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信阳市部分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12月高考分类练习专刊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故乡的认知,是在不断地创作中完成的。有位作家曾说,“文学写作,就是一场从家乡出发,最终抵达故乡的漫长旅程。”他认为“家乡是地理的,故乡是精神的。我们都有一个大地上的家乡和身体心灵里的故乡”。对此我深以为然。创作中的故乡意识,简言之就是从地理坐标到精神维度的飞跃。地理意义上的家乡有些远了,而精神上的故乡从未远离,一直存续在作品当中,随同创作一并生长。
我的笫一部网络小说是对故乡记忆的首次梳理。夜深人静一个人码字,眼前随着小说情节的推进频频展现出故乡的实景和地标,这份执着始自童年生活的投射。描绘乡村景色时,是在写故乡;塑造人物形象时,也是写故乡;着墨人情冷暖时,还是写故乡;瞩目世事变迁时,仍是写故乡……故乡在创作中被一遍遍回顾和温习,童年在作品中安放。但凡此种种,仅仅只是故乡形态的初出发。
经年的网文创作,形成了属于我个人完整的故乡谱系:从代表着童年的原生故乡写到涵盖着少年时代的次生故乡,再到青年时期的继生故乡,而后是派生的职场故乡,直至当下的故乡,一边创作,一边体悟故乡的内涵及至无限扩大的外延,同时也在不断地回忆、重读、思考和发现故乡。故乡不受限于 “故”,也包含了现在、此时,不局限于乡土、乡村,也涵盖了城市。故乡不一定是实地,既可以是地理意义上的某处坐标,也可能是意念中的景象或心灵上的情结,抑或是精神上的归属。故乡无定处,既是对“吾心安处是故乡”的解读,也是对“当下即故乡”的重新定义。从故乡出发,反观故乡,又回归故乡,这是每个创作者的必经之路。而此时我正行进在路上。同行的还有诸多网络小伙伴,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出发及回归。
从狭义上说,每个人都有故乡,正如每个人都有童年,每个作家创作的“原乡”都是故乡,网络作者亦如是。幼时的记忆成为故乡的记忆,形成作家的精神模型,不但造就了他们的性情、气质,也影响着其写作风格。网络作者的地域性、民间性也一样浸透在字里行间,还有他读过的书、受到的思想熏陶,包括诸多生活细节等都会体现在文本中。
从广义上说,无论是网络作者还是传统作家,两者的文学故乡都是同一个。以学术论,网络文学去除表象,实则更近乎唐宋传奇、魏晋的志怪小说,以及张恨水、金庸们写作流派的延续。因而说,自出处言,传统文学不但是网络作者的启蒙,更是其成长过程中须臾不可离的滋养。网络作者将从传统文学中获取的阅读体验和从事实故乡中获得的个人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创作无论怎样解析,都必然映照着“故乡”的影子。不论对“故乡”如何重新定义,都不会妨碍到它在文学创作中作为永恒支点的存在与定位,传统文学如是,网络文学亦然。
当我们谈论“网络文学”时,其实是在探讨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研究文学新的发展走向,或可以说是探寻一种新的写作、阅读、传播、娱乐乃至于生活方式,甚至是探究一个时代的新气象。这诸多的“新”有无可能变成文学创作者的“新故乡”呢?尚无定论。当前能够确定的是文学已经开始对故乡集体回溯,今后几年乡村题材将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战场。中国文学迎来理性回归,从古典中未、到传统中去,从大众中未、到人民中去,从乡土中来、到乡村中去。此时的乡村已经不再是彼时的乡村,新时代的中国乡村是文学新故乡之所在。
作为网络作者,我们既不会缺席于时代,也不会缺席于文学,更不会缺席于故乡, 这是创作的初心、责任与使命。
(摘编自向娟《网络作家是否也需要“ 文学的故乡 ”》,《光明日报》2020年8月19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认为,“家乡”与“故乡”不同,前者是地理意义上的,而后者主要是精神意义上的。
B. 作者认为,不断创作就可以完成对故乡的认知,并且精神上的故乡可以随同创作一起生长。
C. 作者认为,网络作者的写作风格受幼年记忆的影响,幼时的生活细节构成其狭义上的故乡。
D.作者认为,网络作者的启蒙源自传统文学,网络文学本质上就是唐宋传奇、魏晋志怪小说。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带有一定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文章开头便指出了对“故乡”的认知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B. 作者既谈了其他作家的观点,也结合亲身创作经历谈了个人对“故乡”的理解,相当中肯。
C.作者在论述广义上的“文学故乡”时运用对比论证,将网络作者与传统作家进行对比分析。
D. 最后两段,作者提出“文学新故乡”的问题,同时表明了网络作家创作的初心责任与使命。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从创作第一部网络小说开始对故乡记忆进行梳理,在多年的网文创作中体悟着“故乡”的内涵和外延。
B. 作者认为,“故乡”的外延可以无限扩大,既包含时间层面的,也包含空间层面的;既可以是实的,也可以是虚的。
