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到智慧|做一个无知者(二))
前言
这次给朝阳二小四年级小朋友上的课,讲的是从知识到智慧的第一课——做一个知无知者,以下是第二部分。
1、爱智者的无知
我:“你们在学校里学了几年知识了,我比你们学的年头更长,那我就比你们知识多一些。可是有一群人认为,我们所学到的这些内容都不算是知识。
因为这群人要追求的是真正的知识,就是不能再对它提出任何问题的、最终的、确定无疑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就是真理与智慧。在他们那里,知识、真理、智慧,这三个词是一个意思。
“虽然自从有人类以来,还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完全拥有智慧,但这并不能把这群人吓退,他们热爱并追求智慧,这样的人就被称为哲学家。
‘哲学’这个词来自古希腊语的‘Φιλοσοφία’,意思是‘爱智慧’。‘哲学家’的意思就是‘爱智者’。
要注意的是,‘哲学家’的意思是‘爱智者’——爱智慧的人,而不是‘智者’——有智慧的人。在古希腊时期,‘智者’是另外一群人。这两群人有什么不同呢?他们又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我们以后会讲。
现在我们先来看‘爱智者’,看看他们是怎么热爱和追求智慧的。”
“这两位其中一个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他说了一句话:
我对自己的无知相当清楚
就是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无知。另外一位是中国的孔子,他怎么说呢: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就是‘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呀!’”
——他们谦虚!!!
“他们不是谦虚,哲学家从来不谦虚,他们是有什么说什么,如果他们觉得自己最有智慧,就会说‘我最有智慧’。所以,他们是真的觉得自己有一点点知识或者一点知识也没有。
这就很奇怪了。
苏格拉底是西方被公认为2600年以来最有智慧的人,孔子呢,也是我们中国2600年以来被认为最有智慧的人。而两个最有智慧的人却都认为自己是最无知的人。太奇怪了!”
“接下来我要讲讲苏格拉底的故事,大家就差不多能明白为什么是这样。
苏格拉底生活在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城,大家如果读古希腊神话,就会知道有个神叫雅典娜,雅典娜就是雅典城的保护神。
在雅典城旁边有一座山,那山上有个神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
“庙里没和尚。而是有个太阳神阿波罗的雕像。当时古希腊的人都喜欢去这个神庙里祈求太阳神阿波罗给他们指点迷津。因为古希腊人把太阳神阿波罗当成理性、智慧、音乐之神,他们认为太阳神阿波罗是最有智慧的。
那这个神的旨意通过谁来传给他们呢?通过侍奉太阳神阿波罗的女祭司。
有一次,苏格拉底的一个叫克利同的朋友去问太阳神:‘我们雅典城里最有智慧的人是谁呀?’女祭司就传达神的旨意说:‘是苏格拉底。’
如果一般人听到这个话就可高兴了,对吧!——‘我被神认为是最有智慧的人’,会很得意。可苏格拉底听了这话一点也不高兴,反而开始发愁了。
为什么发愁呢?
因为他不知道神的这个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神会说我是最有智慧的人呢?神说的话,当然是没错的。那么我有智慧在哪呢?我都不知道我自己有什么智慧,我得把这件事搞明白。’
于是苏格拉底想了个办法:去找当时雅典城里被公认为最有智慧的人,看他们拥有的智慧是什么样的。
什么人呢?就是有钱的富人,有权力的人——政治家,还有专门传授智慧和知识的老师——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智者,以及有技术的工匠。结果问了一圈之后他发现,自己确实是最有智慧的人。
为什么呢?
因为他最后发现:别人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只有他知道自己不知道。
很绕,是不是?”
安静了一会之后,有孩子把胳膊竖了起来。
——应该是别人不知道他自己笨,而他知道他自己笨。
“注意呀,不是笨,是不知道——无知。无知和笨还不是一回事。”
这位发言的同学表示再想想,坐了下来。看台下都眼睛专注地望着我,我接着讲。
2、正义的“红包”
“具体他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来的,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讲。
苏格拉底去向别人请教那人觉得自己最明白的事情,也就是那人所拥有的智慧。比如说,有一个人是政治家,这个政治家觉得自己拥有关于‘正义’的智慧,最懂得怎么公正的处理事情。苏格拉底就去问他什么是‘正义’。
问到最后,这个政治家发现自己完全不知道‘正义’是怎么回事。
那苏格拉底是怎么问的呢?
