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

希望每天收到我们的文章吗,点上面蓝色文字“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就可以。

‍‍‍2019年12月高考分类练习专辑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9月高考试题分析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0年高考二套题AB卷模拟题出版,数量有限,卖完即止!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利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砂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哲学建构过程主要涉及哲学之“流”。除“流”之外,哲学的发展还面临“源”的问题。与其他思想一样,哲学之“源”和它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众所周知,先秦时期,中国哲学的萌发和发展便与那个时代的变革,包括礼法之争,紧密相关。作为中国哲学生成过程的延续,今天的哲学思考和建构同样与所处的时代无法分离。从宽泛的层面看,现时代需要加以关注的问题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资本的影响。资本与市场相互联系,其影响无处不在,从知识、信息到权力等。资本已泛化到各个领域,并从不同方面制约着人们的生活。资本膨胀的结果之一是人本身的商品化以及对金钱的崇拜,后者导致金钱拜物教和商品拜物教;这是马克思在较早时候已经指出的,这类现象在今天不仅没有终结,而且在一个更为内在的层面影响着人们的言和行。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抑制资本的过度泛滥并避免金钱拜物教和商品拜物教的蔓延?这是当代哲学思考无法回避的问题。

其次是权力问题。权力古已有之,它包含着对人的多方面支配和控制。从逻辑的角度看,权力具有公共性,它本来应该是个体权利让渡的结果,但现在看到的却常常是权力对个体权利的消解和支配。就权力与人的关系而言,权力的作用之一在于通过社会控制以担保社会秩序,然而,权力如果不适当地发展,其控制之维往往会压倒秩序的方面,并由此形成所谓权力的傲慢。与之相关的是个体自主性的被抑制,后者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的现象。按照福柯的说法,权力概念不仅仅限于政治领域,而且每每引向知识之域,并使知识、文化也获得权力的意义。相应于此,权力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影响人们的生活。如何避免权力的僭越,无疑也是现实生活中需要正视和面对的问题。

再次是技术问题。在当今社会,技术的影响已如同水银泻地,无孔不入。从生物技术、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到人工智能,技术对日常生活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影响日益凸显。技术本来是人自身发展出来以造福于人的,但是在技术不断地膨胀之后,也包含失控的可能性,人本身则有逐渐沦为物、成为被支配的存在之虞。人创造的技术反过来支配和控制人类本身,这在实质上表现为技术的异化。如何将技术的发展引向合理的价值方向,避免技术异化以及与之相关的消极后果,构成了现代社会面临的又一问题。

应对以上问题,既关乎知识经验,也离不开哲学的视野。从哲学的层面回应以上问题,中国哲学无疑不可忽视:中国哲学的诸种观念为应对以上问题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质言之,资本、权力、技术的深层影响既构成了中国哲学发展的背景,也是中国哲学需要面对的问题,两者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与时代的关系。中国哲学不仅具有古老而常新的思想魅力,而且对于思考和回应时代的现实问题也有多方面启示意义。中国哲学在当代的延续既需要承继中国传统哲学,也需要基于历史变迁,回应时代问题。

(摘编自杨国荣《中国哲学:内涵和走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哲学从先秦时期的萌发与发展到今天的延续,都与所处的时代有紧密的关联。

B.金钱崇拜现象至今没有终结,它使资本进一步膨胀,在更深层面影响人们的言行。

C.公共性的权力源自个体权利的让渡,但现实生活中它却常常消解和支配个体权利。

D.人类可能被自身创造的技术支配和控制,技术的发展需要合理的价值方向作引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哲学和时代的关系为论述的前提,着重讨论现时代哲学要加以关注的问题。

B.文章论证权力对人多方面支配和控制,是按从逻辑到权力与人关系的顺序推进的。

C.文章对当今社会技术的作用与消极后果都有论及,客观全面,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D.文章从资本、权力和技术方面论述哲学要面对的时代问题,逐层深入,逻辑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适当发展权力,协调好政治之维与秩序方面的关系,是正视和面对权力僭越的基础。

B.技术能造福人类,但也可能失控,技术膨胀的后果就是技术的利弊都变得更加突出。

C.中国哲学的发展离不开时代背景,也必须回应时代问题,这正体现它与时代的关系。

D.面对资本泛滥、权力僭越和技术异化的时代问题,中国哲学给出了富有启示的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城市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自其形成以来便持续遭受着来自外界以及自身的各种扰动。这些扰动不仅包括能源短缺、空气污染等社会问题,还包括洪涝、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以及疾病传播、交通或通信系统瘫痪等重大人为灾难。这些扰动因素不仅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无法完全避免,严重制约着城市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2002年,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ICLEI)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全球峰会上将“韧性”的概念引入城市建设与防灾减灾领域,有关韧性城市(又译作“弹性城市”)的学术研究便应运而生。通常认为,韧性城市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做好应对、化解重大突发性风险的准备;有效减少灾害发生时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有效维持城市系统基本运转;快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韧性城市理念主张以“预防——减缓——适应”的态度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强调接受挑战,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突发灾害对城市生活的影响。而海绵城市建设仅仅是韧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还应当从更高层面的韧性城市理念出发,寻找应对城市各种突发风险的思路。

(摘编自孙浩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建设韧性城市除了强化城市系统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的自我调适能力,还应注重从突发灾害中汲取经验,增强学习能力,研制新的应对策略,提升变消极因素为积极机遇的转化能力。2012年10月,飓风“桑迪”袭击了美国,灾后重建工作组为受灾地区的韧性城市建设提出了69项建议,其中包括升级改造电网、重新规划燃料供应链、加强无线网络建设、提高防洪建筑标准等诸多方面。

韧性城市建设,在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2013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启动了“全球100韧性城市”项目。不过,每座城市在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经济生活等方面差异显著,这就决定了很难为韧性城市的建设建立统一的发展模板。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特点,从工程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经济韧性等维度制定不同的韧性发展策略。

位处中国西部干燥多风地区的银川市,通过湖泊湿地保护、小微公园打造、城市绿化廊道建设,以及在城市周围大面积种植耐旱沙植物用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极大提升了城市自身的生态韧性。

(摘编自梁宏飞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联合国减灾署于2012年发布了“让城市更具韧性十大指标体系”,其中包括维护、更新并向公众公开与提升抗灾能力相关的数据。比如某公园举办大型游园活动,主办单位可向城市数据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城市数据管理部门应整合公交地铁到站刷卡人数、公园电子门票刷卡人数、公园周边汽车停靠数量等大数据并进行云计算,然后在各大社交平台实时发布活动中心区域及周边区域人员流动轨迹和游客数量变化,为个人安全出行以及主办单位预判风险、保障活动顺利进行提供参考。建立城市信息交互机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可以为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生态过载、环境污染、疾病传播、经济结构局部失衡等风险提供数据支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2016年联合国公布的《新城市议程》提出,城市发展的愿景是“可以在韧性和永续的城市和人类社区定居、生产,提高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并促进繁荣”。伴随着科技进步,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灾害防治、危机应对和应急管理中逐渐成为重要的技术支撑。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数据库,增强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提高韧性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的智能化,可以让城市生活更安全、更健康、更有活力。

(摘编自周利敏等的相关文章)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供电系统严重受损、持续暴雨市区内涝、网络故障通讯中断、建桥修路车辆绕行等都属于城市突发扰动因素。

B.由于重大突发风险无法完全避免因而有必要开展韧性城市研究,有关它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与防灾减灾领域。

C.地震频发城市应注重提升工程韧性和社会韧性,干旱多风沙的城市应注重提升自身的生态韧性。

D.建立城市信息交互机制,可为城市应对多种风险提供数据支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使之更安全、健康、有活力。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设韧性城市的目的是消除各种突发灾害对于城市生活的影响,此外要提升城市吸水性和蓄积水再利用能力。

B.韧性城市建设应从以往的突发灾害中汲取经验,灾后韧性城市建设应当以增强经济韧性为中心。

C.大型活动主办单位应整合大数据,实时发布人员流动轨迹和人员流动量,保障活动安全进行。

D.韧性城市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繁荣,也符合联合国发布的城市发展愿景。

6.今年春节后,我国某市爆发疫情,综合本文的材料,请你对某市“韧性城市建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补天(节选)

鲁迅

粉红的天空中,曲曲折折的漂着许多条石绿色的浮云,天边的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地上都嫩绿了,便是不很换叶的松柏也显得格外的娇嫩。桃红和青白色的斗大的杂花,在眼前还分明,到远处可就成为斑斓的烟霭了。

轰!!!

