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5-25


  有一个新词,这两年频频被写入各地政府的规划里,挂在旅游达人的嘴边,那就是“全域旅游”。从概念上区别于以往的景点旅游,“全域旅游”就是让旅游目的地处处赏心悦目,处处宜居宜游,打造观光、休闲、度假等多种产品供各类游客可选。

  “一支独秀”到“满眼是春”,湖北怎样把“灵秀”放大到全域?12月11日,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李开寿做客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为您解读。

湖北省旅游委副主任、党组成员李开寿与主持人合影

底子厚:旅游实力居全国前八

  据李开寿介绍,2012年至今,湖北游客数量和收入年均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从2016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旅游业产值4880亿元,占全省GDP的近六分之一,旅游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八。

  去年,湖北旅游直接投资近900亿元,据测算其带动投资有4500亿元左右,翻了五番。在精准扶贫方面,旅游的“多赢”效应更明显。5年间,湖北旅游提供直接就业42.6万人,间接就业165.5万人,82万人因此脱贫。

宜昌三峡冬景醉人

做统筹:“全域旅游”要“全域统筹”

  李开寿表示,湖北发展“全域旅游”将工作着力点放在8个“统筹”。

  规划合一:湖北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已印发,提出了“一带两极三廊道四板块”的全域化布局,推动旅游规划其他规划融为一体。

  资源利用:除了山川名胜,都市、田园、村落、民俗等都是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湖北多个部门将联合起来统筹利用这些资源。

  配套设施:近期被习近平总书记点名的“厕所革命”,湖北已经干了三年,新建改建旅游厕所3037座,超额完成任务,未来三年这一行动还将继续。同时湖北还在推进交通、游客集散中心、标识标牌、停车场、咨询服务中心、驿站、汽车营地、智慧旅游等设施配套建设。

  融合产业:湖北提出了 “+旅游”战略,让旅游与各类产业等融合,将旅游作为“酵母”、“催化剂”,让产业嫁接旅游,老树结新果。

  创建品牌:推进以强县、名镇、名村等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创建,以A级景区、星级饭店、A级旅行社等为重点的要素品牌创建;以旅游度假区、休闲区、工农业基地等为代表的产品品牌创建。

  集中营销:以往,我们叫卖的是景点,全域旅游时代,我们叫卖的是一个县、一个市、乃至一个省。既有单个的“提篮小卖”,又有集中统一的营销,最终探索全方位营销手段。

  民众共享:红利惠及外来游客和本地居民,才叫统筹共享。湖北既致力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让游客满意;又致力于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旅游扶贫,让更多群众吃“旅游饭”。

  统筹合力:努力构建起党政发力、部门合力、社会协力的全域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氛围。

恩施已完成全域旅游顶层设计

看未来:33个示范区落子 放大“全域”效应

  据李开寿介绍,湖北推进全域旅游取得了初步成效。2016年至今,湖北共有33个区域被纳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区。其中,恩施州等16个地区确认为国家级创建单位,大冶陈贵镇等17个地区确认为省级创建单位。通过示范创建,涌现出“整州创建”的恩施、“全域景区”的黄陂、“全业融合”的赤壁、“以景带村”的夷陵、“城乡一体”的远安、“旅游扶贫”的英山等样本。

  下一步,湖北将在加大直接投资、推动业态融合、宣传打造精品、严于市场监管等4个方面着手,放大“全域旅游”在湖北的效应。

  大投资。湖北将每年完成旅游投资1000亿元以上,启动旅游“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再新改建景区厕所2500座以上。

  大融合。旅游与农业融合,形成一批旅游特色村镇、精品民宿、现代农庄、农家乐。旅游与工业融合,培育示范品牌。旅游与文化融合,打造国际水准文旅剧目。旅游与生态融合,让“蓝天长驻、青山长在、碧水长流”。

  大宣传。统筹省市县资源、资金,开展针对性宣传,增强“灵秀湖北”“知音湖北”品牌的影响力。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开展系列营销活动。

  大监管。继续狠抓市场监管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和侵害游客合法权益的行为。推进旅游品牌“红黑榜”,打破“终身制”,倒逼旅游企业提高服务质量。

武当山全域旅游助力精准扶贫

查看访谈详细内容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