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北专场新闻发布会实录
波澜壮阔七十载 激情奋进新时代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北专场新闻发布会实录
图为:武汉正在建设国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
图为:6月19日,国外媒体记者在湖北专场新闻发布会上提问。
图为:石首市笔架山长江故道湿地与长江自然连通,形成长江中游独特的湿地景观。
武汉加快推进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图为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
正确把握长江经济带发展“五大关系”,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们注意到,去年4月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考察长江时强调,要正确把握“五大关系”,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请问,湖北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方面有哪些行动,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新举措?
蒋超良
长江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黄金主轴”,也是重要依托。湖北作为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非常重。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考察长江,在湖北武汉召开了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了要正确把握“五大关系”,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同时,在听取省委、省政府汇报后,提出了“四个切实”的嘱托,要求湖北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我们在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习近平总书记讲了,长江病了,病得不轻,治好这个病要用中医整体观,要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辨证施治办法,推动“五大关系”的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我们按照中医的办法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
第一,固本培元,营血卫气,做好生态修复。以系统性的举措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实施长江防护林建设、水土流失治理、河湖湿地保护等一批生态重大工程,把全省22.3%的版图面积纳入生态红线的保护范围,4230条河流、755个湖泊实现河湖长制全覆盖,长江绿色生态廊道正在形成。
我们在长江生态修复上将做好三件事:一是全生态链修复,长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山水林田湖草是统一的,要对整个生态链进行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抓好长江、汉江、清江的主要流域和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神农架林区、大别山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修复,筑牢安全屏障。二是全方位施策,采取“拆、堵、关、停、限、治、补”等综合措施防治水污染,集中整治不达标断面,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全面防控风险断面。三是全责任制覆盖,推进河湖长制的提档升级,推进河湖划界确权,构建全省统一的水生态环境管理区划体系、建设体系和考核体系,为长江大保护提供最严格的保护标准和政策保障。
第二,祛风驱寒,刮骨疗毒,抓好环境保护。
我们做了四件事:一是壮士断腕破解“化工围江”,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115家。二是堵疏结合推进长江岸线非法码头、非法采砂、非法排污整治,通过雷霆行动,取缔各类码头1211个,建成运营的砂石集并中心43个,关停封堵或并入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181个。三是留白增绿修复岸线生态,近两年腾退了岸线150公里,复绿1.2万亩。四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2018年全省国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6.7%,同比增长0.6个百分点;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15个百分点。下一步,我们将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守“长江生态环境只能优化,不能恶化”底线,“三非”整治绝对不能反弹,把我们整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通过制度化固化下来形成长效机制。
第三,通经活络,壮筋续骨,推进绿色发展。
2015年1月份在重庆召开第一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就给大家划了一条红线,立了一个规矩,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去年总书记在视察湖北、考察长江时指出,长江经济带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绿色发展、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我们按照总书记的要求,通经活络、转型升级,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路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筑牢绿色发展底盘,推进集成电路等十大重点产业发展,滚动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工业技改投资超过5000亿元,谋划绿色发展重大项目91个、总投资1.3万亿元。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去年全省经济增长保持在7.8%的合理区间。
下一步,我们继续把绿色转型、绿色发展做好。一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二是淘汰落后产能;三是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省级环保督察、岸线管理员制度等长效机制;四是在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上坚持从娃娃抓起,让绿色环保理念持久树立起来,自觉形成生态保护意识,共同把长江母亲河保护好。
高标准高质量做好筹办工作,确保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圆满成功
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记者:今年10月份武汉将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请问该活动现在准备情况如何?
