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讯|CSSCI 来源集刊《中国文字研究》2022年第1-2期

六万学者关注了→ 语言学心得 2024-02-19

刊讯|《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4期

2023-07-15

刊讯|《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留言赠刊)

2023-07-14

刊讯|《东方语言学》第24辑

2023-07-13


《中国文字研究》


2022年第1-2期 

 《中国文字研究》(CSSCI来源集刊、AMI集刊入库)2022年第1-2期共刊文60篇。其中,2022年第1期共收录了30篇文章,分为古文字研究、简牍碑刻文字研究、汉字理论相关问题研究、汉字规范与应用研究、少数民族文字和域外汉字研究、书评与国际合作信息6大版块。2022年第2期共收录了30篇文章,分为古文字研究、简牍碑刻文字研究、汉字理论相关问题研究、汉字规范与应用研究、少数民族文字和域外汉字研究、书评与国际合作信息6大版块。古文字研究部分涉及甲骨文校释总集、兆辞、战国铭文、传抄古文、《汉简》等;简牍碑刻文字研究部分涉及用字习惯、《睡虎地秦墓竹简》、汉砖、尺牍等;汉字理论研究涉及汉语俗字、社会性原则、字词关系、异体字、中古韵书等;汉字规范与应用研究涉及汉字编码、汉字数字化、汉字信息处理、小学语文教材等。少数民族文字和域外汉字研究涉及印第安、西夏文、夏汉对音、汉字传播等。


    往期推荐:

    刊讯 |《中国文字研究》2020年第32辑

    刊讯|《中国文字研究》第三十二辑



目  录  

2022年第1期

古文字研究

17 《甲骨文校释总集》之《屯南》部分校订/ 洪飏 于雪

30 《甲骨文校释总集》宾组卜辞释文校订 / 闫华  刘志基  漆健桦

38 甲骨文兆辞“不”述议 / 陈子君

41 金文“康”之“”新解张雪

48 战国题铭零释(五则) / 徐文龙

59  “十九年蜀守斯离”铜鉴相关问题考/ 吴淏

63 说“”/ 禤健聪

69 新见齐“陶”戈考/ 李昭阳

75 传抄古文校释五则/ 刘伟浠

85 最近十几年的金文语法研究/ 蒲东族  潘玉坤

88 杨树达致容庚书札一通考释/ 曾庆炳

简牍碑刻文字研究

98 秦汉简帛用字习惯研究的若干认识 / 张再兴 林岚

106 《大雅·烝民》“衮职有阙”申证/ 宁镇疆 高晓军

111 荆州唐维寺卜筮简“捭拒”应为“髀髆”/ 刘洪涛 李晓云

117 《睡虎地秦墓竹简》札记两则/  刘凯先 

122 汉代砖文中的“”字补说/ 郑邦宏

128 《尺素风雅·明清彩笺图录》笺考四则/ 狄梦珊

汉字理论相关问题研究

144 论汉语俗字确定的一个原则与三条标准 /  黑维强  尹丹

152 从“燓”字看汉语字词关系的判定 / 谢国剑  安静

162 偏旁结构变更异体字的类型研究/ 李圭甲

168 中古韵书由音变引起的异体字札考四则/ 赵庸

汉字规范与应用研究

175 汉字编码问题的回顾与展望 / 陈正正 周晓文

186 “妳”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词的发明与认同研究/ 陈旭楠 唐闻晓

194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识字表》重复字、多音字调查 / 徐志学

203  “印第安人是殷商后裔”之说辨正/ 徐丽群

少数民族文字和域外汉字研究

210 汉文史籍中的西夏语词 / 彭向前 何伟凤

229 俄藏西夏文《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六(初译本)陀罗尼对音汉字的韵母分析/ 马万梅

236 论越南汉字文献中的对联字/ 刘正印

书评与国际合作信息

239 用现代成果的高度诠释古籍经典——评汪少华《<考工记>名物汇证》/陆锡兴

242 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助力构建亚洲文化共同体——“汉字文明传播与亚洲共同体构建”项目总结报告/ 郑邵琳