在这天崩地塌的声音中,女娲猛然醒来,同时也就向东南方直溜下去了,伊伸了脚想踏住,然而什么也踹不到,连忙一舒臂揪住了山峰,这才没有再向下滑的形势。

但伊又觉得水和沙石都从背后向伊头上和身边滚泼过去了,略一回头,便灌了一口和两耳朵的水,伊赶紧低了头,又只见地面不住的动摇。幸而这动摇也似乎平静下去了,伊向后一移,坐稳了身子,这才挪出手来拭去额角上和眼睛边的水,细看是怎样的情形。情形很不清楚,遍地是瀑布般的流水;大概是海里罢,有几处更站起很尖的波浪来。可是终于大平静了,大波不过高如从前的山,像是陆地的处所便露出棱棱的石骨。

伊正向海上看,只见几座山奔流过来,一面又在波浪堆里打旋子。伊恐怕那些山碰了自己的脚,便伸手将他们撮住,望那山坳里,还伏着许多未曾见过的东西。伊将手一缩,拉近山来仔细的看,只见那些东西在旁边的地上吐得很狼藉,似乎是金玉的粉末,又夹杂些嚼碎的松柏叶和鱼肉。他们也慢慢的陆续抬起头来了,女娲圆睁了眼睛,好容易才省悟到这便是自己先前所做的小东西———先前用泥造的人,只是怪模怪样的已经都用什么包了身子,有几个还在脸的下半截长着雪白的毛毛了,虽然被海水粘得像一片尖尖的白杨叶。

“上真救命……”一个脸的下半截长着白毛的昂了头,一面呕吐,一面断断续续的说,“救命……臣等……是学仙的。谁料坏劫到来,天地分崩了……现在幸而……遇到上真……请救蚁命……并赐仙……药”他于是将头一起一落的做出异样的举动。伊都茫然,只得又说,“什么?”他们中的许多也都开口了,一样的是一面呕吐,一面“上真上真”的只是嚷,接着又都做出异样的举动。伊无法可想的向四处看,便看见有一队巨鳌正在海面上游玩,伊不由得喜出望外了,立刻将那些山都搁在他们的脊梁上,嘱咐道:“给我驼到平稳点的地方去罢!”巨鳌们似乎点一点头,成群结队的驼远了。

伊嘘一口气,心里较为轻松了,再转过眼光来看自己的身边,流水已经退得不少,处处也露出广阔的土石,伊又仰了脸去看天。天上一条大裂纹,非常深,也非常阔。伊站起来,用指甲去一弹,一点不清脆,竟和破碗的声音相差无几了。伊皱着眉心,向四面察看一番,又想了一会,便拧去头发里的水,分开了搭在左右肩膀上,打起精神来向各处拔芦柴:伊已经打定了“修补起来再说”的主意了。

伊从此日日夜夜堆芦柴,柴堆高多少,伊也就瘦多少。芦柴堆到裂口,伊才去寻青石头。当初本想用和天一色的纯青石的,然而地上没有这么多,大山又舍不得用,有时到热闹处所去寻些零碎,看见的又冷笑,痛骂,或者抢回去,甚而至于还咬伊的手,伊于是只好掺些白石,再不够,便凑上些红黄的和灰黑的,后来总算将就的填满了裂口,只要一点火,一熔化,事情便完成,然而伊也累得眼花耳响,支持不住了。

这时昆仑山上的古森林的大火还没有熄,西边的天际都通红。伊向西一瞟,决计从那里拿过一株带火的大树来点芦柴垛。伊回手便从火树林里抽出一株烧着的大树来,要向芦柴堆上去点火。伊就去点上火,而且不止一地方。

火势并不旺,那芦柴是没有干透的,但居然也烘烘的响,很久很久,终于伸出无数火焰的舌头来,一伸一缩的向上舔,又很久,便合成火焰的重台花,又成了火焰的柱,赫赫的压倒了昆仑山上的红光,大风忽地起来,火柱旋转着发吼,青的和杂色的石块都一色通红了,饴糖似的流布在裂缝中间,像一条不灭的闪电。

风和火势卷得伊的头发都四散而且旋转,汗水如瀑布一般奔流,大光焰烘托了伊的身躯,使宇宙间现出最后的肉红色。

火柱逐渐上升了,只留下一堆芦柴灰。伊待到天上一色青碧的时候,才伸手去一摸,指面上却觉得还很有些参差。

“养回了力气,再来罢……”伊自己想。

伊于是弯腰去捧芦灰了,一捧一捧的填在地上的大水里,芦灰还未冷透,蒸得水渐渐的沸涌,灰水泼满了伊的周身。大风又不肯停,夹着灰扑来,使伊成了灰土的颜色。“吁!”伊吐出最后的呼吸来。

天边的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这时候,伊以自己用尽了自己一切的躯壳,便在这中间躺倒,而且不再呼吸了。

有一日,天气很寒冷,却听到一点喧嚣,那是禁军终于杀到了。他们左边一柄黄斧头,右边一柄黑斧头,后面一柄极大极古的大纛,躲躲闪闪的攻到女娲死尸的旁边,却并不见有什么动静。他们

就在死尸的肚皮上扎了寨,因为这一处最膏腴,他们检选这些事是很伶俐的。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语言华丽,如“粉色的天空”、“石绿色的浮云”、“金球”般的太阳等,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艳丽的壮阔图景。

B.女娲一舒臂揪住了山峰,将山搁在巨鳌的脊梁上,从昆仑山古森林中拿一株带火的大树,这些内容出人意料,让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C.文中写女娲炼石补天,“柴堆高多少,伊也就瘦多少”,“累得眼花耳响”,最后躺倒不再呼吸,表现其作为上古大神,也有力所不及、无能为力之时。

D.作者用语生动形象,“一片尖尖的白杨叶”、“昂了头,一面呕吐,一面断断续续的说”、“一起一落的做出异样的举动”,写出了人类的狼狈不堪。

8.小说塑造了女娲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6分)

 

9.《补天》是鲁迅先生小说集《故事新编》的第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归崇敬,字正礼,苏州吴人。治礼家学,多识容典,擢明经。遭父丧,孝闻乡里。调国子直讲。天宝中,举博通坟典科,对策第一,迁四门博士。有诏举才可宰百里者,复策高等,授左拾遗。肃宗次灵武,再迁起居郎、史馆修撰,修国史、仪注。以贫求解。未几,有事桥陵、建陵,召还参掌仪典。代宗幸陕,召问得失,崇敬极陈:“生人疲敝,当以俭化天下,则国富而兵可用。”时百官朝朔望,皆服褶,崇敬非之,建言:“三代逮汉无其制,隋以来,始有服者,事不稽古,宜停。”诏可。时有方士巨彭祖建言:“唐家土德,请以四季月郊祀天地。”诏礼官儒者杂议。崇敬议:“《礼》以先立秋十八日祀黄帝,黄帝于五行为土。彭祖牵纬候说,事诡不经,不可用。”事皆施行。大历初,充吊祭册立新罗使。海道风涛,舟几坏,众惊,谋以单舸载而免,答曰:“今共舟数十百人,我何忍独济哉?”少选,风息。先是,使外国多赍金帛,贸举所无,崇敬囊橐惟衾衣,东夷传其清德。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皇太子欲临国学行齿胄礼,崇敬以学与官名皆不正,乃建议:请以国子监为辟雍省。祭酒、司业之名,非学官所宜。请以祭酒为太师氏,位三品;司业为左师、右师,位四品。有诏尚书省集百官议。皆以习俗久,制度难分明,国学非世官,不得名辟雍省、太师氏。大抵惮改作,故无施行者。坐史给禀钱不实,贬饶州司马。德宗立,召还,复拜国子司业,稍迁翰林学士、充皇太子侍读。田悦、李纳禀命,持节宣慰,称旨,宠赐缯帛,儒先以为荣。迁工部尚书,仍前职。年老,以兵部尚书致仕。卒,年八十八,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宣。论撰数十篇。

(节选自《新唐书·归崇敬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B.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C.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D.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经:是唐朝科举的基本科目,意思是通晓经义,考试时以通经的比例来决定等第。B.朔望:即朔日和望日,也就是农历的每月十五和最后一天。古代朔望常行朝谒之礼。C.三代:指夏、商、周三代。《孟子》“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中的“三代”亦为此意。

D.致仕:指的是交还官职,辞官回家。一般致仕的年龄是七十岁,有疾患则可以提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归崇敬科考优异,对策出众。他先是考中明经科,后又考中博通坟典科;其后两次对策,分别名列第一和高等,并因此几次得官。

