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调水100亿立方米 丹江口库区水质保持在二类以上
10月3日从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获悉,截至10月3日中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2014年12月12日通水以来,共向华北地区调水量逾100亿立方米。
该工程自正式通水以来,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始终保持在二类以上水质,南水北送京、津、冀、豫4省市,惠及的人口超过6000万,社会、经济、生态等综合效益十分明显。
在北京,南水已占北京城区日供水量的73%,供水范围基本覆盖北京中心城区、丰台河西地区和大兴、门头沟等地区,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由1.0提升至1.2,全市人均水资源量由原来的100立方米提升至150立方米,多年严重超采的地下水位明显上升,局地最大升幅达8.08米;在天津,南水加快了滨海新区、环城四区地下水水源转换工作,使地下水位累计回升0.17米;在河南,11个地市、37个县用上南水,1800万人受益;在河北,用水范围覆盖7个地级市、96个水厂。
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湖北省十堰市移民搬迁18.2万人,先后关闭企业560家,永久减少税收22亿元,投入超过100亿元改善生态环境,清理网箱16万余只,1516个村庄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清理危废品6万多吨。“保生态、保水质,让一江清水永续北送,是无比崇高的历史使命,是重若泰山的政治责任。”十堰市委书记张维国表示,将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确保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谋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链接:一库清水逼出生态红利
十堰市委书记张维国曾向北方人民庄重承诺:“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大水井’,我是你们的‘井长’,守护一库清水是底线。”
同时,十堰是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重任在身。令人欣慰的是,今年上半年十堰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10.5%,位居全省第一!
面对生态约束,十堰如何顺势而为,探索经济绿色生态化并开始产生真金白银?
百亿投入守护“大水井”
9月底,张湾区黄龙镇大型人工快渗工程现场,数个人工快渗池正曝气作业,喷出的水花犹如一道道优美的喷泉。该工程采取高密度沉淀+人工快渗工艺,占地约50亩,总投资4000万元,日处理尾水4万吨,是犟河治理的又一道“守门员”。
流入丹江口水库的犟河水质已在去年达标,比环保部下达的考核目标整整提前了4年。
十堰市环保局对丹江口库区多条支流进行的109项环保监测结果显示,水库水质各项指标常年稳定在地表水二类指标以上。2015年7月,丹江口水库入选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
为守好这个“大水井”,十堰近5年来投入超过百亿元——
净里子:累计处置6万多吨危险废物,安全无事故,投入18亿元,对犟河、官山河等5条河流进行大规模整治;
穿绿衣:投资12亿元,对1516个村庄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场景一去不返;
建体制:全面推行河长制,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任河长;
创模式:率先在全国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北京排水集团、深港产学研集团等国内知名生态环保企业及专家200多人,融入十堰各个领域的污染治理日常工作中;在全球污水处理传统及创新的30余种工艺中,十堰采用了21种之多。
严执法:全省率先出台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已先后对2个单位实施“一票否决”,对15个县区及市直部门实施“一票否决”预警或约谈,对22个市直单位下达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督办通知。
十堰市环保局局长冯安龙表示,全市67%的区域被划入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红线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区,生态红线内面积达到15768平方公里,全省第一,“对我们来说,治污工作无禁区,水质改善无止境。”
水经济、水产业风生水起
“库区不让养鱼了,我们发展柑橘,一年也能收入好几万。”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庄子沟村一组闵道国原是养鱼大户,有180多个网箱,年收入超10万元。自库区取缔网箱养殖,闵道国主动清网,“洗脚上岸”。
“肯定是舍不得,但为了一江清水北送,还是要把网箱清理掉。”闵道国介绍,他新栽植了5亩柑橘新品种,成熟期早、果形漂亮、品质上乘,销路相当不错。此外,他还做起了柑橘“代办”,帮乡亲们开辟山东、黑龙江等地市场。
上世纪80年代,丹江口库区水面开始出现网箱养殖,一度形成“百里万箱下汉江”壮观场面,库区4万多渔民年收入超10亿元。
为保库区水质,近3年十堰共清理网箱166962只,完成率达99.3%。“从鼓励发展到全面禁止,一个勃然兴起的产业被壮士断腕。”该市水产局局长石崇明说。
优质水资源给十堰带来了另外一番景象。
在丹江口,农夫山泉、源头水、武当山泉等企业前来投资兴业,水产业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在郧阳,洋河酒业等10余个新型水经济项目陆续建成投产;
在竹溪,华彬矿泉水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期建成投产后每年可生产30万吨矿泉水,二期达产100万吨后,年产值近百亿元,创税8亿元。“我们的目标是再造一个‘红牛’,把竹溪推向世界。”华彬集团董事长严彬说。
“我们‘送水’做得很好,但‘卖水’还可以加强。”市长陈新武算了一笔账,一吨水的资源费才4毛钱,加工成纯净水,一瓶至少卖到2块,水还可以做酒、酱油、醋等系列产品,潜力巨大。
4月初,省政府新闻发布会披露,十堰2014年生态价值达11.11万亿元,为同期GDP的92.5倍。在此基础上,十堰进一步明确“蓝绿”生态目标:蓝,确保汉江及丹江库区始终达到二类以上水质;绿,占全境80%的秦巴山地实现80%的森林覆盖。
“生态环境就是十堰的命根子!作为水源地,必须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十堰样板’。”张维国说。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