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策划,成于产业,解码咸宁特色小镇“掘金术”
7月4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牢记殷殷嘱托 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聚焦咸宁市“创建特色小镇、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和亮点。
发布会上,咸宁市副市长吴刚、咸宁市农办主任曾国之、咸宁市住建委主任孙新淼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17年8月,咸宁市印发了《市政府关于推进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实施方案》,研究制定了扶持配套政策;8月11日召开了全省首场市级特色小镇创建推介会,5个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现场签约,意向投资总金额达218亿元;2018年3月底组织实施了市级特色小镇评审工作,从全市32个申报对象中优选20个重点培育对象,首批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已审定公布。
目前咸宁市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特色小镇1个,成功申报省级特色小镇1个,成功评选首批市级特色小镇重点培育对象20个,逐步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和支撑点,推动形成“三生”同步改善、“三产”深度融合的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
始于策划,做好“5个一”
画好“一张图”
无论是村镇建设管理,还是特色小镇创建,咸宁都把编制规划作为“硬杠杠”,作为引领建设发展的“作战图”,不搞无序建设、大拆大建。
下好“一盘棋”
出台全域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和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建设,大力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
竖好“一面旗”
注重以山水为形,以本土文化为根,加强传统村落保护,重点挖掘咸宁的三国文化、闯王文化、桂月文化、万里茶道文化、向阳湖名人文化、瑶族文化、“铁军”文化、嫦娥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
算好“一本账”
坚持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如高桥萝卜小镇引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打造军事旅游项目和田园综合体,协议投资20亿元;蒲纺智慧康养小镇引进北京爱康医疗投资控股集团投资华中同济蒲纺康养产业基地项目,协议投资50亿元。
织好“一张网”
率先在全省成立“规划建设综合管理办公室”,受县(市、区)住建、规划、房管、城管等相关部门委托统一履行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职责。全市共设立村镇建设管理机构60个,共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264名,已到位人员 240 人。
成于产业,掘金“6个更”
人居环境更美
咸宁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全域治理,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改建农村公路620.2公里,整治交通安全隐患800处,完成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602公里。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完成造林52.2万亩,创建国家级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乡镇24个和生态村250个。
产业发展更旺
特色小镇把楠竹、茶叶、油茶、麻花、中药等传统产业做特做精做强,深入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以打造“名、特、优”产业助推现代农业发展,2017年建成特色农产品基地770万亩,“三品一标”达到425个,“一镇一业”专业镇11个,赤壁赵李桥镇、通山大畈镇、崇阳铜钟乡入选全省首批农村三产融合示范乡镇,20个市级特色小镇中有农业小镇10个,占比达50%。
体制机制更活
咸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 ,积极创新建设管理运营模式,激发特色小镇发展活力。
集聚人气更高
由咸宁市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四个一”平台建设,把特色小镇人才工作纳入市委层面高位推进,每季度组织现场拉练检查,督办力度前所未有,使特色小镇聚才用才有渠道、有平台、有实招,2017年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引进国家“千人计划”2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63名,与北京院士专家开展合作。
投资增长更快
特色小镇建设发挥项目支撑作用,整合优化政策资源,带动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设。
如官桥新材料小镇按照“产业集群发展”理念,围绕新材料产业招商引资,2017年引进宇兆新能源、尊宝光学等新材料企业4家,带动工业、旅游和基础设施等投资24.23亿元。
贺胜金融小镇已注册基金公司162家,管理资产规模达300余亿元,募集到位资金100亿元,存放咸宁各家银行资金30亿元,有望在5年内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000亿元。
社会评价更好
特色小镇与产业扶贫融合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全市城镇化率提高1.3%,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是促进农民就业,2017年新增城镇就业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1%;
三是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70万亩以上,新发展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40家。2017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65元,增长9%,跑赢GDP增速。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阅读原文
记者:喻敏、郭妍捷
编辑:姚盼
来源:湖北省政府新闻办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