B.归崇敬学识渊博,熟悉典制。桥陵、建陵有事,他参与掌管礼仪典章;方士巨彭祖建议在四季月郊祀天地,他据《礼》予以反驳。

C.归崇敬临危不惧,义不独生。出使新罗,遇到风暴,船几乎被毁,众人打算用小船载他先走,他与大家同生共死,不愿独自偷生。

D.归崇敬直言进谏,均被采纳。百官上朝时穿袴褶,他勇于批评并建议停止;他认为国子学的名称与官名都不正规,故而建议修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代宗幸陕,召问得失,崇敬极陈:“生人疲敝,当以俭化天下,则国富而兵可用。”

 

(2)田悦、李纳禀命,持节宣慰,称旨,宠赐缯帛,儒先以为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海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称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①销得:值得之意。②梁广:画家,善画海棠。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运用拟人修辞形容春风有意,给大自然带来姹紫嫣红、勃勃生机,引得诗人携酒赋诗,欣赏春色。

B.唐人誉海棠花为“花中神仙”,颔联用“丽”“妖娆”二词高度概括了海棠花的美艳气质。

C.颈联中的“莫愁”为古诗词中的常见形象,李商隐在《马嵬(二)》中也写道“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二者含义基本一致。

D.此诗风格“清婉明白”,既歌颂了海棠的自然美,也表现出诗人对美的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15.本诗是一首咏海棠的佳作,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海棠的神韵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序言中,琵琶女自叙“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的辛酸处境,诗歌正文中最能体现这两句内容的诗句是“       ,      ”。

(2)《逍遥游》中,大鹏之所以飞上九万里的高空然后再向南飞,是因为“        ,       ”。

(3)同为送别之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识字是教育的初步。《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先生教给他们识字。秦以前字体非常庞杂,贵族子弟所学的,大约只是官书罢了。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他也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别体渐归淘汰,识字便简易多了。这时候贵族阶级已经没有了,所以渐渐注重一般的识字教育。到了汉代,考试史、尚书史(书记秘书)等官儿,都只凭识字的程度;(    )相传最古的字书是《史籀篇》,是周宣王的太史籀作的。这部书已经佚去,因此许慎《说文解字》里收了好些“籀文”,又称为“大篆”,字体和小篆差不多,和三百年以前秦始皇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简直一样。所以现在相信这只是始皇以前秦国的字书。“史籀”是“书记必读”的意思,只是书名,不是人名。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识字教育更注重了。识字需要字书。

B.识字需要字书。识字教育更注重了。

C.更注重识字教育了。识字需要字书。

D.需要字书识字。更注重识字教育了。

18.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书记必读”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B.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到哔哔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

C.天气不佳,令人不愉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D.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部书已经佚去,因此许慎《说文解字》里收了好些“籀文”,又称为“大篆”,字体和小篆差不多,和秦始皇以前三百年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简直一样。

B.这部书已经遗失,但许慎《说文解字》里收了好些“籀文”,又称为“大篆”,字体和小篆差不多,和三百年以前秦始皇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简直一样。

C.这部书已经遗失,因此许慎《说文解字》里收了好些“籀文”,又称为“大篆”,字体和小篆差不多,和三百年以前秦始皇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简直一样。

D.这部书已经佚去,但许慎《说文解字》里收了好些“籀文”,又称为“大篆”,字体和小篆差不多,和秦始皇以前三百年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简直一样。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是汉代人的说法。在他们当时的语言中,①     。一个地方的水土,也就是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着人们的性格、语调、歌谣等等,这类事情叫风。而社会中人的好恶,尤其是上流人物的情欲,影响着人们的趣味、欲望、追求等等,这类事情叫俗。两样加起来就称为风俗。在现代社会中,风俗已经没有那么仔细的区分,我们都是两个字连用,风俗的含义也已很清楚。

②       :有物质的方面,比如饮食、服饰、民居生活器具等等;③       ,比如方言、民歌、戏曲、信仰等等;还有类似制度方面的,比如婚丧嫁娶的仪式等等。讲风俗地理,也就是讲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讲他们的地区差异,这是文化地理中很重要的内容。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2020年当地时间5月1日,加拿大疫情最严重的魁北克省租用安-225运输机,装载从中国采购的医疗物资抵达蒙特利尔机场。目前安-225的“档期”已排到5月中旬,一个小时的租金高达12万美元。但由于它的运载量巨大,酬载总量(包括它机舱内和机身上搭载的所有物资重量)250吨到300吨,许多国家宁愿排队也要等待租用安-225到中国来自提医疗防护物资。据专业航空网站信息显示自4月13日起,这架世界仅有的乌克兰“空中巨无霸”安-225运输机在近20天内已经5次飞抵中国天津机场分别为5国运送大量医疗防护物资。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柳叶刀》总编霍顿:从3月底开始一直在自我隔离,可能在接下来的三至五周还要继续自我隔离。一方面这种感觉很奇怪,不能去工作也不能见朋友,但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机会,我可以思考,可以反思这场疫情的意义。我也可以每天和《柳叶刀》的同事沟通,这次疫情造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影响,就是它让我们更靠近彼此了,隔离期间大家会更努力地去靠近彼此。

可以这么说,我们更努力地去理解彼此,用善意对待他人,这是疫情造成的一个非常奇怪的结果。的确,我们必须在家自我隔离,但实际上我们的心却更近了,也比疫情前更珍视彼此了,我希望这个结果可以一直保持下去。

请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疫情的意义”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利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砂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哲学建构过程主要涉及哲学之“流”。除“流”之外,哲学的发展还面临“源”的问题。与其他思想一样,哲学之“源”和它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众所周知,先秦时期,中国哲学的萌发和发展便与那个时代的变革,包括礼法之争,紧密相关。作为中国哲学生成过程的延续,今天的哲学思考和建构同样与所处的时代无法分离。从宽泛的层面看,现时代需要加以关注的问题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资本的影响。资本与市场相互联系,其影响无处不在,从知识、信息到权力等。资本已泛化到各个领域,并从不同方面制约着人们的生活。资本膨胀的结果之一是人本身的商品化以及对金钱的崇拜,后者导致金钱拜物教和商品拜物教;这是马克思在较早时候已经指出的,这类现象在今天不仅没有终结,而且在一个更为内在的层面影响着人们的言和行。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抑制资本的过度泛滥并避免金钱拜物教和商品拜物教的蔓延?这是当代哲学思考无法回避的问题。

其次是权力问题。权力古已有之,它包含着对人的多方面支配和控制。从逻辑的角度看,权力具有公共性,它本来应该是个体权利让渡的结果,但现在看到的却常常是权力对个体权利的消解和支配。就权力与人的关系而言,权力的作用之一在于通过社会控制以担保社会秩序,然而,权力如果不适当地发展,其控制之维往往会压倒秩序的方面,并由此形成所谓权力的傲慢。与之相关的是个体自主性的被抑制,后者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的现象。按照福柯的说法,权力概念不仅仅限于政治领域,而且每每引向知识之域,并使知识、文化也获得权力的意义。相应于此,权力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影响人们的生活。如何避免权力的僭越,无疑也是现实生活中需要正视和面对的问题。

再次是技术问题。在当今社会,技术的影响已如同水银泻地,无孔不入。从生物技术、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到人工智能,技术对日常生活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影响日益凸显。技术本来是人自身发展出来以造福于人的,但是在技术不断地膨胀之后,也包含失控的可能性,人本身则有逐渐沦为物、成为被支配的存在之虞。人创造的技术反过来支配和控制人类本身,这在实质上表现为技术的异化。如何将技术的发展引向合理的价值方向,避免技术异化以及与之相关的消极后果,构成了现代社会面临的又一问题。

应对以上问题,既关乎知识经验,也离不开哲学的视野。从哲学的层面回应以上问题,中国哲学无疑不可忽视:中国哲学的诸种观念为应对以上问题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质言之,资本、权力、技术的深层影响既构成了中国哲学发展的背景,也是中国哲学需要面对的问题,两者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与时代的关系。中国哲学不仅具有古老而常新的思想魅力,而且对于思考和回应时代的现实问题也有多方面启示意义。中国哲学在当代的延续既需要承继中国传统哲学,也需要基于历史变迁,回应时代问题。

(摘编自杨国荣《中国哲学:内涵和走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哲学从先秦时期的萌发与发展到今天的延续,都与所处的时代有紧密的关联。

B.金钱崇拜现象至今没有终结,它使资本进一步膨胀,在更深层面影响人们的言行。

C.公共性的权力源自个体权利的让渡,但现实生活中它却常常消解和支配个体权利。

D.人类可能被自身创造的技术支配和控制,技术的发展需要合理的价值方向作引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哲学和时代的关系为论述的前提,着重讨论现时代哲学要加以关注的问题。

