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荐读|赵杨:共情叙事视角下中国概况教学原则
好文荐读(第六十八期)共情叙事视角下中国概况教学原则。
“好文荐读”不定期更新,为大家带来最新的核心期刊亮眼论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也欢迎给我们留言推荐更多值得一荐的好文哦~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文章简介
文章来源:赵杨.共情叙事视角下中国概况教学原则[J].世界汉语教学,2024,38(01):3-10.
摘要:共情叙事是指通过共情策略、旨在引发受众情感共鸣的叙事方式。本文以教学经验为基础,从共情叙事视角提出中国概况的教学原则,分别是微小叙事、知微见著;实现共情、改变认知;立足共性,平等对话。这些原则构成了教学的形式、目的和基础。文章认为,基于这些原则,中国概况教学能够实现由表达内容到抵达共情的飞跃,促进留学生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其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文章阐述的教学原则对综合课、阅读课、报刊课等课程的教学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共情;叙事;共性;中国概况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推广应用及教材研发策略”(批准号:21STA032)部分研究成果。感谢赵杨教授授权推广,全文下载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一.引言
2017年7月1日,由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联合制定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规定“汉语和中国概况应当作为高等学历教育的必修课”。2018年9月,教育部发布《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将留学生人才培养目标概括为四个维度:学科专业水平、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语言能力、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中国概况课成为促进留学生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培养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的重要媒介。
一些高校很早就开设了中国概况及相关课程,也产出了一些研究成果,有对教学思路的探讨(韩秀梅,2004),也有就中国文化课的改革与建设提出的建议(祖晓梅、陆平舟,2006)等。2017年以来,随着越来越多高校将中国概况课列为必修课,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教材研究,如按照历史时期对中国概况教材的发展做出梳理(刘元满、李欣,2020)、归纳概括通用教材中的共同专题(吴成年,2022)等;另一类是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研究,提倡兼顾语言和内容、结合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型教学框架(胡文华,2022),教学应贴近留学生的认知方式,增进其对中国文化的深度认知(陈忠,2020),帮助他们理解中国方案并形成文化和价值认同(张鹏等,2022)。
现有研究中尚未发现对中国概况课教学原则进行的探讨。本文在教学经验基础上,从共情叙事视角,提出中国概况课应遵循的教学原则。以下首先介绍共情与共情叙事理论,然后重点讨论中国概况课的教学原则。
二.共情、叙事与共情叙事
“共情”最初是心理学概念,由英文单词empathy翻译而来,也译作“同理心”“移情”等(肖福芳、申荷永,2010)。1873年,德国美学家罗伯特·费肖尔在《视觉形式感》一文中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用以说明将自身真实的心理感受 主动投射到所见事物的现象 (李鹏飞,2023)。最近几十年被用于大众传媒、政治竞选等众多领域,广泛用于对自闭症谱系障碍、精神障碍、意识形态、伦理与道德发展、司法、性别差异、临床心理学、镜像神经元、心智理论等问题的研究(Coplan,2011)。简言之,共情就是个体基于对另一个人的情绪状态或状况的理解所做出的情感反应,是个体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赵建国,2021)。它牵涉一系列过程和心理状态,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Coplan,2011:4-5):
(1)感觉他人的感受;
(2)关心他人;
(3)情感上受他人的感情和经历所影响,虽然体验未必相同;
(4)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位置;
(5)想象在其他情形下成为他人;
(6)对他人的心理状态做出推断。
上述过程和心理状态大致可分为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两种,前者是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感受和体验,将他人的情感表征转化为自身的情感表征,从而表现出“感同身受”;后者是识别他人情绪、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侧重于对他人情感的推测和判断(徐明华、李虹,2023)。
共情是一种情绪或者感受,也是根植于人类基因的一种天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具有神经生物学基础。共情可以帮助一个人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他人的情绪和行为,促进利他与合作行为,在人际交往中扮演重要角色。虽然共情是人类的内生能力,但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启动,因对象和情境而变化(潘彦谷等,2012;吴飞,2019)。
“叙事”就是叙述事情,用话语讲述社会生活事件。叙事不仅使用作为文本符号的语言,而且还使用一套话语体系(沈正赋,2023:69)。本质上,叙事是对意义的编码与建构,通过文本、影像等介质,借助文学、影视、新闻等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故事,简言之就是讲故事(杨明星、潘柳叶,2021;马俊峰、赵海蕴,2023)。叙事是人类生活经验的基本表达方式,是文化的表达模式,是一种意义的诠释。人们可以通过叙事讲述世界,也可以通过叙事理解世界(丁钢,2003)。
共情叙事“是运用共情策略,旨在引发受众情感共鸣的叙事方式”(徐明华、李虹,2023:27)。共情叙事通过设置通情点,即共通情感的作用基点,使受众自发地转换角色,倾注情感,理解故事,改变认知。从过程和互动性看,共情叙事的本质是受众在识别、理解叙事人情感后产生共鸣,并将这种情感共鸣反馈给叙事人,是叙事人与受众对彼此心理和情感的理解与反馈(李成家、彭祝斌,2021)。
中国概况课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途径之一,本质上是中国文化和国情的传播活动,目的是引发学生共情,形成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的理解与认同。本文将共情叙事理论运用于教学,从形式、目的和基础三个方面提出中国概况课的教学原则,分别是微小叙事,知微见著;实现共情,改变认知;立足共性,平等对话。笔者的教学经验证明,共情叙事理论完全适用于中国概况课教学,二者的目标和实现路径高度一致。
三. 微小叙事,知微见著
四.实现共情,改变认知