C.网络作家和传统作家有着相同的“文学故乡”,无论是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故乡”都是作家创作的支点。
D.作者认为新时代的中国乡村就是“文学新故乡”,乡村题材已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战场,中国文学开始理性回归。(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蓬勃发展,网上问诊、在线就医、无接触式购药等模式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问诊后拿到电子药方。药品直接快递到家∶打开丰机软件进行网络复诊,与医生实时交流病情;电子社保卡绑定移动支付平台,扫码结算方便快捷……如今,越来越多人享受到互联网医疗带来的便捷服务。
艾媒咨询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移动医疗用户规模达到6.61亿人,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到544.7亿元。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人们对医药电商、互联网医疗等平台的使用需求进一步提升,"互联网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逐步扩大,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迎来新的机遇。防疫期间,一些公立医院积极拥抱互联网。整合医疗力量,用互联网医疗开辟了"第二战场"。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1100家互联网医院,7700家二级以上医院提供线上服务。三级医院网上预约诊疗率已达 50% 以上,90% 以上的三级公立医院实现了院内信息互通共享。
过去一年多,在线购药、远程问诊等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互联网医疗的价值被不断释放,成为众多资本眼中的香饽饽,但互联网医疗火热发展的背后,行业仍有诸多局限性和待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李嘉宝《互联网医疗,火了更要稳》,《中国青年报》2021年4 月21日)
材料二∶
无论是直接建设互联网医院,还是技术服务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建设都离不开互联网企业的参与,也都需要遵循医疗规律。一是要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产品标准化、规范化。当前,互联网医疗服务标准规范的产品体系尚未建立,因而真正能够执行的并不多。二是顺应医改方向,防止线下存在的问题线上化。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发展互联网医院应成为深化医改的助推器,而非绕开医改的避风港。比如,药品销售是目前不少互联网医院的重要业务和盈利点,必须避免带金销售、处方药补方、过度用药等线下药品销售存在的问题线上化。此外,医药企业开办互联网医院和医药分开的改革方向是否有冲突,也应引起关注。三是要充分认识医疗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医疗卫生事业要坚持公益性,互联网医疗同样要坚持。
互联网医院是新生事物,唯有在实践中持续创新。一是持续模式创新。互联网医院除将线下医疗服务线上化,还可以延伸医疗服务,让原来开展不足的诊前诊后服务更好实现。我们要全面认识互联网医疗的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方式鼓励、调动医院及医生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积极性。二是持续制度创新。我们既要勇于探索,推动关键性政策实现突破,还要加强规范管理,推动政府监管创新。
(摘编自陈秋霖《中国互联网医院建设如何走得更远》,《光明日报》2021年6月15日)
材料三∶
美媒称,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中国的远程医疗平台竞相推出了与新冠病毒相关的免费服务。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0月22日报道,中国一些大科技公司的努力参与,已经让数以百万计的人开始使用线上医疗。业内人士分析称,这可能标志着这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提供医疗服务的方式迎来了一个分水岭。
报道称,它还可以作为全球远程医疗发展的一个榜样。贝恩咨询公司专注于亚太地区医疗保健问题的顾问维克拉姆·卡普尔说,中国已经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数字医疗系统,"全世界大多数医疗系统都指望中国作为未来虚拟医疗服务创新的主要来源"。
报道指出,对中国消费者来说,远程医疗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之一就是可以利用消息软件与医生沟通,避开中国顶级医院的长队。
