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
希望每天收到我们的文章吗,点上面蓝色文字“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就可以。
2019年12月高考分类练习专辑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9月高考试题分析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0年高考二套题AB卷模拟题出版,数量有限,卖完即止!
江西省赣州市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考古学界和陶瓷学界一般认为,要烧造出瓷器,至少需要三个先决条件在同一时空中产生作用:一是瓷上或高岭土的应用,二是窑炉烧成温度达到1200,三是釉的发明。
综合分析上述瓷器生成的三个先决条件,我们不难发现:原料是瓷器形成的最基本的条件,是瓷器形成的内因,烧成温度和施则是属于瓷器形成的外因。但是,在这三个先决条件上我国都不具有唯一性优势。其一,瓷土并非大熊猫,绝非中国所独有,世界许多地方都发现有瓷土,即是明证;其二,窑炉达到1200的烧成温度,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普遍低下的情况下,中国人丝毫不比外国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其三,如果说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即有了“釉陶”的话,那么在釉的发明和使用上我国更不占先机。此即意味着,试图直接从瓷器生成的三个先决条件入手,找寻中国人发明瓷器的原因可能是徒劳的。
事实上,当我们将中国瓷器发展史放置到中国乃至人类文化发展史中去系统分辨和考察之后,便会意识到:“尚玉”文化史可能是中国人发明瓷器的第四个重要条件。
人类社会发展史已经证明,对玉这种材料及其制品,中国是特别情有独钟的国度。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至晚从河姆渡文化开始,“尚玉”文化不仅已经产生,而且开始流行起来。此后至今的七千余年里,形成了一部绵延不断的“尚玉”文化发展史。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作为“石之美”者的玉,具有与生俱来的审美性特征。这也以叫做“自然原因”。二是“人文原因”,即至晚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玉被儒家道德化、宗教化、政治化之后,便具有了深刻的思想性内涵。毫无疑问,在中国古代社会,“尚玉”已早早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社会文化风尚。
值得进一步注意的是,在中国文人文化中,将瓷与玉之直接相关联,甚至“以玉喻瓷”蔚然成风,晚到唐代时期已经出现。据初步搜寻,唐代“以玉喻瓷”的文献有文人陆羽在《茶经》中有“越瓷类玉”的表述等。两宋时期,“以玉喻瓷“得到进一步发展;文人苏东坡在《试院煎茶》诗中有“定州花瓷琢红玉”、“分无玉碗捧蛾眉”,南宋文人蒋祈在《陶记》里,更是直接用“饶玉”来称呼景德镇的青白瓷。到了明清时期,文人“以玉喻瓷”现象就更为普遍了,尤其是在一些器鉴赏类的文字中。据此,我们不难得出如下基本判断:至晚从唐代开始,在文人文化中,瓷器之“似玉”度的高低,已然成为衡量其审美性乃至思想性之高低的重要尺度。玉文化对瓷文化的深刻影响可见一斑。
另外,中国瓷器烧造史也已告诉我们,不仅单色釉瓷,即便是后来十分流行的彩绘瓷,“莹润如玉”也都一直是中国瓷业界的最高审美追求与标准,是判别瓷器品质高下的重要尺度。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似玉”的精致化审美追求,不仅是中国瓷人一直追求的最高境界,更是导致中国人发明瓷、创烧瓷器的重要外在文化因素。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十分发达而丰厚的玉文化背景下,无论是文人们的“以玉喻瓷”,抑或是业界心向往之的“莹润如玉”的追求,无不预示着将“尚玉”文化视为中国人发明瓷器之重大而直接的外部性因素,是比较合逻辑的推理。
(摘编自《“瓷”,凭什么你是“中国”?》.《新华文摘》2019年第21期)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烧造瓷器至少需要三个条件产生作用,这是考古学界和陶瓷学界的一般看法。
B. 无论是瓷器的原料还是烧成温度和施釉,这些条件我国都不具有唯一性优势。
C. “尚玉”文化产生并流行于河姆渡文化,这在人类社会发展史已经得到证明。
D. 将瓷与玉关联并形成“以玉喻瓷”风气,最早唐代出现在了中国文人文化中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可分两部分,前两段为第一部分,后五段为第二部分,两者为总分结构。
B. 第三段为过渡段,由上文论述瓷器发明的三个条件过渡到下文的第四个条件。
C. 烧造瓷器的四个条件中,原料是内因,温度、施釉和“尚玉”文化则是外因。
D. 文章论证了中国人发明瓷器的原因,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和事实论证的方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釉发明和使用上,我国要晚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它们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就已经有了“釉陶”。
B. 除了瓷土或高岭土、烧成温度和釉的发明,“尚玉”文化史可能是中国人发明瓷器的第四个重要条件。
C. 玉被儒家道德化、宗教化、政治化,是中国古代社会“尚玉”成为较普遍社会文化风尚的重要原因。
D. 不管是中国瓷人,还是至晚从唐代开始的文人“尚玉”文化,对瓷器“似玉”的追求都成了一种审美追求。
【答案】1. B 2. A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至少需要三个条件产生作用”,表述错误。原文“至少需要三个先决条件在同一时空中产生作用”;
C项,“人类社会发展史已经证明”的是“对玉这种材料及其制品,中国是特别情有独钟的国度”,而非“‘尚玉’文化产生并流行于河姆渡文化”;
