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深圳高三线上二模语文试题、答案
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试题仓库2018年6.1-7.5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仓库2018年6月1日前全部语文试题 3.语文2018年7月试题仓库一 4.试题仓库2018年7月全部语文试题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20年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第二次线上测试
语 文 2020.4.1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答案填写或涂写方式,请按照学校使用的考试平台所需具体要求作答。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写在非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纸质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按照学校的具体要求提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论辩说理中,很少有人能直接说服对立一方。这并不表示他论证乏力,而是因为,一般来说,论辩式说理起到的是强化自己一方、而非软化对立一方的作用。因此,对立的双方就有可能在辩论中越说越僵。
极端的越说越僵,这种情况在说理文化良好的社会中较少发生。这是因为辩论者在辩论中,理是说给“第三方”听的,而不是说给对立方听的。以第三方为说服对象,并由此来确定说理的主要构成要素,这便是英国哲学家图尔敏对公共说理的一大贡献。在图尔敏之前,对说理结构的理解和分析是以形式逻辑为着眼点的。图尔敏提出的说理分析模式却着眼于听众,具体而言,是那些立场中立、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第三方听众。例如,在法庭上,有争执的双方各自陈述自己的立场和理由,同时还就对方陈述中的具体环节和细节提出质疑。各方这么做是为了说服中立的第三方——法官或陪审员。
图尔敏论证模式包括主张、保证、论据、支持、语气和反驳等要素。它具有两个基本的认知特征:第一,说理中所有的主张、理由、中介保证、理由的理由、对保证的支持等等,都是可以由对方诘问和质疑的,说理一方必须为此做好准备。第二,决定说理一方是否有理的是中立的第三方(法官和陪审员),不是自己一方或反对一方的“粉丝”。在这两点上,图尔敏模式都不相同于形式逻辑论证。
形式逻辑的论证是以说理结构为准的,对于说理的具体听众以及他们的疑问并不关注。然而,这些恰恰是图尔敏论证模式所关心的。例如,打篮球的人个子都很高,张三打篮球,所以他个子一定很高。从形式逻辑的论证来看,这个说法是可靠的。但是,实际上张三个子不一定很高。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论证的大前提(打篮球的人个子都很高)本身并不可靠。
图尔敏论证模式要求辩论者在说理时,要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仔细检查自己论证的每一个部分,并尽量事先估计到对立一方可能提出的反对理由。法庭上,法官和陪审员是典型的第三方听众。而在公共说理中,第三方是公众。公众往往并不像法官和陪审员那样拥有裁决的权威,公众所起的第三方作用是形成舆论。公众越是具备理性思考的素养,他们的舆论机制就会对争论说理的双方提出越高的文明礼仪要求。谁在争论中穷凶极恶、出口伤人,不管说得多么头头是道,在第三方眼里都是不值得尊敬与信任的人。
总之,在公共辩论和争论中,避免对立双方越说越僵的机制是普遍具有教养的公众所发出的舆论。他们以理性、客观和冷静的第三方身份来进行仲裁,而不是像情绪化的“粉丝”那样狂热地崇拜和偏袒一方。粉丝以“哄客”(起哄,唯恐天下不乱的人)的面目出现,习惯于用暴力的话语来表现自己的立场。在哄客成群的地方,论争者失去了必不可少的第三方听众,双方直接顶牛,越说越僵,最终变成仇寇。
(摘编自徐贲《到底谁有理,问问“第三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论辩说理者常常强化自己一方而忽略软化对方,容易导致双方越说越僵。
B.公共说理的一方,应陈述立场和理由并质疑对方,以获得更多民众支持。
C.相比图尔敏论证模式,形式逻辑对说理对象不够重视,因此说服力较弱。
D.从说理结构上看来很可靠的形式逻辑,在公共说理中不一定能说服他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逐层深入,从为何向第三方说理、如何向第三方说理等层面展开论证。
B.文章将图尔敏论证模式与形式逻辑进行比较,以说明该模式的优势与特点。
C.文章将法庭上的法官与作为第三方的公众比较,以强调后者同等重要的地位。
D.文章举粉丝起哄的例子,从反面论证了在公共说理中第三方听众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会从对方和第三方的角度完善自己的论证,可以大大提高公共说理的效果。
B.公共说理的结果是否公正取决于第三方是否具有中立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
C.在好的公共说理中,说理双方在陈述观点、质疑对方方面应拥有均等的权利。
D.建设说理文化良好的社会,有赖于培养具有教养、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国民。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材料一:
深圳是最早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城市之一,2000年就启动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规范标准体系。但深圳垃圾处理设施仍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难以满足垃圾处理需求。纵观世界上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国家和地区,严格的法律罚则与执法行为都是“标配”。例如,美国制定多部法规,形成了相对成熟、完备的法律支撑体系。在美国某些城市,乱丢垃圾者不仅可能被处以罚款,还可能被判社区服务甚至入狱。法律先行,也是深圳强制推行垃圾分类的必然选择。
近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经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并将于2020年5月1日起实施。深圳市民垃圾分类由此将步入法治时代,由“倡议分类”变为“强制分类”。《条例》改变当前垃圾处理费随水费征收的模式,将垃圾费与垃圾产生量直接挂钩,逐步建立分类计价、计量收费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条例》还充分吸收了北京、上海等地的先进经验做法,并根据我市实际情况进行了创新和优化。比如,创设了家庭厨余垃圾拆袋投放制度、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制度、住宅区楼层撤桶制度以及设立“垃圾减量日”等等。 (摘编自深圳特区报评论员《立法先行,护航“垃圾强制分类”》)