蒋超良
今年10月份,武汉将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这个运动会的筹办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正有序进行,目前,已经累计收到了105个国际军体成员国,10719人正式报名信息,预计参赛人数超过上届。组建完成了38个项目竞赛委员会,启动实施了27个竞赛项目的38个测试赛,计划实现比赛项目和竞赛场馆的全覆盖,摔跤、马拉松、帆船、羽毛球、乒乓球、射击、女子高尔夫、马术、公开水域、游泳等10个项目的测试已经结束。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筹备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着力办好一场“走出军营”的军运会。往届军运会以军方为主、相对封闭,第七届军运会的承办主体从军队变成了军队和地方共同承办。过去历届军运会都是在军营之内进行,这一次我们把它设在军营之外,向公众近距离展示军人运动员的血性和个性,赛事的影响从军营扩大到社会,扩大到全世界。
第二,场馆的建设体现了“中国速度”。本届军运会设立27个项目,预计将创下“比赛项目历届数量第一,所有项目第一次在一个城市举办,第一次新建运动员村”等诸多军运会新纪录。过去军运会比赛都在若干个城市,这次在武汉市一个城市举办。场馆建设任务非常重,运动员村也是集中第一次修建,今年4月份我们已如期完成所有场馆建设,现已测试完毕。国际军体联官员检查后竖起大拇指说,你们让我们见到了真正的“中国速度”。
第三,体现诸多“武汉标准”。往届军运会在场馆建设、器材使用等方面没有统一标准,多是国际军体与承办国军方协商确定。武汉军运会筹备过程中,各个项目的场馆技术标准、竞赛组织条款、竞赛器材清单等都与国际军体各个项目负责人磋商确定,并固化为“武汉标准”。经过与国际军体反复协商,武汉军运会执委会已确定了海军五项、军事五项等六个竞赛项目的标准,签订了备忘录。
第四,体现了节约办赛和惠民理念。根据赛事设置,湖北确定了35个场馆,目前已经全部建完,其中13个场馆是新建,17个是维修改造,5个是临时设施,赛后还可以继续发挥作用,承接国内外的大型赛事,也可以作为军事训练、教学科研、国防教学的基地,对社会全面开放。
第五,坚持“办赛事”和“建城市”相统一。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重要指示精神,突出221条保障线路,以“五边五化”为重点,全域整治提升城市综合环境,“迎军运、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广泛开展。武汉将以优美的环境当好东道主、喜迎八方客。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高标准、高质量把筹备工作做好,确保军运会如期召开、圆满成功。
坚持一条主线,打赢三大攻坚战,推进“三量并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经济日报记者:我是湖北人,刚才听了蒋书记讲到湖北经济增速挺好,确实很高兴,因为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但是湖北去年经济增速7.8%,今年一季度达到了8.1%,请问湖北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晓东
谢谢这位老乡记者对湖北家乡发展的关心关注。今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讲,中部发展“势头正劲”。我们湖北省经济呈现稳中求进、稳中向好态势,就是有力的佐证。这里我给记者朋友们通报几组数据。
2018年我省经济增长7.8%,止住了增速连续七年下滑态势。今年一季度,我省经济增长8.1%。1-5月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好于预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进出口总额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2.49%。朋友们可以从这些数字看到,我省经济发展“稳”的格局更加巩固,“进”的态势更加向好。在稳中有变、经济下行的复杂情况下,为什么湖北能够交出这么一份比较好的成绩单呢?刚才蒋超良书记讲了,最根本的就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我们体会到,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是我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定海神针”。具体讲,三个方面的举措至关重要:
第一,坚定不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这是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根本路径。我们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深入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认真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强质量品牌建设,这是从根本上增强我省经济质量优势。
第二,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这是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必须跨越的第一道关口。省委、省政府把打好三大攻坚战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位置来部署、来推动,尽锐出战、攻坚克难。前不久,省委召开全会对深入推进三大攻坚战进行了再部署,以钉钉子精神来推进落实。可以这么讲,我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明显进展,精准脱贫取得决定性胜利,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为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动力。现在越来越多的同志都看到,湖北的发展颜值高、气质好。
第三,大力推进“三量并进”。这是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存量变革。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和“万企万亿技改工程”,我省这几年工业投资增速始终保持15%左右的力度,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这样就进一步巩固了我省经济发展的基本盘。二是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增量崛起。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大力培育新增长点。建立了400亿元的产业基金,大力发展以存储器等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为重点,以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大产业为牵引,以“芯屏端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新经济这几年发展很快,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19.8%。三是推进产业融合,推动变量突破。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军民融合,催生新经济、新动能。现在全省的高新技术企业突破了6500家,在孵科技企业超过了2万家。这样,我省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大大增强。
当然,我们清醒看到,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不小,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六稳”部署,保持定力,坚定信心,精准施策,担当作为,确保我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弘扬“张富清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初心担使命
新华社记者: 最近,建行湖北来凤县支行离休干部、老英雄张富清深藏功名、扎根山区的故事打动了亿万人。湖北将如何以“张富清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
蒋超良
我上周到恩施看望了张富清老人,听了老人家讲的一席话,我深受震撼,也深受感动。我对在场的人讲,老人家给我们上了一堂特别深刻、特别生动的党课。
