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讯|《汉语国际教育学报》2020年第七辑
《汉语国际教育学报》
第七辑
《汉语国际教育学报》第七辑共刊发12篇文章,其中“汉语本体研究”板块刊发一篇,“海外高级汉语教学研究”板块刊发四篇,“预科教育研究”板块刊发两篇,“教材和教育技术研究”板块刊发两篇,“阅读和语言能力研究”板块刊发两篇,“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研究”板块刊发一篇。
本辑文章涉及语言本体的研究较少,大部分研究的关注点集中在教学与教材。研究群体包括美国本土学生、非洲来华预科生。在词典例示、多视图翻转学习模型方面也有所涉及。
往期推荐:
目 录
3-19 “走+趋向动词+名词”的组合特点及隐喻认知研究/王治敏;杨冰冰
海外高级汉语教学研究
23-45 海外高年级汉语教学的“矢”与“的”——定位、重点、取舍以及本体研究两例/张正生
46-59 美国外语教学的五大目标与高年级汉语教学/蒋冕华
60-76 高年级对外汉语教学中视频材料的使用/王静
77-91 高级汉语课程革新:以一门美国大学的跨文化跨学科汉语课程为例/刘艳
预科教育研究
95-108 非洲来华预科生“世界公民意识”的调查研究/庞震
109-119 汉语写作中教师书面反馈调查——以来华留学预科生作文为例/黄雯雯
教材和教育技术研究
123-140 浅议对外汉语教材和词典中词语例释语境的充足性和典型性/刘春梅
141-160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多视图翻转学习模型构建/李燕
阅读和语言能力研究
163-183 汉语国际教育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启示/王鸿滨
184-198 关于高级阶段留学生汉语语言能力的调查研究/张亚茹;刘大树;蔡英英;爱华;侯哲伟
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研究
201-216 “再汉字化”语境下重释费诺罗萨的《汉字作为诗媒》/于伟
提 要
“走+趋向动词+名词”的组合特点及隐喻认知研究
王治敏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研究院
杨冰冰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
摘 要:汉语中"走"常与趋向动词"上、下、进、入、出、回、向"组合,既表示字面义,也表示隐喻义。本文通过对"走"与趋向动词和名词的组合搭配的考察,发现其字面义与隐喻义存在明显的差异。首先,从语义特征上看,表示字面义的趋向动词具有[+方向][+空间]的语义特征,表示隐喻义的趋向动词具有[+时间]的语义特征。其次,在句法语义层面,"走+趋向动词+名词"的字面义和隐喻义的差别在于后面所连接的名词。表示字面义的名词具有[+方位][+实体]的特征,表示隐喻义的名词具有[-实体][+范围]的特征。而且表示字面义的"走+趋向动词+名词"一般可以互换,对称性较强;表示隐喻义的"走+趋向动词+名词"大多不可互换,格式较为固定。最后,我们对"走+趋向动词+名词"隐喻义形成的认知原因进行了探讨,"走"字隐喻及趋向动词构成的方位隐喻共同影响"走+趋向动词+名词"结构的隐喻义,并且不同的趋向动词具有不同的意象图式。
关键词:组合搭配 隐喻认知 语义对称 方位隐喻
海外高年级汉语教学的“矢”与“的”——定位、重点、取舍以及本体研究两例
张正生 美国圣迭戈州立大学
摘 要:本文讨论与海外高年级汉语教学相关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如定位、导向、重点、取舍以及本体研究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高年级汉语教学相当不尽如人意。本文在提出问题之余,将会提出一个教学重点清单,并在取舍方面提出一些想法。最后介绍一些语体和词汇方面的本体研究,以期对这两个重点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年级 定位 重点 本体研究 语体 词汇
美国外语教学的五大目标与高年级汉语教学
蒋冕华 宾夕法尼亚大学
摘 要:本文介绍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于2006年和2015年颁布的外语学习的五大目标,包括运用中文沟通、体认多元文化、贯连其他学科、比较语言文化之特性,以及应用于国内与国际多元社区①。文章简介美国语言教学的趋向以及此新目标设立的根据。借由初步可行性探讨,笔者认为对外汉语高年级教学可以借鉴世界语言五大目标的架构,贯连学生专业学科,增加语言和文化比较以及参与本地和全球社区活动。新的五大目标领域激发教师将人文、科学、工程和其他领域融合在一起。我们可以预期实践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的五大目标不仅可以丰富课程,而且可以使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为内容基础。总而言之,通过理解和实践五大目标,教师可以培养学生成为能够面对21世纪的挑战、解决全球问题的复合型跨学科人才。
关键词:高年级汉语教学 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 五大目标 跨学科人才
高年级对外汉语教学中视频材料的使用
王静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
摘 要:最近十年,视频已经逐渐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广泛采用的常规教学材料。随着中国网络视频文化的爆炸性发展,以及中美两国语言教学界对通过语言进行文化教学这一观念的大力提倡,视频材料的使用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本文选择电影、纪录片、新闻报道、访谈节目及广告五个类别,从选材标准、对原始材料的处理、课堂活动的设计三个方面,通过具体案例的讨论,展示在高年级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视频材料时可以普遍利用的步骤和模式,并说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对外汉语教师通过将有意义、有价值的视频材料引入教学实践,以独特的方式积极参与到当代中国视觉文化的生成与发展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加深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与理解。
