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实录 | 周宪:漫谈美学与人生
周宪
漫谈
美学与人生
导语:
11月18日晚,“南雍新学”系列讲座之“漫谈美学与人生”于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顺利举行,现场师生积极互动,反响热烈。周宪教授以“漫谈美学与人生”为主题,结合当下社会环境,尤其是大学生所面临的现实压力,引导我们从美学角度审视我们的人生,以审美赋能,为同学们“解压”,帮助同学们在美学中找到心灵的栖息之地,找回内心的那份平静。
一、现代性与当下现实
(一)当代社会的特征
当代社会,一切都在处于快速的变化中。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冷静地直面他们生活的真实情况和他们的相互关系。”
(二)21世纪所需要的能力
国际上认为,“21世纪才能”包括:强大的学术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社交能力与情感技能。在全球化背景下,南大学子应着重培养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整个时代的发展。大学是培养各种可能性与梦想的地方,同学们未来的潜力是无限的。
(三)技术导向与文化重构
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莱克维茨认为我们今天的社会正在被计算机算法、媒介数字化与全球互联网所建构。在其著作《特异性社会》中他提到了两个重要概念——技术的文化化与文化的情感化。随着抖音等短视频网站的兴起,技术不再是冷冰冰的东西,而成为了一种承载文化的工具。与此同时,大量煽情的事物也在网络中不断涌现。社会也出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特异化,即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当下的数字化情境中重新塑造自己。这是一种较为乐观的看法。但周老师却并不这样认为,他觉得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强化了外部世界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只有提高自身的判断力才能更好地去应对如今日新月异的社会。
(四)工具理性的盛行
工具理性,即目的理性,是指感知外界事物的情况和他人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的作为成果的目的。其强调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回报。这里周老师用几个关键词概括了其在当下社会的表现,这几个关键词分别为短期行为模式、就业导向模式、狭隘人生目标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与工具理性相对的是价值理性,其是指对特定举止——伦理的、审美的或其他固有价值的无条件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在工具理性盛行的今天,周老师希望我们能保有一定的价值理性,不要忘记还有更高、更有价值的目标等着我们去追求。
(五)校园的文化生态
如今,同学们在大学生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学业焦虑、情感需求、认同危机、生态社会的丛林法则下的内卷竞争。情感需求不单单指的是爱情上的需求,其还包括诸如归属感、人际关系等。认同危机则是指对于本科生来说,我们正处于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产生了对自我认同的危机。
这样的校园文化生态让人不由地想起爱因斯坦说过的话,他说“这种对于个人素质的社会性的摧残,我认为是资本主义带来的最大的祸害。这种祸害侵蚀了我们的整个教育制度。在这种教育中,青年人被灌注过分渲染的竞争精神,被教育成贪婪地渴望成就,并以此来准备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活。”面对这样的现实,周老师指出,大学应该使人越来越有力量、有学问和崇高,并为社会做出贡献。真正的大学是培养各种可能性和同学们的梦想的地方。我们应该努力使大学的教育由知识的教育转向智识的教育,要追求爱因斯坦所推崇的纯粹的学术学习与研究。
二、审美能给我们什么?
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校园文化生态后,作为个体我们能否求助于美学来帮助我们解决自身的困扰呢?
(一)何谓美学?
美学(Aesthetic)是哲学的分支学科,由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嘉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Aesthetic”在希腊语中意为感觉。当时鲍姆嘉通认为西方的知识体系中只剩下了可理解的知识,人们忘记了“可感觉的知识”,我们应该回归古希腊传统,去探讨那些“可感觉的知识”,由此创建了美学。
(二)美学不在知识而在看人生的方式
周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些美学理论:
朱光潜的审美观点说:朱光潜先生在《我们对待一棵古松的态度》中将我们对一棵古松的态度归于三种: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同样是一棵古松,木商看到的是它的实用价值,他会考虑这棵树的木材能值多少钱;植物学家看到的则是这棵树属于哪类哪科,与其它松树有何不同;而一位画家从美的角度看到的则是它苍翠的颜色与不屈不挠的气概,这也就是康德所说的审美无功利。
瑞士心理学家布洛的审美距离说:心理距离是审美活动的基本前提,审美个体必须和审美客体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才能欣赏美和创造美。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指超越实际人生,忘掉实用功利,用一种纯客观的态度审视审美客体。
维特根斯坦哲学:不是认识新事物,而是改变认识方式。
三、审美如何为我们赋能?