材料二:
二十多年来,“垃圾分类”一直在倡导,极少被践行,这是垃圾分类工作面临的真实困境。如今,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先后就生活垃圾管理进行修法或立法,通过督促引导,强化全流程分类、严格执法监管,让更多人行动起来。“立法强制”或将成破解垃圾分类难题之关键。
超大城市先行先试,或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则是因为超大城市本身面临着较繁重的垃圾处理问题,“垃圾围城”已经成为绕不过去的槛,超大城市已然没有多少时间再等着靠倡导出效果了,必须要出立竿见影的实招硬招。
二则,超大城市往往都自带流量与话题。在这些城市强制推行垃圾分类,容易形成全民关注与讨论,近期上海垃圾强制分类就成了网络热议话题。
垃圾分类要求在源头上科学立法,既要听取民众的意见,也可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做法,同时做好法规实施的配套细则,如处罚、惩处措施等。还要进一步做好相关知识技能的宣传与普及,并为民众践行垃圾分类创造尽可能便利的条件。
(摘编自夏熊飞《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
材料三:
日本垃圾分类的历史是法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从1900年的《污物清扫法》到2000年的《循环性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法律经过了多次修订。
日本政府认为,为解决废弃物回收问题,需要摆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型”的经济社会,建设环境负荷小的“循环型社会”。日本相关法律要求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并规定了减少产生、再利用、再生利用、回收热量、适当处理等的优先顺序,从而实现了减少原料、重新利用、物品回收的法制化。
日本的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日本小学四五年级就专门开设了有关垃圾分类的课程,日常生活中一些未按规定分类的垃圾会被拍照,在学校作为反面教材使用。
德国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全球领先。其垃圾循环利用率为65%左右,包装行业可达到80%。在德国垃圾回收利用的整个链条中,有两个关键环节起到重要作用:一是如何教育民众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二是分类回收的垃圾如何进行专业处理再利用。
自20世纪初,德国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从最初的垃圾不分类,至眼下的5类生活垃圾,德国循序渐进式的垃圾分类回收教育工作实施了近百年。从幼儿园起,德国小朋友就要培养垃圾分类丢弃的习惯。到了小学,垃圾分类是课本内容,学校会系统性教导学生垃圾分类知识及其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等,培养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
(摘编自《突破垃圾分类难点有哪些国际经验可借鉴?》)
4.下列关于垃圾分类的信息,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深圳的生活垃圾分类开展得较早,但在《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通过、实施之前,是以倡导鼓励为主,以刚性的法律约束为辅。
B.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国家在“立法强制”方面都做得比较好,既有相对成熟、完备的法律支撑体系,也有严格的法律罚则与执法行为。
C.超大城市亟须以“立法强制”来破解垃圾分类难题,是因为垃圾处理设施已难以满足垃圾处理需求,而之前的“倡议分类”没有见到效果。
D.日本政府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法制,建成了环境负荷小的“循环型社会”,实现了减少原料、重新利用、物品回收的法制化。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深圳市一方面通过经济手段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减量和分类,另一方面以具有地方特色的法规督促人们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B.超大城市更容易形成对垃圾分类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中小城市缺少这方面的优势,因而开展垃圾强制分类的时机还不成熟。
C.最早推广垃圾分类的日、德等国家一个世纪以前就已经开展垃圾分类的教育工作,教育孩子从小培养垃圾分类的习惯、提高垃圾分类的自觉性。
D.德国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能全球领先,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德国垃圾分类教育卓有成效,其专业处理再利用技术也比较先进。
6.你所在的学校准备实施垃圾分类工作,面向全校征求建议。请结合材料,写出你的建议。(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失灯影 张 炜
直到现在,古登州一带还有一个村子叫“灯影”。但这个村子是否就是过去那个得而复失的地方,人们还说不准。近一二百年来的变化之速,真可以说是沧海桑田,从古登州府置往西直到屺砪岛、三山岛,现在都成了人烟最稠密的地区。而不足一百年前这里只是荒野,二百年前则是莽莽苍苍的林子。
那时候这里的人走夜路,如果到了荒凉地方,最喜欢也是最害怕的,就是前边遥远处出现一处闪烁的灯影。有人就在挨近了荒郊的一点儿光亮时,才发现这是一处瓜棚,柱子上挂了一盏灯笼,有人坐在灯影里,问他话只字不答,赶路人忍不住拍拍他的肩膀,这人一回头把赶路人吓个半死。原来黑影里坐的是一头老狼,刚刚吃了一个人,正坐在那里舔嘴巴呢。类似的警示故事很多,一半是口耳相传的野趣,一半是当时的真实经历。时过境迁,现在这一带入夜常常是灯火辉煌,早就没有黑夜中星星点点的光亮了。现在所忧虑的只是太热闹了,是人气过盛,除了人什么都没有了。
就在这样的村落里,曾有一位顽皮少年,他像大多数野孩子一样好奇,聪明却不喜读书,愿意冒险,越是家长禁止的事情越是要尝试一番。他多次在夜间独自一人跑到野外,总想遇到一两桩怪事。有一次他真的在野外瓜棚那儿见到了悬挂的灯笼,也真的发现了垂头反坐的人。就像传说中那样,他伸手往那人后背一拍,结果却大失所望:转回头来的是一个上年纪的看瓜人。对方看清了是个孩子,立刻叫出了他的小名。这使他觉得实在无趣。离开瓜棚又往更深的林子里走,这在一般人是绝对不敢的,因为一旦迷路麻烦就大了。