共情叙事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叙事达到共情,共情是目标,是结果,是受众的认知重构与激变(王嘉,2022;徐明华、李虹,2023)。换言之,就是受众的认知发生改变,对人和事有了新认识。共情叙事调整和修正了传播模式对信息发送和接收过程机制的过度关注(杨奇光、左潇,2023),叙事成为以共情为目的的手段或工具。
实现共情的前提是将叙事的着力点转到受众,实现由“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的转变(金玉萍、王钦芝,2023)。传者本位论是指以传者为中心和出发点,根据传播者的需要和利益决定传播的内容、方式和目的,将受众视为孤立、静止、被动、盲目的个体和群体,认为只要传者不断发出信息,受众就会接受,从而达到传播目的。受众本位论突出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核心地位和决定性作用,将受众视为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主人,而非被动无知的靶子(刘艳婧、高炜,2009),传者通过叙事,实现受众对传播内容的了解、理解与认同。再好的故事,无论用什么方式讲出来,如果受众听不懂、听不进,叙事就是无效的和失败的。
中国概况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留学生了解、理解中国文化与国情,形成新认识,产生共情。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围绕受众本位开展教学,实现有效传播。
首先要了解学生。教学从来都是对话,不是独白,而成功对话的前提是了解听众,了解对话人。国际中文教育涉及多重“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赵杨,2021):对留学生来说,中国文化是“他者”;对中文母语教师来说,留学生的文化是“他者”;对于非母语教师来说,情况更复杂,他要将作为“他者”的中国文化,介绍给同样将中国文化作为“他者”的学生,教师与学生或者来自同一文化背景,或者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无论是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做出从“自我”到“他者”的跨越,实现二者的融合。了解学生包括知晓他们对中国文化与国情形成的“定式”以及对各种现象的不同解读,让教学重点接近学生兴趣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效施教。这一点对中文母语教师尤为重要,因为对于母语教师来说,中国文化与国情是默会知识,有可能形成盲点,即想当然地认为学生都掌握的信息,或者想当然地认为学生的观点与自己相同。破除盲点,才能达成理解,实现共情。
第二,不做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反映主体对事物属性与自身需要之间的价值关系,具有明显的主体因素,主体需要的合理性决定了价值判断的合理性(卢德友,2021)。中国概况课教学是跨文化交际活动,存在不同文化的主客体关系问题,应以常识和事实为基础,而不是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要将学生视为具有自我判断能力的个体,将中国文化与国情内容客观呈现给学生,由他们做出自己的判断。要采用不同来源的信息,增强信息的客观性与可信度。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凭借对信息的垄断而强行灌输某种观点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和学生形成了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任务之一是组织各种信息,为教学服务。笔者在课上经常采用来自中国、联合国、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数据,来源不同的数据,大多相差不大。如果相差较大,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与释疑更容易实现相互理解,进而实现共情。
第三,采用他者视角。他者视角是受众本位的延伸,在中国概况课上,他者视角与受众视角具有同一性,都是从中国文化之外的角度做出观察,以亲历者或者见证人的视角做出解读,更容易达到共情传播的效果(朱名佳,2023)。笔者在介绍孔子、甲骨文等文化内容和环境、人口等国情问题时,选用国外纪录片中的片段、国外媒体的报道以及国外网站的介绍,也采用留学生拍摄的短视频,或者请他们表达对某个专题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增加了他者视角,中国概况课就摆脱了单向说教,成为一个交流的平台,每个宏大的主题也变得可亲可感,与学生产生了关联。笔者课上有两个口头报告作业,话题分别是“我最想向我的同胞介绍的中国的某个方面”和“中国的发展对我意味着什么”,这些报告为同学们提供了他者视角,丰富了对中国的认知。采用他者视角,还可以将学生的问题或对中国的定式思维转化为教学中的问题予以展开,达到理解的目的。比如“中国人什么都吃”这个说法,可以成为一个专题,中国可耕地面积与人口的比例、菜系与日常饮食、为了获取粮食而对自然的改造(如梯田)、粮食安全指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等都可以纳入其中。
五. 立足共性,平等对话
六.结语
中国概况课是向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途径之一。讲好中国故事有两层含义,一是讲“好”故事,二是“讲好”故事。中国历史悠久,现代化建设成就巨大,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乏各种各样的好故事。发掘好故事,同时把这些故事讲好,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对全人类的贡献,阐释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同时培养学生的包容态度和批判精神,形成正确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是中国概况课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本文基于教学实践,从共情叙事角度提出中国概况的教学原则:微小叙事、知微见著;实现共情,改变认知;立足共性,平等对话。这三条原则分别构成了中国概况课的形式、目标和基础,即以共性为基础,通过微小叙事,帮助留学生了解、理解、认同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发展道路,既能从世界的眼光看中国,也能从中国的眼光看世界,从而实现中国概况课由传达内容到抵达共情的转变与飞跃。
本文提出的中国概况教学原则,不仅适用于中国概况课的教学与资源研发,对综合课、阅读课、报刊课等课程的教学同样具有启发意义与应用价值。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以中国文化和国情为主,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之外,还要超越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实现认知飞跃,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这也是国际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
作者简介
本文来源:《世界汉语教学》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推 荐
2024-01-09
2024-01-10
2024-01-07
2024-01-07
2024-01-06
2024-01-04
2024-01-04
2024-01-02
2024-01-01
今日小编:小秦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