D项,“最早唐代出现在了中国文人文化中”表述错误。原文为“至晚”,而非“最早”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两者为总分结构”表述错误,全文为“并列”结构,非“总分”结构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在釉的发明和使用上,我国要晚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它们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就已经有了“釉陶”,表述错误,原文是“如果说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即有了釉陶的话”,选项把可能当事实,与原文不符。
故选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何利用移动设备更好地辅助学习是当前教育领域广泛关注的话题,而对于移动学习是否真正能够促进学习绩效,不少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各种类型的研究。
研究者利用RFID和PDA在地理实验室内观察岩石并开展探究性学习,结果表明基于移动设备的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绩效和探究能力。研究者发现,利用移动设备支持协作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互动行为频率和交互质量,而且能够显著提升学习绩效。在基于iPad的博物馆实地探访活动中,实验组学生在博物馆中进行移动学习,而对照组学生在课堂中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进行学习,结果表明在场馆中开展移动学习对学生的学习绩效、学习兴趣具有积极影响,并且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本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有研究者采用移动学习策略引导五年级的小学生在田野中学习本土文化,实验班的学生通过PDA学习本土文化,而控制班采用传统方式即教师的引导来学习本土文化,结果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学习绩效反而比控制班学生低。
在历史博物馆中利用移动设备辅助学习的实验研究中,研究人员把知识水平相当的62名学生随机分配到使用平板电脑(嵌入电子学习单)、使用纸质学习单、自由参观(既不使用平板电脑也不使用纸质学习单)三个小组中,结果显示三个小组的学习绩效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摘编自郑兰琴《移动学习能促进学习绩效吗?》)
学生每日线上学习课程数情况图(《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材料三:
在线教育需要家庭提供规范性、规训式教学场景。在家学习,学生周边缺乏教师的督促和同学之间有意无意的互相监督。此时,无论是电脑、手机里的游戏,还是收藏夹里的电视剧甚至是微信群里的各种轰炸消息,都会成为他们高效学习路上的挡路虎。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学生了解和掌握道德规则和行为准则的主要场所,家庭教育只是作为一种“隐性补贴”存在。当网络授课成为主导模式时,家庭从“次要习得空间”成为最重要的教育空间,完成社会化的重担就落在了家庭教育上。不少学生家长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教育意识,无法将学生成功地引入教学情境中。
与传统面对面授课相比,在线教学的知识呈现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借助连麦互动、屏幕书写等方式,已经可以实现实时音频互动。但是,在网络授课中,由于师生经常要关注技术操作问题,使得干扰因素变多,认知负荷加重,影响深入、认真的思考和学习。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20年2月7日)
材料四:
有研究者认为,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脑科学研究也告诉我们,在人类接受学校教育阶段,离不开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在教学中,情绪促进认知,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是学习最重要的内容,而线上教学即使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但这种单向的互动和大家在一个紧密的时空全方位交流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在信息技术进军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技术在一定范围的滥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警惕,在一些学校,老师们将学生的考试分数、每个孩子做题时间都进行统计排序,这种只看数据而没有看到活生生的人的做法因失去了育人的意义而遭到非议,这也给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增加了现实的阻力。
(摘编自《疫情之下,网络之上,在线教学的挑战究竟是什么?》,《网经社》2020年03月10日)
4. 下列表述不能直接说明“移动学习是否真正能够促进学习绩效”的一项是
A. 利用RFID和PDA在地理实验室内观察岩石并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绩效和探究能力.
B. 在基于iPad的博物馆实地探访活动中,实验组学生进行移动学习,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方式。
C. 采用移动学习策略引导五年级的小学生在田野中学习本土文化,实验班学生的学习绩效反而比控制班学生低。
D. 在历史博物馆中利用移动设备辅助学习的实验研究,发现知识水平相当的三个小组的学习绩效没有显著差异。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研究显示,利用移动设备作为辅助学习手段,有的能够促进学习绩效,有的学习绩效反而更低,而有的则没有显著性差异。
B. 根据学生线上学习课程数可知,每日开设5课时的比例最高,而课时越多则比例越少,与此相似的是课时越少比例也越少。
