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北已改建250多万个农村厕所 占三年目标总任务的七成

农村改厕是“厕所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10月30日,记者从全省农村改厕专题研究会上获悉,截至今年9月30日,全省已改建254万户农村户厕、1.72万座农村公厕,占三年目标总任务的七成左右,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提升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相关方案,到2020年,我国卫生厕所普及率要达到85%左右。去年,我省正式打响“厕所革命”三年攻坚战,在武汉市黄陂区、大冶市、竹山区等首批20个试点率先示范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农村改厕工作。


省财政每年统筹10亿元财政资金,对农户无害化厕所建改、污水处理和农村公共厕所建设予以奖励。今年,又争取到国家改厕专项转移资金5.82亿元,用于支持粪污收集、储存、运输、资源化利用及后期管护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设施设备建设。截至目前,已投入财政资金共计超20亿元。


全省各地根据管网条件、生产需要、居住习惯等,自主选择技术模式,总结出钟祥“三格化粪池+人工湿地”、枣阳“大三格+沙土滤层+净化池塘”、随县连户共同化粪池等模式,起到较好示范作用。今年8月,黄冈市黄州区获评为全国9个农村改厕典型案例之一。省农业农村厅还从17个市州抽调干部,开展交叉检查督办和暗访,形成强力推进的工作态势。


目前,20个试点县市区农村户厕改建任务已完成97%以上。下一步,各地将结合实际,对剩余的改厕目标任务及时进行细化,对照进度服从质量的新要求,精准细化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建设标准、建设类型,包括技术保障、组织保障、责任分工,把这一惠民实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改厕,把实效放在首位

按计划,明年,全省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将达到100%。如何打好最后的攻坚战?


进度必须服从于质量

农村改厕的核心是无害化。


今年3月,我省出台《农村无害化厕所建造技术指南》。这是全国首例省级农村厕所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相比,增加了农村公厕技术标准和一体化化粪池材质的相关要求。但调研发现,已建设的部分农村户厕未达到技术规范要求,难以达到粪便无害化处理要求,少数地方甚至一味追求速度,不讲质量。


进度必须服从于质量。会上,省政府领导再次要求各地,不可盲目求快、简单下硬指标,坚决杜绝形式主义,防止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对农民不自愿、技术模式不成熟、实施方案不完善的,坚决调整。


改厕模式要简单实用成本适中

有的没有整体设计,也没有专项设计;有的新厕所还没建好,就把旱厕拆掉……调研发现,少数地方在推行农村改厕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究其症结,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组织问题。


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出台的相关规范和要求,明确6种改厕模式,对应水资源丰富地区、城镇污水管网覆盖区、高寒地区、中西部缺水地区和在养殖场等有较多畜禽肥料的地区选用。去年以来,我省开展试点示范,又在钟祥、仙桃、广水等地总结出一批相对成熟的卫生改厕技术,下一步将会同省农业农村厅,进一步细化和归纳技术模式,指导各地选择简单实用又成本适中的改厕模式,提高群众接受度和参与度。


改厕还将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衔接。今年,省生态环境厅从生态补偿专项资金中列出5000万元,作为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点区域及贫困地区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保障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农村改厕情况将被纳入审计

今年上半年,省审计厅对14个县市2018年度农村改厕情况开展了审计。结果表明,部分县市存在任务未完成、已建设的部分项目质量不高、效果不佳,后期管护难等问题。情况上报后,各地全力整改,截至9月底,大部分县市已完成整改,成效明显。


省审计厅相关负责人透露,明年起,各级审计机关将把农村改厕实施情况纳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重点关注年度建设任务完成、资金拨付使用和项目建设质量等情况,持续开展监督检查,推动农村改厕工作取得实效。


既要管当下,也要看长远。省政府要求,各地要尽快建立厕所设备定期巡查和及时维修机制,配套建立长效服务体系,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来源:湖北日报)


热文推荐

· 5家企业被纳入湖北公路水路工程建设“黑名单”

· 小水电清理整改分类完成 湖北190座小水电站退出

· 关于对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实施意见征求公众意见的公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