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师说 | 大苗山深处的秘密——“魔王”与“小妖”的二三事

南雍新学 南雍新学 2023-12-24


苗怀明老师

久闻南大有一门火出圈的红学课与一位将文学院通识课上成全校公选课的“苗大王”。今日慕名前来旁听,PPT白底黑字简洁峻切,甲戌版红楼原本古籍书影置于其中,苗老师中气十足从容讲授串起沉静而不沉闷的课堂。看着苗老师如收剑入鞘宣布下课,我们探寻大苗山秘密的渴望早已按捺不住:关于缥缃万卷构筑的红楼路关于文学天地里开山造林的原动力关于义无反顾的金陵一梦,关于铺满通往山顶阶梯的足迹与硕果。


(一)“万卷书”与“万里路”


“去读真实的书,走真实的路,感受文学真实的情愫。”

苗老师的红学课堂上,最显眼的标志是每位同学案头堆放的两大厚本、样式统一的砖红色纸质《红楼梦》,每当有出其不意的问题被抛出,都伴随着苗老师一声——“翻书!”


苗老师的书房堪比一座小图书馆,当问及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时代,纸质阅读的意义时,苗老师坚定地表示,纸质阅读依旧是主,电子阅读应该是辅。“我曾做过一个讲座,叫做远去的书香。碎片化阅读这个词已经说明,手机并不是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这样的长篇经典的最佳工具”,苗老师认真地说,“而且还伤眼睛。”身处技术爆炸的信息时代,苗老师仍是审慎而念旧的缓行者,站在熙攘冲锋的人群后沉吟——“我想我们还是不要那么快的把纸质书抛弃掉”——不要那么快把经过时光沉淀的经典囫囵消解


“在南京读书是个福分”,苗老师反复说。在北方生长求学的他最终辗转扎根南京——是秦淮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对文人的吸引,也是一位红学者与他梦中的金陵冥冥中的共鸣。关于他与同学们的“特种兵式”教学相长,苗老师这样解释他的教学考量:“讲古代文学史,明清南京大量的遗迹如果都不去看,讲朱元璋不去明孝陵和明故宫、讲《红楼梦》不去江宁织造博物馆、讲《儒林外史》不去吴敬梓纪念馆,这样在南京上古代文学,不是暴殄天物吗?”在别处,文学作品也许是个抽象的文字符号,但南京遍地都是文学的遗迹——在南京,文学应该生动而具体。苗老师遗憾地表示疫情耽误,前几年的游学计划搁浅,今年将会重新出发,后续课程中准备带同学们去秦淮河坐画舫。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苗老师切切实实地带领着同学们用手指触摸油墨纸页,诵读古籍原本;用脚步丈量矗立过风雨千年的文物遗址,品尝书中复刻出来的金陵美食。他用细碎、具体、丰盈的个体经历让每一个同学深刻懂得了文学那一字“真”言的内涵。


烟雨入江南,山水如墨染,缱绻怡然,且吟且谈。南京的各大风景名胜都留下了苗老师和同学们的足迹。君不见——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21级文学院 王康馨同学手账展示

在漫游南京之后,部分同学得到了苗老师赠予的小惊喜哦!快来看看幸运者是谁!


 【赠书反馈】

请问你在怎样的“风云际会”下得到了苗老师的赠书

 

游南京的旅程全部结束后,苗老师让我们交一个总结,形式不限。看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游玩vlog,有手账,有文旅宣传,我当时觉得自己没什么特长,干脆不吐不快,把所有的见闻以吐槽的形式写出来。其中很细小的感受,比如觉得中央大包子不好吃,比如在科举博物馆想起了许多历史知识点,也有对于南京整体旅游宣传的不满,在苗老师的介绍下我们知道了南京有许多文化地标,但是去这些地方的时候发现很多文化地标的开发很没有特色,在任何一座城市都可以复制,没有独属于南京的人文气质,或者有些地标都被人遗忘了,很多历史故事都湮灭在城市化进程中了。交这样一份总结上去我觉得很有意思,但是也怕其他同学会觉得我事情很多,没想到苗老师肯定了我的“吐槽”,还说带我们去夜游秦淮。

—— 21级文学院 舒想

          


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同学们也感受到了文学中真实的情愫


你对于这门课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最具有感触的部分就是倒背《红楼梦》吧!苗老师总是会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吸引大家细读文本,“读万卷书”的同时还会“行万里路”。刚刚来到南京的时候很多博物馆和经典都是走马观花地看过,听过苗老师的课并和苗老师跟随苗老师参观过江宁织造博物馆之后,看这个城市的眼光都不一样了


—— 23级戏剧专硕 张婉琪


对选课同学进行采访

通过跟着苗老师特种兵式”打卡景点,对以南京为代表的江淮城市的印象有没有更新?