C. 家庭在传统教学中是学生的“次要习得空间”,网络授课成为主导模式后则变为最重要的教育空间并担负起完成社会化的重担。
D. 信息技术的滥用使得对学生考试分数和做题时间进行统计排序,这种做法不仅遭到了非议,也阻碍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6. 与传统授课相比,在线教学主要需要关注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B 5. B
6. 关注教学场景(教学情境)的变化。电脑和手机中的各种负面信息容易妨碍学生的学习,家长相应理论基础和教育意识的缺失也难以把学生成功引入教学情境中。
关注知识呈现方式的变化。师生因需关注技术操作问题,导致干扰因素变多,使得认知负荷加重,影响深入、认真的思考和学习。
关注师生关系问题。单向的线上教学虽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但这种互动和大家在一个紧密的时空全方位交流不能相提并论,容易影响师生关系的融洽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注技术的滥用问题。一些学校的老师因太过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分析而使育人意义缺失而遭到非议,也给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增加了现实的阻力。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要求,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表述不能直接说明“移动学习是否真正能够促进学习绩效”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B项,“实验组学生进行移动学习,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只是说明了两个组的学习方式,并未得出研究的结果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B项,“课时越多则比例越少,与此相似的是课时越少比例也越少”的说法不准确,其中每日2课时和3课时、每日9课时和10课时的比例均相同。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并能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与传统授课相比,在线教学主要需要关注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读文章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整合,作答时要规范认真。
材料三中,“在线教育需要家庭提供规范性、规训式教学场景。在家学习,学生周边缺乏教师的督促和同学之间有意无意的互相监督。此时,无论是电脑、手机里的游戏,还是收藏夹里的电视剧甚至是微信群里的各种轰炸消息,都会成为他们高效学习路上的挡路虎”,可以概括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我们要关注教学场景(教学情境)的变化;“由于师生经常要关注技术操作问题,使得干扰因素变多,认知负荷加重,影响深入、认真的思考和学习”,需要我们关注知识呈现方式的变化;材料四中,“线上教学即使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但这种单向的互动和大家在一个紧密的时空全方位交流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得出我们要关注师生关系问题;“在信息技术进军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技术在一定范围的滥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警惕”,得出我们要关注技术的滥用问题。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爱情:某猎人笔记上的三页
【法】莫泊桑
我刚从某报纸的琐事趣闻栏里读到一则爱情悲剧。一个男的杀了一个女的,然后自杀了,这样着来他一定还很爱她。这爱情使我意志消沉,使我十分惊恐,使我思绪万千,并唤起了我的一段年轻时期的关于打猎的异乎寻常的记忆。在那次打猎时,爱神就像天空中的十字架向早期基督徒显圣一样,向我显现了一次。
那一年深秋,我表兄卡尔邀我和他大清早一起去沼泽地打野鸭。他住的房子坐落在一片谷地。谷地里,一条小河流散开来成了一片开阔的沼泽地,那沼泽地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猎场,那是我表兄视之如宝的地方,他一直把它作为禁猎区保护着。
再没有什么地方能比一大片低洼的沼泽地更令人种往,更令人不安,甚或更令人惊惧了。为什么在那片被水覆盖着的洼地里竟会笼罩着一种模糊的恐惧呢?是那蒲草在沙沙作响,是那磷火在依稀明灭,是那夜气弥漫的静谧,是那帷幕般迤逦在水面上的沉沉雾霭,还是那捉摸不定的噗噗声息?这声息是那样微细,那样温柔,然而听来却比人们的大炮甚或天上的响雷更为吓人。难道就是这些,才使那沼泽地显得像是个梦境般的国度——那令人胆寒的国度,显得那样神秘莫测又危险四伏吗?
傍晚时分,我到了表兄家里。餐间,他告诉我,明晨打猎所需的一切都已准备就绪了。我们将在三点半出发,以便在四点半左右到达他进好的可供潜伏瞭望的地方。那里已经有用冰块砌好的一间小屋,用来抵挡黎明前令人难耐的寒风。一吃完饭,我就钻进被窝,在壁炉的熊熊炉火发出的亮光里睡着了。
三点钟,表兄把我叫醒。我穿了一件羊皮大衣,而卡尔表兄穿着一件熊皮大衣。我们每人灌下两杯滚烫的咖啡,又喝了几杯浓烈的白兰地就出发了,和我们一起去的还有一个猎场看守人和两只狗——勃朗金和皮埃罗。
刚一迈出大门,我就觉得寒气直侵骨髓。卡尔和我肩走着,很快到了沼泽地,进了那间冰块砌成的小屋,因为我们还得等上个把小时那些野鸟才会醒来四处漫游。从冰的沼泽地里腾起的寒气,从冰墙上逼拢来的寒气,加上从上面压下的寒气,使我彻骨贯心地发冷。
我们在冰屋中央生起一堆火,一阵奇特的叫声,一阵迷惘而飘忽的叫声,在我们头上回荡而过,借着那间冰屋子里的火光,我们看见了那些野禽。在这冬日凌晨曦光尚未现于天际之时,听到生命的呼唤声,尤其是只闻其声而不见其面,听着这生命的呼声迅速地穿过昏暗的寒气然后消失在大地的尽头,这是何等美妙,又是何等动人!在这五更寒彻的时刻,我觉得,那随着鸟翼渐渐远去的呼唤声就像是来自这世间的灵魂的叹息!