经过了多次冒险,这个孩子胆子更大了。有一次他不知走了多远,感觉就快听到海浪声了,前面还是黑漆漆一片林子。突然他看到了树隙里有一两点灯影在闪烁,心上立刻怦怦乱跳,有不可抑制的兴奋涌出来。随着往前,那灯影竟扩大开来,渐渐显出了街道的形状,原来是一个藏在林子深处的小小村庄!这一下他就放开步子往里闯了。
进了小村,马上有些比他还小的孩子围上来看,一个个毛头毛脑分外好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叫什么等等。他们告诉他这个小小的村子叫“灯影”。他和他们玩儿得高兴,又跳又叫,玩儿捉迷藏之类,累了就随他们进小茅屋吃各种果子。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野果,一大堆摆满了桌子。这些野果甜得很,结果他一口气吃得肚子都圆了。左右小孩子有男有女,扯上他的手跑到街上,还让他去一个地方打秋千,看另一些有奇才异能的孩子在大树梢上蹿跳。他惊得合不上嘴,因为这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午夜过了,村里的老人扯着他的手,让另几个孩子把他送出林子,叮嘱他对谁也不要告诉这个灯影,要不就来不成了。
他心里揣了个秘密,到后来每隔几天就到林子深处找这个小村子。他走熟了路,为了不再迷失,就在沿途做了一些记号。这个叫灯影的小村成了他的乐园。他在这儿有吃不完的好东西,比如果子、野蜜;还有看不完的趣事,比如连年迈的白发婆婆高兴了也会扔下拐杖,灵活无比地翻起跟头或跃上树梢。他把自己村里才有的一些玩儿法教给他们,比如踢毽子等等。这个小村从老人到小孩都喜欢他。
这样过了半年,让小孩子愁闷的事情发生了,这就是家里人要送他去很远的一个镇子上学,那里有一户亲戚。这是不能逃脱的事,他只好找一个夜晚到灯影告别了。小村的人也舍不得他,都说你只要不忘路,过多久来都行,这儿会一直等着你。
这个孩子上了外地的学堂,中间只回过一两次村子,也去灯影欢聚过一次。又是几年过去,他长大了,聪明过人,没费劲儿就考中了功名。上任后忙于应酬,一连多年后才有空回了一趟老家。因为身在官场,一时忘了灯影,可是一回村子就想起了它,于是就打听起这个村子。村里人摇头,从老到少竟没有一个人知道附近还有这么个村庄。他觉得奇怪极了。
这天,他实在忍不住,就脱了官服,按照小时候牢牢记住的路径往林子深处来了。他料定一定会找得到,因为一个村子既然落成了,哪能轻易挪动呢?可惜他花了大半天时间,直到天黑,把记忆中的那一带找了个遍,就是没有小村的影子。就在他失望至极往回走的路上,也许是有什么在怜惜他吧,一抬头竟看见了影影绰绰的光亮。他嘴里说着“就是这儿了”,赶紧奔了过去,到了近前只见一个老人坐在那儿吸烟。他当时并没想别的,没觉得一个老人坐在荒野里吸烟有多么不正常,只脱口问:灯影在哪儿?
老人把烟嘴抽出来,说:它还在原来的地方。他说:那怪了,我怎么就是找不见哪?老人说:灯影的人厌弃官人,躲着你。他惊讶说:怪了,我脱了官服啊。老人哼了一声说:这也没用,灯影的人鼻子尖,他们远远一嗅就知道了。 (有删节)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有意把从前的“灯影村”与现在的“灯影村”、从前的“灯影”闪烁与现在的灯火辉煌放在一起来写,流露出失落与惆怅。
B.警示故事中的“灯影”令人畏惧,少年见到“灯影”却压抑不住兴奋,这种勇于冒险的性格和异乎常人的兴致帮助他发现了灯影村。
C.“垂头反坐”的看瓜人与后面“坐在荒野里吸烟”的老人都只是次要角色,却都起到渲染故事的神秘气氛、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
D.《失灯影》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讲述了关于“迷失”的故事,与武陵人背弃约定不同,少年背弃了自我而最终失去了灯影村。
8.张炜善于把故事讲得曲折有致,请简析《失灯影》情节的多次转折。(6分)
9.《失灯影》体现了张炜小说既厚实又轻灵的艺术风格,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叶秀发,字茂叔,金华人。秀发师事吕祖谦、唐仲友,极深性理之学,以余力为文,辄擢庆元丙辰进士第。弟子慕之,从其学者岁至数百人。初授福州长溪簿,丁父忧而归。服除,转庆元府学教授。秩满关升循从政郎、建宁府政和令。丁母忧。服阕,调安庆府桐城丞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 秀发叱之曰:“此正臣子竭力致身之日,苟先去之,如一邑百姓何?”修城浚濠,日为备御计。会金人使谍者至,秀发擒之,亟斩于城门以徇。金人计沮不得近,邑赖以完。事定,制阃忌其功不自己出,上其擅斩非法,降迪功郎,知徽州休宁县。俄以前事论夺。秀发退居余十年,无一毫觖望①意,独愤李诚之之死,上书颂于朝。初,诚之守蕲,蕲陷,一城士卒皆战死无降者,诚之亦望阙再拜,拔剑自刭。议者不录其忠,反咎其不能全人,故秀发不平而讼之。言辞朗烈,闻者嗟叹。史弥远当国,人有自桐城来者,弥远以秀发事为问,其人历言抚绥安定之详,且谓:“某等得保首领至今,皆叶桐城之赐,不然,已无桐城久矣。”弥远颔之,从容问参知政事宣缯,其言同。弥远叹曰:“几失贤矣!”高沙三十六湖,水高而田下,堤防不固,则千里一壑,民且无稼。秀发建石埭以疏水势,潴泄有恒,无干溢之病。寻转承议郎,疾作上书,乞致仕,特升朝奉郎。已而,疾甚,力劾去贪墨。吏人劝其何自苦如此,秀发曰:“不可,吾死后,彼必残吾民以逞。”同列来问疾,整襟对坐,拳拳唯究心边事,无他言。其忠义出于天性,至死不变。庚寅九月卒,年七十。卒之日,唯遗书籍数箧,弊衣一袭,至无以为敛。
(节选自宋濂《文宪集》卷十)
[注]①觖(jué)望:不满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调安庆府桐城丞/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
B.调安庆府桐城/丞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
C.调安庆府桐城丞/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
D.调安庆府桐城丞/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阃,指城郭门槛;制阃代指统兵在外的将军。文中指被叶秀发顶替的桐城城防官员。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望阙”指朝向朝廷所在的方向跪拜行礼。
C.桐城,代称叶秀发,因其时任安庆府桐城丞一职而称;文中其它“桐城”均无此义。
D.庚寅,干支之一。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共配成六十组,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叶秀发才高学深,父母去世回乡守孝。叶秀发学问文章都很有名,吸引众多青年慕名求教;叶秀发中第后,做官任职中遭逢父母丧事而回乡居丧,以尽孝道。
B.叶秀发忠义多智,确保桐城不失敌手。叶秀发在金兵迫近桐城时积极主动,每天精心谋划防御策略;抓获金人间谍斩首示众,破除金人计划而使桐城得保全。
C.叶秀发正直贤德,时人感佩多加称赞。叶秀发对于自己蒙冤革职退居在家并不在意,却敢于为同僚李诚之上书鸣冤;史弥远详细了解此事,当面表示敬佩之情。
D.叶秀发一心爱民,筑堤疏水永解灾患。叶秀发建石堤解水患,调节蓄放功能而成永久循环之势,改变了高沙三十六湖水高田下、堤防溃决而百姓受灾的局面。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正臣子竭力致身之日,苟先去之,如一邑百姓何?