有。苗老师的打卡景点以人文景点为主,其中不少打卡景点是“热门景点”,苗老师在打卡前会告诉我们景点中易被忽略的历史遗迹,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古都南京深厚的历史。比如明孝陵中的孙权墓和鸡鸣寺附近的中研院旧址、武庙遗址等。这些景点我之前都去过,但不知道附近还有其他遗址,打卡时带着“知识点”再游,有了一种历史交错的感觉。


—— 21级文学院 王康馨


请问你是否愿意向其他同学推荐这门课呢?


当然愿意了!希望大家都来上这门课!上课的时候听老师从文本聊到人生,课后还可以有知名专家带你逛博物馆游景点!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天底下还真有这么好的事情之美好尽在南大文院红楼研究!!


—— 23级戏剧专硕 张婉琪

(二)“简单的”与“正确的”


“道不同不相为谋,我来为南大学生提供这个困难的选择。”

与苗老师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同样出圈的,是同学们特种兵式”文学打卡后的花式作业。例如今天我们有幸旁听的这节课的课后作业,便是选择一个红楼谜案,援疑质理,古案今判。学期末时,几万字的文稿打印下来与书本无异,于是封面的创意设计又成了另一项任务,其中脱颖而出的作品甚至被出版社采用


问及同学们对花式作业的反馈时,得到的却是苗大王本人斩钉截铁的一句“大家都很痛恨”!一开始报名有四五十人的选修课,在作业和苗老师本人的“劝退”下,只剩下了十四人。“我觉得考上南大的学生都是聪明的,一个聪明的学生不应该干容易的事情,一个聪明的学生应该干困难的事情。”苗老师对这一信念的践行方式,一方面是用作业量来磨砺意志,另一方面是通过多元化的任务设计来激发思考。他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他和他的学生们为这门课的巨大投入绝非仅为取得学分的初衷可以负荷,迎难而上的决心和一腔热爱的勇气,是进入“大苗山”无形却不容置喙的门槛。“绝不妥协”四个字,是苗老师的原则与底气。


研究着中国古代文学,苗老师却时刻保持着对当今时代的敏锐洞察,这也是他设计多元创新作业的初衷。“社会变了,学生变了,媒介渠道变了,你必须跟得上。那我来给大家打个样子,也给文科教育领域的同仁们做个示范。”他的专业核心课甚至可以开卷考试,“但我做的这些都是在南大,”他玩笑说,“只有最前沿的本科教育学府,最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才能为我提供创新试验与坚持自我的平台。”苗老师清醒的指出他眼中当代大学教育“考之难,混之易”的弊病,也寄托着他对南大学子的希冀,“与其培养80个平庸的人,不如培养20个精英”。他说,如果困难的选择太少,我来提供这个困难的选择。他带领着坚持下来的同学,经过本科阶段的磨砺后,论文水平剑指研究生水准,能够深度参与6000万的实体项目,一路硕果累累。“也许大部分同学这一辈子都不会再上我的课了,也许有人会给我课堂评价“打零分”,但是我绝不妥协,我最大的愿望是,走出大学后,我们会成为终生的朋友。”




苗老师的特种兵训练可以说是“干货满满”,在经历一系列花式作业后,快来看看同学们的反馈吧!


【特种妖改造计划—大苗山生存法则】


苗老师的花式作业你还会想再做一遍吗?