如果不是2018年底我省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把张富清的英雄事迹挖掘出来,可能这段英雄往事和他一生的传奇经历会尘封下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的,张富清同志60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现场,我对张富清同志说,你的军功章很多,有这么多功劳也不跟你家人讲一下,儿子不知道,女儿不知道,老伴也不知道。他说没有必要讲,他能活下来,而很多战友献出了生命,自己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他活下来的每一天,都要用奉献来告慰战友,告慰他们的英灵。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后,我们立即组织开展向张富清同志学习活动。学习他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的革命本色,胸怀大局、矢志奉献的政治品格,淡泊名利、深藏功名的高尚情操,克己奉公、廉洁无私的敬业精神,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点从三个方面学习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弘扬“张富清精神”。
第一,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永葆革命本色。我省正在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同时广泛开展“学习英雄张富清、坚守初心担使命”的活动。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引导全省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永葆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的革命本色,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省委最近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广泛开展向张富清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全省党员干部,包括退伍军人,都要学习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并与当前的工作结合起来,在脱贫攻坚、扫黑除恶、污染防治、民生保障的工作中,把学习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
第二,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张富清同志的事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朴实纯粹、勇担使命的党性修养。他身上没有那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东西,就是老百姓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难题就解决什么难题。我们要通过这次主题教育,持之以恒地把“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好,把“基层减负年”要求落到实处。基层的脱贫攻坚、扫黑除恶、高质量发展任务都很重,要把他们的负担减下来。
第三,发扬务实重行的工作作风。张富清同志特别实干,他的事迹教育全省党员干部不图虚名、不做虚功,把各项工作谋深、抓细、做实,少说多干、埋头苦干,一项任务一项任务抓,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湖北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在湖北像张富清老人这样为了党和国家事业坚守初心、默默奉献的干部群众还有很多,2015年脱贫攻坚以来,有24名干部在扶贫第一线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相信,在一批张富清式的好党员、好干部的带领下,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必将实现。
打造互联互通高地、开放创新高地、营商环境高地,实现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阿卫视记者:我们了解到,湖北是内陆省份,既不靠海也不靠边。在新时代,湖北是如何打造对外开放高地的?
王晓东
湖北的确是地处祖国内陆,但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称,开放条件很好。历史上的湖北是“万里茶道”源头,武汉对外贸易曾经“驾乎津门,直追沪上”,也创下了“货到汉口活”的美誉。
进入新时代,顺应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我们湖北有信心、有条件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为什么有信心呢?至少我们有“四有”:一是有平台。湖北自贸区、武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15个进境商品指定口岸、5个国家开放口岸、5个保税物流中心、3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支撑起湖北开放的新格局。二是有载体。去年以来,我省举办了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比如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旅游部长会议、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等国际活动,还成功举办了世界500强对话湖北、中国中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等高规格经贸活动。刚才蒋超良书记介绍了,今年还将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华创会等重大活动,进一步提升湖北在全球的影响力。三是有通道。61条国际(地区)客货运航线可直航全球四大洲,建成以后的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将成为亚洲第一的货运空港集散中心,武汉新港迈向亿吨级大港,中欧班列(武汉)沿丝绸之路直达欧洲和中亚,这样就形成了湖北对外开放的大通道。四是有势头。来湖北投资的世界500强有280家,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49亿美元,出入境人数298万人次,在中部是第一位的。
下一步,湖北将围绕全方位开放,着力打造三个高地:一是打造互联互通高地。我们将抢抓国家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机遇,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为引领,以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为依托,着力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互联互通网络。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抓好中欧班列(武汉)、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构筑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二是打造开放创新高地。紧紧围绕建设湖北自贸区“两区”特色功能定位,打好“放管服”、投资、贸易、金融、科技、人才、产业“组合拳”,提升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努力把自贸区“试验田”变成高质量发展的“高产田”。
三是打造营商环境高地。近年来,我省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下硬功夫,出台了“营商环境25条”“降成本31条”等措施,连续三年累计为企业降成本3300亿元。下一步,我省将对标国际和全国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努力在宽准入、减审批、降成本、提效率、增便利上下硬功夫,全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积极抢搭国家全方位开放快车,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海,跑出湖北开放“加速度”,把湖北打造成内陆开放新高地。
坚持“两轮”推动,发挥“三个作用”,培养“三大家”,推动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光明日报记者:湖北的高校多,科研院所多,创新资源丰富。请问湖北是如何推动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的?
