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讯 | 《语言学研究》2019年第1期

语言学研究 语言学心得 2021-12-26

《语言学研究》

2019年第1期



    《语言学研究》是专门的语言学学术集刊,主要刊载语言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论文,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编辑,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刊为半年刊,每辑刊载17-20篇文章。    集刊沿革和出版状况:本刊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学研究所(虚体)创刊于2002年12月,为年刊,设6人组成的编委会(王文融、王辛夷、赵杰、高一虹、钱军、彭广陆),未设主编。刊物的创建得到北京大学的经费支持,当时的宗旨是促进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各语种学者之间的交流,以及语言学学科的跨语种建设。从第二辑开始,本刊经费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提供。2010年秋,隶属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教学科研实体“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成立,自此《语言学研究》由该所编辑。2011年本刊改为半年刊,每年两辑,面向全国征稿。从2011年第10辑开始,刊物建立了完整的编辑班子,以及严格的匿名审稿制度。改制至今,编委会主任为胡壮麟教授,主编为高一虹教授。    办刊宗旨和愿景:本刊旨在为语言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高档次的探索平台。来稿可深度梳理和评述现有语言学研究,对学科发展提出展望和设想,或报告实证研究,以理论为指导考察语言的使用、学习等实践问题。本刊鼓励就学术前沿专题进行深度或广度探讨的专栏提案;本刊以外语研究为特色,但不设语种背景的界限。欢迎基于不同语言的研究;欢迎多种语言的对比研究;欢迎跨学科的语言研究。本刊将努力成为国内语言学的一流学术刊物。    发表情况与作者概况:从2002年12月创刊至2018初,本刊已出版23辑,刊登研究性论文391篇,经典译文17篇,评介学术著作31册。第10辑以来的特约专栏主题包括语言学史、功能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生成语言学、语言类型学、语言视点、多学科语言研究、符号学、语言保护、濒危文字抢救、性别与语言、全球化与应用语言学等。研究涉及的语言(文字)有约30种,包括汉语、英语、日语、俄语、捷克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波斯语、缅甸语、越南语、朝韩语、蒙语、满语、维吾尔语、藏语、尔苏语、木雅语、纳木依语、普米语、纳西语、摩梭语、西夏语、女真语、契丹语、梵语、苏美尔语、世界语,还包括汉语等语言的方言变体。本刊面向全国接受投稿,也接受海外作者的汉语投稿,经匿名评审录用。曾在本刊发表过论文的国际国内著名学者包括韩礼德、久野暲、李赋宁、陆俭明、胡壮麟等。栏目设置:本刊设有特约专栏,每辑主题不同;常设栏目包括语言学理论研究、具体语言研究、语言对比研究、语言应用研究、经典译文、书评、语言学沙龙等。    数据库收录和社会影响:本刊自2014年7月被中国知网收录;现已被连续收录为中文社会科学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4-2015,2017-2018)。此外本刊还被北京大学期刊网(PKU OAJ)、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收录。



目  录


  • 生成语法前沿

    “生成语法前沿”栏目主持人语 | 程工;3-4

    最简方案下的标签理论 | 潘俊楠;5-15

    论语言的生物属性及语言演化 | 毛眺源;16-27

    制图理论与汉语语法 | 蔡维天;28-44

    事件终结性的“词汇-句法”界面研究——基于生成构式理论的分析 | 胡旭辉;45-59

    句法构词理论中的语素和词 | 程工;60-70

  • 语言学理论研究

    句子逻辑语义交际功能的双重性 | 张家骅;73-84

    俄罗斯邦达尔科功能语法理论的核心思想评介 | 姜宏;齐芳溪;85-95

    瓦罗与许慎的语源观念比较 | 李娟;96-106

    “A BECAUSE B”构式的“力动态-注意”认知识解模型 | 胡志勇;李福印;107-121

    论汉语词尾“了”的双重标记功能 | 王晨;122-136

  • 语言应用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反倾销新闻语篇的介入模式和经济权力关系 | 厉建娟;139-152

  • 李娜自传中女性运动员身份建构的隐喻研究 | 张雷;陈菲菲;153-165

    英语语音意识在维吾尔族儿童英语单词读写发展中的预测作用 | 韦晓保;166-177

  • 经典译文

    汉语普通话中的时间解读 | 卡洛塔·S·史密斯;玛丽·S·厄尔博;刘雨晨;李桂东;181-123

  • 书评

    语用的人际维度考量——《语用学诠释》评介 | 姚晓东;217-223

  • 《书面纠正性反馈对二语发展的效应》介评 | 梁凤娟;224-230




摘  要


“生成语法前沿”栏目主持人语

程  工


正文: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最简方案以来,生成语法依然在国际语言学界保持着主导地位,引领着语言学科的发展。本专栏旨在向国内学界同仁介绍其最新的发展和趋势。