B.文章论证权力对人多方面支配和控制,是按从逻辑到权力与人关系的顺序推进的。

C.文章对当今社会技术的作用与消极后果都有论及,客观全面,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D.文章从资本、权力和技术方面论述哲学要面对的时代问题,逐层深入,逻辑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适当发展权力,协调好政治之维与秩序方面的关系,是正视和面对权力僭越的基础。

B.技术能造福人类,但也可能失控,技术膨胀的后果就是技术的利弊都变得更加突出。

C.中国哲学的发展离不开时代背景,也必须回应时代问题,这正体现它与时代的关系。

D.面对资本泛滥、权力僭越和技术异化的时代问题,中国哲学给出了富有启示的答案。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解答】(1)B.因果倒置,由第二段“资本膨胀的结果之一是人本身的商品化以及对金钱的崇拜,后者导致金钱拜物教和商品拜物教;这是马克思在较早时候已经指出的,这类现象在今天不仅没有终结”可知,“金钱的崇拜”是结果,“资本膨胀”是原因。
故选B。
(2)D.无中生有,由第一段“从宽泛的层面看,现时代需要加以关注的问题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可知,是“三个层面”,“逐层深入”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D。
(3)A.由第三段“按照福柯的说法,权力概念不仅仅限于政治领域,而且每每引向知识之域,并使知识、文化也获得权力的意义”可知,“权力概念不仅仅限于政治领域,而且每每引向知识之域”,“适当发展权力,协调好政治之维与秩序方面的关系,是正视和面对权力僭越的基础”属于无中生有。
B.以偏概全,由第四段“人创造的技术反过来支配和控制人类本身,这在实质上表现为技术的异化”可知,“技术膨胀的后果”实质是“技术的异化”,为技术的弊端,并非“利弊都变得更加突出”。
D.张冠李戴,由最后一段“中国哲学不仅具有古老而常新的思想魅力,而且对于思考和回应时代的现实问题也有多方面启示意义”可知,“中国哲学给出了富有启示的答案”的是“思考和回应时代的现实问题”。
故选C。

答案:
(1)B
(2)D
(3)C

【点评】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城市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自其形成以来便持续遭受着来自外界以及自身的各种扰动。这些扰动不仅包括能源短缺、空气污染等社会问题,还包括洪涝、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以及疾病传播、交通或通信系统瘫痪等重大人为灾难。这些扰动因素不仅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无法完全避免,严重制约着城市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2002年,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ICLEI)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全球峰会上将“韧性”的概念引入城市建设与防灾减灾领域,有关韧性城市(又译作“弹性城市”)的学术研究便应运而生。通常认为,韧性城市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做好应对、化解重大突发性风险的准备;有效减少灾害发生时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有效维持城市系统基本运转;快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韧性城市理念主张以“预防——减缓——适应”的态度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强调接受挑战,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突发灾害对城市生活的影响。而海绵城市建设仅仅是韧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还应当从更高层面的韧性城市理念出发,寻找应对城市各种突发风险的思路。

(摘编自孙浩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建设韧性城市除了强化城市系统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的自我调适能力,还应注重从突发灾害中汲取经验,增强学习能力,研制新的应对策略,提升变消极因素为积极机遇的转化能力。2012年10月,飓风“桑迪”袭击了美国,灾后重建工作组为受灾地区的韧性城市建设提出了69项建议,其中包括升级改造电网、重新规划燃料供应链、加强无线网络建设、提高防洪建筑标准等诸多方面。

韧性城市建设,在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2013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启动了“全球100韧性城市”项目。不过,每座城市在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经济生活等方面差异显著,这就决定了很难为韧性城市的建设建立统一的发展模板。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特点,从工程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经济韧性等维度制定不同的韧性发展策略。

位处中国西部干燥多风地区的银川市,通过湖泊湿地保护、小微公园打造、城市绿化廊道建设,以及在城市周围大面积种植耐旱沙植物用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极大提升了城市自身的生态韧性。

(摘编自梁宏飞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联合国减灾署于2012年发布了“让城市更具韧性十大指标体系”,其中包括维护、更新并向公众公开与提升抗灾能力相关的数据。比如某公园举办大型游园活动,主办单位可向城市数据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城市数据管理部门应整合公交地铁到站刷卡人数、公园电子门票刷卡人数、公园周边汽车停靠数量等大数据并进行云计算,然后在各大社交平台实时发布活动中心区域及周边区域人员流动轨迹和游客数量变化,为个人安全出行以及主办单位预判风险、保障活动顺利进行提供参考。建立城市信息交互机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可以为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生态过载、环境污染、疾病传播、经济结构局部失衡等风险提供数据支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2016年联合国公布的《新城市议程》提出,城市发展的愿景是“可以在韧性和永续的城市和人类社区定居、生产,提高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并促进繁荣”。伴随着科技进步,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灾害防治、危机应对和应急管理中逐渐成为重要的技术支撑。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数据库,增强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提高韧性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的智能化,可以让城市生活更安全、更健康、更有活力。

(摘编自周利敏等的相关文章)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供电系统严重受损、持续暴雨市区内涝、网络故障通讯中断、建桥修路车辆绕行等都属于城市突发扰动因素。

B.由于重大突发风险无法完全避免因而有必要开展韧性城市研究,有关它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与防灾减灾领域。

C.地震频发城市应注重提升工程韧性和社会韧性,干旱多风沙的城市应注重提升自身的生态韧性。

D.建立城市信息交互机制,可为城市应对多种风险提供数据支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使之更安全、健康、有活力。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设韧性城市的目的是消除各种突发灾害对于城市生活的影响,此外要提升城市吸水性和蓄积水再利用能力。

B.韧性城市建设应从以往的突发灾害中汲取经验,灾后韧性城市建设应当以增强经济韧性为中心。

C.大型活动主办单位应整合大数据,实时发布人员流动轨迹和人员流动量,保障活动安全进行。

D.韧性城市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繁荣,也符合联合国发布的城市发展愿景。

6.今年春节后,我国某市爆发疫情,综合本文的材料,请你对某市“韧性城市建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解答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出正确信息,然后概括。

【解答】(1)A.根据“这些扰动不仅包括能源短缺、空气污染等社会问题,还包括洪涝、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以及疾病传播、交通或通讯系统瘫痪等重大人为灾难”,其中A项“建桥修路车辆绕行”不在其中。
故选A。
(2)A.从材料二中可以发现,建设韧性城市除了强化城市系统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的自我调适能力,还应注重从突发灾害中汲取经验,增强学习能力,研制新的应对策略。所以“建设韧性城市的目的是消除各种突发灾害对于城市生活的影响”,表述错误。
B.“韧性城市建设应从以往的突发灾害中汲取经验,灾后韧性城市建设应当以增强经济韧性为中心”,表述错误,材料二只是说:“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C.“大型活动主办单位应整合大数据,实时发布人员流动轨迹和人员流动量,保障活动安全进行”,在文中找不到相关信息,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D。
(3)对某市“韧性城市建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可以结合“联合国减灾署于2012年发布了‘让城市更具韧性十大指标体系’,其中包括维护、更新并向公众公开与提升抗灾能力相关的数据”“建设韧性城市除了强化城市系统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的自我调适能力,还应注重从突发灾害中汲取经验,增强学习能力,研制新的应对策略,提升变消极因素为积极机遇的转化能力”“伴随着科技进步,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灾害防治、危机应对和应急管理中逐渐成为重要的技术支撑”概括得出。

答案:
(1)A
(2)D
(3)①疫情爆发前,应做好应对重大突发性风险的各种准备,如维护、更新并向公众公开与提升抗灾能力的相关数据。
②疫情爆发时,应强化城市系统,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的自我调适能力。如强化信息技术在城市灾害防治、危机应对和应急管理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③疫情结束后,要汲取经验,研制新的应对策略,提升变消极因素为积极机遇的转化能力。如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的智能化。

【点评】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补天(节选)

鲁迅

粉红的天空中,曲曲折折的漂着许多条石绿色的浮云,天边的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地上都嫩绿了,便是不很换叶的松柏也显得格外的娇嫩。桃红和青白色的斗大的杂花,在眼前还分明,到远处可就成为斑斓的烟霭了。

轰!!!