2022第2期

古文字研究

10 “尺”“乇”“卜”及相关诸字考辨/ 李春桃

18 “”及相关诸字研究/ 李文佳

25 说“”/王精松

29 说甲骨文中从“羊”的两个字/ 张昂

34 殷墟邵家棚遗址新出土青铜觥盖铭文别解/ 苏文英

38 释匜中的“”字/ 林竹

44 邾庆父簋铭文校补与有关问题/ 黄锡全 杨鹏华

49 读金文札记二则/ 马轶男

53 四年咎奴蓸令戈“蓸”字小考/ 赵堉燊

60 试说《说文古籀补补》对《说文古籀补》附录字的处理/ 袁琳 

66 “贴图法”在MS Word中处理古文字的应用研究/ 马继 

简牍碑刻文字研究

72 清华简《治政之道》字词札记二则/ 张新俊

79 说清华简《祷辞》中的几个农业害虫/ 张飞

84 西北汉简字词丛考/ 鲁普平

90 长沙出土东汉三国简牍札记二则/ 刘玥

99 从敦煌写本《尔雅》郭注用字看其抄写时代/ 曾令香 窦秀艳

106 中古石刻俗字考释举隅/ 张永惠

114 《秦汉金文录》收录“厌胜牌”“宜月器”考/ 毕洋 桂珍明

120 汉长安城未央宫骨签“生”字考/ 高明

传统语言文字研究

130 论戴侗《六书故》对《说文》研究的价值/ 蒋冀骋 刘宏平

139 从汉语与汉字的互动关系看汉字分化未果现象/ 杨振华

144 《全唐文补编》疑难字考释五则/ 罗顺

154 《训诂学》指瑕/ 白于蓝 孔婷琰

160 法式善及其家族诗人汉文诗歌的用韵研究/ 王冲

汉字规范与应用研究

172 东干文能为汉字拼音化提供借鉴吗?——兼议“文字进化论”与“汉字落后论”/ 武和平 康小明

186 日本西药译名对中国西药译名用字的影响探微——以音译西药名为视角/ 牛振

203 汉语学习者陈述语调的停延率习得研究/ 刘育雁 金晓艳

少数民族文字研究

208 契丹语“巳蛇”解读检讨/ 唐均

219 族际互动视域下的辽代契丹语文献平阙格式研究/ 徐世康

230 东北师范大学藏清代满汉篆文官印考释/ 孙力楠 李想

240 从回鹘式蒙古文献汉语借词读音看《蒙古字韵》的几个标音问题/ 宋洪民 王润柯 吴亚凤



提  要  

《甲骨文校释总集》之《屯南》部分校订

洪飏,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于雪,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本文结合清晰的拓片、摹本和学界新的研究成果对《甲骨文校释总集》中的《小屯南地甲骨》释文进行逐一校订。校订出原书中包含释字不当、夺文、衍文、辞句误读等错误共计158条,并指出原书习刻未标明9片和缀合失误6组,以期学界能更好地运用这批材料。关键词甲骨文校释总集;小屯南地甲骨;甲骨文;释文;校订;

《甲骨文校释总集》宾组卜辞释文校订

闫华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刘志基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漆健桦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摘  要依据最新的缀合与考释成果,以及更清晰完整的甲骨文拓片、照片,对《甲骨文校释总集》宾组卜辞的释字错误进行校订,共计83条。关键词:甲骨文;《甲骨文校释总集》;校订;宾组卜辞;释字错误;

甲骨文兆辞“不"述议

陈子君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摘  要文章讨论了甲骨文常见兆辞“不”,认为字下部为樴代象形,上部为“午”(杵),是“樴”的异体,可读为异常的“异”;为蜘蛛的象形,是“”的象形初文,可读为“兆”,《说文》“读若朝”的“鼂”和炊灶的“灶”字实应从“”得声。兆辞“不”即“不异兆”,表示不异常、没有异常的兆象,与“大吉”“引吉”等兆辞相似。“不异兆”一般刻在兆序之旁,与“二告”无关。卜人可能先刻兆序,后将兆辞“不异兆”刻于兆序之旁,但不是每一次卜兆都会记刻兆辞。关键词兆辞;不异兆;兆序;樴;;

金文“康”之“”新解

张雪华  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摘  要金文中“康”一词常见,诸家意见不一。本文认为“”(文中以△代)与甲骨文中的“”字皆是“罟”的繁写初文。“康”,读如“康强”,训“安乐强健”。关键词;罟;康强;

战国题铭零释(五则)