最简方案下的标签理论潘俊楠


摘要:标签理论是最简方案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旨在对标签理论的理论背景以及加标算法的应用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句法标签不仅满足语言官能与语义接口上的要求,同时在句法内部操作上也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陈述句加标的核心操作为例来说明不同语言对同一句法结构加标方法的异同。文中也会探讨汉语结合标签理论方面的研究性问题和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最简方案; 标签理论; 加标算法; 句法结构;


论语言的生物属性及语言演化

毛眺源


摘要:对语言(官能)生物属性及其演化的探究是Chomsky(2007)为新时代"生物语言学"(biolinguistics)研究规划的任务,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但怎样有效推进此类研究仍在不断完善之中。本文以简述生物语言学发展历史为起点,从众多研究成果中挑选两个紧扣语言生物属性与演化的重要方面,梳理不同理论时期,尤其是当前最简方案生物语言学对此类重要问题的思考。本文力图展现生物学研究怎样与语言研究有机结合,探索人类语言的生物基础及演化动因,展示此类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语言(官能); 对比生物学; 神经科学; 基因学; 演化; 语言习得;


制图理论与汉语语法

蔡维天


摘要:自生成语法开山立派以来,语法特征和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即属核心议题之一。在历经半个世纪的酝酿淬炼之后,学界对这个课题也有了更为细致精准的看法:特征跟中心语属一对一的关系,其投射更遵循严格的层系安排,由低到高,由实而虚,通过界面运作渐次编码构词、句法、语义以至语用、认知等外延因素,为语言使用的软件层面撑起了棱角分明的硬件骨架。这条思路我们称之为制图理论,该理论近年来不但致力于打通语言通性、个性的任督二脉,也提供了会通形式和功能语法研究的新契机。。

关键词:制图理论; 汉语语法; 比较句法; 微言主义; 左缘结构; 句法-语用界面;



事件终结性的“词汇-句法”界面研究

——基于生成构式理论的分析

胡旭辉

摘要:基于生成语言学框架下的构式理论——Borer (2005b)的XS模式——本文发展出事件的句法功能结构,并以此为基础,阐释影响事件终结性的句法-词汇语义界面的内在机制。本文认为终结性本质上是句法推导的结果,需要通过某种方式给事件功能结构提供数量赋值;词汇语义和语境信息对终结性的解读产生影响,内在原因在于最简方案下的概念-意向界面要求:句法推导获得的终结性解读在概念-意向界面需要获得句法外的信息支持,包括词汇语义和语境信息。完成和达成动词的语义包含潜在的终点信息,可以实现此类支持;而状态和活动动词无法提供支持,需要进一步的语境信息支持。

关键词:事件结构; 终结性; 句法-词汇界面; 生成构式理论;


句法构词理论中的语素和词

程  工


摘要:近年来,句法构词理论在生成语法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逐渐成为主流理论的一部分。本文介绍该理论的一项基础建设,即对语素和词两个核心概念的改造。按照改造后的理论,语素仅指在句法树形图中可以充当终端的成分,是句法操作的最小成分;词则是句法推导的最小成品,词的组合与诠释机制与短语相同。新的定义消除了概念上的冗余,在经验上更加合理,也为单引擎论,即句法规则同时负责词内和句内结构的生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语素; 词; 句法构词; 分布式形态学;


句子逻辑语义交际功能的双重性
张家骅


摘要:句子和名词短语一样,也具有概念和指物的双重性。命题为逻辑语义交际结构述位的句子表达广义指物意义;真值模态为逻辑语义交际结构述位的句子表达广义概念意义;情景命题和真值模态共同为逻辑语义交际结构述位的叙述话语句是不可切分句,表达广义指物意义。从属小句和从属名词化述谓短语、紧缩修饰短语是句子的二级述谓单位,它们不直接参与句子逻辑语义交际结构切分,但常常是惯常意义实际切分的直接成分。二级述谓单位自身逻辑语义功能性质,主要取决于语法主导词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类型。 

关键词:指物意义; 概念意义; 逻辑语义交际结构切分; 名词化述谓短语; 修饰短语;