会。做花式作业对我来说是一种快乐,一点不折腾。我喜欢画画,做手工,做这些作业的时候我乐在其中,我觉得我在创造。这些作业使我对文学、历史有了更深刻的感触与思考,对自己这学期研究的大作家也有了进一步了解,而且我的感悟、思考能以一种创造性的形式出现,这让我感到很快乐。我很享受做作业的过程,这是我对课堂最真实的体悟。


苗老师的文学史是活的,听他讲诸葛亮,讲《西游记》,讲《金瓶梅》等等,收获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看待文学史的独特角度,还有思维的方式、对待人生的态度。听了苗老师的课,我进入了文学史的语境,不再是回望历史、作为一个现代人去“观看”古人,而是穿越回那个年代,在历史的滚滚浪涛中拾取遗落的明珠,有触感、有共鸣、有情感的热度


苗老师说:“要对古人抱有理解之同情。”每一个逝去的人,每一段过去的文学史,都是鲜活的,闪着独特的、耀眼的思维之光的,我会为之感动。苗老师是触发我对文学、对历史、对人性中的那份“真”的感动的人,他的课堂让我触摸到历史、文学、人性的真实。

—— 21级文学院 何可

            


你的花式作业(封面海报等)有何设计和匠心


初次打卡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好多地方都是常游常新的。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反复品鉴!我的封面海报精选了刘伯温的半身像和《郁离子》的文献剪影,在写主讲人信息时认真参考了《明史·刘基传》等历史资料。

—— 21级文学院 张一诺


如果真的再做一遍,或者面对新一批要被改造的“特种妖”,有没有什么dos or don’ts 想分享给大家?


哈哈,记得可以在花式打卡南京城之前先了解一下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比如在参观中国科举博物馆前可以先读一些与科举制相关的论著,切忌流于匆匆拍照打卡,要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 21级文学院 张一诺


对听课者进行采访



对于“特种妖”一天打卡n个景点的city walk 形式,自己平时会这样做吗?可以分享一下自己对苗老师这样安排的原因的猜测和理解。


平时学习比较忙,确实很少有时间能这样city walk。我想,苗老师是想以我们年轻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帮助我们了解文学、爱上文学,让我们开拓知识眼界,培养全面艺能,涵养文人气质。

—— 21级文学院 张一诺

     

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预期、印象有没有在课程进行中被改变甚至颠覆呢?分享一个你印象最深的课程片段吧。


之前就对大作业有所耳闻,在课程中也亲身经历了。课堂上不仅有文学史的教导,苗老师也为我们提供新颖的研究视角,比如疫情、科技发展对文学的影响,还多次强调应该关注文学史上失败的尝试,对我的启发非常大。

—— 21级文学院 王康馨

        


你觉得将自己的作品赠予老师,给你带来的最大的成就感来源于哪里?有什么样的设计和匠心?


我觉得这是我对老师课堂的反馈,我能够表达我的真实感受,并用一种创造性的方式将它表达出来。这种成就感可能主要来源于对知识的消化和创造,能让老师看到我的理解,这是一种奇妙的交流方式。我对自己课程作品的期望是在有内涵的同时尽量融入自己的发现和感受,用更新的形式表现出来,想给人留下记忆,以这种方式记录自己某一阶段的存在。


—— 21级文学院 何可


海报设计:


这学期古代文学课程的大作业是为自己的家乡大作家做一个资料汇编,这次海报制作作为平时的花式作业,算是一个小小的“预热”。大苗山的小妖们经过一学期的调查、学习已与自己本学期研究的家乡作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在魔王的鼓励与支持下纷纷邀请自己的家乡作家来到九乡河文理学院开设特色讲座。


我邀请的作家是郑板桥,他很会画竹,所以在我的海报设计中运用了竹子的元素。郑板桥有“以造物为师”的绘画理念与美学追求,因此我的大标题便取了庄子的“与造物者游”之语。什么是美?如何创造美?如果板桥真的能来咱们学校开设一场讲座,想必听者都能收获良多吧。


封面设计:

无腰封版 


有腰封板


为自己的大作业设计封面,是一件奇妙的事。我大作业后记的题目为“拔节之痛”,封面下方由竹笋到成竹的设计便体现了这一理念。在有腰封版封面的设计中,仅能在右下角看见一杆挺立的清竹,而隐没在腰封之下的是不为人知的、痛苦的生长过程。郑板桥不是一位被历史埋没的作家,他被前人无数次地评估与重塑,最终给我们留下一个光耀的身影。然而当我通过查阅资料一步步“走”过他走过的路,才发现这位天才的成才之路万分坎坷与漫长,如竹子的拔节,充满痛苦与煎熬。人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而痛苦通常能使人保持清醒,以免毁灭于虚假的和平之中,这是我设计封面时想要表达的。