(摘编自《美媒:中国互联网医疗业迎来大发展,有望成全球远程医疗服务样板》,《参考消息网》2020年10月26日)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促使网上问诊、在线就医、无接触式购药等新型就医模式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
B.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移动医疗用户规模已经很大,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超过544亿元。
C.依据国家卫健委的资料,三级医院网上预约诊疗率已达50%以上,大多数三级公立医院实现了信息互通共享。
D.在线购药、远程问诊等需求增长,互联网医疗价值被不断释放,但行业仍然有诸多局限性和待解决的问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互联网医院的建设,顺应了医改的方向,有效阻止了带金销售、处方药补方、过度用药等线下问题的线上化。
B.目前互联网医院的建设中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医药企业开办互联网医院违背医药分开的改革方向等。
C.互联网医院是新生事物,其建设发展固然需要遵循医疗事业发展的规律,但关键是需要互联网企业的积极参与。
D.中国的远程医疗发展状况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关注,贝恩咨询公司的相关人员曾高度评价中国的数字医疗系统。
6.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配 角
聂鑫森
父亲邵伟夫,先是话剧演员,后来又成了电影、电视演员。他的名字很气派,“伟夫”者,伟丈夫之谓也。可惜他一辈子没演过主角,全是很不起眼的配角,虽是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就是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台词,演绎几个小情节而已。他的形象呢,身材矮小,脸窄长如刀,眉粗眼小口阔,演的多是反派人物:黑社会小头目、国民党下级军官、现实生活中的可怜虫……
他的名字是当教师的爷爷起的,爷爷曾对他寄望很高。没想到他读中学时,有一次演一个小话剧的配角,神采飞扬,被动员去读一所中专艺校的话剧班,从此他就很满足地走上了演艺之路。
因为母亲是苗族人,可以生两胎,我下面还有一个妹妹。我叫邵小轩,妹妹叫邵小轮。通俗地说,我是小车子,妹妹是小轮子。我们的名字当然是父亲起的,母亲似乎很欣赏,觉得低调一些反而会有大出息。
母亲在街道居委会当个小干部,人很漂亮。我和妹妹似乎承袭了她的基因,长得都不丑。母亲对于嫁给了父亲,一直深怀悔意,原想会有一个大红大紫的丈夫,不料几十年来波澜不惊。我母亲都不让我们去剧院看父亲的戏;电视上一出现有父亲身影的剧目,她便立即换台。她还嘱咐我们,不要在人前提起父亲是演员。
读初中时,一个男同学悄悄告诉我:“你爸爸的戏演得真好,可惜是个小角色。如果让他演主角,肯定火!”
父亲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尤其是进入影视圈后,或是东奔西跑到一个个剧组去找活干,或是找到了活必须随剧组四处游走。每当他一脸倦色回到家里,首先会拿出各种小礼物,送给妈妈、我和妹妹,然后把一叠钞票交给妈妈。
我把男同学的话告诉他,他听了,微微一笑,说:“在一个戏中,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这正如社会的分工不同,却都是平等的。主角造气氛,配角助气氛,谁也离不开谁。”
母亲轻轻“哼”了一声,然后下厨房去为父亲做饭菜。
我看见父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很痛苦地低下了头。
我读高中妹妹读初中时,父亲在出外三个月后,回到家里。他这次是在一部叫作《五台山传奇录》的电视连续剧里,演一个貌丑却佛力高深的老方丈的侍者,虽是配角,出场却较多,拿了五万元片酬。他给我和妹妹各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给妈妈买了一个钻石戒指。
我发现父亲的手腕上绑着纱布,便问:“爸爸,你受伤了?”
他说:“拍最后一场戏时,和一个匪徒交手,从山岩上跌下来,把手跌断了,我咬着牙坚持把戏拍完,导演直夸我敬业哩。”
母亲说:“你也五十出头了,别去折腾了,多在家休息吧。”
他摇了摇头,说:“不!你工资不高,小轩、小轮正读书,将来还要给她们备一份像样的嫁妆。再说,小病小伤在拍戏中是常发生的,别当一回事。”
我和妹妹不由得泪流满面。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学校就在岳麓山附近。三九严寒的冬天,母亲打电话告诉我,父亲在岳麓山的爱晚亭前拍戏,让我去看看父亲,还嘱咐我最好把自己伪装一下,别让父亲分神出了意外。
漫天大雪,朔风怒吼。
我戴上红绒线帽子、大口罩,围上羊毛围巾,穿上新买的中长羽绒袄,早早地来到爱晚亭前。警戒线外,看热闹的人很多,我使劲地挤站在人丛里。父亲是演一个寻衅闹事的恶霸,样子很丑陋,说话还结巴,然后被一个江湖好汉狠狠地揍了一顿,上衣也被撕破了,痛得在地上翻滚。这场戏前后拍了三遍,导演才打了个响指,大声说:“行了!”