在这天崩地塌的声音中,女娲猛然醒来,同时也就向东南方直溜下去了,伊伸了脚想踏住,然而什么也踹不到,连忙一舒臂揪住了山峰,这才没有再向下滑的形势。

但伊又觉得水和沙石都从背后向伊头上和身边滚泼过去了,略一回头,便灌了一口和两耳朵的水,伊赶紧低了头,又只见地面不住的动摇。幸而这动摇也似乎平静下去了,伊向后一移,坐稳了身子,这才挪出手来拭去额角上和眼睛边的水,细看是怎样的情形。情形很不清楚,遍地是瀑布般的流水;大概是海里罢,有几处更站起很尖的波浪来。可是终于大平静了,大波不过高如从前的山,像是陆地的处所便露出棱棱的石骨。

伊正向海上看,只见几座山奔流过来,一面又在波浪堆里打旋子。伊恐怕那些山碰了自己的脚,便伸手将他们撮住,望那山坳里,还伏着许多未曾见过的东西。伊将手一缩,拉近山来仔细的看,只见那些东西在旁边的地上吐得很狼藉,似乎是金玉的粉末,又夹杂些嚼碎的松柏叶和鱼肉。他们也慢慢的陆续抬起头来了,女娲圆睁了眼睛,好容易才省悟到这便是自己先前所做的小东西———先前用泥造的人,只是怪模怪样的已经都用什么包了身子,有几个还在脸的下半截长着雪白的毛毛了,虽然被海水粘得像一片尖尖的白杨叶。

“上真救命……”一个脸的下半截长着白毛的昂了头,一面呕吐,一面断断续续的说,“救命……臣等……是学仙的。谁料坏劫到来,天地分崩了……现在幸而……遇到上真……请救蚁命……并赐仙……药”他于是将头一起一落的做出异样的举动。伊都茫然,只得又说,“什么?”他们中的许多也都开口了,一样的是一面呕吐,一面“上真上真”的只是嚷,接着又都做出异样的举动。伊无法可想的向四处看,便看见有一队巨鳌正在海面上游玩,伊不由得喜出望外了,立刻将那些山都搁在他们的脊梁上,嘱咐道:“给我驼到平稳点的地方去罢!”巨鳌们似乎点一点头,成群结队的驼远了。

伊嘘一口气,心里较为轻松了,再转过眼光来看自己的身边,流水已经退得不少,处处也露出广阔的土石,伊又仰了脸去看天。天上一条大裂纹,非常深,也非常阔。伊站起来,用指甲去一弹,一点不清脆,竟和破碗的声音相差无几了。伊皱着眉心,向四面察看一番,又想了一会,便拧去头发里的水,分开了搭在左右肩膀上,打起精神来向各处拔芦柴:伊已经打定了“修补起来再说”的主意了。

伊从此日日夜夜堆芦柴,柴堆高多少,伊也就瘦多少。芦柴堆到裂口,伊才去寻青石头。当初本想用和天一色的纯青石的,然而地上没有这么多,大山又舍不得用,有时到热闹处所去寻些零碎,看见的又冷笑,痛骂,或者抢回去,甚而至于还咬伊的手,伊于是只好掺些白石,再不够,便凑上些红黄的和灰黑的,后来总算将就的填满了裂口,只要一点火,一熔化,事情便完成,然而伊也累得眼花耳响,支持不住了。

这时昆仑山上的古森林的大火还没有熄,西边的天际都通红。伊向西一瞟,决计从那里拿过一株带火的大树来点芦柴垛。伊回手便从火树林里抽出一株烧着的大树来,要向芦柴堆上去点火。伊就去点上火,而且不止一地方。

火势并不旺,那芦柴是没有干透的,但居然也烘烘的响,很久很久,终于伸出无数火焰的舌头来,一伸一缩的向上舔,又很久,便合成火焰的重台花,又成了火焰的柱,赫赫的压倒了昆仑山上的红光,大风忽地起来,火柱旋转着发吼,青的和杂色的石块都一色通红了,饴糖似的流布在裂缝中间,像一条不灭的闪电。

风和火势卷得伊的头发都四散而且旋转,汗水如瀑布一般奔流,大光焰烘托了伊的身躯,使宇宙间现出最后的肉红色。

火柱逐渐上升了,只留下一堆芦柴灰。伊待到天上一色青碧的时候,才伸手去一摸,指面上却觉得还很有些参差。

“养回了力气,再来罢……”伊自己想。

伊于是弯腰去捧芦灰了,一捧一捧的填在地上的大水里,芦灰还未冷透,蒸得水渐渐的沸涌,灰水泼满了伊的周身。大风又不肯停,夹着灰扑来,使伊成了灰土的颜色。“吁!”伊吐出最后的呼吸来。

天边的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这时候,伊以自己用尽了自己一切的躯壳,便在这中间躺倒,而且不再呼吸了。

有一日,天气很寒冷,却听到一点喧嚣,那是禁军终于杀到了。他们左边一柄黄斧头,右边一柄黑斧头,后面一柄极大极古的大纛,躲躲闪闪的攻到女娲死尸的旁边,却并不见有什么动静。他们

就在死尸的肚皮上扎了寨,因为这一处最膏腴,他们检选这些事是很伶俐的。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语言华丽,如“粉色的天空”、“石绿色的浮云”、“金球”般的太阳等,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艳丽的壮阔图景。

B.女娲一舒臂揪住了山峰,将山搁在巨鳌的脊梁上,从昆仑山古森林中拿一株带火的大树,这些内容出人意料,让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C.文中写女娲炼石补天,“柴堆高多少,伊也就瘦多少”,“累得眼花耳响”,最后躺倒不再呼吸,表现其作为上古大神,也有力所不及、无能为力之时。

D.作者用语生动形象,“一片尖尖的白杨叶”、“昂了头,一面呕吐,一面断断续续的说”、“一起一落的做出异样的举动”,写出了人类的狼狈不堪。

8.小说塑造了女娲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6分)

 

9.《补天》是鲁迅先生小说集《故事新编》的第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

【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本题中要求回答小说塑造了女娲怎样的形象,可以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
(3)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结合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补天》是鲁迅先生小说集《故事新编》的第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故事”“新编”的特征。

【解答】(1)C.“表现其作为上古大神,也有力所不及、无能为力之时”,理解错误。此处应该是表现了女娲的献身和担当精神。
故选C。
(2)文章第七段,女娲“看自己的身边,流水已经退得不少,处处也露出广阔的土石,伊又仰了脸去看天。天上一条大裂纹,非常深,也非常阔”,作为人类圣母的她,便发了悲悯之心,“伊已经打定了‘修补起来再说’的主意了”,可以看出她准备献身的坚定意志。第八段,“伊从此日日夜夜堆芦柴,柴堆高多少,伊也就瘦多少。芦柴堆到裂口,伊才去寻青石头。当初本想用和天一色的纯青石的,然而地上没有这么多,大山又舍不得用”,可以看出她的善良和坚持精神。“养回了力气,再来罢……伊自己想”“这时候,伊以自己用尽了自己一切的躯壳,便在这中间躺倒,而且不再呼吸了”等句子可以看出女娲勤劳、献身精神。
(3)本题要求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故事新编》顾名思义是“故”事的“新”编。《补天》就“故”事而言,主要采用了有关女娲的神话传说和共工与颛顼争帝的神话传说;“新”编,即以崭新的手法进行创作,“借古事的躯壳来激发现代人之所应憎和应爱”。另外,作品的改名也不无道理,“不周山”是与共工相关联的事件,“补天”才是女娲留芳千古的伟大创举,可见篇名的改变并非鲁迅的随意之举。女娲是作品的主人公,鲁迅通过浓抹重彩、神采飞扬、气势恢宏的浪漫主义笔触,重新铸造了女娲这个充满青春活力和神奇创造力,具有淳朴、勤劳、智慧和忘我的崇高精神的东方圣母的形象。