郑板桥在看透世界凉薄之后,依旧践行着最初的理想,正如腰封上的文字:“他一直在战斗,至今仍未向虚无投降。”资料汇编的标题为“不惑”,巧合的是,如果拆解这两个汉字,其中可以离析出“人、心、口”三个字。不惑之年是郑板桥人生的重要转折之年,在此之前他似乎在不断地失去,而失去为他带来的东西,在四十岁以后逐渐显现。而如果要保持清醒而不惑的状态,最重要的是拥有一颗坚定的“人心”,它关乎于底线、良知与纯澈的理想。在拥有一颗干净滚热的“人心”之后,言之出于口,便剥离浮夸与虚伪。当我用古法一针一线装订好我的大作业,将一沓沉甸甸的纸张放到讲台上时,除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外,我更感到一种风浪平息后的宁静与释然,好像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我已历经一棵竹子从破土到拔节挺立的一生。

 

小册子视频设计:

 这一学期在苗大王的指引下,小妖们的足迹踏遍南京城!这本小折子《金陵秘史》记录了我和朋友们打卡六条路线的见闻。种种值得纪念的小故事都有一个章回体的标题,其中第一回是“访南图豪杰三结义,吃肉包想姐首立功”,只要心在江湖,处处都是江湖!和几个江湖知己带着魔王的任务出行,寻找隐藏文化打卡点的过程就是江湖探险的过程。在此诚邀各位好汉与小妖们一同仗剑(书包)闯江湖!

—— 21级文学院 何可

            

将自己的作品赠予老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成就感满满。既是对老师的反馈,也是对自身的提升。

—— 21级文学院 何可

                



(三)因为热爱,可赢万难


                   “我就两个字,坚持。”              


苗老师自己创办了一个古代小说网站,不缺学术界的稿源,排版和美工也并非难事,可最难得的是2016年至今的近八年时间里,网站坚持日更,一天也没停。谈及此事苗老师满脸骄傲,“我连大年三十都不停,连生病住院都不停。再忙,包括我明天出差,我都事先编好再发。我觉得这是一个优良品质——坚持,包括上课也是,坚持。这一点很重要,不是作秀,是真的在做。”面对同学们拖延症的困扰,雷厉风行的苗老师还给出了保持好身体、提高效率和专注力、遇事不纠结的切实建议。


正是这种持之以恒、心无旁骛的坚持产出,让苗老师和同学们在前行路上邂逅意外的收获。“有一个公司要做红楼梦的数字化沉浸体验,需要提交文学脚本。我带同学们加入了三个核心团队,其中文学团队全部成员都是上过红楼梦课的学生,现在这是一个大项目。”


刨去了急功近利的纯粹热爱,才能真正用来潜心研习文学。苗老师特别反对对文字尤其是经典文学应试式的肢解与分析,他说,文学是要付诸心灵的东西。苗老师对于写作能力尤为看重,“一个中文系的同学不能写散文,不能写诗,不能写小说,他分析作品肯定会隔一层。”以输入为基础,以输出为导向,少一些原理和主义的解构支离,多一些心灵的过滤与体悟,长期主义的热爱方能将文学真正嵌入灵魂的内核。


采访苗老师现场


(四)调整顶层设计,

守护人文精神


“在这个已经缺乏人文精神的时代,从废墟中走出来,重拾笔头。”

采访过程中有同学提出这样的疑惑:现在文理分隔十分严重,如何让理工科的学生重拾笔头,如何让所有学生都坚持人文学科的学习?对于这个问题,苗老师首先表示解决问题很艰难,需要顶层设计方面的调整。大学没有强制的“语文课”,理工科的学生们又课业繁忙,想要培养人文精神着实不易。苗老师希望大学里能够最起码开设写作课、文学课这样的必修课。“写作不光是创作,写作是一个基本的技能。写作和开车是一样的,与考一个驾照没有任何区别。”开设文学课,是因为希望切实提高理工科学生的阅读量与人文素养


苗老师觉得当理工科的学生喜欢文学,他会感受到他们这种喜欢极为纯粹。他回忆道,当时选自己《红楼梦》的课程中,章回名称背得最好的就是一位物理系的学生。这些完完全全出于对文学的热爱而前来学习的理工科学生,苗老师非常喜欢,和他们的关系也很好。



(五)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文学还是需要下笨功夫,熟悉作品。” 