一开始,苏格拉底问这个政治家:‘什么是正义呢?’这个政治家一听,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自己就是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的啊,就回答:‘正义就是讲诚信,借了别人的东西要还。’
你们觉得这算不算正义?讲诚信算不算正义?”
孩子们有的说算有的说不算,细声地议论一会儿后又都停了下来。
“想不明白是吧?但是这个政治家觉得自己很明白,正义就是讲诚信,他还举了个例子:借了别人的东西要还。
接下来苏格拉底又问了他一个问题:‘你家里有一把菜刀,很锋利,个头很大,但是我家没菜刀。我就跟你借,要拿回去切菜,我保证会还你,而且你什么时候来要我就什么时候还。那我是不是一个诚信的人呢?’
各位觉得这样是不是一个诚信的人? ”
——不是!
“为什么不是呢?”
——用完了应该要还。
“苏格拉底说了呀:用完了直接还给他。而且他什么时候来要,就什么时候还。这样是不是一个诚信的人?”
——不是。
“理由。”
——苏格拉底说的是‘如果要还给他,要他自己来要’。
“没有,苏格拉底说的是:用完了就还他。如果还没用完,他过来要了,也会还给他。假如他不来要呢?用完了就直接还给他了。
“所以苏格拉底说的话是没有问题的。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你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诚信?
是根据他说的话来判断,还是根据他做的事?
苏格拉底借他菜刀的时候,跟他说:‘或者是我用完了就还你,或者是你什么时候过来要,我就什么时候还。’
苏格拉底说完这个话,是不是保证能做到呢?不一定吧,所以没法根据苏格拉底说的这个话,来判断他是不是诚信的。只有出借菜刀的人过来要的时候,从苏格拉底会不会还给他,或者从苏格拉底用完了会不会还,才能看出苏格拉底是否诚信。
现在言归正传。
苏格拉底问:‘我做出的承诺是不是诚信的呢?’
政治家回答:‘是。’
苏格拉底又问:‘那它也同时是一个正义的承诺喽?’
政治家回答:‘当然。’
苏格拉底又说:‘那接下来,我正切菜呢,你过来找我要菜刀。我现在还给你,我是不是个诚信的人?”
政治家回答:‘是。’
苏格拉底又问:‘你说正义就是讲诚信,我既然是一个讲诚信的人,那么我也就是一个正义的人喽?’
政治家不耐烦地回答:‘当然,这有什么可怀疑的吗?’
到现在是不是觉得苏格拉底是个啰嗦的家伙?
确实很啰嗦。但是这种啰嗦是必要的。因为苏格拉底要通过这种啰嗦搞清楚政治家的观点——‘正义’就是‘诚信’,就是借了东西要还。之后他才能让政治家从智者变成无知者。
苏格拉底又说:“但是你找我来要菜刀的时候,你因为愤怒而发狂了,说:‘菜刀给我,我要去砍人。砍谁呢?雅典城里投我反对票的人。’
这个例子太血腥了,我们换一个不那么血腥的吧,尺子!把刀换成尺子。
我向你借了尺子,我跟你保证了,同样的你什么时候来要,我就什么时候还。
然后我正在黑板上画线,你说:‘把尺子还给我,我要拿尺子给每个同学头上狠狠的发一个红包。’
“现在问题来了,我应不应该把尺子还给他?”
这次孩子们笑着齐声喊:“不应该!”
有的做出躲闪的样子,摆手叫:“不要红包!”
“但是,我如果不还给他,我还是个诚信的人吗?”
——不是了。
“但是明知道他要去伤害别人,我仍然还给他,我是不是个正义的人?”
大家愣了,没人急切地抛出答案。
“我把尺子还给他,我就是个讲诚信的人,但是我不是一个正义的人。我如果不还给他呢,我就是一个不诚信的人,但我因此保护了大家不被发‘红包’。那不诚信的人难道是个正义的人吗?
有点糊涂了对吧!
好。苏格拉底就是用这种方法,把那个自认为知道正义是什么的政治家给问蒙了。这个政治家最后发现:讲诚信,借东西要还,好像也不是正义,而正义是什么,他好像也想不清楚了。”
讲到这,有的孩子仍专注地看着我,有的孩子忍不住小声和旁边的同学议论起来。
这时有个孩子激动地站起来,把举起的手还朝我晃了晃。
——正义是善良!
