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讯 | 《语言研究》2020年第4期

《语言研究》


2020年第4期 

    《语言研究》2020年第4期刊发15篇文章。文章涉及声调类型与演化、诸城方音演变、《切音启蒙》、嗓音差异、否定标记的语义指向、介词化路径分析、上古汉语研究、词汇历时兴替、动词语义图研究、阿尔泰语声调研究等内容。既有对方言方音的深入探究,也有对词汇演变的翔实分析、对上古汉语的切实考察、对《弘明集》、《切音启蒙》的深入探索,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本领域的相关问题提供了良好参照。



目  录

1-12   山西并州方言舒声调的类型与演化/魏阳  朱晓农
13-21《音注四言杂字》的语音特点与150年来诸城方音的演变/张凯
22-34  近代语音史上轻唇化音变的纠葛与《蒙古字韵》中的“明、微”声母/宋洪民
35-40 《切音启蒙》音系与定海方音/周赛华
41-45  从字形舛讹论上古歌类韵部字的特殊读音/齐晓燕
46-53  嗓音的南北差异与汉语声调产生的地域先后/冉启斌
54-59  汉语否定标记的语义指向/陈芙  汪国胜
60-65  “真”“假”的程度特征再探/刘凡
66-71  “捉”的介词化时期、路径及其消失/吴娟  崔云忠
72-82  《孟子》“鸡豚狗彘”并称考——兼论上古汉语家畜的称举法/方一新  王云路
83-87  《弘明集》之慧琳“音义”校正举例/黄仁瑄  贺颖
88-96  常用词“寤(悟)、觉、醒”的历时兴替及其原因/张海媚
97-109 “躺卧”动词语义图研究/吴瑞东
110-118 回辉话sa33的指示用法及其来源/田祥胜
119-126 阿尔泰语言的声调、句末语气词及相关性研究/王聪


提  要

山西并州方言舒声调的类型与演化

魏 阳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朱晓农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

提  要:并州方言长调的主要音法特征可以用"三长去昂"来概括,即三个长调,去声昂调。并州方言长调调型以降调为主,昂调次之。近期的调类合并由阴平启动,大部分点早期并入阳平,少部分点晚期并入上声。合流后,平声通过两种可能的链移方式演化,由平调演化为纯低调或降调。上声由后凹调变为降调或低凹调。文章还发现了一种新的"互流"式调类合流演化过程。           

关键词并州方言  晋语   声调类型   链式演化   互流式调类合流

《音注四言杂字》的语音特点与150年来诸城方音的演变

张    凯    枣庄学院文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  要:《音注四言杂字》是一部纯粹反映150年前诸城方音的历史文献。其语音特点有声母方面的知庄章组的二分、见系声母的超前腭化、日母的三分及微母的独立等,韵母方面通摄阳声韵并入梗曾摄、见系歌戈韵不分、山咸宕摄入声韵见系一等开口字读作合口呼、"六"、"所"二字的韵母为u及"做"的文白异读等,声调方面清入声字多数读作上声等。这些重要的特征有的与今音完全吻合,有的至今已经消失,它们对于诸城方音的历史探究乃至近代山东方音及胶辽官话的研究大有裨益。 

关键词: 《音注四言杂字》   语音特点   诸城方言   演变

近代语音史上轻唇化音变的纠葛与《蒙古字韵》中的“明、微”声母

宋洪民    济南大学文学院

提  要:《切韵》"东三钟微虞废文元阳尤凡"十韵的唇音字发生了轻唇化音变,而其中东三和尤韵的唇音次浊字"梦目谋"等今读m声母,形成两个例外。但这几个字在《蒙古字韵》中标作轻唇音微母,我们认为这些字并没有发生轻唇化音变,其之所以标为轻唇音微母,这是遵循等韵门法的规则要求。 

