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舌尖风险 湖北8675家食品小作坊获颁许可证
6月8日,宜都市千滋源食品加工厂负责人李小舟领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许可证》,迫不及待地张贴上墙。这是我省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全面依法实施许可管理的一个缩影。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因环境差、设施简陋等原因,一直是“脏乱差”的代名词,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后,对点多、面广、量大的小作坊未作具体规定,导致监管人员面临无法可依的窘境。处于监管死角的小作坊犹如一颗颗“定时炸弹”,既扰乱市场秩序,又给食品安全造成威胁。
“保证舌尖安全,人们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吃得健康,亦是小作坊生产加工食品的底线要求。”省食药监局食品生产监管处处长庞银典介绍,为破解棘手的小作坊监管难题,我省在全国率先实行许可监管制度,提高准入门槛。
2016年7月,我省出台《湖北省食品安全条例》,明确规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实行许可管理制度,未经许可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不得从事食品生产活动”。按照省级出台法规制度、市州制定禁止目录清单和规模标准、县区组织实施许可管理的总思路,全省食品加工生产小作坊的食品安全防护堤开始加固。
对这些小作坊,食药监部门坚持“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查处一批”的精准治理原则。对规范整改、向标准化方向发展的小作坊,颁发许可证;对生产历史悠久、知名度较高的传统小作坊,鼓励其联小做大、转型升级;对无证无照、环境恶劣的黑作坊,实行“零容忍”,坚决取缔。
截至目前,全省已对8675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发放生产许可证,占比47%,涉及粮食加工品、豆制品、卤制品、热加工糕点、白酒、食用植物油等品种。2017年,监督抽检生产加工小作坊4356批次,合格4039批,抽检合格率92.72%。
要颜值,更要安全
——三家小作坊的转型升级透视
废止塑料桶 黄酒更飘香
“房县黄酒”传承千年,尤其在酒香四溢的土城镇,仅黄酒作坊就有200余家。这些小作坊设施简陋,一直以来只灌塑料桶,储藏时间短,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去年8月,该县食药监局、黄酒和发酵产业局发布《房县黄酒作坊生产规范》,要求“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发酵、贮酒、包装容器不得选用塑料制品”“人员需持有健康证”等。
同时,当地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对积极规范提升的黄酒加工农户,按照每平方米300元的标准,进行以奖代补。
“我的作坊280平方米,还没建好,8.4万元补偿就到账了!”没有资金上的后顾之忧,房县土城镇“陵州小匠酒坊”老板瞿万江积极改造升级小作坊。
在建设一楼加工车间时,当地食药监所上门设计图纸,布局功能区,指导瓷砖上墙、吊顶事宜。瞿万江买回20个食品级的不锈钢发酵桶、发酵瓦缸时,又领到补偿款6000元。一个月前,瞿万江领到全县首批《黄酒小作坊生产许可证》。
“这个压榨过滤设备,也是免费提供给我们用的。”瞿万江算了一笔账,以前1斤糯米出6两酒,如今能出1斤酒,“一年多赚好几万!”
【记者感言】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大多是传统产业。如何既保护好传统食品,又有效控制食品安全风险?需要各级食药监部门,对小作坊统一制定生产加工规范,提供相应流程和工艺指导,开展特色食品小作坊示范,用标准引领健康,此为“安全”。
一纸随附单“扬眉”进超市
“终于盼到这张食品安全随附单了!”5月20日,枣阳市食药监局执法人员发放第一批“食品安全随附单”,“宜味佳食品”老板吕锋如获至宝。
一纸随附单,标志着小作坊食品从“有证”走向“安全”,从沿街设摊到进入超市,也见证着食药监部门主动服务、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又一次创新。
“我们对加工场所进行改造,按要求取得许可,但食品还是销售不出去,你们得想个办法……”今年初,一位小作坊主的诉求引起市食药监局的注意。
经走访调查发现,小作坊不能批批出具出厂检验报告,人们对作坊食品还是不放心。
今年4月,市食药监局郑重宣告,“免费对小作坊食品进行快速检验,实行小作坊食品出厂检验随附单制度。”
“我们拨打食药所电话,他们很快就带快检设备来检验,现场出具检验单据,随食品出厂,真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枣阳康康食品厂老板一边发货,一边赞不绝口。
记者看到,小小的随附单上,生产单位、批次、数量等信息一应俱全,食品致病菌、农药残留、违法添加物质等项目也都检验过关。
【记者感言】加快推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许可管理,需要各级食药监部门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坚持引管并举、疏堵结合,全力助推小作坊“以质取胜”。打造服务型政府,让监管更有温度,此为“转型”。
散乱豆腐坊 聚拢变龙头
5月29日,宜都市桥河食品有限公司,豆腐特有的清香扑鼻而来。
这是宜昌最大的豆制品生产企业,占地24亩。负责人王兴带记者参观:2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整洁干净,现代化的生产线自动切块。王兴自豪地指着置物架上的豆腐干说:“瞧,我们生产的豆制品上都有‘桥河’字样,各地商家就认准这个,质量有保障!”
谁曾料到,王兴开豆腐作坊31年,从20平方米到100平方米、300平方米,逐渐做大。2016年,宜都市开展豆制品小作坊集中整治规范工作,鼓励小作坊联小做大、集中生产。
“这是一次转型升级的好机会!”王兴拿定主意,与几位合伙人投资4000万元,成立公司。分散在周边的二三十位“豆腐郎”,摇身一变成为公司员工。
王世金、陈百芬夫妇做豆腐的日子比王兴还多5年。作坊就开在自家,拥挤不堪,污水横流,屡遭居民投诉,被当地食药监部门下了“最后通牒”。
“正好救了我们!”王世金、陈百芬索性关了作坊,来到王兴公司,两口子一个月能拿上5000多元的稳定工资,甭提有多高兴。
王兴的生意也越做越大。每天磨黄豆2吨,折合成豆制品150吨,从晚上9时生产到次日凌晨2时。然后,两台冷链车连夜装车,保证天亮前配送到市内外23家门店、四五百家小摊点。据悉,该公司年销售豆制品收入达3000多万元。
【记者感言】治理小作坊,尚需食药监部门牢牢把握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积极推行标准化、品牌化、集约化经营,优化食品产销结构,形成一批“市场有需求、质量有保证、监管跟得上”的龙头企业,此为“发展”。
(来源:湖北日报)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