天亮了,成群的野正一字排开,疾飞而过,随即在长空里消失了。
一道火光划破若明若暗的晨空,卡尔开了一枪,两只狗飞奔向前。
这之后,几乎每一分钟,不是他,就是我,只要一看见水草上空有一群飞禽的影子掠过,便马上举枪瞄准。至于皮埃罗和勃期金,则气喘吁吁、欢蹦乱跳地街回血淋的野禽,那些野禽的眼睛有时还朝我们瞪着哩。
太阳升起了,是个碧空万里的大晴天。我们打算离开此地。这时,有两只飞禽正展翅从我们头上飞掠而过。我开了枪,打落了其中的一只,它几乎就落在我的脚旁,这是一只银色胸脯的水鸭。这时,就在我们头上的蓝天里我听见一种声音,那飞禽的叫声,声音很短促,叫个不停,似乎哀痛欲绝。那只禽鸟,那只逃过枪弹的小动物,在我们头顶上空兜着圈子,眼睛注视着已被我抓在手里的它那死去的伴侣。
卡尔蹲下身子,把枪举到肩上,紧紧盯住那只飞禽,等它进入自己的射程。“你打下那只的,“他说,“这只雄的是不会飞走的。”
雄野鸭果然没有飞走,它在我们头上一圈一圈地兜着,不住地哀鸣。从未有过什么痛苦的呻吟能像这阵阵哀鸣,像这只空中失偶的可怜的飞禽发出的悲怨指责之声这样使我心痛。
有时,它也避开那紧盯着它的枪口的威胁,似乎准备只身继续它的长途飞行,然而它终于了决心,又飞回来寻觅它失去的伴侣。
“你把那只雌的扔在地上,”卡尔对我说,“雄的过一会儿就会飞进射程的。”雄鸭果真不顾危险,向我们飞近,由于对它那刚被我杀死的情侣的痴情,它已经不顾一切了。
卡尔开枪了,正如一只放在空中的纸鹞被人一刀剪了放飞它的牵绳,我看到一个黑糊糊的东西跌落下来,又听见那东西跌到枯草间的声响。皮埃罗跑去把它衔来给了我。
我把它俩——它们已经冰凉——一起装进猎物袋。当天晚上我就回巴黎去了。
节选自《小说鉴赏》,布鲁克斯、沃伦〔美国〕编著)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使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我”的见闻和感受;而题目中“笔记”二字则更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感。
B. 小说由明暗两条线构成,明线是叙写人以及动物的爱情,暗线是对人性的思考与映射,明线暗线相互交织,共同完成小说主题的揭示。
C. 文中两个划线的句子是对卡尔的语言描写,虽然着墨不多,但寥寥数语就生动地刻画了卡尔这一深野鸭习性、技艺精湛的猎手形象。
D. 结尾“当天晚上我就回巴黎去了”一句,既暗示了“我”的心理变化,升华了人物情感,深化了小说主题,可谓言近旨远,意味深长。
8.请赏析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9.小说开篇所写的“爱情悲剧”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通过水鸭“一圈一圈地兜着”的动作描写(或“‘我’的视觉描写”),形象地表现出水鸭在危险面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无畏精神。
运用拟人手法,将水鸭的声音赋予悲怨、指责的情感,形象地表现了水鸭失去伴侣的悲痛之情和对爱的痴情。
句中“使我心痛”直抒抒情,表达了“我”打下水鸭伴侣、听见水鸭哀鸣的痛苦之情。
9. 引出下文的一对水鸭的爱情故事(或“为下文一对水鸭的爱情故事作铺垫”)。使两个爱情故事形成鲜明的对比。赞美了动物之间爱情的无私和高尚,批判了人类爱情的自私和丑陋,揭露了人性的无情和残忍。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C项,“寥寥数语就生动地刻画了卡尔这一深野鸭习性、技艺精湛的猎手形象”,表述错误。“技艺精湛的猎手形象”于文无据。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题干要求赏析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解答时既要注意说出表现手法,又要相应分析相关内容。本题中,要关注“水鸭的痴情”和“我的痛苦”。“水鸭的痴情”,运用拟人手法,将水鸭的声音赋予悲怨、指责的情感,形象地表现了水鸭失去伴侣的悲痛之情和对爱的痴情。句中“使我心痛”,是直抒抒情,同时属于“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表达了“我”打下水鸭伴侣、听见水鸭哀鸣的痛苦之情。此外,还要关注相关的描写,文中通过水鸭“一圈一圈地兜着”的动作描写(或“‘我’的视觉描写”),形象地表现出水鸭在危险面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无畏精神。
【9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作用的能力。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应从结构、内容、主题上分析,从结构上考虑,涉及到开头、结尾、倒叙、插叙、顺序、过渡、照应等文学概念,就从其管辖的区域,应联系上下文,结合文学概念进行解答。首先,在结构上,开篇从某报纸的琐事趣闻栏里读到一则爱情悲剧,引出下文的一对水鸭的爱情故事(或“为下文一对水鸭的爱情故事作铺垫”);其次,在内容上,开篇的“爱情使我意志消沉,使我十分惊恐,使我思绪万千”,和后文“我的一段年轻时期的关于打猎的异乎寻常的记忆”形成鲜明的对比;再次,在主题方面,赞美了动物之间爱情的无私和高尚,批判了人类爱情的自私和丑陋,揭露了人性的无情和残忍。此外,从读者或者效果角度,答激发阅读兴趣,奠定悲惨的感情基调或者暗示后面故事的悲剧结局。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宗皇帝讳世民。隋祚且终,盗贼蜂起。知隋必亡,乃推财养士,结纳豪杰。与晋阳令刘文静善,文静坐事系狱,太宗夜就狱窥见,与图大事。文静为令久,知其豪杰,乃集义兵于城,因共部署。计已定,乃因装寂告高祖。太宗率兵略徇西河,将至霍邑,会天久雨,粗且尽,高祖谋欲还兵太原。太宗谏曰:“义师为天下起,宜直入咸阳,号今天下。今还守一城,是为贼尔,何以自全?”高祖寤,乃将而前。迟明至霍邑与隋将宋老生对阵太宗怒马自南原下坂分伏兵断隋军为二而其阵后兵败走遂斩老生。唐兵攻长安,太宗屯金城坊,攻其西北,遂克之。高祖受禅,进封秦王。贞观元年,诏民弱冠、及笄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贫不能自行者,乡里富人及亲资送之;妇人有子若守节者勿强。四年,太宗谓房玄龄曰:“隋文帝何等主?”对曰:“克己复礼,临朝或至日昳,虽性非仁厚,亦励精之主也。“太宗曰:“其喜察,事皆自决,虽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朕则不然。简天下贤才,委任责成,各尽其用,庶几于理也。”因敕有司:“诏敕不便于时,即宜执奏,不得顺旨施行。”刺史庞相寿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太宗怜之,欲听还归任。魏征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欣然纳之。十三年,召燕饮于阙,询创业熟与守成?玄龄、魏征皆有说辞。太宗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百死一生,故知创业难:征与吾共安天下,祸生所忽,故知守成难。然创业既已往矣,守成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之言,四海之福也!”