我看见父亲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然后去卸了装,换上平常穿的旧军大衣。接着,又去忙着搬道具、清扫场地。等忙完了。他靠坐在几个叠起的道具箱旁边,疲倦地打起盹来,手指间还夹着一支燃了一半的香烟……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介绍父亲的名字很气派,但他其实只是个可有可无的“配角”而已,作者以一种欲抑先扬的手法巧妙设置悬念,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中画线的句子“漫天大雪,朔风怒吼”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一方面突出了父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同时也有效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C.小说通过叙述父亲生活中的几件小事,生动地塑造了“父亲”这样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形象,他为了让家人生活得更好而努力工作、无私奉献。
D.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都刻画得很生动,以“父亲”为例,除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外,作者还特别重视描绘父亲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
8.小说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对父亲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请简要分析。
9.有人认为,小说塑造的主人公是父亲,把题目改为“我的父亲”更好,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辛未,李愬【注】命马步都虞候史旻等留镇文城,命李祜、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自与监军将三千人为中军,命李进诚将三千人殿其后。军出,不知所之。愬曰:“但东行。”行六十里,夜,至张柴村,尽杀其戍卒及烽子,据其栅。命士卒少休,食干糒,整羁靮,留义成军五百人镇之,以断朗山救兵。命丁士良将五百人断洄曲及诸道桥梁,复夜引兵出门。诸将请所之,愬曰:“入蔡州取吴元济。”诸将皆失色。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天阴黑,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想,莫敢违。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州城。近城有鹅鸭池,愬令惊之以混军声。自吴少诚拒命,官军不至蔡州城下三十余年,故蔡人不为备。壬申四鼓,愬至城下,无一人知者。李祐、李忠义锂其城为坎以先登,壮士从之。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柝者使击柝如故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鸡鸣雪止愬入居元济外宅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元济尚寝,笑曰:“俘囚为盗耳,晓当尽戮之。”又有告者曰:“城陷矣。”元济曰:“此必洄曲子弟就吾求寒衣也。”起,听于廷,闻愬军号令曰:“常侍传语。”应者近万人。元济始惧,曰:“何等常侍,能至于此!”乃帅左右登牙城拒战。时董重质拥精兵万余人据洄曲,愬曰:“元济所望者,重质之救耳。”乃访重质家,厚抚之,遣其子传道持书谕重质。重质遂单骑诣愬降。愬遣李进诚攻牙城,烧其南门。民争负薪刍助之,城上矢如猬毛。铺时,门坏,元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甲戌,愬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是日,申、光二州及诸镇兵二万余人相继来降。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宪宗平淮蔡》)
【注】李愬:字元直,中唐名将李晟之子。富谋略,普骑射。元和十一年(816),任唐随邓节度使,率兵讨伐淮西吴元济叛乱。他抚养士卒,优待降将,于次年冬雪夜攻克蔡州,生擒吴元济。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柝者/使击柝如故/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鸡鸣雪止/愬入居元济外宅/
B.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柝者使击柝/如故/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鸡鸣雪止/愬入居元济外宅/
C.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柝者使击柝/如故/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鸡鸣雪止/愬入居元济外宅/
D.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柝者/使击柝如故/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鸡鸣雪止/愬人居元济外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监军,职官名,监督军务的官吏。唐代常以宦官为监军,与统帅分庭抗礼。