苗老师对《红楼梦》章回题目的背诵要求很高。苗老师解释了自己要求同学们背章回名称的原因——背章回题目是一件一举三得的事情。最主要目的是熟悉作品。“因为我们学一个作品,最基本的是要对作品熟悉,读红楼梦如果连黛玉葬花在哪都不知道,这肯定不行。”其次,回目里有大量的作者对人物的评价。“比如呆香菱、比如俏平儿,我们分析时感觉很有趣,曹雪芹对这个人是娴是俏已经评价了”。第三,是红楼梦的回目本身就是个艺术品,语言表达对仗优美。


苗老师讲授课程


(六)水滴石穿,日积月累


“本科文科无用论是无稽之谈。文科的积累,越早开始越好。”


有一种观点认为文科这种东西应该有了一定的生命经验之后再去学,本科生学习文科没有意义。对于这种观点,苗老师的看法是:不可行!文科需要多年的积累,从本科开始积累当然有用。对于文科无用论,苗老师更是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他强调文化、精神世界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文科也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比如影视产业。


在学了苗老师的课程后,同学们也认识到了文学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初为什么决定选这门课?


最开始抱着想多学点东西的想法,看到有红楼相关的课程很感兴趣。决定听下去是因为听到苗老师用整整三节课的时间来证明“《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一个人尽皆知的常识其实也是历代学者通过大量的史料和论证不断完善的认识,觉得可以通过这门课学到一些研究方法,养成批判性思考的习惯。


—— 23级戏剧专硕 张婉琪


 请问这门课对你有什么具体的帮助或者学法指导呢?


一是养成了一种向“内”探求的习惯。上完这门课后,我忽然发现,在创作中遇到了一些瓶颈的时候,我会愿意从祖宗留下的经典文本去汲取力量,也会愿意做一些将古典现代化的尝试。二是学会了一些严谨的学术研究的方法。虽然一门课肯定不可能穷尽系统的文学和史学研究方法,但是就这一节课,就足够让“从文本出发”和“有几分史料说几分话”刻烟吸肺、铭之座右。


—— 23级戏剧专硕 张婉琪


(七)“专业的”与“业余的”


“去读真实的书,走真实的路,感受文学真实的情愫。”


对世间一切保持最原始朴实的兴趣与好奇心,不断去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苗老师说,他自己的知识结构就很奇特。作为一个文学教授,他非常喜欢与自己的研究领域毫不相干的天文学。他曾和一个学天文且喜欢文学的剑桥博士在一起聊天,两人因为对彼此的专业的浓烈兴趣、毫无功利性的交流而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


寄语:

“活得真实一点”


01


第一,保持独立思考不做盲目愚蠢之人。文学院应该培养学生们独立的思考能力。我永远对这个社会不满意,这不是挑刺,只是,唯有看到社会的不足,才会生发我要改变这个社会、把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的想法与行动。



02


第二,用功、努力。



03


第三,不要成为一个写论文机器。一位研究文学的学者不应该只知道怎么用文学理论分析,他的骨子里应该是一个文人,会写诗和散文,真正能够欣赏文学、创造文学。文学院的学生应该是一个有血有肉,是一个立体的学生。活得真实一点,活得有性情,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不要活得太虚伪。


   苗老师与同学们的合影



结语


窗外,落日已尽,夜色渐浓。晴飔微起,方觉时之久矣。“大家还有什么想问的吗?”苗老师和蔼地询问道。


苗老师次日还有远行的日程,问罢便道别,留下一个潇洒的“特种兵”背影。


教室里,拍立得拍出的相片正在缓慢地成像。随着时间流逝,在晚风的徐徐吹拂下,相片里师生的笑脸愈发清晰,一如这次采访的内容,苗老师传达的文学知识与理念,以及我们对文学的理解,纵往经年,绝不会淡去,将永远印在我们的心中,并随着我们学习的深入、阅历的增加,一点一点,形成更加清晰美丽的成像。




-南京大学学生会学术创新部-

文编 | 王迪 汪童妍 董歆然 姜雨彤

美编 | 张桢熔

图片 | 何可

监制 | 徐铃钰 陈思 林彤璇

供稿 | 21级文院 舒想  21级文院 张一诺

21级文院 王康馨 23级戏剧专硕 张婉琪 21级文院 何可

出品 | 南京大学学生会学术创新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