关键词:轻唇化   《蒙古字韵》   明、微母   等韵门法

《切音启蒙》音系与定海方音

周赛华    湖北大学文学院

提  要:文章对《切音启蒙》的音系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对音系特点和性质作了重点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书中音系到今音的发展演变情况。

关键词:  吴语   定海方音   清代

从字形舛讹论上古歌类韵部字的特殊读音

齐晓燕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提 要:根据中上古语音对应规律,参考《说文解字》的谐声和中古的注音,对上古歌类韵部字的特殊读音进行原因分析,我们发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字形舛讹所有导致。字形舛讹可以从注音字和被注字两方面来看,被注字的字形舛讹又可以分为同形舛讹、近形舛讹两种情况。

关键词:字形舛讹   歌类韵部字   特殊读音

嗓音的南北差异与汉语声调产生的地域先后


                                                                                

冉启斌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提 要:文章提出汉语声调产生存在地域差异、南方声调产生先于北方的推测。历史文献材料能为这一推测提供一些线索和佐证。现代共时嗓音微观声学分析看到,基频微扰在南方语言和北方语言中存在显著差异;由于湿度和温度对嗓音的影响,文章推论声调在古代应该先产生于南方。论文通过对有关文献的分析提出北方方言在六世纪应该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声调系统。

关键词:嗓音分析   汉语声调   声调产生   地域差异

汉语否定标记的语义指向

陈   芙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汪国胜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提 要: 否定范围有一条"右项原则",体现了否定语序的方向性。文章以"普—方"视角对否定范围的"右项原则"展开讨论,进而考察汉语否定标记的语义指向特征。

关键词:否定范围   右项原则   语义指向

“真”“假”的程度特征再探

刘   凡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 要: 以往研究对形容词"真""假"有无程度特征存有争议,且对"人造真皮""假酒"等组合的语义难题也缺乏准确刻画。"真""假"是多维形容词,具有逻辑、标准和评价三个维度。"真"是合取多维形容词,要求所有维度为真;"假"是析取多维形容词,满足任一维度即可言说。该分析能明晰"真""假"的程度特征与分布环境,对组合语义做出正确解析,并为界定等级性形容词的标准提供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程度   量级   等级性   等级性形容词   多维形容词

“捉”的介词化时期、路径及其消失 

                                                                                 

吴   娟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崔云忠    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提 要:"捉"介词用法于南北朝成熟,宋代后消失。"捉"介词化有两条路径:V:握持义>pre.工具义>处置义;V:捕捉义>pre.处置义。介词"捉"的消失有两个动因:(1)"捉"的动词功能未消失,且在与介词功能的竞争中占优势;(2)介词"捉"在与同义介词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关键词:捉   介词化   南北朝   虚化路径   消失

《孟子》“鸡豚狗彘”并称考——兼论上古汉语家畜的称举法

方一新   王云路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古籍所/中文系

提 要:《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之畜",有学者对"豚"是什么,"鸡豚狗彘"的表述是否合理提出质疑。经过查考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后发现:"鸡豚狗彘"仅仅指猪、狗、鸡三种牲畜,符合上古汉语牲畜并称的规律和古人行文习惯。传统释"豚"为小猪,"彘"为大猪(成年的猪),并无问题。而"鸡豚狗彘"之类的表述,则宜看作是一种习惯表达。 

关键词:鸡豚狗彘   豚   上古汉语   家畜   连用并称


《弘明集》之慧琳“音义”校正举例

                                                                                

黄仁瑄   贺颖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研究所

提 要《弘明集》之慧琳"音义"见慧琳《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五-九十六,其中存在讹、脱、衍、乙等种种文字问题。勘正这些问题对深化慧琳音义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弘明集》  《一切经音义》  校勘





常用词“寤(悟)、觉、醒”的历时兴替及其原因

                                                                                 