(2)同列来问疾,整襟对坐,拳拳唯究心边事,无他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琴王昌龄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琴用特生的梧桐制作而成,虽然它外表质朴无华,琴声却分外幽远、清雅。
B.听者的思绪被带到遥远的古代,以此衬托出演奏技艺赋予琴声的特殊魅力。
C.诗人善于将无形的琴声具体化,以风雪、江山等景象绘出琴声情调的变化。
D.宴席上琴声一曲未终,本来谈论国家大事的人们早已忘记说话而沉醉其中。
15.诗人在听琴的体验中,寄寓着自己的心志,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以食物关乎人的生死来说理,但若“”,饥饿的路人也会拒绝;若“”即便是乞丐也不会接受。
(2)王维《使至塞上》中“,”两句将诗人情感推向高潮,抑郁孤寂之情即刻转变为兴奋昂扬的爱国之情。
(3)苏轼在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时,由明月江水感悟到“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从“不变”的角度看“”。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故宫博物院的文创品牌因一次关键的转向而大放异彩。最初,故宫博物院开发的文化衍生产品______等同于旅游纪念品,价格高昂,质量一般,没有新意,口碑不佳。直到2013年,( )。图案是乾隆皇帝比剪刀手的购物袋、印着“朕不能看透”的桑蚕丝眼罩,“奉旨旅行”的行李牌……这些文创产品,______中透着俏皮,圈粉无数,爆款不断。炸裂的口碑加上良好的经济效益,故宫博物院文创品牌开发的成功,示范作用是巨大的。一直生存于“体制内”的博物馆不再捧着金饭碗还饿肚子,开始纷纷“破圈”,集体上线“卖萌”。两年前,“文创网红”还只有故宫______,如今已经有全国数十家博物馆、美术馆、艺术机构加入文创品牌的开发大军,玩法众多,______十足。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曾经新奇一枝独秀创造性
B.曾经新颖一家独大创新性
C.一度新颖一家独大创造性
D.一度新奇一枝独秀创新性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向是(3分)
A.故宫淘宝店以颠覆性的“卖萌”姿态出现,让大众开始重新认识文创品牌的力量
B.以颠覆性的“卖萌”姿态出现的故宫淘宝店,让大众开始重新认识文创品牌的力量
C.故宫淘宝店以颠覆性的“卖萌”姿态出现之后,大众开始重新认识文创品牌的力量
D.看到故宫淘宝店颠覆性的“卖萌”姿态之后,大众才开始重新认识文创品牌的力量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炸裂的口碑加上良好的经济效益,彰显故宫博物院文创品牌开发的成功,其示范作用是巨大的
B.故宫博物院文创品牌的开发,成功获得炸裂的口碑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其示范作用是巨大的
C.炸裂的口碑加上良好的经济效益,使故宫博物院文创品牌开发成功,其示范作用是巨大的
D.故宫博物院文创品牌开发的成功,不但口碑炸裂而且经济效益良好,其示范作用是巨大的
20.请结合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中的“论述文阅读”文本的相关内容,给“图尔敏论证模式”下定义。要求:符合下定义的基本格式,字数(含标点)在80字以内。(5分)
21.根据下面的漫画,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与漫画贴合,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在认真贯彻领导人“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杜绝“空话扶贫”之风。两者明显的区别是:“空话扶贫”者目中无人,依着个人想法夸夸其谈,而“精准扶贫”者①;“空话扶贫”者②,而“精准扶贫”者从实际出发,解决群众生活难题;“空话扶贫”者③,而“精准扶贫”者工作切实有效,受到群众一致欢迎。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从冬天到春天,时光走了两季;因感染新冠病毒住院78天、经历了凶险之极的彭博,因为人间大爱,战胜了死神。出院时,彭博对救命恩人再三鞠躬致谢。他说:“治病救人,在你们看来,是尽职尽责;但在我看来,是给了我生命。”
彭博感恩的话语中含有多元视角:“治病救人”在医者的自我视角中也许微不足道,在患者的他人视角中却无比伟大。自我视角中很普通的人,如果做了该做的事,也能获得他人视角的点赞;自我视角很伟大的人,如果做了不该做的事,也难逃他人视角的差评。
当然,普通人也不妨因自我视角的伟大而写就非凡人生,伟大的人更可能因自我视角的普通而更加伟大。
那么,一个人应该有什么样的自我视角,又渴望获得怎样的他人视角,这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要求: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年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第二次线上测试
语文答案(简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D
2.C
3.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B
5.B
6.参考答案:
(1)学习《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知法守法。(根据材料一)
(2)开设相关课程,指导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根据材料三)
(3)结合本校特色,制订具体的规章制度。(根据材料一)
(4)利用宣传栏、网络等,加强宣传普及工作。(根据材料二)
(5)建立奖惩制度,提供反面教材,树立正面典型。(根据材料二、材料三)
(6)听取师生意见,征集垃圾分类的好点子。(根据材料二)
(三)文学类阅读
7.C
8.参考答案:
(1)传说灯影下老狼吃人,少年却平安无事。(2)少年找到灯影村,却因求学而被迫离开。
(3)少年回过灯影村,做官后却打听不到。(4)他按记住的路径找,却总是找不到村子。
(5)他失望而归,却发现前面有一点光亮。(6)老人说灯影村仍在,他却再也找不见。
(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共6分)
9.参考答案:
“厚实”体现在:
(1)作者把故事放在历史、民俗的氛围中,使小说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2)灯影村的失落寓示着人们失去纯真的天性,故事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3)天真勇敢的少年变成庸俗功利的大人,这一角色有着很强的典型意义。
(4)对灯影村的描写反映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情感真挚热烈。
“轻灵”体现在:
(1)小说描写的灯影村具有强烈的奇幻色彩,是轻灵飘逸的精神世界。
(2)小说语言平易流畅,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厚实”和“轻灵”只需答出其中三点,意思相近即可,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
10.A
11.A
12.C
13.译文:(1)这正是臣子竭尽全力(为国)献身的时候,如果我们先撤离了,那么全城的百姓怎么办呢?
