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总理点赞的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 是如何跑出创新发展加速度的?
2017,光谷很忙,
总理又来光谷啦!
12月11日至12日,李克强总理来到湖北自贸试验区武汉片区考察,并主持召开全国自贸试验区工作座谈会。
李克强在湖北主持召开全国自贸试验区工作座谈会
在考察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政务服务中心时,李克强总理为武汉片区“一次办”、“马上办”到“网上办”点赞。
李克强在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政务服务中心考察
30年时间,
光谷从“地图上被遗忘的两厘米”,
一路跻身全国自主创新示范区。
这片区域是如何跑出创新发展加速度的?
一起来看,
让世界瞩目的光谷,
如何在中国创新版图上
书写激动人心的篇章。
看效益:
总收入突破万亿 建成八大产业集聚区
总收入破万亿大关
据统计,2016年,高新区企业总收入增长13%,达到了11367亿元。2017年1-10月,高新区主要产业企业营业收入9713亿元。
形成“5+2”产业格局
2016年获批的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五大主导产业,集成电路和半导体产业、新网络经济等两大新兴产业为主的“5+2”产业格局。
建成八大产业集聚区
建成了光谷生物城、武汉未来科技城、东湖综保区、光谷光电子产业园等八大产业集聚区。
看做法:
创新核心在机制体制创新
创新是光谷的立区之本、发展之基
为营造最优创新环境,光谷从完善法制环境、优化政策环境、改革政务服务环境、培育创新文化环境和健全创新生态体系5个方面着手全面推进机制体制创新。
2012年10月至今,光谷在财税、科技金融创新等方面,相继出台了多项配套政策,形成了创业、人才、资本政策“三位一体”的发展新环境。继“黄金十条”之后,“政务十条”“招商十条”“开放十条”“文化科技十条”“自贸十条”“光谷制造十条”“新民营经济发展八条”“光谷大学生十条”政策相继出台。
围绕创新产业链条,打造了人才链、资金链和平台链。目前,武汉片区聚集了392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64名湖北省“百人计划”专家、86位武汉“城市合伙人”、1477名“3551光谷人才计划”。
大力推进“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政务服务改革,发布了首批378项“三办”清单,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表单之外无要件。
看效应:
自贸区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经济快增长:每天新增企业35家
1-10月,东湖高新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848.5亿元,同比增长11.3%;进出口贸易值92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4%,占湖北省(2539.5亿元)的36.4%。4月1日挂牌以来,截止11月底,武汉片区新设立企业5874家,平均每个工作日新增注册企业 35家。
项目快推进:重大项目遍地开花
紧盯“五谷”建设和“5+2”产业发展,推动美国半导体设备、上海联影,小米、科大讯飞、海康威视第二总部等重点项目,外资和世界500强项目以及一批“互联网+独角兽”企业落地和开工建设,加快推进长江存储、华星光电T4、天马G6等重大项目实现量产。
截至11月底,东湖高新区引进其中亿元项目59个,100亿元以上项目4个;引进世界500强项目7个、研发机构11家、央企项目9个、民营500强项目7个。
品牌受肯定:湖北经验全国推广
东湖高新区“面向中小企业的一站式投融资信息服务”和“积极引进外籍高层次人才”等2项全面创新改革举措获全国推广。
由武汉片区报送的“湖北自贸试验区推出‘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改革”最佳实践案例,在《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2017年第23期)上正式印发,并获得中央领导重要批示。
在总结梳理今年改革创新工作基础上,光谷还形成了“科技型企业梯度育成体系”“全方位多层次招才引智新模式”“外国人服务‘单一窗口’”“构建科技金融体系服务创新创业”等特色创新实践案例,条件成熟时向全国复制推广。
30年时间,光谷蝶变,
靠的正是创新驱动。
创新之地,未来可期。
编辑:喻敏
通讯员:郭小品
来源:东湖高新管委会、中国政府网、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