关键词:对外汉语 视频 语言交际能力 文化教学 当代中国
高级汉语课程革新:以一门美国大学的跨文化跨学科汉语课程为例
刘艳 美国杜克大学亚洲与中东系
摘 要:近年来,虽然美国高校的汉语课程总体注册人数与之前相比有所下降,但是高年级汉语课程的注册人数却不断增加。因此,如何加强高年级的汉语教学和课程建设是汉语教师急需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本文以一门美国高校的跨文化和跨学科的高级汉语课程为例,对高年级汉语跨学科课程的设计,以及"语伴合作学习"与"社区学习"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文章提出了一些未来高年级汉语教学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和跨学科课程设置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高年级汉语教学 跨学科课程 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伴合作学习 社区学习
非洲来华预科生“世界公民意识”的调查研究
庞震 北京语言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摘 要:随着留学生群体数量的增长,我国留学生教育面临从"教学"到"教育"的转型。推动留学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探索来华留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有助于深入了解来华留学生在中国的观念变化,也符合我国当前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远景。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CSC)非洲预科生为调查研究对象,探讨来华预科生教育的特殊性和对其进行"世界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分析非洲预科生"世界公民意识"的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对未来来华预科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预科教育 来华留学 世界公民意识 非洲预科生
汉语写作中教师书面反馈调查——以来华留学预科生作文为例
黄雯雯 北京语言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摘 要:写作是全面输出的语言活动,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求很高,而在平时的汉语写作教学中,教师的书面反馈是教学的重要一环,有效的书面反馈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对提高其书面表达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汉语写作教学中,不同的教师在反馈次数、反馈方式、严厉程度、反馈一致性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教师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反馈标准模式。本文选取2017年北京语言大学预科春季读写教研组10名教师评改的121份来华留学预科生的看图作文(共9684字)进行书面反馈调查分析,并结合学生访谈,从教师的反馈方式、反馈焦点等方面进行分类总结,找出目前教师书面反馈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对预科汉语写作教学以及新教师培训有所启示。
关键词:来华留学预科生 写作教学 教师书面反馈
浅议对外汉语教材和词典中词语例释语境的充足性和典型性
刘春梅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
摘 要:在汉语教材和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中,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常常通过配例来展示,这一过程或栏目,我们称为"词语例释"。词语例释中语境信息是否充足典型非常重要,营造适合二语习得的语境,才能增加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有效输入和输出。目前,汉语教材和学习词典的词语例释还存在一些语境信息不充足不典型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例句短小、例句结构单一、例句不典型、没有针对某一义项等,削弱了词语例释的功能和意义。本文认为,汉语教材和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在词语例释时应注意让例句多一些、选用语境自明度高的例句、例释时突出焦点、适当使用反例、设计有针对性的配套练习等,以提高语境信息的充足性和典型性。
关键词:词语例释 语境 语境的充足性 语境的典型性 汉语教材 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多视图翻转学习模型构建
李燕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
