. 解读与评论
附3. 延伸与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