(节选自《新唐书·太宗本纪》《资治通鉴》)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迟明至霍邑/与隋将宋老生对阵/太宗怒/马自南原下坂/分伏兵断隋军为二/而击其阵后/兵败走/遂斩老生
B. 迟明至霍邑/与隋将宋老生对阵/太宗怒马自南原下坂/分伏兵断隋军为二/而击其阵后/兵败走/遂斩老生
C. 迟明至/霍邑与隋将宋老生对阵/太宗怒马自南原下坂/分伏兵断隋军为二/而击其阵后/兵败走/遂斩老生
D. 迟明至霍邑/与隋将宋老生对阵/太宗怒/马自南原下坂/分伏兵断隋军/为二而击其阵后/兵败走/遂斩老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取的名号,文中高祖、太宗、隋文帝都是庙号。
B. 受禅,是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文中是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
C. 弱冠、及笄,古代分别指男子和女子成年的年龄,男子加冠和女子插是成年的标志。
D. “日昳”对应的是古代采用地支计时方式十二时辰中的“未时”,现在指13时至15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宗礼贤下士,胸有大志。太宗能舍钱财养能士并结交豪杰,偷偷去狱中拜见刘文静,和他商议聚集义兵而夺取天下的大事。
B. 太宗谋略过人,有将帅才。先部署大计,再告知父亲,及时劝谏宜进不宜退;两军对战,事先谋划伏兵,出其不意而制胜。
C. 太宗推出举措,惠及百姓。太宗即位后出台惠民政策,对成年男女的订婚、迎娶事宜,要求州县官府及乡里作出安排。
D. 太宗善于纳谏,不徇私情。太宗原想让犯贪污罪而被除职的刺史庞相寿回到自己身边任职,因遭到魏征反对而未付诸行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简天下贤才,委任责成,各尽其用,庶几于理也。
(2)召燕饮于阙,询创业熟与守成?玄龄、魏征皆有说辞。
【答案】10. B 11. A 12. D
13. (1)选拔天下才能出众的人,委于重任并要求他们办好事情,让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就差不多符合治国之理了。
(2)太宗召集群臣在宫廷宴饮,询问创业与守住前人成果相比哪个更艰难?房玄龄、魏征都有各自的观点和理由。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题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黎明时分到达霍邑,与隋朝将领宋老生军对阵。太宗从南边原野纵马冲下山坡,分伏兵将宋老生军队截成两段。其中,“霍邑”为地名,“至”的宾语,其前不能断,排除C ;“怒马”为“纵马”意,之间不能断,排除AD;“断隋军为二”之间不能断,排除D。
故选B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识记理解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化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一些避讳的说法、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高祖、太宗、隋文帝都是庙号”表述有误,其中的隋文帝应改为“谥号”,需要强调的是,庙号一般常用“祖”和“宗”字,不用“帝”来取名号。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原想让他回到自己身边任职”错误,应改为“想听从他的申说恢复他原来的职务”。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简”,译为“选拔”“挑选”“简拔”。“责”译为“要求”“责令”;“尽”全部做到,竭力做到,充分做到;“庶几”译为“差不多”“近似”“近乎”“几乎”“大概”;“于理”译为“符合治国之理”“合乎道理”。(2)中,“燕饮”译为通假字“宴饮”;“阙”译为“宫殿”,“宫中”,“朝廷”等;“熟与”译为“与……比谁更”,“与……比谁更难(重要)” “皆”译为“都”,“全”;“说辞”亦作“说词”译为“言辞”、“观点”、“理由”均可。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太宗皇帝名世民。隋朝将要终结,盗贼如群蜂般纷然并起。太宗料知隋朝必亡,于是施舍钱财蓄养能士,结交豪杰。他和晋阳县令刘文静交好,刘文静因案事关在监牢里,太宗夜间去狱中偷偷见他,和他商议夺取天下的大事。刘文静做县令时间久,知道他是豪杰,就在城中聚集义兵,趁机共同策划。计谋已定,就通过裴寂告诉高祖。太宗领兵夺取西河,快到霍邑时,适逢久雨不停,即将断粮,高祖打算回师太原。太宗劝谏说:“义军为天下而起兵,应该直接进入咸阳,号召指挥天下。现在退守太原城,这是贼寇而已,凭什么来保全自己?”高祖李渊醒悟过来,于是率军前进,黎明时分到达霍邑,与隋朝将领宋老生军对阵。太宗从南边原野纵马冲下山坡,分伏兵将宋老生军队截成两段,并从敌阵后出击,隋兵失败逃跑,趁势将宋老生斩了。唐军进攻长安,太宗驻扎金城坊,攻打长安城西北,于是击破敌人,占领长安城。高祖即位,太宗晋升封爵为秦王。太宗贞观元年,下诏:庶民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以上没有夫婿的,州县官府安排按礼节仪式订婚、迎娶;家穷不能自行聘娶的,由同乡的富家与内外亲属资助送亲;已有子而能守节的孤孀,不强求再嫁。贞观四年,太宗对房玄龄说:“隋文帝是什么样的皇帝?”房玄龄回答说:“隋文帝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礼,坐朝有时直到太阳偏西。虽然他的性情不很仁义忠厚,也是励精图治的皇帝。”太宗曰:“隋文帝喜欢体察人事,凡事都自我决断,即使劳累心神、困苦形体,也不能全部符合治国之理。朕就不是这样。选拔天下才能出众的人,委于重任并要求他们办好事情,让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就差不多符合治国之理了。”因而命令有关部门:“诏令如不合时宜,应立即持章表上奏,不能顺承皇上旨意施行。”刺史庞相寿犯贪污罪被解除官职,自己陈述说曾经在秦王府工作过。太宗怜悯他,想听从他的申说恢复他原来的职务。魏征规劝说:“在您做秦王时身边的人,朝廷内外十分多,恐怕人人都依仗恩宠偏爱,这足以让好人害怕。”皇上欣然采纳了他的意见。贞观十三年,太宗召集群臣在宫廷宴饮,询问创业与守住前人成果相比,哪一个更艰难?房玄龄、魏征都有各自的观点和理由。太宗说:“房玄龄同我共同取得天下,历经百死一生,因此知道创业艰难;魏征同我共同安定天下,知道祸乱从细小处产生,因此懂得守住前人成果艰难的道理。然而创业已成过往,守成正应当同大家谨慎对待。”房玄龄等跪拜说:“陛下这样说,这是天下百姓的福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大风留金山两日