B.烽子,守卫烽火台的士兵。烽火为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可代指战争。
C.四鼓,击四通鼓。古代作战击鼓进军,以助士气,故有“一鼓作气”之说。
D.京师,国家的首都、都城。这一意义也可用京城、京国、国都等词来表达。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愬率军出发时,做了严密的军事部署。既命人留守文城,又将军队分为前、中、后三军,有冲锋在前的部队,也有殿后保护的部队。
B.占领张柴村后,李愬才告诉众将此行的目的。众将听后都大惊失色,自料此去必死无疑,但他们畏惧李愬治军严酷,无人敢违抗将令。
C.官军很久未到蔡州城下,因此蔡州防备不严。李愬抵达蔡州城下时,竟无一人知晓。李祐等人在城墙上掘坎,率领勇士顺利登上城头。
D.吴元济负隅顽抗,指望部将董重质率领精兵援救。然而董重质单人匹马,归降了李愬。吴元济眼看牙城即将不保,无奈之下只好投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军出,不知所之。愬曰:“但东行。”
(2)乃访重质家,厚抚之,遣其子传道持书谕重质。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访村老
陆游
强健如翁举世稀,夜深容我叩门扉。
大儿叱犊戴星出,稚子捕鱼乘月归。
骨肉团栾无远别,比邻假贷不相违。
人间可羡惟农亩,又见秋灯照捣衣。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点题,用夸张手法写村老之强健,他至夜深仍精神矍铄,可与诗人款谈。
B.颔联叙所见之事;村老长子勤于耕种,披星而出:幼子外出捕鱼,乘月而归。
C.颈联上句承上,写村老一家骨肉团聚,无须远别:下句转写其与邻里的关系。
D.全诗语言平易,感情深挚,情韵悠然,描绘了一幅温馨的乡村野老生活画卷。
15.“村老”的生活有哪些可羡之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古代英雄经历无数历史风雨,一去不复返的句子是“ , ”
(3)《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_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既要________,也要冲锋陷阵,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贫富差距大会影响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所以解决贫困问题________。
脱贫目标艰巨繁重,到2020年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    ),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________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________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运筹帷幄 迫在眉睫 按部就班 众志成城
B.建言献策 千钧一发 循规蹈矩 同仇敌忾
C.运筹帷幄 千钧一发 按部就班 同仇敌忾
D.建言献策 迫在眉睫 循规蹈矩 众志成城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B.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C.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D.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敢不敢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B.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C.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D.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 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面小题。
在北京冬奥会上的众多项目中,有一个比赛过程特别有趣的项目, ① 。观看冰壶比赛的观众,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运动员手持“扫把”快速地在冰壶前移动的场景。选手把冰壶推出去后,团队几个人人手一把刷子,拼命“擦地”。场地明明很滑了, ② ?只控制推出去的力气不就好了吗?其实不然,看似简单的“擦地”动作,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运动员用冰刷快速地清扫,让冰壶在短暂的滑行过程中 ③ ,达到“布场”和“入局”的目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擦地起到了“导航”的作用。
与很多人的想象不同,冰壶赛道的冰面并非是光滑的,反而有一道关键工序,这道工序便是让冰面变得“粗糙”。制冰后,细小的水滴被喷洒到冰面上,形同铺就了一条鹅卵石路。在这样的路面上,冰壶的行走路线不定,运动员适当地刷冰能够融化凹凸不平的冰面,使冰转化成薄薄的一层水,减小壶体与冰面的摩擦。
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1.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概述第二段的内容,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来,青年人中流行“躺平”“内卷”。与之相比,当代杰出的史学家、教育家洪业年轻时就定下了“三有三不”原则,所谓“三有”:第一是有为,第二是有守,第三是有趣。