(2)同僚来探问他的病情,秀发整理衣襟(和他们)对坐,言辞恳切地交谈钻研的边防事务,不说其他的话。
参考译文:
叶秀发,字茂叔,是浙江金华人。秀发师从吕祖谦、唐仲友,极其深入地研究了性理之学,用余力来写作文章,就于庆元丙辰年考中了进士。弟子们很仰慕他,跟从他读书求学的人每年多达数百人。最初任福州长溪主簿,后来又调任安庆府桐城县丞。金兵侵犯蕲、黄二州,桐城县与二州接壤,众目睽睽之下不能保全。金人的骑兵将要迫近,秀发的家人哭喊着想要避逃,叶秀发呵斥他们说:“这正是我竭尽全力以身报国的时候,即使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如果我们先离开了(这里),那么全城的百姓该怎么办呢?”于是修筑城墙、挖深护城河,每天为战备防御谋划。恰逢金人派出的间谍来到,秀发抓获了他,立刻在城门前斩首示众。金人的计划失败不能够接近桐城,桐城得以保全。事情结束后,将帅忌恨这功劳非己出,就上奏朝廷说叶秀发擅自杀金国间谍是非法的。降职为迪功郎。没多久,又被授予宣教郎,担任徽州休宁县知县。不久因追究先前的事被革去官职。秀发退居十多年,没有丝毫怨恨,唯独对李诚之的冤屈感到激愤,上书朝廷(为他)争辩。当初,诚之守卫蕲州,蕲州陷落,全城的士兵全部战死没有投降的人,诚之望着京城的方向拜了两次,拔剑自刎。议论的人不记取他的忠勇,反而责难他不能保全百姓,因此秀发不平则鸣为他争辩。言辞激愤,听到的人都为之感叹。史弥远掌权的时候,有从桐城来的人,弥远拿秀发的事向他询问,这个人遍言秀发安抚百姓安定社会的详细事迹,并且说:“我们能够活到现在,都是受叶桐城的恩赐,否则桐城沦陷已经很久了。”弥远点头称许,随口问参知政事宣缯,他说的话也一样。弥远感叹说:“差点错失贤才啊!”高沙有三十六个湖,水位高而田地低,堤防不坚固,形同千里之地为一个大沟壑,百姓遇水会绝收的。叶秀发建立石坝来疏导水势,蓄水泄水能稳定下来,没有旱涝的担心了。不久转任承议郎,秀发发病,上书朝廷请求辞职,朝廷特升他为朝奉郎。不久,秀发的病情加重,他极力弹劾贪官。人们劝他何必这样辛苦自己,秀发说:“不行,(否则)我死之后,他们一定会逞能残害百姓的。”同僚来探问他的病情,秀发整理衣襟(和他们)对坐,言辞恳切地交谈钻研的边防事务,不说其他的话。他的忠义出于天性,到死没有改变。庚寅年九月去世,享年七十岁。死的时候,只留下几箱书籍,一领破衣服,到了无法殓葬的地步。
(二)古诗鉴赏
14.D
15.(1)琴材料不凡,外表质朴而声音清雅,诗人亦以雅而不俗、才华拔萃为追求。(2)琴声怀古思远、富于变化,诗人志在体验种种不同的人生经历或精神境界(或:诗人也有追思先贤之志,悲欢离合之情)。(3)琴声高妙却少人理解,诗人也流露出怀才不遇之叹。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亦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2)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3)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每句1分,有错别字即不得分,共6分)
三、语言运用
参考答案:
17.D
18.A
19.B
20.答案示例:图尔敏论证模式是英国哲学家图尔敏提出的,由主张、资料、正当理由、支援、限定和反驳等要素构成,可被对方诘问和质疑,旨在说服中立的第三方的(或:由中立的第三方裁决谁有理的)说理分析模式。
21.答案示例:
①心系群众,少说空话而多干实事
②不调查研究,计划变成空中楼阁
③工作流于形式,令群众反感厌恶
四、写作(60分)
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题目评分细则专文另发(见今天发布的第一篇文章)。
2020年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第二次线上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D(A项,论辩者并非有意忽略软化对方,而是论辩这种方式的实际效果无法软化对方;B项,不是为了获得更多民众支持,而是为了获得客观中立的第三方的支持。C项,形式逻辑说服力并不是一直都弱,也不是因为不重视说理对象就变弱,只是在大前提有误时难以服人)
2.C(将法官与作为第三方的公众比较,意在引出公众的不同作用,并不能强调后者同等重要的地位)
3.B(第三方具有中立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此外还要有独立的思考与判断力,才能使公共说理的结果趋于公正)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B(依据材料一“纵观世界上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国家和地区,严格的法律罚则与执法行为都是‘标配’”及后面的举例。A项,“以刚性的法律约束”为辅不对,依据材料一“深圳市民垃圾分类由此将步入法治时代,由‘倡议分类’变为‘强制分类’”可以推断,之前缺乏刚性的法律约束。C项,“而之前的倡议分类没有见到效果”于文无据,原文的意思是倡议分类虽然有一定效果,但这种效果来得慢,且不明显;另外,因果关系表述得不恰当, 构成紧密因果关系的应该是文中说的“超大城市本身面临着较繁重的垃圾处理问题,‘垃圾围城’已经成为绕不过去的槛,超大城市已然没有多少时间再等着靠倡导出效果了,必须要出立竿见影的实招硬招”,选项所说的“设施不够”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D项,“建成了环境负荷小的‘循环型社会’”歪曲文意,根据材料三“日本政府认为……需要……建设环境负荷小的‘循环型社会’”,可知这并未实现,仍是一种愿景。)