俄罗斯邦达尔科功能语法理论的核心思想评介姜  宏  齐芳溪


摘要:俄罗斯邦达尔科功能语法理论具有六个方面的核心学术思想:(1)语言语义系统以及语义范畴的思想;(2)潜在功能和现实功能的思想;(3)功能语义场的思想;(4)范畴情景的思想;(5)语境的思想;(6)形式与意义双向和交替描写的思想。这些思想是功能语法理论对当代语言学研究和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它们体现了俄罗斯功能语法理论个性鲜明的学术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它的某些不足和缺陷。令人遗憾的是,至今尚未有人对这些思想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提炼,更谈不上在中国的推广。这是中国俄语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功能语法; 邦达尔科; 俄罗斯功能语法理论; 核心思想;


瓦罗与许慎的语源观念比较
李  娟


摘要:本文基于对古罗马学者瓦罗(Marcus Terentius Varro)《论拉丁语》(DeLingua Latina)和中国汉代学者许慎《说文解字》的比较,探讨两位古代学者语源观念的异同,并由此阐释二者的语言文字观念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同时从这一视角讨论"字"所具有的多重复杂性质。论文的主要结论是:(1)许慎与瓦罗都认为语言文字是基于少量根本要素衍生发展起来的,语源研究是把握语言文字本质属性的基本途径;(2)二者都把语言单位的构形(词形或字形)作为研究的立足点,对构形与语源做出统一的解释;(3)两种语言文字的差异影响到两位古代学者的研究结果,对二者的比较更凸显出汉字形音义关联的跨时空特点。  

关键词:言学史; 语源学; 形变; 六书; 字;


“A BECAUSE B”构式的“力动态-注意”认知识解模型胡志勇  李福印


摘要:本文基于Talmy(2015)认知系统交叉模型为"A BECAUSE B"构式提出了一个"力动态–注意"认知识解模型。根据这一模型,本文将注意系统和力动态系统相结合,动态考察了"A BECAUSE B"构式在语义构建中的三个层级及其互动过程。笔者发现,该构式含有三大语义范畴:(1)力动态作用下对抗或和谐类"致使义",包括三类基本模式:BECAUSE-致使型、 BECAUSE-阻止型以及BECAUSE-使能型;(2)力动态条件下各种"结果义"及其实现状态;(3)整个语义构建过程中注意分布与突显。这一发现解决了以往研究中受因事件和使因事件表征顺序与语义突显问题,澄清了该构式既构建概念框架又表达概念内容的双重作用,阐释了"A BECAUSE B"构式的力动态内涵及其突显意义,并进一步否定了Fodor(1983)提出的"自治模块"说。

关键词:“A BECAUSE B”构式; “力动态–注意”认知模型; 认知系统交叉模型; 注意分布与突显;


论汉语词尾“了”的双重标记功能王  晨


摘要:本文讨论了汉语体标记词尾"了"的功能与分布,并提出词尾"了"具有双重标记功能:即同时标记内时体终结性和外时体完成性。这一观点可以解释汉语在表达完成体视点与非终结性事件类型的组合时所遇到的困难。同时,本文借助Borer提出的外框架理论,利用空项赋值的手段推导了含"了"句子在句法结构上的生成过程,并列举了这一分析手段相对于传统分析的优势。最后,通过与苏格兰盖尔语和英语的对比,本文将三种语言中时体系统的异同纳入同一种机制,并试图说明跨语言视角下内时体与外时体的联系是一种普遍现象。 

关键词:法; 时体; 事件结构; 词尾“了”; 终结性;


基于语料库的反倾销新闻语篇的介入模式和经济权力关系
厉建娟


摘要:本文运用评价系统的介入子系统分析了反倾销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的对话性介入模式,通过基于语料库的分析,考察了中西方新闻报道对消息源和话语主体的介入以及反映的社会经济权力结构的差异。研究发现中西方新闻语料库中"对话性扩展"资源要明显地高于"对话性收缩"资源,其中中方新闻语料库的"对话性扩展"资源高于西方新闻语料库;中方记者尤其倾向于传达政府官员的声音,其次是专家的观点;西方记者倾向于选择政府和钢材企业财团的声音。研究发现新闻创造者的立场与其认同的意识形态和所存在的社会经济权力关系密切相关。 

关键词:对话性; 声源主体; 介入模式; 语料库; 权力关系;