美育与人格:
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审美需要。而这种审美需要的满足对一个人健康人格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认为大凡健康的人,很少被焦虑、恐惧、不安全感、内疚、愧疚所左右,而更多地由真理、逻辑、正义、现实、公平、健康、美、正确等所主导。在此基础上马斯洛还提出了“审美健康”这一概念,强调要塑造“好人”或“善者”,他认为“好人”或“善者”是安心和自信的人,具有民主品格的人,快乐的人,平和的人,有同情心的人,慷慨的人,善良的人,创造者,圣人,英雄,强者,天才,以及具有其他卓越人性的楷模。而美育则恰恰能够帮助我们成为这样的人。
审美赋能(一):弘扬价值理性
我们要认识到工具理性的局限性,同时认识到价值理性对一个人成长、处世态度的重要性。价值理性能够唤起人的爱美冲动,激发人们源于兴趣、爱好和信仰的行为,促进人们去追求无功利的美,在审美的愉悦中获得更高的精神满足。因此价值理性也无疑是抵御如今内卷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审美赋能(二):涵养沉思习性
快速更迭的技术文化消解了人们的静思习性,信息的富裕带来的是人们注意力的匮乏。我们的焦点在多个任务之间不停跳转,我们偏好多重信息流动,追求强刺激水平,对单调沉闷的忍耐性极低,我们似乎已经忘却了“沉思”的存在。而审美则能帮助我们涵养沉思习性,通过听音乐,读小说,看画展,我们将自己完全沉浸在美的体验当中,忘记周遭世界,不再受到频频出现的信息的干扰,从而实现专注力的提升。
审美赋能(三):丰富人生智慧
审美将我们引向复杂的艺术世界和自然界,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人生经验,使心灵变得愈加成熟。悲剧教会我们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喜剧激发起我们原本被压抑的幽默天性,崇高带给我们令人敬畏的极峰体验,优美则使我们变得温文尔雅,自然美增强了我们热爱大自然的生态意识。
拿阅读经典小说与流行小说的区别来举例。流行小说往往以一种单一的模式化的方式产出,只能畅销一时;而出自大师之手的经典即使经历了很长的时间跨度,也不曾褪去光泽,原因就在于其对人性与人生的深刻洞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世界,丰富了人生智慧。
审美赋能(四):温润疗愈心灵
美具有疗愈功能,可以温润心灵,滋养和充实人的精神世界,使之变得更自信和自主,使人向往更高的精神境界,进而对物欲横流的消费方式形成“免疫”。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精神的人,不会被时尚流俗所左右;深悟唐代田园诗或宋代山水画意境的人,也绝少会故意破坏环境。美带来一股清流,起到了心灵呵护与情感疗愈的功效。
审美赋能(五):增进同情心
美育与德育相辅相成。美育最终会走向道德。美育教人为善,培养我们对他人、对自然的同情心,形成平等与公正的伦理意识。
周老师指出,多读经典小说,可以增进文学修养,从而变得更有同情心。
问答环节:
Q1:老师您在刚才的讲座中提到了经典小说与流行小说的区别,我们一般认为作品是有艺术价值高低之分的,那一件被称为经典的艺术作品,它“经典”的标签又是由谁来赋予的呢?
A1:这其实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们通常认为音乐的高下、文学的高下其背后是历史的选择,当然历史不会自己选择,背后其实也是人的选择,由谁来选择呢?由文学家、批评家、专业人员去选择,也就是艺术界中的人去选择,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经典的选择最终是由合力导致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经典对每一个民族都是非常重要的。
Q2:您讲到美最终会走向善,也就是回归到了伦理的概念,那美和社会伦理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到底是社会伦理依托于美的标准,还是说美依托于社会伦理标准,抑或是这是两套互相影响的独立体系?
A2:首先这是两套体系。真善美这三者是统一的,但我认为人类文明最重要的就是善,德智体美劳,德育在先,善是最为重要的,而美又通过自己的语言去趋向于善、接近于善。
结语:向美而生
《周易》曰:“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让我们通过美育从“丛林法则”走向美的和谐法则,向美而生,止于至善。
-南京大学学生会学术创新部-
摄影 | 傅笑炜 夏欣
文编 | 杨百慧
美编 | 李思哲
监制 | 徐梦钦 杨子聪 陈思 许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