5.B(推断有误,“超大城市更容易形成对垃圾分类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作为超大城市先行先试垃圾强制分类的一个有利因素,但并非其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不能推出中小城市缺少这方面的优势,就会造成开展垃圾强制分类无法启动,即使中小城市开展垃圾强制分类的时机确实不成熟,也不是因为这个非必要的因素,更有可能是因为,它们还缺少像超大城市“垃圾围城”而必须做出改变的紧迫性)
6.参考答案:
(1)学习《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知法守法。(根据材料一)
(2)开设相关课程,指导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根据材料三)
(3)结合本校特色,制订具体的规章制度。(根据材料一)
(4)利用宣传栏、网络等,加强宣传普及工作。(根据材料二)
(5)建立奖惩制度,提供反面教材,树立正面典型。(根据材料二、材料三)
(6)听取师生意见,征集垃圾分类的好点子。(根据材料二)
(三)文学类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C(少年人与看瓜人对话一幕,属情节的“摇摆”,是作者故意荡开的一笔,起到减缓情节发展的节奏、增强其曲折性的作用,所以,并没有推动情节的向前发展。)
8.参考答案:
(1)传说灯影下老狼吃人,少年却平安无事。
(2)少年找到灯影村,却因求学而被迫离开。
(3)少年回过灯影村,做官后却打听不到了。
(4)他按记住的路径找,却始终找不到村子。
(5)他失望而归,却发现前面出现一点光亮。
(6)老人说灯影村仍在,他却再也找不见了。
(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共6分)
9.参考答案:
“厚实”体现在:
(1)作者把故事放在历史、民俗的氛围中,使小说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2)灯影村的失落寓示着人们失去纯真的天性,故事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3)天真勇敢的少年变成庸俗功利的大人,这一角色有着很强的典型意义。
(4)对灯影村的描写反映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情感真挚而热烈。
“轻灵”体现在:
(1)小说描写的灯影村具有强烈的奇幻色彩,是轻灵飘逸的精神世界。
(2)小说语言平易流畅,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厚实”和“轻灵”只需答出其中三点,意思相近即可,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A(原句为“调安庆府桐城丞,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
11.A(“文中指被叶秀发顶替的桐城城防官员”于文无据。)
12. C(第三段写到“史弥远当国,人有自桐城来者,弥远以秀发事为问,……”这属于侧面描写,没有当面……)
13.译文:(1)这正是臣子竭尽全力(为国)献身的时候,如果我们先撤离了,那么全城的百姓怎么办呢?
(2)同僚来探问他的病情,秀发整理衣襟(和他们)对坐,言辞恳切地专心研讨的边防事务,不说其他的话。
参考译文:
叶秀发,字茂叔,是浙江金华人。秀发师从吕祖谦、唐仲友,极其深入地研究了性理之学,用余力来写作文章,就于庆元丙辰年考中了进士。年幼者(或求学之人)很仰慕他,跟从他读书求学的人每年多达数百人。最初任福州长溪主簿,遭遇父亲的丧事回家。服丧结束,转任庆元府学教授。任职期满后按资历经核准升为从政郎、建宁府政和令。遭遇母亲丧事,服丧结束后,调任安庆府桐城县丞。金兵侵犯蕲、黄二州,桐城县与二州接壤,众目睽睽之下不能保全。金人的骑兵将要迫近,秀发的家人哭喊着想要避逃,叶秀发呵斥他们说:“这正是我竭尽全力以身报国的时候,即使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如果我们先离开了(这里),那么全城的百姓该怎么办呢?”于是修筑城墙、挖深护城河,每天为战备防御谋划。恰逢金人派出的间谍来到,秀发抓获了他,立刻在城门前斩首示众。金人的计划失败不能够接近桐城,桐城得以保全。事情结束后,将帅忌恨这功劳非己出,就上奏朝廷说叶秀发擅自杀金国间谍是非法的。降职为迪功郎。没多久,又被授予宣教郎,担任徽州休宁县知县。不久因追究先前的事被革去官职。秀发退居十多年,没有丝毫怨恨,唯独对李诚之的冤屈感到激愤,上书朝廷(为他)争辩。当初,诚之守卫蕲州,蕲州陷落,全城的士兵全部战死没有投降的人,诚之望着京城的方向拜了两次,拔剑自刎。议论的人不记取他的忠勇,反而责难他不能保全百姓,因此秀发不平则鸣为他争辩。言辞激愤,听到的人都为之感叹。史弥远掌权的时候,有从桐城来的人,弥远拿秀发的事向他询问,这个人遍言秀发安抚百姓安定社会的详细事迹,并且说:“我们能够活到现在,都是受叶桐城的恩赐,否则桐城沦陷已经很久了。”弥远点头称许,随口问参知政事宣缯,他说的话也一样。弥远感叹说:“差点错失贤才啊!”高沙有三十六个湖,水位高而田地低,堤防不坚固,形同千里之地为一个大沟壑,百姓遇水会绝收的。叶秀发建立石坝来疏导水势,蓄水泄水能稳定下来,没有旱涝的担心了。不久转任承议郎,秀发发病,上书朝廷请求辞职,朝廷特升他为朝奉郎。不久,秀发的病情加重,他极力弹劾贪官。下属(胥吏差役)劝他何必这样辛苦自己,秀发说:“不行,(否则)我死之后,他们一定会逞能残害百姓的。”同僚来探问他的病情,秀发整理衣襟(和他们)对坐,言辞恳切地专心研讨的边防事务,不说其他的话。他的忠义出于天性,到死没有改变。庚寅年九月去世,享年七十岁。死的时候,只留下几箱书籍,一套破衣服,到了无法殓葬的地步。
(二)古诗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14.D(这一联的意思是,宴席上琴声一曲未终,谁又能明白琴声之中寄寓的才华抱负呢?)