苏轼
塔上一铃独自语,明日颠风当断渡。
朝来白浪打苍崖,倒射轩窗作飞雨。
龙骧万解不敢过,渔舟一叶从掀舞。
细思城市有底忙,却笑蛟龙为谁怒。
无事久留量仆怪,此风聊得妻孥忏。
潜山道人独何事,半夜不眠听粥鼓。
【注】此诗是苏轼由徐州改知湖州赴任途中经镇江金山时作。底:什么,潜山道人:北宋诗僧,与诗人交好,诗人赴任途中与之相会,并载之同行。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叙事,借塔铃自语预告大风将至、船只应当停渡的消息:“颠风”是全诗的诗眼。
B. 风无形,借浪以状写风大,“打”“射”“飞”三字,把疾风写得有力有形,可触可感。
C. 五六两句无论是写大船不敢行走还是小舟任随风浪翻腾,都是为了突出风浪的险恶。
D. 诗分两部分,前六句写“大风”,后六句写人事诗人一行因风浪被迫“留金山两日”
15. 诗歌最后四句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4. A 15. 间接抒情(或“借事抒情”“叙事抒情”)。通过童仆“怪”、妻孥“许”和道人专心倾听金山寺粥鼓声的衬托,来表达诗人随缘自适、不以风浪为意的超脱情怀。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颠风”是全诗的诗眼,表述有误。诗眼,应该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本首诗“颠风”并非全诗诗眼;此外开篇是在写景并非“叙事”。
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题干中既要求赏析诗歌最后四句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又要说出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同时要结合内容简要分析。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答题思路:首先,在抒情方式上,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作答,本首诗采用的是间接抒情;其次,进行手法的分析,手法作答侧面烘托、设问、人物细节等方面回答。本诗九、十句写妻孥童仆的态度。他们想快点到湖州,如果“无事久留”,定会受到责怪,此时是因风而留,他们也就无话可说了。后两句说,尽管风浪正掀打着船舱,参寥却正专心地倾听金山寺的木鱼声,反映了僧人不以风浪为意的镇定态度。本首诗歌通过童仆“怪”、妻孥“许”和道人专心倾听金山寺粥鼓声的衬托手法,间接表现了苏轼这种随缘自适、不以风浪为怀的神情。
【点睛】
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直接表达,出现情感词,其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即可体会情感。答题的思路如下: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感情;间接抒情:借助……意象(或画面),渲染……氛围,营造……意境,表达了……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慨英雄孙权风流余韵历经无数风雨而一去不返,只留下歌舞旧址供后人凭吊。
(3)郦道元《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色彩对三峡春冬景物进行描写。
【答案】 (1). 忳郁邑余侘傺兮 (2).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3). 舞榭歌台 (4).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 素湍绿潭 (6). 回清倒影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忳、郁邑、侘傺、榭、素湍、绿潭。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百年来,“中医太落后”“中医不科学”等_______之声_________。当前,中医无论是执业医生数量,还是医疗机构数量,都无法与西医________,医疗服务的天平在向西医倾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西医的差距不是一天造成的,也不是一天就能拉平的。坚持中西医并重,需要中西医“一碗水端平”。中医与西医治疗理念不同,分属不同的医学体系。( )。中医西医各有侧重,各有所长,没有必要分高低、论长短。二者不是对手,而是战友,其共同的敌人是疾病。治疗某种疾病,_______,一种医疗手段也好,两种医疗手段也好,一切以病人受益最大化为原则。无论中医西医,都不能包治百病。“单打独斗”的效果很难取得令人满意,因为是在治疗疑难疾病上。人类健康的星空,需要中西医联手点亮。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质疑 不绝于耳 等量齐观 因人而异
B. 置疑 不绝如缕 等量齐观 因势利导
C. 置疑 不绝于耳 同日而语 因人而异
D. 质疑 不绝如缕 同日而语 因势利导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医重整体,善用“坚盾”,关注“病的人”;西医重局部,善用“利矛”,关注“人的病”。
B. 中医重整体,关注“病的人”,善用“坚盾”;西医重局部,关注“人的病”,善用“利矛”。
C. 中医善用“坚盾”,重整体,关注“病的人”;西医善用“利矛”,重局部,关注“人的病”。
D. 西医重局部,善用“利矛”,关注“人的病”;中医重整体,善用“坚盾”,关注“病的人”。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单打独斗”的效果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特别是在治疗疑难疾病上。
B. 因为在治疗疑难疾病上,所以“单打独斗”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C. “单打独斗”的效果,特别是在治疗疑难疾病上,使它满意很难取得。