徐文龙  安徽大学文学院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

摘  要《铭图三》“廿七年戈”之“魏宫”应释为“成雍”,或即周国之“成”地,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褱令阳戈”之“阳”与“世”应分别改释为“备”和“上”,均用为人名;“屯留令邢丘戈”之“含”与“峦”应改释为“唯”和“”,分别用为人名和姓氏;“燕王戎人矛”之“萃釱”应改释为“翏”,“戮矛”即“杀矛”,意思是用来击杀之矛;“令时印距末”之“”应改释为“懔”,用为人名。关键词铭图三;战国;铭文;考释;

十九年蜀守斯离”铜鉴相关问题考

吴淏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摘  要2017年新出土的“十九年蜀守斯离”铜鉴铸造于秦昭襄王十九年,铭文中蜀守斯离的出现补充了以往对于秦蜀守任职情况的认识,为秦蜀守戈的序列排比提供了新的思路;秦国取得蜀地后采取“侯、守”并存的模式,根据《史记》,斯离昭襄王十九年所任为蜀郡守;而昭襄王二十三年,斯离所任为秦中央邦尉。关键词战国;秦国;蜀守;

说“

禤健聪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战国齐系玺印、封泥中出现的“”字,应分析为从“竹”“自”声,是表示箭靶义的“臬”字的异体。“职”是官名,指掌管箭靶等射击器械或射击训练的职官。关键词齐系;玺印;;异体;

新见齐“陶”戈考

李昭阳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摘  要笔者新见一件铜戈,从铭文字体特征和戈的形制等因素综合判断,应是战国中期齐国兵器,铭文可读为“陶”,即先秦陶地。此戈对于补充战国时期文字资料、历史地理信息有重要价值。关键词戈;齐国;陶;

传抄古文校释五则

刘伟浠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传抄古文一般是指汉以后历代辗转抄写保留下来的古文字,分为篆体古文、隶定古文两种。但在后世流传中又混入不少俗字,造成其来源十分复杂。本文重新讨论字韵书中传抄古文“嬉”“奇”“巨”“苦”“隐”。关键词传抄古文;《汗简》;《古文四声韵》;

最近十几年的金文语法研究

蒲东族  潘玉坤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摘  要2010年以来,金文语法研究又产生了不少新成果。词法、句法研究继续推进。词法方面,成果类型有对金文各类词的研究和构词法研究;句法方面,包括句法结构综合研究、特殊句法结构研究以及借助句法分析训解词句。这十几年还出现了一些谋求突破旧范式、旧框架的研究,包括范畴研究、语义语用研究、句类研究。总体看,最近十来年的金文语法研究有新进展,但也存在各支域不平衡、新理论运用不足等缺憾,未来应该着力在这些地方寻求突破。关键词出土文献;金文语法;词法;句法;综述;

杨树达致容庚书札一通考释

曾广炳 汕头大学文学院

摘  要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藏名人手札选萃》一书所收杨树达致容庚书札一通,写于1951年5月2日,是目前所见杨氏写给容氏的唯一书信。信中内容反映了杨树达与容庚在学术上的深入交流,凸显了二人的为学风范与学术品格。信中还涉及杨树达对唐兰学术的评价,对研究唐氏学术也有参考价值。关键词杨树达;容庚;唐兰;书信

秦汉简帛用字习惯研究的若干认识

张再兴  林岚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摘  要秦汉简帛文献中反映出复杂的用字面貌,从其变化的特点上看,既有趋势性变化,又有非趋势性变化,二者之间还存在过渡性特征。趋势性变化中,单一化发展与多样化发展往往并存,发展演变的路径复杂。而非趋势性变化的产生受到时代、地域等诸多社会历史因素影响。因此,用字习惯研究需要具有历史观、系统观与定量观。关键词用字习惯;秦汉简帛

《大雅·烝民》“衮职有阙”申证

宁镇疆  高晓军

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摘  要《大雅·烝民》“衮职有阙”之“衮职”传统说法均理解为王之职责,但晚近很多说《诗》及训诂学名家对“职”往往不以本字读,而是破读为“识”,理解为“适”或“章识”之“识”。本文从《诗》《书》及金文等早期材料中“职”的训诂入手,认为早期文献中表“职责”义的“职”是早就存在的,故“衮职”理解为“王职”确有理据,将“职”破读为“识”则实不可从。关键词烝民;衮职;识;戠;式;

荆州唐维寺卜筮简“捭拒”应为“髀髆”

