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词|题元理论 Thematic Theory
“语言学心得”
第 189 篇
【今日一词】
每天一词,一步一个脚印
一同扎进语言的海洋
题元理论
Thematic Theory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题元理论(Thematic Theory)及其对语言现象的分析已成为现代语言学的一大热点。最早明确提出“题元角色”(Theta Role)等概念的是Gruber,他在1965年的博士论文《句法与语义中的词汇结构》一文中提出了“题元角色”的概念,并对此进行了详尽的描写。Chomsky在80年代初提出的“管辖与约束”理论中对题元理论的引进,促进了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在题元理论中,通常认为题元角色是由谓项指派(assign)的,谓项与题元角色之间的关系是谓项所表达的事件或活动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其性质是语义的,而非句法的。它和论元(argument)不同,论元是指带有题元角色的名词性成分,它在句子中所占的位置称作论元位置,论元同时具有句法属性。题元角色必须通过论元得到体现。
题元角色的数量在学界有着不同的观点:温宾利在《当代句法学导论》一书中列出了常见的七种题元角色:施事(Agent/Actor)、述题(Theme)、感受者(Experiencer)、受益者(Benefactive/Beneficiary)、目标(Goal)、来源(Source)、方位(Location);Halliday提出了9种;吕叔湘提出了12种。这是由于动词的意义是复杂的,故而其指派的角色也是及其丰富的。
Chomsky把逻辑学的命题中的谓词(predicate)和个体词(individual)的关系用θ(题元)来表示,称为“题元关系”(θ-relation)。例如:
(1)John ran quickly.(约翰跑得快)
(2)John likes Mary.(约翰喜欢玛丽)
(1)中的ran quickly是谓词,John是个体词,这是一个一元命题,John充当“施事”的题元;(2)中的likes是谓词,John和Mary是个体词,这是一个二元命题,John充当“施事”的题元,Mary充当“受事”的题元。
同时,Chomsky还提出了如下的“题元准则”(θ-criterion):
1.每个主目必须,而且只许,充当一个题元;
2.每个题元必须,而且只许,由一个主目充当。
例如,在例句(2)中,根据第1条准则,主目John充当施事的题元,就不能再充当受事的题元,主目Mary充当了受事的题元,就不能再充当施事的题元;根据第2条准则,施事既然由John来充当,就不能再由Mary来充当,受事既然由Mary来充当,就不能再由John来充当。有了这样的题元准则,就可以限制转换的条件。
题元理论的应用较为广泛,目前最常见的是其去分析一些词法和句法现象。但题元准则的基本思想——“动词的每一个论元只能指派一个题元角色”在学界也面临一些争议,Jackendoff(l987,1990)等人曾提出与之不同的观点。
“题元角色概念的产生及运用反映了语言学家对句法结构与语义角色关系的关注,及对词汇意义对句法结构影响的讨论。”
——本文参考《浅析题元理论的应用与争议》(刘玲玉 罗思明)
(1)《生成语法中题元理论的批评性研究》(刘玉红,《外国语言文学》,2010年第2期)
提要:为了解释自然语言的可习得性,生成语法把众多转换规则归结为移动。移动α功能过于强大,所以需要题元理论的制约,但题元理论反而削弱了语言的可习得性。为了证明题元理论的合理性,乔姆斯基勉为其难地承认题元角色的语义理据。当两种语义理据都不可靠时,只有映射原则可以证明题元理论的存在理由,但众多的反例仍旧是不能回避的现实,况且题元栅与早期理论中的子范畴化框架高度雷同。这些悖论足以摧毁题元理论的合理性。但是我们发现,多种悖论可以串成一个闭合的悖论链,每一个悖论虽然削弱了题元理论的局部合理性,但同时也在下一个环节的合理性中得到了补偿,所以尽管生成语法的理论体系不断发展,但题元理论始终没有被取消。
关键词:生成语法、题元理论、题元角色、词汇语义
(2)《题元理论与汉语配价问题(徐烈炯,沈阳,《当代语言学》,1998年第3期)提要:目前汉语学界进行的“配价”研究所关注的关于名词和动词一些语法现象,其实在欧洲“配价理论”中并不特别涉及,而在其它一些语法理论特别是“题元理论”的研究中倒是有过很多比较深入的讨论。因此了解题元理论在类似问题上的研究情况,对进一步推动相关汉语语法现象的研究会有更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题元角色、题元理论、配价理论、生成语法
欢迎加入
往期推荐
今日小编:璐鸣
审 核:心得小蔓
"心得小助手"
微信:yuyanxuexin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