答案:
(1)C
(2)形象特点:勤劳、善良,具有献身精神(担当)的人类圣母形象。
“伊已经打定了‘修补起来再说’的主意了”“伊从此日日夜夜堆芦柴,柴堆高多少,伊也就瘦多少。芦柴堆到裂口,伊才去寻青石头。当初本想用和天一色的纯青石的,然而地上没有这么多,大山又舍不得用”“养回了力气,再来罢……伊自己想”“这时候,伊以自己用尽了自己一切的躯壳,便在这中间躺倒,而且不再呼吸了”等句子可以看出女娲勤劳、善良,具有献身精神(担当)的人类圣母形象。
(3)①文章取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富有历史韵味。
②“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描写、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
③将“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作出观照,让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归崇敬,字正礼,苏州吴人。治礼家学,多识容典,擢明经。遭父丧,孝闻乡里。调国子直讲。天宝中,举博通坟典科,对策第一,迁四门博士。有诏举才可宰百里者,复策高等,授左拾遗。肃宗次灵武,再迁起居郎、史馆修撰,修国史、仪注。以贫求解。未几,有事桥陵、建陵,召还参掌仪典。代宗幸陕,召问得失,崇敬极陈:“生人疲敝,当以俭化天下,则国富而兵可用。”时百官朝朔望,皆服褶,崇敬非之,建言:“三代逮汉无其制,隋以来,始有服者,事不稽古,宜停。”诏可。时有方士巨彭祖建言:“唐家土德,请以四季月郊祀天地。”诏礼官儒者杂议。崇敬议:“《礼》以先立秋十八日祀黄帝,黄帝于五行为土。彭祖牵纬候说,事诡不经,不可用。”事皆施行。大历初,充吊祭册立新罗使。海道风涛,舟几坏,众惊,谋以单舸载而免,答曰:“今共舟数十百人,我何忍独济哉?”少选,风息。先是,使外国多赍金帛,贸举所无,崇敬囊橐惟衾衣,东夷传其清德。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皇太子欲临国学行齿胄礼,崇敬以学与官名皆不正,乃建议:请以国子监为辟雍省。祭酒、司业之名,非学官所宜。请以祭酒为太师氏,位三品;司业为左师、右师,位四品。有诏尚书省集百官议。皆以习俗久,制度难分明,国学非世官,不得名辟雍省、太师氏。大抵惮改作,故无施行者。坐史给禀钱不实,贬饶州司马。德宗立,召还,复拜国子司业,稍迁翰林学士、充皇太子侍读。田悦、李纳禀命,持节宣慰,称旨,宠赐缯帛,儒先以为荣。迁工部尚书,仍前职。年老,以兵部尚书致仕。卒,年八十八,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宣。论撰数十篇。

(节选自《新唐书·归崇敬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B.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C.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D.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经:是唐朝科举的基本科目,意思是通晓经义,考试时以通经的比例来决定等第。B.朔望:即朔日和望日,也就是农历的每月十五和最后一天。古代朔望常行朝谒之礼。C.三代:指夏、商、周三代。《孟子》“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中的“三代”亦为此意。

D.致仕:指的是交还官职,辞官回家。一般致仕的年龄是七十岁,有疾患则可以提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归崇敬科考优异,对策出众。他先是考中明经科,后又考中博通坟典科;其后两次对策,分别名列第一和高等,并因此几次得官。

B.归崇敬学识渊博,熟悉典制。桥陵、建陵有事,他参与掌管礼仪典章;方士巨彭祖建议在四季月郊祀天地,他据《礼》予以反驳。

C.归崇敬临危不惧,义不独生。出使新罗,遇到风暴,船几乎被毁,众人打算用小船载他先走,他与大家同生共死,不愿独自偷生。

D.归崇敬直言进谏,均被采纳。百官上朝时穿袴褶,他勇于批评并建议停止;他认为国子学的名称与官名都不正规,故而建议修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代宗幸陕,召问得失,崇敬极陈:“生人疲敝,当以俭化天下,则国富而兵可用。”

 

(2)田悦、李纳禀命,持节宣慰,称旨,宠赐缯帛,儒先以为荣。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一般考核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上。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
(3)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要对文言文的大意有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4)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解答】(1)A.“八年”,意思是“大历八年”,“遣祀衡山”意思是“朝廷派遣他祭祀衡山”,“遣祀衡山”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CD;“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意思是“(还)没到而哥舒晃在广州叛乱”,“监察御史惮之”的意思是“监察御史害怕了”。文中意思是哥舒晃在“广州”叛乱,而不是“广州”监察御史。故排除B项。译文:大历八年,朝廷派遣他祭祀衡山,(还)没到而哥舒晃在广州叛乱,监察御史害怕了,请求遥望衡山祭祀就回去,归崇敬表情严肃地说:“有皇帝的命令难道也畏惧吗?”于是前往。故选A。
(2)B.“朔望:即朔日和望日,也就是农历的每月十五和最后一天”,表述错误。朔日,应该改为农历每月初一,望日应该改为农历每月十五。故选B。
(3)D.“归崇敬直言进谏,均被采纳”,表述错误。不是“均被采纳”,建议修改国子学名和官名就“故无施行者”。原文“有诏尚书省集百官议。皆以习俗久,制度难分明,国学非世官,不得名辟雍省、太师氏。大抵惮改作,故无施行者”。故选D。
(4)①“幸陕”,驾临陕地;“极陈”,极力陈说;“生人”,百姓;“疲敝”,困苦穷乏。译文:代宗驾临陕地,召他询问得失,归崇敬极力陈说:“百姓困苦穷乏,应当用节俭教化天下,那么国家就会富强而且军队可以任用。”
②“禀命”,接受王命;“持节”,拿着符节;“宣慰”,宣诏安抚;“称旨”,符合皇帝的旨意;“宠赐缯帛”,受到宠爱并赐予丝绸。译文:田悦、李纳接受王命,他拿着符节宣诏安抚,符合皇帝的旨意,受到宠爱并赐予丝绸,儒士们认为这很荣耀。

答案:
(1)A
(2)B
(3)D
(4)①代宗驾临陕地,召他询问得失,归崇敬极力陈说:“百姓困苦穷乏,应当用节俭教化天下,那么国家就会富强而且军队可以任用。”
②田悦、李纳接受王命,他拿着符节宣诏安抚,符合皇帝的旨意,受到宠爱并赐予丝绸,儒士们认为这很荣耀。

参考译文:
       归崇敬,字正礼,苏州吴县人。他研究家传礼学,精通多种礼容法则,考中明经科。碰上父亲去世,以孝闻名乡里。调任国子直讲。天宝年间,考中博通坟典科,对策名列第一,升任四门博士。皇帝下诏举荐才能可以治理百里地方的人,再次对策获得优等,授任左拾遗。肃宗暂驻灵武,二次升迁为起居郎、史馆修撰,修撰国史、仪注。因贫穷请求解除官职。不久,桥陵、建陵有事,被召回朝廷参与掌管礼仪典章。代宗驾临陕地,召他询问得失,归崇敬极力陈说:“百姓困苦穷乏,应当用节俭教化天下,那么国家就会富强而且军队可以任用。”当时百官每月初一和十五上朝,都上穿褶下着裤,归崇敬批评这种做法,建议说:“三代到汉没有这种制度,隋朝以后,才有穿这种服装的,此事没有考察古制,应当停止。”皇帝下诏同意。当时有方士巨彭祖建议说:“唐家是土德,请在春夏秋冬四季的第三个月在郊外祭祀天地。”皇帝下诏让礼官儒者一起讨论。归崇敬说:“《礼》以立秋前十八天祭祀黄帝,黄帝在五行中为土德。巨彭祖附会纬候的说法,事情诡怪荒诞不经,不能采用。”他提议的事情都被施行。大历初,充任吊祭册立新罗的使者。海上风大浪高,船几乎被毁坏,众人吃惊,商量用一只小船载他先走以免身死,他回答说:“如今同船的有几十上百人,我怎么忍心独自渡海呢?”一会儿,风停了。此前,出使外国的人都携带很多金帛,用来购买自己没有的东西,归崇敬的行囊里只有衣被,东夷人传颂他清廉的德行。大历八年,朝廷派遣他祭祀衡山,(还)没到而哥舒晃在广州叛乱,监察御史害怕了,请求遥望衡山祭祀就回去,归崇敬表情严肃地说:“有皇帝的命令难道也畏惧吗?”于是前往。皇太子要到国子学举行齿胄礼,归崇敬认为国子学与官名都不正规,于是建议说:“请把国子监作为辟雍省。祭酒、司业的名称,不适合学官。请把祭酒作为太师氏,官位为三品;司业作为左师、右师,官位为四品。”皇帝下诏让尚书省召集百官商议。都认为习惯已久,制度难分辨清楚,国子学不是世官,不能叫做辟雍省、太师氏。大概是害怕变更,所以没有施行。因佐吏发放官钱不实受牵连,被贬为饶州司马。德宗即位,召回,再次授任国子司业,逐渐升任翰林学士,充任皇太子侍读。田悦、李纳接受王命,他拿着符节宣诏安抚,符合皇帝旨意,受到宠爱并赐予丝帛,儒士们认为这很荣耀。升任工部尚书,沿袭前职。年老,以兵部尚书退休。去世时,享年八十八岁,追赠尚书左仆射,谥号“宣”。有论著几十篇。