刘洪涛  晓云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

摘  要荆州唐维寺卜筮简3号有“捭拒”一词,1号简作“捭扷”。本文指出,当以作“捭拒”为是,“袄”字或为“拒”字之讹,或为“扶”字之讹,皆读为“髀髆”.即新蔡葛陵楚简“髆髀”倒文。后者指肩胛骨,故其字皆从“骨”;前者指肩胛部位,故其字皆从“手”。关键词捭拒;捭扷;捭扶;髀髆;髆髀;

《睡虎地秦墓竹简》札记两则

刘凯先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摘  要本文对《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两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补证,提出见于《封诊式》的“左角”“右角”当指头部环绕双耳耳根的部位。出土秦简的“柀”字,本义应该是“分、散”,在简文中较多地用为范围副词或程度副词,可解作“部分”。关键词睡虎地秦简;角;柀;

汉代砖文中的“”字补说

郑邦宏  西南大学文学院

摘  要关于汉代砖文中的“”字,诸说有异,未有统一。本文通过字形分析,结合砖文相关辞例与字词语义,认为“”是受“番”或“益”影响而类化形成的讹体字。关键词柀;汉砖;番;益;类化;

《尺素风雅·明清彩笺图录》笺考四则

狄梦珊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摘  要《尺素风雅·明清彩笺图录》一书主要收录明清文人尺牍,其中包括石珤、顾璘等人与朋友相和来往的诗文,有的收于个人文集,可比对异文,分析文字差异,有的不见个人文集或传世文献,可补明清诗集,还有的未注明作者,可详加考证。本文将这些诗文加以著录整理,并对尺牍作者、诗词所涉文字、人物、历史事件等作简要考订。关键词尺牍;诗词;校考;

论汉语俗字确定的一个原则与三条标准

黑维强  尹丹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汉语俗字与正字相对,俗字的确定依托于相对应的正字规范标准,从汉字发展史来看,这一问题的讨论从“书同文”之后进行比较合适,因为有了正字标准。秦汉之后的俗字由最初的错字发展而来,从个体的错字转变为一个俗字,必须经过社会大众的认同接受。错字与俗字的关系是个体书写和群体书写的关系,其本质区别由文字的社会属性决定,社会属性是确定俗字的基本原则和根本依据。俗字的社会性原则体现在三条标准上:书写者标准,时代性标准,地域性标准。此外,古代字书、韵书、注疏等文献材料作为辅助标准。对待历史文献中的错字,在没有其他材料可证明为俗字时,需本着尊重客观事实的历史态度,以探明其正确字形为主要任务。关键词汉语俗字;社会性原则;书写者标准;时代性标准;地域性标准;

从“燓”字看汉语字词关系的判定

谢国剑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言服务研究

安静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

摘  要据字音实际和字形讹变、假借通例等推知,南北朝隋唐五代出土文献中的27例“燓”及其异体的来源有四种可能,无唯一性,这与当时小学类文献所载基本相合。但据用字实际,出土文献中的“燓”及其异体既非本有其字,也非来自“燔”,而是源自“焚”,具体发展路径有两种可能。据此认为考察汉语字词关系,既需考察形、音、义的契合程度和时人的观点,有时又需考察字词的实际使用情况。关键词焚;燓;燔;字词关系;

偏旁结构变更异体字的类型研究

李圭甲  韩国延世大学中文系

摘  要此篇文章系基于本人已发表的“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variant forms as a result of changed structure of character components(JCWS,2017.6)”第一章,弥补瑕疵、补充例子扩充而成,兹以表明之。汉字的异体字中有一些是由偏旁结构改变而成的异体字。这些异体字有的仅偏旁结构发生改变,而有的代替成其他字的同时,偏旁位置也发生改变,还有一些原本是两个偏旁的字,变为三个偏旁后,结构也随之改变。异体字的类型极其多样,本文考察并整理了这样的异体字的字形类型。关键词正字;异体字;构造;变更;位置;代替;类型;

中古韵书由音变引起的异体字札考四则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语言认知与演化实验室

摘  要中古韵书中有些字的异体关系形成于语音演变。这些字通常为形声字。汉字读音改变,原有声符表音功能减弱,于是替换声符,新造字形。新字形和原字形在共时层面上互为异体字。本文考察“”与“”,“蝣”与“”,“”与“鲚”,“町”与“”四组典型字例。该类现象的掘发可拓展汉字形音关系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丰富对异体字成因的认识。关键词中古韵书;异体字;形声字;语音演变;声符替换;