D. 特别是在治疗疑难疾病上,“单打独斗”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答案】17. A 18. B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质疑”,提出疑问。“置疑”,表示怀疑,多用于否定。在第一组词语中,应该是表示对中医的怀疑,选“质疑”更恰当,排除BC;“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不绝于耳”,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文中说的是质疑声音不断,应选“不绝于耳”,排除BD;此外,“同日而语”,同一事物或人在不同时间比较,多用于否定式。“等量齐观”,不管事物的差异,同等看待。“因人而异”,根据人的个体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或方式对待。“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本题中,要求选择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文中内容表述的顺序是先说中医,后说西医,故排除D;接着根据后一句话“中医西医各有侧重,各有所长”,以及中西医的各自特点可以得知,中医重整体,西医重局部,排除C;中医重整体,是关注“病的人”,善用“坚盾”;西医重局部,关注“人的病”,善用“利矛”,排除A。只有B项表述最连贯。
故选B。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A项,“取得令人满意”搭配不当。
B项,“因为”“所以”构成因果关系,但“因为”引领的是介词短语而不是句子,有误。
C项,末句的“使”字对应的句子成分残缺了,另有杂糅和搭配不当之嫌。
D项,与前一句话构成递进关系,都从否定这方面来说的,语势连贯,没有语病。
故选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研究表明,许多鸟类都进行李节性迁徙,其迁徙往往是沿着一定路线进行。_________,从几公里到逾万公里,最长的旅程要数北极燕鸣,远到1.8万公里。它们在迁徙前必须储备足够的能量,能量的储备方式主要是沉积脂肪。不仅__________,而且脂肪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水分也能为身体所利用。鸟类的迁行为是在进行过程中产生的。由于环境不断变化,其行为也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中。即使到了今天,____________。例如野生的金丝雀从前是地中海地区的一种留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分布区已扩展到欧洲大陆波罗的海地区,现在在地中海地区这种鸟仍为留鸟,但在新的分布区内变成了一种候鸟。
【答案】 (1). 迁徙距离有近有远 (2). 脂肪为候鸟提供能量 (3). 迁徙行为仍在不断形成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第一个空根据横线前“迁徙往往是沿着一定路线进行”和横线后“从几公里到逾万公里”,可以推断横线上应该填迁徙距离有近有远(答“迁徙路程长短不一”也可);第二个空根据上文讲述的沉淀脂肪,和横线后“而且脂肪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水分也能为身体所利用。”,可填入“脂肪为候鸟提供能量”(须以“脂肪”为主语,否则错误);第三个空根据“环境不断变化,其行为也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中”,这种行为就是迁徙,“即使到了今天”,可填入“迁徙行为仍在不断形成”(或“鸟类行为也在不断变化”也可。注意字数限制。
【点睛】做这类题目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语段讨论的话题,然后认真推敲每一处空白处与上下文的关系,做到填写每一处空白处,既要做到前瞻又要后顾,这样即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填写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连贯通顺,另外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中的隐性要求,按要求作答。
21.下面是某校开学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答案】通过晨午检,正常的就正常教学。异常的安置在临时隔离场所,待所属社区或家长接走后对该场所消毒;之后追踪、随访,确认恢复正常后回归教学,并向校长汇报,校长将该情况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把握所给图的类型,然后明确题干的要求,最后按照要求进行解答。本题所提供的图是“某校开学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流程图”,要求“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从图上来看,应该按照由上往下的顺序进行拟写,第一步是通过晨午检,第二步是晨午检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常的,正常的就正常教学,另一种是异常的,异常的安置在临时隔离场所,待所属社区或家长接走后对该场所消毒;第三步是之后追踪、随访,确认恢复正常后回归教学,并向校长汇报,校长将该情况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光明网”报道,3月16日晚,一名几天前回到北京的澳大利亚籍华人引发众人关注。视频显示,这名女子在隔离期间外出跑步,还没有戴口罩。面对社区工作人员的不断劝阻,该女子竟大喊“救命,有人骚扰”,并指责工作人员无理取……第二天,“拜耳中国”对此作出回应——
声明
拜耳一贯遵守经营地所在国的法律和法规,并坚定支持中国政府和民众的抗疫行动,对于网上流传的视频,拜耳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核实,经查,该涉事人为拜耳员工,对于该事件,拜耳做出如下声明:
公司已根据相关规定,对该员工做出辞退处理,立刻生效。
拜耳中国所有员工,都应严格遵守各地政府抗击新冠疫情的各项措施,并严格遵守当地法律和法规。
拜耳将继续与中国政府和民众一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早日取得最后胜利做出贡献。
拜耳中国
2020年3月17日
针对拜耳中国辞退该女子这一事件,网友大多持肯定态度,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某班语文老师拟让同学们在班上交流自己的着法,请你以该班学生李华的名义写一篇发言稿参与交流。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责任和担当
大家好!