【点评】文言文正确的阅读方法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初读全文,把握大意。这一步指的是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内容,能读懂六七成即可。第二步细看题目,研读字词。在这一步骤中,需逐一落实试题涉及的词、句在材料中的对应位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从更高层次上认知全文,既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这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海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称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①销得:值得之意。②梁广:画家,善画海棠。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运用拟人修辞形容春风有意,给大自然带来姹紫嫣红、勃勃生机,引得诗人携酒赋诗,欣赏春色。

B.唐人誉海棠花为“花中神仙”,颔联用“丽”“妖娆”二词高度概括了海棠花的美艳气质。

C.颈联中的“莫愁”为古诗词中的常见形象,李商隐在《马嵬(二)》中也写道“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二者含义基本一致。

D.此诗风格“清婉明白”,既歌颂了海棠的自然美,也表现出诗人对美的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15.本诗是一首咏海棠的佳作,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海棠的神韵的。(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

【解答】(1)A.“首联运用拟人修辞形容春风有意,给大自然带来姹紫嫣红、勃勃生机,引得诗人携酒赋诗,欣赏春色”,表述有误。本首诗主要描写对象是海棠,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是全诗的总领。“用”字看似随意,却将春风写活了,着力打扮她,似乎春风也偏爱海棠,所以侧重点不在春风,而在海棠。
(2)本首诗特别之处在于对海棠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比如第二联,侧重正面描写。海棠最美最动人之处就在于含苞待放之时。海棠花蕾“新著雨”而又在“欲开时”,色泽分外鲜红艳丽,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时的红晕,娇娆而妩媚。海棠显得别具一番风韵,显得异常之美。比如第三联,诗人从侧面对海棠进行衬托。那美丽勤劳能歌善舞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不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海棠的美丽和风韵也就可想而知,真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

答案:
(1)A。
(2)①正面描写。诗人着意刻画了海棠“新著雨”、“欲开时”那种秘艳妖娆的丰姿神采,将花的形态和神的巧妙地表现出来。
②侧面衬托。莫愁女为欣赏海棠懒于梳妆,连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不肯动笔,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诗人面对海棠饮酒赋诗,流连忘返,羡慕蝴蝶能栖息在海棠花上,都从侧面突出海棠花之美艳动人。

译文:
春风特别用心地把颜色涂匀,值得我携着酒杯并赋诗。
美丽的海棠最适宜刚刚下过一场雨,妖娆的姿态全在含苞欲放之时。
美女莫愁从窗口看见它,竟然懒于梳妆;丹青妙手梁广想画它,却也怕不能画出神韵而迟迟不肯下笔。
早晚饮酒赋诗,怎么也看不够,实在羡慕那蝴蝶能睡在花枝深处啊!

赏析:
       在大自然的百花园里,海棠花素以娇美著称。春风仿佛着意吹来一种特别鲜艳的颜色染红她,打扮她。难怪惹得诗人郑谷为之销魂,禁不住要携酒对赏,赋诗称赞了。
  大地春回,诗人放眼望去,只见微风过处,洒下一阵阵雨点,海棠新沾上晶莹欲滴的水珠,尘垢洗尽,花色格外光洁鲜妍。此时此刻,诗人惊讶地发觉,“新著雨”的海棠别具一番风韵,显得异常之美。人们知道,海棠未放时呈深红色,开后现淡红色,它最美最动人之处就在于含苞待放之时。海棠花蕾刚着雨珠而又在“欲开时”,色泽分外鲜红艳丽,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时的红晕,娇娆而妩媚。前人形容海棠“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绰如处女”(明王象晋《群芳谱•花谱》),唐人誉之为“花中神仙”。诗人善于捕捉海棠“新著雨”、“欲开时”那种秾丽娇娆的丰姿神采,着意刻画,把花的形态和神韵浮雕般地表现出来。诗情画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第三联诗人又从侧面对海棠进行烘托。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则海棠的美丽和风韵也就可想而知,真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
  末联写诗人面对海棠,饮酒赋诗,留连忘返。看不足,写不完,甚至对蝴蝶能在海棠花上偎依抚弄而产生了艳羡之情,简直把诗人对海棠的赞美与倾慕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从艺术家对海棠的审美活动中突出花之美与魅力,用的是一种推开一层、由对面写来的旁衬手法。这种手法从虚处见实,虚实相生,空灵传神,既歌颂了海棠的自然美,也表现出诗人对美的事物的热爱与追求。情与物相交流,人与花相默契,真不愧是一首咏海棠的佳作。前人谓“谷诗清婉明白,不俚而切。”(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九)正道出此诗的艺术特色。

【点评】在诗词鉴赏里,表达技巧往往就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包括以下几种: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衬托、借代、对比。
2.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
3.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象征、联想、想象、白描、衬托、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序言中,琵琶女自叙“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的辛酸处境,诗歌正文中最能体现这两句内容的诗句是“       ,      ”。

(2)《逍遥游》中,大鹏之所以飞上九万里的高空然后再向南飞,是因为“        ,       ”。

(3)同为送别之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        ”。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故答案为:
(1)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    (重点字:绕)
(2)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重点字:翼)
(3)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重点字:转)

【点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识字是教育的初步。《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先生教给他们识字。秦以前字体非常庞杂,贵族子弟所学的,大约只是官书罢了。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他也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别体渐归淘汰,识字便简易多了。这时候贵族阶级已经没有了,所以渐渐注重一般的识字教育。到了汉代,考试史、尚书史(书记秘书)等官儿,都只凭识字的程度;(    )相传最古的字书是《史籀篇》,是周宣王的太史籀作的。这部书已经佚去,因此许慎《说文解字》里收了好些“籀文”,又称为“大篆”,字体和小篆差不多,和三百年以前秦始皇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简直一样。所以现在相信这只是始皇以前秦国的字书。“史籀”是“书记必读”的意思,只是书名,不是人名。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识字教育更注重了。识字需要字书。

B.识字需要字书。识字教育更注重了。

C.更注重识字教育了。识字需要字书。

D.需要字书识字。更注重识字教育了。

18.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书记必读”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B.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到哔哔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

C.天气不佳,令人不愉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D.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部书已经佚去,因此许慎《说文解字》里收了好些“籀文”,又称为“大篆”,字体和小篆差不多,和秦始皇以前三百年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简直一样。

B.这部书已经遗失,但许慎《说文解字》里收了好些“籀文”,又称为“大篆”,字体和小篆差不多,和三百年以前秦始皇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简直一样。

C.这部书已经遗失,因此许慎《说文解字》里收了好些“籀文”,又称为“大篆”,字体和小篆差不多,和三百年以前秦始皇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简直一样。

D.这部书已经佚去,但许慎《说文解字》里收了好些“籀文”,又称为“大篆”,字体和小篆差不多,和秦始皇以前三百年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简直一样。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本题主要考查引号的作用。
(3)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者会在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难度不大。

【解答】(1)在本题中,括号中所填的句子,应与前文的内容相互关联,前文中陈述主语都是“识字”,所以后文也应以“识字”为陈述对象,故排除CD.后文中的句子是“相传最古的字书是……”,所以根据前后衔接连贯的原则,“识字需要字书”与后文衔接的更加紧密连贯。故排除B。
故选A。
(2)“书记必读”中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突出强调,以引起注意。
A.“闭关主义”,引号的作用是:特殊含义。
B.“祝福”,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否定和讽刺。
C.“消磨光阴”,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突出强调。
D.“荣禧堂”,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定称谓。
故选C。
(3)通过分析可知,原句共有两处语病。第一处“这部书已经佚去,因此许慎《说文解字》里收了好些”,语句关系错误,“部书已经佚去”和“许慎《说文解字》里收了好些”之间应该是转折关系,所以据此排除AC.第二处“和三百年以前秦始皇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简直一样”,语序不当,经分析可知,“三百年以前”修饰的是“碑碣器物”,所以正确语序为“和秦始皇以前三百年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简直一样”,据此排除B。
故选D。

答案:
(1)A
(2)C
(3)D

【点评】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是汉代人的说法。在他们当时的语言中,①     。一个地方的水土,也就是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着人们的性格、语调、歌谣等等,这类事情叫风。而社会中人的好恶,尤其是上流人物的情欲,影响着人们的趣味、欲望、追求等等,这类事情叫俗。两样加起来就称为风俗。在现代社会中,风俗已经没有那么仔细的区分,我们都是两个字连用,风俗的含义也已很清楚。

②       :有物质的方面,比如饮食、服饰、民居生活器具等等;③       ,比如方言、民歌、戏曲、信仰等等;还有类似制度方面的,比如婚丧嫁娶的仪式等等。讲风俗地理,也就是讲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讲他们的地区差异,这是文化地理中很重要的内容。