李娜自传中女性运动员身份建构的隐喻研究

张  蕾  陈菲菲


摘要:本研究通过自传这种叙事语篇探讨女性运动员身份自我建构过程中的隐喻功能。李娜自传《独自上场》的个案研究显示,"战争""自然环境""生命体"等隐喻构建的概念框架与场景凸显了李娜生平中的比赛与情感经历,体现了运动员群体身份的共性。表征概念框架的语言结构即及物系统及其蕴含的评价意义构建了自传者在这些概念框架中承担的角色,实施的行为及其相应的态度,凸显了女性运动员身份的特性。隐喻使用体现出优秀女性运动员兼具男性与女性的性格特征,构建出她们在赛事与情绪认知与管理方面的强势身份。

关键词:女性运动员; 自传; 身份建构; 隐喻; 及物性;


英语语音意识在维吾尔族儿童英语单词读写发展中的预测作用

韦晓保


摘要:本研究通过两项实验测查了英语语音意识的不同成分(音位意识、首尾韵意识和音节意识)对四至六年级维吾尔族双语班儿童英语单词阅读及拼写发展的预测作用。通过偏相关和分层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发现:(1)不同语音技能在不同阅读水平儿童单词阅读中的预测作用存在差异,其中,音位意识在阅读正常组儿童单词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尾韵意识在阅读较差组儿童单词阅读中作用明显;(2)英语单词阅读与拼写对语音意识的依赖程度存在差异,其中,只有首尾韵意识对英语单词阅读的预测作用显著;而首尾韵和音位意识对单词拼写均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显示,Ziegler和Goswami(2005)提出的心理语言学纹理理论对儿童拼写能力发展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其对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解释力可能会受儿童母语语音结构、汉语拼音和英语读写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维吾尔族儿童; 语音意识; 单词读写发展; 纹理理论;


汉语普通话中的时间解读

卡洛塔·S·史密斯  玛丽·S·厄尔博  刘雨晨  李桂东

摘要:本文对汉语普通话中的时间理解问题提出了这样一种解释:体信息、词汇信息、状语信息、语用原则都会为解读时间定位做出贡献。在缺乏显性时间表征形式时,体视点和情状类型负责提供主要信息。最主要的也是默认的解读模式是指示型的。语用原则包括有界事件限制、解读简约性原则和时间图示原则。词汇信息和时间状语信息可以导出非默认解读。另外两种时间模式——叙述动态性和回指模式分别出现在话语模式为叙述型和描写型的文本中。本文首先展示合语法的表达形式的语义,然后对指示模式进行解释。根据Reichenbach(1947)的观点,对时间解读进行解释需要三类时间。普通话时间形式编码了特定的视角时间,即参照时间和情状时间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编码在书面语文本中通常是冗余的。它们同说话时间之间的关系则不一定通过语言形式编码,而可能通过上下文来传递。


语用的人际维度考量

——《语用学诠释》评介姚晓东


摘要:本文介绍并评述Gunter Senft的近著《语用学诠释》一书。本书涉及范围广泛,体现出一种整合视角,即采用跨学科路径,在宏观社会文化语境中理解意义,突出特定社群程式化规约的重要性以及语言使用的社会联结功能。这一路径在彰显跨文化视角语用学研究思路的同时,体现了作者的解放语用学立场。 

关键词:跨学科视角; 社会规约; 社会联结; 解放语用学;


《书面纠正性反馈对二语发展的效应》介评

梁凤娟


摘要:本文旨在介评由John Bitchener和Neomy Storch合著、Multilingual Matters公司于2016年出版的《书面纠正性反馈对二语发展的效应》一书。该书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从认知和社会文化两个理论视角探讨了书面纠正性反馈对二语发展的潜在效应。该书对两种范式未来的接口研究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理论参考价值;突出学习者个体因素和语境因素,充分展示了书面纠正性反馈本质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该书对二语习得研究和外语教学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 

关键词:书面纠正性反馈; 二语发展; 认知理论视角; 社会文化理论视角;



本文来源:《语言学研究》2019年第1期




往期推荐



●  每日一星 | 黄立鹤: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推进老年语言学研究●  学术会议 | 第三届“国际符号学协会—南京师范大学” 高级符号学研修论坛●  学术讯息 | 2019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目录大整理(语言学类)●  刊讯 | 《励耘语言学刊》2019年第2期●  今日一词丨辖域歧义Scope-Ambiguities

语言学心得

分享语言学及语言教学心得与感受

今日编者:心得君

审      核:心得君




在看“语言学心得”+1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