针对拜耳中国辞退该女子这一事件,我主要想从企业角度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拜耳在核实网上流传的视频后,坚定支持中国政府和民众的抗疫行动,并对涉事员工进行处理。体现了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我们要有责任和担当意识。
责任如阳光,能激发潜能;责任如甘露,能净化心灵;责任如烛光,能照亮人生。勇于担当,源于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没有干事创业的崇高追求,没有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没有舍身忘我的拼搏精神,事业是不可能成功的。一个人不论职务高低,一旦走上了工作岗位,就意味着肩挑担子,背负责任。
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对于应负的责任,迎着风险也要干好,实践担当的精神,提升担当的能力,做到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善担当。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准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花木兰替父从军体现的是一位儿女对父母、对家庭的责任;精忠报国体现的是南宋名将岳飞对国家的责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是范仲淹对人民的责任。
责任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约束、一种使命。做人有责任,做事有责任,干社区工作则更应有责任。责任是什么?责任就是份内应做的事情,是岗位职责范围内应承担的任务,是“在其位”应当完成的使命,是“食俸禄”必须不讲任何条件任何价钱去做好的工作。不论其范畴多么广泛,也不论其内涵多么丰富,责任都既是一种客观需要,也是一种主观追求;既是自律,也是他律。正因为如此,我们说,责任是成就事业的可靠途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那么,作为一个企业,我们必须时刻认清责任,不畏责任,勇于承担责任,乐于承担责任。作为企业的员工,我们更需要如此。因为这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自己的人品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如果只把工作当作一件差事,或者只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是从事最喜欢的工作,你依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激情。
记得美国前总统林肯说的一句话:“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针对拜耳中国辞退该女子这一事件,在班上交流自己的着法,以某班学生李华的名义写一篇发言稿,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针对“拜耳中国”辞退该女子这一事件,可对“拜耳中国”的行为持肯定态度,也可持否定态度,还可质疑“拜耳中国”的行为是否得当。如持肯定态度,可从“拜耳中国”对法律(规则)的尊重,对员工素质的重视,以及其作为一家跨国企业的合作意识、担当精神与处事效率等角度进行说理;如持否定态度或对其行为进行质疑,可从其处置是否过当,其调查时间是否太短、处置是否太仓促等角度说理。不管持何种态度,“拜耳中国”对员工的处置行为均可给人们带来一些启示:作为一家企业,其对法律(规则)的尊重、对员工素质的重视,以及合作意识、担当精神与处事效率,既是其生存之道,更是其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而作为个人,规则意识和良好素质应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
【参考立意】:要有规则意识;良好素质是为人处世之本;尊重法律,任何人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企业要有担当精神,等等。
【行文结构安排】:具体作文时,要注意行文格式,行文一定要符合发言稿的格式要求。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尽情确定选题,有的放矢;二是观点尽量集中,深刻独到;三是紧紧围绕材料内容展开,论述时注意结构环环相扣。在本次作文中,可以首先拟一个隐含或者直接点明观点标题,接着开头针对“拜耳中国辞退跑步女事件”亮出自己态度,论述时要紧紧围绕这一事件,陈述理由与此密切关联。需要注意的是,针对该事件一定要谈个人看法,从材料出发引出观点,观点要明确,结构要清晰,论证要有条理,语句通顺。
【相关素材积累】:
1、尊重,是一个古老的字眼,千百年来,围绕着它,曾经上演过一幕幕让人难忘的故事三国后期,晋武帝司马炎派大将羊祜出兵伐吴。吴帝孙浩也让最出色的部将陆航出战迎敌。两位将领一经对峙,便发现对方是既有雄才大略又胸怀坦荡的人。于是便都产生了一种相互提防而又相互敬重的心理。两人对对方国家的百姓从不下令抢掠,对俘虏的对方的士兵,也都好生对待。羊祜过寿,陆抗送酒;陆抗生病,羊祜送药。两人虽是敌手,但却从不对送来的东西有所疑惑。时至今日,这还被世人传为美谈。
2、个人的责任和担当。1999年3月14日,黄志全在驾驶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他强忍剧痛,做了三件事:第一,把巴士缓缓地靠向路边,并用最后的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第二,把汽控车门打开,让乘客依次安全地下了车;第三,将发动机熄灭了,确保巴士和乘客的安全。他用生命最后一分钟的努力,实践了一个普通司机的责任和担当。1865年,美国内战到了尾声,南军面临溃败,有人向南军统帅罗伯特·李提议,将军队化整为零,分散到老百姓中开展游击战,他们认为这样做会有机会反败为胜。但罗伯特·李坚决不同意,他说:战争是军人的职业,我们要是这样做,就等于把战争的责任推给了羸弱的老百姓。我虽然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军人,但我绝不会同意这种不尽责任、不讲担当的做法!
3、企业的责任和担当。马云说:“大公司的‘大’不是利润大、收入大、市场份额大,而是责任大、担当大,人们希望你能担当更多的责任,希望你能做更多的事情。”2015年9月16日,马云在北京师范大学启动“马云乡村教师计划”。根据该计划,马云每年为100名乡村教师提供总金额为1000万元的奖金资助和持续三年的专业发展支持。他在现场表示:“这些钱是微不足道的,我下半辈子希望作为乡村教师的代言人,唤起社会对乡村教师的重视。”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