15.参考答案:(1)琴材料不凡,外表质朴而声音清雅,诗人亦以雅而不俗、才华拔萃为追求。(2)琴声怀古思远、富于变化,诗人志在体验种种不同的人生经历或精神境界(或:诗人也有追思先贤之志,悲欢离合之情)。(3)琴声高妙却少人理解,诗人也流露出怀才不遇之叹。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亦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2)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每句1分,有错别字即不得分,共6分)
三、语言运用(20分)
17.D(“一度”包含曾经怎样,现在却不再怎样的意味,更合语境;“曾经”只是陈述过去怎样。新奇,不但新鲜,还带有奇特之处,文中指奇思妙想,更合语境;新颖只是强调新鲜。一枝独秀,意思是其他花都没有开放,只有这一枝在开着,比喻技高一筹,优势明显,这里指故宫博物院在文创品牌开发上的先行优势十分突出,更合语境;一家独大,指处于垄断地位,没有人可以相提并论,文中强调的是,故宫博物院引领,后来者跟上,而不是故宫博物院的垄断地位。“创新性”强调在原来基础上改变翻新,更符合语境;“创造性”强调从无到有的创造属性。综上,选D)
18.A(首先要突出表述的主体——故宫淘宝店, C、D两项的主体都是“大众”,排除。其次,要突出“最初”与“直到2013”之间的对比,表述格式应当是开始故宫博物院如何如何,后来它又如何如何,这样才能与句首“一次关键的转向”相呼应。综上,选A)
19.B(原来句子的语病是:前两个分句间缺少衔接,没有揭示两句的内在关连,造成句意断裂;这也使得“口碑”“效益”“成功”并列起来,都作“示范作用”的限定语,导致谁的“示范作用”表意不清。A项,光从句子来看没有语法问题,但与B项比较,两个“其”指代内容不一样,一个强调“口碑和效益”,一个强调“故宫博物院文创品牌的开发”,相比之下,B项更符合本段所说的“示范作用”。C项存在逻辑不通的问题,不是“口碑和效益”使“品牌开发成功”,而是“品牌开发成功”后获得“口碑和效益”,因果倒置了。一家独大,就是处于垄断地位,没有人可以相提并论,文中强调的是,故宫博物院引领,后来者跟上,而不是故宫博物院的垄断地位。综上,选B)
20.答案示例:
图尔敏论证模式是英国哲学家图尔敏提出的,由主张、资料、正当理由、支援、限定和反驳等要素构成,可被对方诘问和质疑,旨在说服中立的第三方的(或:由中立的第三方裁决谁有理的)说理分析模式。
评分标准:语序、标点、完整、连贯、格式,每个要点1分。每超3个字扣1分,扣完为止。共5分。
(1)语序:提出→构成→可被质疑→说理目的,如缺少说理目的,语序不得分。
(2)标点:前面三个定语用逗号分层,“构成”这一定语内部的并列用顿号。
(3)完整:有四个定语,提出,构成,可被质疑,目的。“第三方”前缺少“中立的”,完整不得分。
(4)连贯:要把定语转述为“由……构”“被……”“旨在……”等格式,使语气贯通。
(5)格式:被下定义的对象+是+限定语+中心语,中心语是“说理分析模式”或“论证模式”。
21.答案示例:
①心系群众,少说空话而多干实事
②不调查研究,计划变成空中楼阁
③工作流于形式,令群众反感厌恶
(每空2分,意思相近即可,共6分。每超出1字扣1分,扣完该空的分数为止)
人尽天职即是善,天无泪奔地便晴
龚志民
花无心妆点春天,无心讨好游客,无意成为寒冬中人们心中的向往与渴望,但凭本心随时令绽放凋谢,不刻意隐或显。我尽性而开,你尽情而赏。在多维度视角下,人与花,荣与谢,物尽其性即是美善守真,即是智慧初心。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杏花痛苦凋零时,却是一年春好处,亦是万众赏春时。
每一种新疾病,都会倒下一大批患者,也会成就一小批杰出的医者和医药。而最好的医生总是语重心长:不治已病,治未病。最好的老师总是乐意看到: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最厉害的兵家总是老成谋国:止戈为武,不战而屈人之兵。胸怀的高远和视角的多维转换,带来职业的超脱和智慧的超越。有了高远,才能突破职业的窠臼,获得新的思想维度。有了职业超脱感,会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无畏生死,勇于逆行,静待岁月花开和答案揭晓。
真正的大医、巨匠,不觉得自己伟大,也不想伟大。近期在镜头中看到钟南山院士时,每次他的神色都是那么忧心忡忡,没有一点得志得意之色,也没有一丝万众瞩目下的明星感。世界上类似新冠这样的大疫,肯定会促成一批伟大的医生和新药诞生。你选择让世界永无此机会?还是盼望借此机会成就自己的医术登上作为一个医生的巅峰?智者渴望新挑战,仁者守真抱朴,你选择作智者还是作仁者?
