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暴力》口碑为什么两极化了?
2021年8月14日,由申瑜执导,万茜、李庚希、潘斌龙主演的电影《兔子暴力》在国内正式上映,电影作为申瑜导演处女作,此前曾于2020年11月1日在东京电影节首映。在疫情反复的当下,众多电影撤档延期寻求更佳时机,《兔子暴力》则反其道而行之,提档与观众见面。
影片上映以来,口碑分化严重,评价呈现两极化趋势,“结局仓促”、“演技不错”、“剧情混乱”等成为评价中的热词,一位观众认为:“影片剧情比较一般,结尾戛然而止,让人有些无语。但保护16年未见生母的行为,还是会有些触动。”为什么《兔子暴力》会收获这样的争议?
《兔子暴力》豆瓣评论区
影片取材于真实案件母女绑架案。相比原型中人性的黑暗与沉沦、违反人伦的案件细节,故事做了许多温和化处理,导演着重突出母亲曲婷心中有爱的形象,甚至对其进行了美化与拔高,她有自己的事业,也有对抗命运的勇气,通过人物内心戏份的铺垫,让观众去理解主角的行为。这样的塑造与原型人物相矛盾,使得角色仿佛立于空中楼阁,无法与观众产生共鸣,这也导致电影一旦开始客观陈述案情,剧情就崩塌了。
除了人物塑造与剧情的错位,电影在类型定位方面也十分模糊:一开始给了观众商业犯罪类型片的期待,然后转变成青春片,又掺杂了母女关系的文艺片式探讨,最后戛然而止。商业类型片有着非常严格的叙事规范,与文艺片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本身是一个闭环,通常来说它需要给观众提供解决方法,比如一个确定性的结尾。对此,本期嘉宾、影评人马戎戎表示:“《兔子暴力》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甚至非常情绪化的结尾。这使得观众心理期待无法满足,情绪宣泄不到位。”
影片中曲婷形象有一个渐进的成长过程,在与女儿的相处中逐渐成长为母亲,这样反常规的母女情,本身是一个商业卖点,但在故事的叙述过程中,焦点是游移的。导演想把对于青春成长的反思、观察以及对于女性处境的思考融入故事中,但在落实到叙事层面,没有在青春成长阵痛与女性意识探讨之中找到重心,这也是影片口碑两极化的重要原因。
马戎戎认为:“导演在构思、概念上,她是有自己想法的,但是在实施层面上,作为处女作来说还是有不够圆熟的地方,这也是她在成长过程中要面对和克服的问题。相信导演在下一部电影中,她的叙事、技巧会更加流畅、成熟。”
作为一名新人导演,现阶段申瑜在展示这么多的想法时,显得稍微顾此失彼,但《兔子暴力》展现了她锐气十足的一面,希望她以此为新的起点,再接再厉,打磨好自己的下一部作品。同时也希望新秀导演们能够吸取教训,在叙事等方面做好“加减法”,为观众们呈现更加成熟、规范的电影作品。
《今日影评》
编导观察
# 高晓蕾 《今日影评》 当期编导
在观影时可以感受到导演申瑜虽然是首执导筒,但仍能看出她在影片表达上的努力。她过往曾担任的美术指导、摄影等工作都让她对于色彩的感知非常敏锐,《兔子暴力》中色彩的运用也是张扬大胆又极为贴合主题。电影中对于少女成长的描写非常的细腻,“中年心事浓如酒,少女情怀总是诗”。
诚然,影片在叙事上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但真诚可贵。希望导演的下一部影片能给人带来惊喜。
关于影片《兔子暴力》的更多解读,
敬请点击下方节目视频观看
今日互动
你认为《兔子暴力》
还有哪些值得改善的地方?
更多精彩
电影真话,每天只聊8分钟!
CCTV-6电影频道影评类日播栏目
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档权威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