【分析】本题是考查语言表达中连贯这一考点。做题时一定要仔细研究上下文语境,填出衔接最为紧密连贯的句子,同时注意字数的限定。

【解答】本段主要介绍了古代和现代的“风”与“俗”。第一处,结合“一个地方的水土,也就是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着人们的性格、语调、歌谣等等,这类事情叫风。而社会中人的好恶,尤其是上流人物的情欲,影响着人们的趣味、欲望、追求等等,这类事情叫俗”分析,后面主要讲“风”“俗”包含的内容,两者的内容不一样;
第二处,结合“有物质的方面”“比如方言、民歌、戏曲、信仰等”“还有类似制度方面的”等分析,主要讲风俗包含的内容很多。
第三处,结合“比如方言、民歌、戏曲、信仰等等”分析,主要讲风俗的精神方面内容。
答案:
①风与俗不一样
②风俗包含的内容很广泛(风俗包含的内容很多/很丰富/多种多样)
③也有精神的方面

【点评】1.总提(起)句的补写
  语句补写,命题者一般会选择关键部位的语句让考生补写。关键部位的语句首先当属总提(起)句,即能领起或概括整个语段或下文层次的语句。这时的语句补写,实际上就是一个压缩语段题,只要能概括语段或下文内容即可。当然,要考虑到前后句子的衔接连贯问题。
2.总结句的补写
  所谓总结句,就是指对整个语段或语段中某一个(两个)层次内容作出总结的句子。在语句补写题中,这样的句子前面通常有“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等提示性语言。总结句的补写,与总提(起)句的补写一样,是对前面内容的归纳、总结,有的则是对前面具体内容的概括与升华。总结既要准确,又要全面。有时是对上文两至三个层次的内容总结,补写时不可漏掉要点。
3.展开句的补写
  所谓展开句,就是一个句子展开说明或论述,前半句已有,要求接着往下写,要写的句子就是展开句,展开句多出现在同一个句子的上半句或下半句中,通常是并列关系复句的另一半,条件关系复句的或“条件”或“结果”等。补写时或合理推出语段未有的新内容。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2020年当地时间5月1日,加拿大疫情最严重的魁北克省租用安-225运输机,装载从中国采购的医疗物资抵达蒙特利尔机场。目前安-225的“档期”已排到5月中旬,一个小时的租金高达12万美元。但由于它的运载量巨大,酬载总量(包括它机舱内和机身上搭载的所有物资重量)250吨到300吨,许多国家宁愿排队也要等待租用安-225到中国来自提医疗防护物资。据专业航空网站信息显示自4月13日起,这架世界仅有的乌克兰“空中巨无霸”安-225运输机在近20天内已经5次飞抵中国天津机场分别为5国运送大量医疗防护物资。

【分析】此题考查提炼语意的能力。提炼语意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读懂原文,明确主要信息和侧重点;第二要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弄清其内在的关系;第三要辨明题型,确立压缩的角度;第四找出关键语句,概括信息要点,依照字数要求,决定取舍。

【解答】此段文字内容是租用运输机运载抗疫物资。有以下几个信息要点:魁北克省租用运输机,运送医疗物资,属于重要信息,保留;对飞机的介绍,包括租金、运载能力、受欢迎程度,属于不重要信息,可以删去;对飞机的使用情况介绍,与上文魁北克省租用飞机的内容可以合并,属于重要信息,保留。将以上重要信息整合成句子,再压缩到60字内。

答案: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国争先租用运载量巨大的世界仅有的鸟克兰安-225大飞机,到中国自提医疗防护物资。

【点评】“提炼语意”常考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下定义。 下定义是揭示事物(概念)本质属性的一种逻辑方法,可以用“被定义概念(种概念)=该事物的本质特征(种差)+邻近的属概念”的语言形式(格式)来表达。
2.提炼要点,概括文意。 此类试题或要求对某则材料的内容进行总括;或提供一则材料,要求揭示事物的某些特点;或提供图表,要求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对比分析写出结论等等。
3.提取关键词。 此类试题与“提炼要点,概括文意”类试题不同的是,此类试题对材料内容要点的提取结果,是以材料中原有的负载关键信息的词语呈现,而不是以负载重要信息的句子呈现。
4.新闻概写。 新闻概写包含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标题、拟写导语、压缩主体、拟写结束语等,要求概括出中心内容,突出主要事实。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柳叶刀》总编霍顿:从3月底开始一直在自我隔离,可能在接下来的三至五周还要继续自我隔离。一方面这种感觉很奇怪,不能去工作也不能见朋友,但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机会,我可以思考,可以反思这场疫情的意义。我也可以每天和《柳叶刀》的同事沟通,这次疫情造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影响,就是它让我们更靠近彼此了,隔离期间大家会更努力地去靠近彼此。

可以这么说,我们更努力地去理解彼此,用善意对待他人,这是疫情造成的一个非常奇怪的结果。的确,我们必须在家自我隔离,但实际上我们的心却更近了,也比疫情前更珍视彼此了,我希望这个结果可以一直保持下去。

请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疫情的意义”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材料主要讲《柳叶刀》总编霍顿对这场疫情意义的反思,如“更努力地去理解彼此”“用善意对待他人”“更珍视彼此了”等。题干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疫情的意义’的认识与思考”,可以结合疫情中出现的感人事迹,那些最美的“逆行者”,奋斗在一线的医生、护士、志愿者,世界人民对武汉人民的鼓励、帮助等来分析立意即可。也可以写保护野生动物;普及其他关于新冠的知识;科研的重要性;直面现实,不畏惧,尊重事实等。
参考立意:
疫情,考验了我们;
疫情中我们要相互扶持,共渡难关;
战“疫”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
我们要用正义、团结、友善去打败邪恶;
携手共同抗击病毒,众志成城,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等。

【解答】反思疫情
  新春来临之际,一种侵袭亚洲的新病毒正牵动着全球科学家的心,中国科学家在之后确认为冠状病毒,也就是新型肺炎。
   截至2020年1月28日下午,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中招”的一共有4597例,疑似“中招”的有6973例,短短一个月不到,竟高达106例,这与多年前肆虐我国的非典疫情极其相似。非典,即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症,简称为SARS,是2003年新出现的,以发热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临床综合症。其中重症病例易迅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而死亡。该病波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我国和东南亚地区受害最为严重,国内一般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其实质为SARS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在非典事件中,全球因病为919人,而16年后的今天,病毒性肺炎再次入侵中国。
  肺炎疫情的传染源来自野生动物,有人猜测是中华菊头蝠,到这里,我不禁对当今人们的胆量深感佩服,连蝙蝠都不放过。蝙蝠是众多病毒的理想宿主,据科学家研究发现,近千种蝙蝠共携带137种病毒,但偏偏有一些人不知死活,竟然将这么危险的动物当成一道美食来享受,我甚至在网上见过有人生吃蝙蝠,这才导致了疫情的爆发,在我国各大地区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武汉,全国范围内已确诊的有4597例,武汉的感染人数占总数的一半以上,武汉人民苦不堪言。
  为了有效控制疫情,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诊断和医疗救治工作,国家卫健委组建了959人的医疗队赴汉支持医疗救治,并继续筹备后续医疗队。1月27日,有关部门派出了第2支医疗队,并驻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工作,由于武汉感染人数过多,中央跟进资金投入,筹备了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项目建设,重点用于购买重要医疗设备,该医院参照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型,整体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可提供1,000个床位,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越是遭遇艰难险阻,我们寓益众志成城。各省份第一时间成立紧急工作小组,驰援医院建设,医护人员与建设工人已就位,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坚定逆行,投入一线工程建设中,疫情面前,为何逆行?因为要抓住那道名为“生”的光亮。疫情面前,我们责无旁贷,建起爱的桥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里,齐心协力打胜仗,奋战的坚守者们感谢付出,请千万保护自己,我们等待你们凯旋归来,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点评】行文结构:结合材料内容分析确定标题《众志成城,定能成功》。开头可以结合疫情现状分析,引出论点“众志成城,共同战‘疫’”。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万众一心,共同战“疫”,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人生最精彩最壮丽的韶华篇章;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等。最后可以写自己的感悟或期待等,如“抗击肺炎使中华民族又一次彰显出伟大的民族精神,不管是狂风骤雨还是大风大浪,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有一座城叫众志成城,有一颗心叫万众一心!尽管防控疫情仍然严峻,但我们深信,只要认真做好自我防护,用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科学精神迎战特殊疫情,终能共克时艰”等。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