看看中国同仁堂的楹联:但得世人皆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听听世界普得策新闻获奖作品的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如果世界宁静祥和,亲友在温暖的阳光中嬉戏,人人富足礼让,怎会需要、怎会产生“人咬狗”之类的新闻呢?
彭博真诚感恩,是健康人格的外现;医生推辞谦让,是伟大的职业自觉。疾病与医药、人口与粮食,从来都是相生相克、你追我赶的矛盾,医药永远是追随在疾病后面的被动者,只有新的平衡,没有一劳永逸的尽头。任何单向视角,都难以达成动态平衡。如果换一种视角,病来之则同担当,病去之则释然。“彭博”真诚的感恩之心,尽可化作未来作用于社会、反哺于社会的职业内驱力,去像自己曾经的救命恩人那样做人、助人。
反之,固执地坚持单向视角、偏执己见者,易自欺欺人。佛经寓言《盲人摸象》说:有四个盲人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就用手摸。摸到耳朵者认为“大象是一把大蒲扇”,摸到腿者认为:“大象是根大柱子”,摸到尾巴者嘟嚷“大象只不过是一根草绳”,但他们都认定自己摸到的才是大象真正的样子。
天无泪奔地便晴,人无病痛何需医?“穷理尽性,以至於命”,大医不在乎墙上锦旗,不在意标性扬名,视为病人续命为本份。天无泪奔地便晴,花开花落两由之。观物如观己,推己能及人。以至诚、至真之心,待万物与职业。
成功之道、做人立业之道,岂有他哉?
立足时代,多元视角
新冠病人彭博战胜死神,对救命恩人再三鞠躬致谢。他说:“治病救人,在你们看来,是尽职尽责;但在我看来,是给了我生命。”面对疫情阴霾,彭博的道谢语也让我们对应有怎样的自我视角和获得怎样的他人视角有了深入审视的可能。视角,是看待人事物的角度。我觉得我们应该立足时代,来确定自我视角和获得他人视角。【引(提)】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现又处于疫情,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自我视角呢?首先自我视角应该是理性的。世界纷繁复杂,就是对同一人事物的看法都可能千差万别。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要能以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性的态度去看待和辨析。正如当前疫情,出现了很多谣言,如果我们一味地被动接受而不加科学和事实的辨析,必然是内心恐慌,以至给社会添乱。又如西方对我们封城禁足说成是没有人权,如果我们没有大局观念而一味附和,其最终结果必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其次自我视角应该是有担当的。普通人也不妨因自我视角的伟大而写就非凡人生。而自我视角的伟大来源于对社会和国家的担当。医护人员的自我视角是治病救人,于是奔赴前线抗击疫情,不论生死,无论报酬;军人的自我视角是保国安民,于是面对疫情,国有召,召必回,回必战、战必胜。他们很普通,但因有担当而使自我视角变得伟大,从而成为一个个抗疫英雄,抒写了非凡人生。
再次自我视角应该是自谦的。自我视角中很普通的人,如果做了该做的事,也能获得他人视角的点赞。在抗击疫情中,医护人员从自我视角出发,觉得救治彭博是应该做的,但从彭博的他人视角来看,他们就是救命恩人。这是自谦的自我视角给他人带来尊重视角的体现。
我渴望获得他人理解与尊重的视角。一般来说,我们每做一件事,只要不违法违纪和违反公序良俗及道德,都希望获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但现实很残忍,正如我们在疫情期间看到的许多殴打防疫人员、歧视华人、谩骂防疫举措、ICU内推搡医护等丑恶现象,这背后其实都是对他人缺乏理解和尊重的情况。由此,我非常渴望他人审视我的举动的时候,能多一分理解和尊重。
而事实上,自我视角和他人视角可能会存在矛盾。方方以所谓“武汉良心”抒写的抗疫日记。但日记中充斥着不少负能量和谣言,以至被许多网民大加挞伐。方方这个自我视角很伟大的人,因做了不该做的事,终难逃他人视角的差评。但我们也可以看到,伟大的人更可能因自我视角的普通而更加伟大。正如伟人邓小平,始终以“我是中国人民儿子”的视角来去为国家和民族求取解放,来去设计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规划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由此获得了“更加伟大”的他人视角;国家领导人始终以“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的自我视角,谦虚谨慎治国,带领我们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的美好前景,由此获得了亲民“XXX”的他人视角。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无论是确定自我视角还是获得他人视角,都应立足时代,努力去展现我们青年的风采。
深圳模拟命题团队
命题、试题解析老师:
刘仕坚(深圳宝安区第一外国语学校)
於胜成(深圳实验学校集团高中部)
王小应(深圳福田区福田中学)
葛福安(深圳教育科学研究院)
审题老师:
夏小涵(深圳宝安区新安中学高中部)
陈晓彦(深圳第二高级中学)
蔡明明(深圳宝安中学)
作文评分细则制订及命题工作总负责:
葛福安(深圳教育科学研究院)
更多资源请加入 月刊语文精品资源共享QQ群:257017198
本文由语文阅刊(yuwenyuekan) 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致原创作者:若因第三方原因,无意中侵犯了您原创版权,请联系,马上删除!谢谢!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