“三有”原则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请任选其二,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A(B项过于绝对,虽然原文有“对故乡的认知,是在不断的创作中完成的",但“不断创作就可以完成对故乡的认知”的反推并不能成立。创作中要有故乡意识才有可能完成对故乡的认知。C项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幼时的记忆成为故乡的记忆”“诸多生活细节等都会体现在文本中“,并无“幼时的生活细节构成其狭义上的故乡”的说法。D项曲解文意,原文说“网络文学去除表象,实则更近乎唐宋传奇、魏晋的志怪小说","更近乎“不等千”就是"。)
2.C(''对比论证”错,文中并未将网络作者与传统作家进行对比分析。)
3.D("乡村题材已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战场”错,混淆时态,原文说的是“今后几年乡村题材将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战场”。)
4.C(“信息互通共享”有误,少了限定词“院内”。)
5.D(A项“顺应了……,有效阻止了……”有误;B项“违背医药分开的改革方向”有误;C项“关键”有误。)
6.①材料一侧重介绍互联网医疗的优势及蓬勃发展;②材料二侧重介绍互联网医院建设需要互联网企业参与、遵循医疗规律、持续创新;③材料三侧重介绍中国互联网医疗蓬勃发展的意义。(每点2分;若答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7. C
【解析】 A.“欲抑先扬”之说错误。小说开头先介绍了父亲的身份,然后再介绍名字;以名字的“伟大”反衬父亲所饰演的配角的卑微。B.“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的判断评价不准确。因为从小说整体来看,这篇小说并没有贯穿始终的情节安排,而是选取了生活中的几个片段来表现父亲的平凡。D.“几个人物形象都刻画得很生动”表述不准确;“重视描绘父亲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不对,小说未涉及心理描写。
8. ①刚嫁给父亲时满怀期望,认为父亲会大红大紫;②嫁给父亲后,深怀悔意,对父亲“配角”职业颇为不满,公开场合尽量避免提及父亲的“演员”身份;③儿女长大后,对父亲多了关怀体贴,安慰受伤的父亲,提醒孩子不要干扰影响父亲拍戏。(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 (示例1)不同意。①原标题“配角”,具有双关义,既符合父亲作为“配角”演员的职业特征又符合父亲在生活中的“配角”身份。②“父亲”这个人物的形象特征与“配角”这个角色特征相吻合,符合父亲在小说中的各种表现和遭遇。③“配角”作为线索,贯穿小说始终。小说中的几件小事也都是围绕着父亲的“配角”身份而展开的。④以“配角”为标题,鲜明地呈现小说的主题,即普通小人物(“配角”)在社会生活中尽管不扮演主要角色,但也认真勤奋地工作生活着,为家庭、为所爱的人无怨无悔全心付出,应得到人们的尊重。(答案一条两分,共六分,考生任答三条即可。)
(示例2)同意。①改为“我的父亲”,明确交代主要人物形象。以“我的父亲”为题,揭示出主人公的伦理特点。②串联、紧凑小说情节。小说选择几件看似不关联的小事,都以“我的父亲”这种身份把几件小事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描绘发生在“我”初中、高中、大学时期的几件小事,突出了父亲对母亲、“我”和妹妹的关爱。③以“我的父亲”为题,有利于作者把表达的情感与主题直接地呈现出来。
【选篇理由】本文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宪宗平淮蔡》。李愬雪夜入蔡州、擒元济是中国历史上奇袭的著名战例,故事扣人心弦,动人心魄,充分显示了李愬高超的军事才能。学习本文,有助于考生领略人物风采,了解历史,以史为鉴,丰富文言文的语言积累。
10.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宜用排除法。“熟”是“寐”的状语,“熟寐”即熟睡,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B两项。“如故”是“击柝”的后置状语,不能单独断开,据此排除C项。故选D。
11.C【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C项,“击四通鼓"错误,应为“四更”。当时既“惊之(鹅鸭)以混军声”,自然不可能击鼓惊动敌人。汉魏以来,分一夜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四鼓即四更。
【课文链接】姚鼐《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五鼓”即五更。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烽火”均代指战火或战争。
12.B【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但他们畏惧李愬治军严酷"错误。原文为“然畏愬”,应为畏惧李愬军纪严明。“严酷”指残酷、严厉,这与注释中李愬的正面形象极为不符。