王晓东
把科教优势发挥好,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的殷殷嘱托。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重点做到“三个坚持”。
第一,坚持“两轮”推动,即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一是强化科技创新供给。紧紧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聚焦聚力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大力优化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布局,着力推动前沿引领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等重大突破。记者朋友都知道,“深海一号”下水、鲲龙AG600水上首飞等,这些国之重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都有湖北的科技元素。光纤通信、北斗导航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湖北省走在全国前列。二是强化创新制度供给。近年来,湖北相继出台了“科技十条”“科技创新20条”等系列政策,含金量很高。武汉东湖高新区已聚集60多家互联网领军企业“第二总部”和2000多家“互联网+”企业,吸引这些企业聚集靠的不是土地、税收的优惠,而是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省财政筹集100亿元支持科技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园区建设,筹集100亿元支持高校“双一流”和科研院所建设。
第二,坚持充分发挥“三个作用”。一是坚持发挥科技平台引领作用。把重大平台建设得更好,不断增强相关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二是坚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把企业作为创新的“台柱子”,大力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湖北现在有6590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芯屏端网”相关企业近40家,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三是坚持发挥高校科研院所领军作用。湖北的高校科研院所多到什么程度?有128所高校,1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00多家科研机构,150多万普通高等教育在校大学生。这是湖北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富矿,也是发展最大的本钱。我们着力推动高校科研院所服务湖北经济发展,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引导高校科研院所聚焦重大产业创新。2018年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1200亿元,是2011年100亿元的12倍。
第三,坚持大力培养“三大家”。一是大力引进科学家。重点引进一批科技研发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创新团队。二是大力培养企业家。鼓励支持大学毕业生留在湖北就业创业,每年毕业生大约40万人,现在有70%留下,比例还在逐渐提高。三是大力支持投资家。科技与金融是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我们设立首期500亿元的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以及总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目的就在于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科技创新上来。
以实干、实绩和实效,回答中部地区崛起的时代考题
人民日报记者:上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请问,湖北将怎样抓住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蒋超良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情况进行了回顾,对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了重要要求,给中部六省出了“三道考题”:中部地区发展势头能不能持续下去?能不能在先进技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有更大突破?能不能在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这是湖北必须以实干、实绩和实效来回答的考题。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八条重要要求,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新贡献。
第一,力争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有新作为。湖北是老工业基地,制造业门类齐全,也是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我们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结构高级化、产业高端化、生产高效化为导向,加快推动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当前尤为重要的是,要在先进技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上有更大突破。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老企业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减法,以无效供给的去除,为高效供给腾出空间;另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打造“芯屏端网”联动发展的产业生态,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
第二,力争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上有新突破。湖北是开放较早的地方,汉口开埠通商,打开商贸国际大门;武汉柴油机厂,第一个聘请德国人当厂长;湖北自贸区平台很好,产业链布局也在进一步优化。湖北有较为扎实的工业基础,有人才优势,有敢为人先的基因,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勤劳智慧的湖北人民,一定能够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实现新突破。
第三,力争在打造强大中部市场上有新担当。湖北是“九省通衢”的立体交通走廊,拥有长江“黄金水道”,正在建设“祖国立交桥”,京广线、沪昆线等很多交通大动脉都经过湖北,我们要建好“黄金水道”、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落实好《外商投资法》,重点推进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落实党中央“六稳”工作部署,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把民生工作当大事做、往实处做、尽全力做,不断提升民生“温度”,擦亮民生“底色”
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记者:我们知道,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请您介绍一下湖北是如何切实改善民生,如何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
王晓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湖北,都对做好民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始终牢记嘱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上坚持“三做”:
第一,当大事做。民生连民心,民生无小事。既做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做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这方面刚才蒋超良书记作了全面介绍,不再重复。
第二,往实处做。紧盯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着重在幼、学、劳、病、老、住、弱“七个有所”上用心用情用力,不断提升民生“温度”,擦亮民生“底色”。目前,已经全面实施全省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解决了35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三年棚户区改造攻坚任务。大家非常关心的“厕所革命”,我们正在稳步推进,现在已经新建改建农户无害化厕所176万个,各类公厕2万多座。这几年,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实现了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速度同步,甚至更高,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2.5%左右的低位,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人民群众对我们交出的民生答卷评分越来越高。
第三,尽全力做。在经济下行压力和财政收支压力双增的情况下,我们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将财政资金的75%以上用于民生支出。今年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尽管对财政收入有较大影响,但无论困难多大,我们都坚决落实,以政府过紧日子确保政策执行到位,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