张海媚    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提 要常用词的演变既受其自身语义变化的制约,又受同一系统中其他成员的影响,"睡醒"义词"寤(悟)、觉、醒"的兴替情况即是如此。"觉"取代"寤"缘于后者主导义项的转移,而"醒"取代"觉"则在很大程度上和其反义系统成员"睡"的牵制有关,正是"睡""觉"组合的词化并大量使用限制了"觉"的动词用法,才给后起之秀"醒"以可乘之机,加之"醒"一词兼三义"睡醒""酒醒""苏醒"不仅不影响表义的明确性,而且符合语言经济的原则,故至迟不晚于16世纪初,便取代"觉"而成为现代汉语中表"睡醒"义的主导词。 

  

关键词:常用词 寤(悟) 觉   醒   历时兴替   演变原因


“躺卧”动词语义图研究

                                                                                

吴瑞东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中文系


提 要语言中的"躺卧"义动词普遍具有多义性,文章运用22种语言或方言64个涉"躺卧"义词多义性材料,构建"躺卧"动词概念空间并绘制不同语言的传统语义图。在此基础上,以覆盖不同语义原子的多义词数量为权重,构建加权语义网络图,标示语义邻近性关系。对跨语言材料做层次聚类分析,通过树状图呈现与"躺卧"相关的概念之间远近亲疏关系,结合加权语义图和聚类分析勾勒词义演变和功能扩展的路径,比较汉语和印欧语在相关词语语义引申机制的异同。 

  

关键词:"躺卧"义动词   加权语义图   词汇类型学   聚类分析


   回辉话sa33的指示用法及其来源

田祥胜    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

提 要海南三亚回辉话具有指示功能的s33应是指示词,来源于数量结构中的数词s33"一"。s33从数词"一"演变成指示词除了与语言内部演变有关,还与语言接触的词汇复制机制有关。s33从数词向指示词演变,导致了数词ta11"一"的产生与指示词系统的改变。

  关键词:回辉话 指示词   语言接触   词汇复制  sa33


    阿尔泰语言的声调、句末语气词及相关性研究

王   聪    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

提 要冯胜利(2015)就声调、语调和语气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提出"句末语气词是语调变体"这一假说,简称I-P假说(Intonation-Particle Hypothesis)。近来,该假说中的"有声调的语言都有句末语气词"这一推演结果引发学界争鸣。基于此,文章以22种中国境内的阿尔泰语言为研究对象(均无声调),逐一考察了其重音模式与句末语气词的情况,并就该22种语言的重音模式与句末语气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我们的研究一方面为I-P假说中的"声调"内涵做了更深入地阐释与说明;另一方面,也为I-P假说提供了新证据。不仅如此,藏语视角的相关例证也为I-P假说提供了除阿尔泰语言之外的其他证据,并与阿错(2013)所提出的"藏-阿尔泰语法流"(Tibet-Altaic grammatical drift)的说法完全吻合。同时,从类型学角度,也验证了Hyman(2001)的说法。
 
  关键词声调   语调   句末语气词   阿尔泰语系   音高重音   力度中印   藏-阿尔泰语法流







刊简介

《语言研究》(季刊)创刊于1981年,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中国语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最重要的语言学学术刊物之一。《语言研究》以中国境内各语言为研究对象,兼采传统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之长,旨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体系,以促进中国语言学的发展。


刊载内容包括:语言学理论方法的探索及新学说的评价;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及方言的描写;亲属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在语言研究中使用自然科学手段的理论和实践;语言的对比研究;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当前国内外重要语言学著作述评等。


《语言研究》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北大2000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收录。


本刊联系方式

杂志名称:语言研究


电话:010-53329409

公司网址:http://yyyj.soripan.net/


本文转自:《语言研究》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原文网址




课程推荐

必备课程|“统计女王”和你讲:每一个文科生都能成为SPSS操作能手!


往期回顾


语言学心得|再见,2020;你好,2021!


学术讯息|2020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语言文字)


趣  谈|毕业季里无穷的“感谢聆听”都是错的?


语言学年报|2020年语言学学术会议集锦(共计129个)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


今日小编:wug猫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