摘 要:本文对翻转学习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研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全新的对外汉语翻转学习模型。该模型由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视图、教学过程视图和学习评价视图构成,全面立体地对翻转学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理论和操作层面的阐述。
关键词:翻转学习 翻转课堂 对外汉语教学 多视图模型
汉语国际教育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启示
王鸿滨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
摘 要:留学生的课外汉语阅读是其巩固课堂知识、提升汉语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市面上很少有针对不同水平的留学生的汉语阅读读物,以至于留学生课外阅读量小,课外阅读积极性不高。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他们的课外汉语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在分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为今后编制适合留学生汉语水平并迎合其阅读兴趣的汉语课外读物提供参考。
关键词:留学生 课外汉语阅读 调查分析
关于高级阶段留学生汉语语言能力的调查研究
张亚茹 刘大树 蔡英英 爱华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
侯哲伟 邯郸卓越中学
摘 要:为了解高级阶段留学生的汉语语言能力,本文参照《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设计汉语语言能力调查问卷,对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本科三、四年级的留学生进行了调查。结论如下:高级阶段留学生汉语言综合能力与分项语言能力等级均以B级为主;四年级学生的汉语语言能力水平略高于三年级;不同年级需要加强的能力训练项目有所不同;同一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往往不处于同一等级水平。本文认为,高级阶段留学生的汉语言综合能力与听说读写分项能力仍有待提高,应有意识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分级教学。
关键词:高级阶段留学生 汉语言综合能力 分项能力 调查研究
“再汉字化”语境下重释费诺罗萨的《汉字作为诗媒》
于伟 北京语言大学发展规划处
摘 要:美国学者恩内斯特·费诺罗萨的惊世奇文自从发表之日起,各种纷争就一直陪伴左右,赞许与非议之声同时兴起,且纷至沓来。诗学界认为这篇文章乃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诗学论文,甚至可与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的《抒情歌谣集》序言相媲美,汉学界则认为这篇文章将汉字的象形造字神话化,对西方读者了解汉诗产生了误导。尽管众说纷纭、争议缠身,费诺罗萨的这篇文章却仍然或明或暗地影响了诗学界和汉学界的创作、翻译与研究。蔡宗齐、石江山等人对此文的看法是有启发意义的,他们认为,仅仅局限于研究者自己有限的研究领域,是无法真正认识这篇文章的价值的,他们主张对其进行跨学科、跨文化的透视。中文学界对这篇文章的译介并不算晚,但在主张语言文字工具化的语境下,学者们也无法对其进行公允评价。20世纪90年代以来,"再汉字化"思潮的兴起,为我们重读和重估这篇文章提供了契机,由此,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该文有了新的理解。
关键词:费诺罗萨 再汉字化 汉字诗学 天台佛教 逐字直译
期刊简介
《汉语国际教育学报》由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部主办,为学术集刊,每年两期。本刊作为一本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专业学术期刊,以“兼容并包,面向国际”为办刊方针,以“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最新研究成果,推动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发展”为办刊宗旨,逐步提高全球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的水平。
本刊设置以下栏目:汉语国际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研究;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汉语研究;汉外对比与跨语言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孔子学院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研究。
本刊联系方式
编辑部地址:北京语言大学教一楼1201室通信地址:100083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报》编辑部
投稿邮箱:hygjjyxb@blcu.edu.cn
电话:+86 10 82303720
本文来源:《汉语国际教育学报》,详情请参考“中国知网”
课程推荐
往期回顾
语言学年报•期刊动态|《语言文字应用》2020年发文情况分析
刊讯|《古汉语研究》2020年第3期
刊讯|《方言》2020年第4期
刊讯丨《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20年第4期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
今日小编:鱼蛋球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