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词|超级构式 Super Construction
“语言学心得”
第 228 篇
【今日一词】
每天一词,一步一个脚印
一同扎进语言的海洋
超级构式
Super Construction
“超级构式”(Super Construction)是一种新的语言单位,也是一个集合,它以被动、比较、工具、地点等具体功能结构为其元素。由石毓智(2020)在历时语言证据的基础上提出“超级构式”的概念,包括被动结构在内的汉语构式的历时演变都是源自“超级构式”的变化。
“超级构式”的形式特点由谓语动词和介词短语的相对位置而定,语义特点则是根据行为和结果的表达来确立。根据Goldberg(1995:4)的经典定义,任何构式都必须具有结构形式和意义功能这双重属性。用汉语语法演化史的证据,以被动结构的形成和功能的变迁为线索,“超级构式”可以归纳出以下三个特征:
(1)所存在的语言层次:它是位于基本语序与功能构式之间的一种语法单位,以被动结构、比较结构、工具结构等为其构成元素;
(2)结构形式特征:以谓语动词中心为参照点,根据介词短语的分布位置来确定其结构类型;
(3)功能语义特征:根据介词短语是否为动作行为相关的结果语义特征来确立其表达功能。
“超级构式”的确立有助于揭示语法演化的规律性,帮助人们理解语法化的动因、语法标记的功能变迁和语法手段的兴替,为探讨语言现象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也有助于推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汉语语法三千多年的演化史告诉我们:语法的变化遵循严格的规则,而且具有必然性、规律性和可预测性,语法形式的兴替、结构和功能嬗变的背后存在着“超级构式”在支配。
之所以提出“超级构式”这一概念,是因为语言学研究忽略了在被动、比较、地点、工具和处置结构等功能结构之上的更大的语法结构体,这种语法结构体就是“超级构式”。以“被动结构”为例,(1)各句中引入施事的介词短语从后置到前置的变化源自于从(2)到(3)的超级构式演化:
“超级构式”的特征和变化始终影响着被动、比较、工具、地点等具体功能构式的结构特性和语法功能。而汉语史上被动结构的三次重大变化背后都是相关时代超级构式作用的结果,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概括如下:
第一,先秦时期:助动词性质的被动标记“见”等在谓语之前不能引入施事,只能用介词“于”在谓语之后引入施事名词。这是SVO语言的典型特征,即助动词出现于谓语之前,介词短语在谓语之后引入施事、地点、工具、比较项等;
第二,汉魏至唐宋时期:被动标记只能在谓语之前引入施事,“被”发展出了在谓语之前引入施事名词的功能。这是因为汉语新的句子组织信息原则的产生,要求那些非结果性质的介词短语只能出现在谓语之前,所以被动结构与比较、地点、工具等结构发生了平行的变化;
第三,明清以来:被动标记“叫”和“让”等必须引入施事,出现了语言类型学上独有的特征。这是因为处置结构的产生带来的“超级构式”的特点,处置结构的标记“将”或者“把”必须引入受事名词,因为它与被动结构在功能上互补,这样在其影响下使得近代汉语产生的被动标记也必须引入施事名词。也就是说,被动结构和处置结构共同属于一个“超级构式”。
“超级构式”这一语法单位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观察语言现象,可以看到语法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也可以发现一个共时语法系统的和谐性。当代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一直以被动结构等作为最大的结构体,如果把最大的结构体提升到超级构式,一定会带来重大的理论突破。
本文参考:
《超级构式:来自汉语语法演化史的证据》(石毓智)
《论“超级构式”》(庞加光,王立永,张韧)
相关研究
关键词:构式语法;转喻;寄生构式;构式压制;词汇压制
推 荐
2023-09-24
2023-09-23
2023-09-22
2023-09-21
2023-09-20
2023-09-18
2023-09-17
2023-09-16
2023-09-15
2023-09-14
2023-09-13
2023-09-12
欢迎加入
今 日 小 编:小 秦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