汉字编码问题的回顾与展望

陈正正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周晓文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摘  要文章在回顾过往四十多年(1978—2021)汉字编码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总结了汉字编码研究和工作的成就与不足,提出了加强学界与业界的分工合作、促进面向应用的大字符集软件开发、在信息处理领域落实面向社会规范用字的标准化应用平台建设、加强汉字编码的理论总结等方面的意见。关键词汉字编码;汉字数字化;汉字信息处理;

“妳”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词的发明与认同研究

陈旭楠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唐闻晓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  要与“她”字研究炙手可热相比,“妳”字研究几近空白。二者具有相同之处,都是在近代重获新生。但与“她”字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不同,“妳”字源于旧通俗文学,且在书写实践、性别问题上有独特之处,尤为重要的是,“妳”字在翻译上具有突破西方文学制约的本土创新性,在20世纪二十年代以降对国内文学实践产生了不小影响。考证“妳”字的近代缘起演变与实践,对增进女性新代词研究、丰富近代文学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妳;她;语法;男女平等;翻译;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识字表》重复字、多音字调查

徐志学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摘  要本文主要调查统计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识字表》重复字、多音字的综合数据,辨析重复字类型,深入分析多音字之间的多重关联,多角度揭示和呈现小学语文教材多音字的综合特征。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重复字;多音字;

“印第安人是殷商后裔”之说辨正

徐丽群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摘  要随着网络传播的发达.有关“印第安人是殷商后裔”的旧说在近些年通过大众传媒反复被推送到民众眼前。相关报道中认为在美洲印第安发现了“殷商甲骨文”,甚至出现了“印第安”实则是“殷地安”等不符合实际的言论。这些观点均可从文字学等学术角度予以否定。就当前已有证据,并不足以证实“印第安人是殷商后裔”。

关键词印第安;甲骨文;殷商后裔;中国;美洲;

汉文史籍中的西夏语词

彭向前  何伟凤

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

摘  要传统汉文史籍中有关于西夏语词的零星记载,这些记载文字多有讹误,长期未能得到刊正。本文搜集了音义俱全的西夏语词11条,有音无义或有义无音的词暂不涉及,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逐一对之进行甄别和考辨,尽可能还原出它们在西夏文中的本字,从而澄清以往某些错误认识,使相关史料得到正确的诠释和运用。

关键词译音词;西夏文;异语寻源;

俄藏西夏文《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六(初译本)陀罗尼对音汉字的韵母分析

马万梅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摘  要俄藏西夏文《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六是夏惠宗时期(1061—1086)自汉文译成西夏文的文本,此卷陀罗尼经咒是夏汉对音的一组资料,本文加以摘出,利用这些对音西夏字对11世纪西北方音中汉字的韵母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发现11世纪汉语西北方音中入声韵尾-t、-k在当时已经完全脱落;鼻音韵尾-m、-n也已经脱落,且引起了前面元音的鼻化现象;部分汉字发生了主元音的趋同音变,主元音有高化或低化的现象,使不同摄不同韵汉字读音相近或相同。11世纪西北地区汉语韵母的部分方音在现今宁夏地区依然存在。

关键词西夏文;夏汉对音;西夏音韵;

论越南汉字文献中的对联字

刘正印  西南大学国际学院

摘  要对联字是越南汉字文献中的特色字形,整体呈“”样式,“”可用来替换包围结构、左中右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字形的部件或笔画。对联字来源于中国左中右结构的汉字草书形体,在由中国传入越南的过程中以及在越南本土的使用中发生泛化,且还出现于喃字和古壮字中。


关键词越南;汉字传播;对联字;

用现代成果的高度诠释古籍经典——评汪少华《<考工记>名物汇证》

陆锡兴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汪少华编纂的《<考工记>名物汇证》是继其《周礼正义》点校本、与颜春峰合作《<周礼正义>点校考订》之后对《周礼正义》的第三波贡献,不仅推动了训诂学的发展,而且重视并积极利用现代研究成果,跨领域寻求真理,用现代成果的高度来诠释古籍经典,是一个创举。


关键词考工记;周礼正义;名物;

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助力构建亚洲文化共同体——“汉字文明传播与亚洲共同体构建”项目总结报告