13.(1)军队出发后,不知道目的地。李愬说:“只管向东前进。”(译出大意给1分;“所之”“但”“东”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于是拜访董重质的家,优厚地安抚其家人,派遣他的儿子董传道带着书信去告诉董重质。(译出大意给1分;“抚”“遣”“谕”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关键点拨】(1)所之:所去的地方,目的地。但:只,只管。东:向东。(2)抚:安抚。遣:派遣。谕:告诉,晓谕。
【参考译文】
辛未日,李愬命令马步都虞候史旻等人留守文城,命令李祐、李忠义率领三千名冲锋陷阵的勇士担任前锋,自己与监军率领三千人作为中军,命令李进诚率领三千人在他的后面压阵。军队出发后,不知道目的地。李愬说:“只管向东前进。”军队走了六十里,夜晚,抵达张柴村,将守卫的士兵和负责守卫烽火台的士兵全部杀掉,占领了他们的营寨。(李愬)下令士兵稍事休息,吃些干粮,整理马络头和缰绳,留下五百名义成军将士镇守此地,以切断从朗山来的敌人救兵。(李愬)命令丁士良率领五百人砍断洄曲及其余各道桥梁,又连夜领兵出门。众将询问军队要去哪里,李愬说:“进蔡州城捉拿吴元济。”众将都大惊失色。当时正刮大风,下大雪,旌旗被风撕裂,路上随处可以见到冻死的人和马。天色阴沉漆黑,从张柴村往东的道路都是朝廷军队未曾走过的,人人都自以为必死无疑;然而畏惧李愬,没有谁敢违抗命令。半夜,雪下得更大,军队已经行走了七十里,抵达蔡州城下。靠近城边有个养着鹅鸭的水池,李愬下令惊扰鹅鸭,来掩盖军队行动的声音。自从吴少诚抗朝廷的命令以来,官军已有三十余年没到过蔡州城下了,因此蔡州人没有严密防守。壬申四更时分,李愬到达城下,(城内)无一人知晓。李祐、李忠义把城墙掘出梯坎,率先登城,勇士们跟随上城。守门士兵正在熟唾,都被杀死,只留下敲梆巡夜的人,让他们像先前一样继续敲梆,于是大开城门放军队进城。到了里城,也像(外城)一样,城中无人知晓。鸡叫时,雪巳停,李愬进据吴元济外宅。有人禀告吴元济说:“官军到了。”吴元济还在躺着休息,笑着说:“被俘的囚犯偷盗罢了,天亮后将他们全都杀掉。”又有人禀告说:“城池已经被攻陷了!”吴元济说:“这一定是洄曲的士兵找我索要御寒的衣服。”起床后,吴元济在庭院中探听,听到李愬的军队传达号令的声音:“常侍传话。”响应的有近万人。吴元济这才开始害怕,说:“这是什么常侍,能到这里来!”于是率领侍卫登上牙城(唐代卫护节度使住宅的内城)抵抗。当时董重质带领一万多精锐士兵守卫洄曲,李愬说:“吴元济所盼望的,无非董重质的救援而已。”于是拜访董重质的家,优厚地安抚其家人,派遣他的儿子董传道带着书信去告诉董重质。董重质于是单人匹马来向李愬投降。李愬派遣李进诚攻打牙城,烧毁了牙城的南门。百姓争着背柴草帮助官军,城上的箭像刺猬毛一样密集。傍晚时分,门已毁坏,吴元济在城上请求治罪,李进诚搭梯子让他下来。甲戌日,李愬用囚车将吴元济押送到京城。当天,申州、光州和各镇(援助淮西的)士兵二万余人相继前来投降。
【选篇理由】陆游一生坚持抗金,然而仕途不顺,始终难酬壮志。晚年回到故乡后,多与农夫野老交往,从中体会到纯朴真挚的人情。这首诗描述“村老”生活,极其温馨,令人羡慕。学习本诗,可了解古代农村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A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A项,“夸张手法"错误。首联写村老在深夜仍可以与诗人交谈,表现出他的精神很好,侧面反映出他的身体好,所以写村老之强健是实写。
15.①“村老”年高体健,举世稀少,夜深而精神不衰,令人羡慕。②“村老”儿子勤劳,骨肉团聚,可共享天伦之乐,令人羡慕。③“村老”乐于助人,不吝借贷,邻里关系非常融洽,令人羡慕。(每点2分)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村老"生活的可羡之处,体现在前三联之中:自身身体强健,精神矍铄,无疾病之苦;家人团聚,无远别之痛;儿辈勤于劳作,各尽其职;家境尚可,乐于助人,邻里和睦。这些,都是令作者感到羡慕的地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17.A【解析】 运筹帷幄: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建言献策:陈述主张或意见,通过口头或文章提出有益的意见,出谋划策,进献计策。这里的主语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用“运筹帷幄”合适。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千钧一发:比喻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这里强调的是“紧急”而不是“危急”,所以用“迫在眉睫”合适。按部就班: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轻举妄动。现多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框,不敢稍有变动。这里从感彩角度考虑,用“按部就班”更合适。众志成城: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同仇敌忾:大家一致地对敌人仇恨和愤怒。此处从修饰对象“实现目标”来看,应用“众志成城”。
18.A【解析】 根据下文的关联词语“也”,它只能与“既”搭配,可以排除CD两项;“矛盾和问题”的前面是一个多层定语,正确顺序应是“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排除B项。
19.B【解析】 第一处语病是语序不当,应改为“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第二处语病为搭配不当,“彰显”与“状态”“作风”不搭配,把“彰显”应改为“检验”。
20.①那就是冰壶②为什么还要“擦地”呢③改变其运行轨迹(每句2分)
21.因为赛道的冰面并不光滑,这让冰壶的行走路线不定,所以运动员要刷冰融化不平的冰面,使之化成水,减小壶体与冰面的摩擦。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