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大王”两会提建议 省农业农村厅火速抓办理
“省农业农村厅回应如此之快是我万万没想到的!”1月28日,省人大代表、钟祥市荆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熊绪兴给省人大常委会发来一封信,为相关部门雷厉风行办理意见建议点赞。
事情要从不久前召开的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说起。
1月14日,熊绪兴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关于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尾菜循环利用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政策扶持力度的建议。他希望政府大力支持以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尾菜“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在规模种植区及加工地就地建设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涉农企业运营成本。
此建议迅速得到回应。1月18日上午,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肖伏清邀请熊绪兴等代表前往该厅,就发展蔬菜循环产业、将尾菜“变废为宝”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座谈。1月22日,省农业农村厅蔬菜办、计财处相关负责人赶赴钟祥市旧口镇,就荆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尾菜污染、处理等情况实地调研。
熊绪兴是当地有名的“萝卜大王”。合作社拥有社员1360户,种植面积约25万亩,年产销萝卜40万吨,辐射周边天门、京山、沙洋等地。
让熊绪兴烦恼的是,卖相差、难销售的尾菜量也随着蔬菜销量不断增长。
“一亩地平均收获萝卜5000公斤,按每亩13%计算,尾菜量就有650公斤。”他告诉记者,每到收购季节,田间地头、道路两旁,到处都是废弃腐烂的萝卜,气味难闻,影响周边生态环境。“如果将废弃萝卜变成脱水萝卜丝、萝卜条、萝卜蓉,可大量减少尾菜污染,还能开辟企业和农户增收的新渠道。”
下田间、看现场、访企业、搞座谈……调研组核实了熊绪兴建议中提及的问题,出具调研报告并建议,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应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及农业产业强镇、农业科技创新等项目上给予更多支持,促进产业经济与产地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据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共收到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730件,将依照程序交省直各有关承办单位处理。
相关链接
为农业发声,为农民代言
“亩产”650公斤尾菜,这确实是个问题。
采访省人大代表熊绪兴时,他通过微信给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发来了不少“现场照片”——
田间地头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白萝卜、红萝卜;公路或沟渠旁,随意堆放着已发黄腐烂的萝卜,“这还是在冬季,若天气转暖,这些尾菜腐烂变质,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所谓尾菜,是指新鲜蔬菜必须去掉的残叶、残枝,也包括那些“破相”的成品。采摘、运输、加工、上架等环节中,都会产生尾菜,处理不及时,就会形成蔬菜垃圾,污染环境、滋生细菌。
如何破解尾菜等农业废弃物带来的污染?
熊绪兴认为,目前局限于使用微生物处理办法,需要农户自费清收、转运,然后集中处理。
他跟记者算了笔细账:搜集、搬运0.5公斤尾菜到运输车辆,需耗费3分钱,再运输到集中处理地又需耗费4分钱,这样算下来,650公斤尾菜就需耗费91元,约占每亩收入的1/7至1/6。“这对农户吸引力不大,很难推广。”
对于有的地方采用设立堆沤池方法,熊绪兴则认为这也难破解尾菜污染问题,反而可能成为新的污染源。
熊绪兴认为,大力发展蔬菜循环产业是破解尾菜污染的重要途径。以荆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有2家蔬菜加工类企业,以“卖相难看”的萝卜尾菜为原料,制作出萝卜酱制品等13个系列产品,有的产品已打入了日韩市场,年出口近千吨,每吨价值13000元以上。
要推广发展、形成产业链,配套措施就得跟上。如蔬菜加工企业的配套环保设施建设问题。
在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熊绪兴在提出尾菜处理建议的同时,还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对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可实行政府与新型主体共治共建,或新型主体建设、政府适量补助的办法。
熊绪兴表示:“作为来自农业战线的省人大代表,理应认真依法履职,为农业发声、为农民代言。”
(来源:湖北日报)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