郑邵琳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摘  要<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以下简称“文字基地”),200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100所人文社会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一直以数字化学科交叉研究为特色,致力于深度挖掘汉字丰富资源。基地立足二十年来持续建设的基础,打造面向全球的智能型中国文字数字平台,并在此平台的支撑下,着力推动以汉字为代表的表意文字大数据研发的智能化、全球化。2020年底,文字基地成功获批日本欧亚财团(Eurasia Foundation)的国际合作项目“汉字文明传播与亚洲共同体构建”,并于2021年正式启动。该国际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为系列讲座计划,由欧亚财团资助、文字基地主办,邀请各国知名专家,以系列讲座的形式讲授项目相关主题。通过系列讲座,使参 与 者学 习 世界 的 历史 、 文化 、 艺 术 、 宗 教 、 政治 、 经 济 、 技 术 和 各 种 价值 , 并 透过 与 世界 各 地 人 们 的交 流 和 沟 通 , 增 进理解 、 加 深互信 、 建立共识 。

“尺”“乇”“卜”及相关诸字考辨

李春桃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

摘  要长期以来,学界多认为战国文字中“尺”是假借“乇”字为之,其实这种看法缺乏证据。同时楚文字中“尺”“卜”“乇”作为单字和偏旁时,过去多被误释。文中分别讨论了以上三类形体的写法,并对相关材料进行了考证。认为“尺”字与“乇”应该相互区分,三晋文字中过去一些被认为是从乇的字,事实上是从尺的。而楚文字中“尺”“卜”写法相近,文中辨析了郭店简、望山简中文字,认为旧说分析这些形体从乇是有问题的,这些形体所从或为“尺”旁或为“卜”旁。楚国玉印中以往释成“乇”的字,应改释成“尺”或“卜”。包山楚简和木牍中以往释成“”的字,应改释为“”。
关键词:尺;乇;卜;考释;

”及相关诸字研究

李春桃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

摘  要叔夨方鼎中的“”字是麦尊等器所见之“”加“”形饰笔,二者用例相同,在铭文中与“衣”连属而据“衣”之前,为册命赐服之首,应是戴于首上之物。“”和“”读为“冕”,文通意顺,并可与出土器物和传世文献相印证。本文还对""""等字进行了考证和补充说明。
关键词:叔夨方鼎;冕;京;

说“

王精松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摘  要从出土文献用例看,古文字中的“晨”及从“晨”之字主要记录同{振}相关的词。“晨”应该看成“振举”之“振”的表意初文。由于字形演变,金文中的“晨”写作从“”“辰”,这一写法一直延续到了战国文字中。“”形在金文和楚文字中可作为构字部件,表示“晨”一类的音。通行的“農”字写法源于“”与“晨”的杂糅。
关键词;晨;振举;糅合;

说甲骨文中从“羊”的两个字

张昂  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摘  要本文考证了甲骨文中从“羊”的两个字,指出卜辞中所谓的“羞方”,从字形与辞例上看,实际上与“方”是同一个方国。对旧有的何组卜辞与黄组卜辞中的“羞方”作更正,填补了这两个组类不见“方”的空缺。
关键词:甲骨文;方国;“羞”字;“羊”字;

殷墟家棚遗址新出土青铜觥盖铭文别解

苏文英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摘  要河南安阳殷墟邵家棚遗址新出土一件商代晚期青铜觥盖,刘源先生认为其铭文应读作“箙赐奎贝二朋”,“”是作器者,此器可定名为觥。本文将“”释读为“华山”的“华”,指出铭文是一个受事主语句,“箙”是作器者,此器应定名为箙觥。此外,还依据合文惯例将“二朋”改释为“三朋”。
关键词:邵家棚;箙觥;华;受事主语;

匜中的“”字

林竹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摘  要匜铭文中的“”字右旁从卩,左旁当是“千”字,此字可隶定为“”,从卩千声,可读为“信”。在铭中训为“相信”“信任”,所谓“信先誓”就是“相信先前的誓言”之意。过去诸家将其释为“代”“任”等字,皆难以从字形上找到根据。若本文所论不误,此字也是西周时期目前被发现和释读出的第一例“信”字。
关键词匜;千;信;

读金文札记二则

马轶男  北京大学中文系

摘  要本文认为伯尊铭末“盂鑴”二字应分开理解,“盂”为器物自名,“鑴”通“”,表祭祀之义。公簋铭中“”可释作“郊”,其地在今山西闻喜县、夏县一带。公簋可通过铭末族氏“”与几件铜器进行系联,可知公伯鼎、伯雍鼎和姒簋都为公家族铜器。晋南地区已发现多件年代在西周早期的缀有族氏“”的铜器,表明西周早期曾有族居于晋南地区。
关键词:盂鑴;;;晋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