3、“善良”是什么:见义勇为?助人为乐?
“那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善良。谁知道善良是什么?”
——善良是见义勇为。
“见义勇为?好,我来讲个见义勇为的例子。
有一个人,他鞋里边进了沙子,就扶着一个电线杆子拼命地抖腿,想把沙子抖出来,懒得脱鞋嘛。碰巧我路过,一看,便拿了一个棍子,冲着他打,就把他扶着电线杆子的胳膊给打折了。为什么打他胳膊呢?因为我看见他在那一直抖,以为他触电了,可是我又不能直接去拉他,因为一拉我也触电了,所以我就拿过棍子来打他胳膊,想把他和电线杆分开。
各位,我是个见义勇为的人吗?”
台下一阵爆笑,有说是,有说不是,都很小声,也有些迟疑。
“我是不是善良的人?”
大家光笑着。不一会,有同学站起来说:“善良是助人为乐!”
“好的。你说善良是助人为乐,我们同样再来举个例子。
就拿刚才尺子的那个例子吧,你本来没有尺子的,但是你想给每个人脑袋上发一个‘红包’,这样你觉得很开心。于是我要助人为乐,主动给你提供一个尺子,要不要? ”
我拿着尺子边说边在同学中间故意晃了晃,大家赶紧摇头:“不要!”
“大家再说说:我善良不善良?”
——不善良!!!
“为什么呀?我明明是个助人为乐的人啊,我帮助了他,然后看他给大家发红包,一人脑袋上敲一个红包,啊呀,我好快乐!”
有的同学哈哈笑着,也有的同学表情肃然地举着手。
——助人为乐还要看具体的情况。
——善良还有其他的条件。
“是的,要得出确定的判断需要确定好多条件,必须要规定在什么情形下是怎么样。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会在以后讨论。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会发现,好像善良呀正义啊勇敢呀快乐啊,跟桌子啊杯子啊一样,这些词都不太容易定义,都不太容易搞明白到底是什么。”
4、智慧之声
“这就是苏格拉底,他研究到最后发现那些本来以为自己知道某种事情的人,被他这么一问,都发现其实自己不知道。
所以最后苏格拉底就得出一个结论,说:‘我比别人聪明有智慧的地方是在什么地方呢?别人以为自己知道,但是实际上他们不知道。可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而我呢,是知道自己不知道!’
这也就是孔子和苏格拉底共同的特点。
孔子说了一句话,我们来看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你快速读几遍的话,会感觉像蟋蟀叫一样。”
孩子们立刻快速念了起来,于是教室里响起“虫鸣”一片。
“现在是不是感觉自己像蟋蟀一样吱吱叫?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
知道自己知道,也知道自己不知道,就是智慧。”
(不知以后孩子们听到蟋蟀声会不会想起孔子这句智慧的话语,可惜现在的孩子都难得去野外听到田间地头的虫鸣了吧,但愿他们能听到更多的智慧之声!)
哲学课上的这段追问和思考,如果要仔细分析,当然会有许多逻辑漏洞与未尽之义,也有我故意设下的“陷阱”,希望学生发现,以便做更严谨、深入的思辩。但这并非一夕之功,只能慢慢来了。读者若有兴趣,可以找出其中的问题与“陷阱”,在公众号与微信群里继续讨论。
即使在《柏拉图对话集》里,苏格拉底与哲学家们对话时,有充分的闲暇供他们挥霍,这种遗憾也随处可见。这就是哲学的特质:运用不完全的理性与认知,不懈追求智慧。
这种追求的过程,不止培养孩子们理性上的清晰,感性上的鲜活,更有心智的健全。对于与人性及道德相关的观念和认识,并不是通过直接灌输与要求的方式使其建立,而是尊重孩子自身的感受,激发和引导孩子自主的思考,设身处地结合自身行为与现实生活,形成反思反省的思维和意识,由此自发生成其清明、向善的态度及行为。
看完啦,接下来要通过一个具体例子来体验,帮助大家发现:你知道哪些?你又不知道哪些?啥例子呢?静待下回分解!
关于我微信:zhanganren
现在在做的事:创办了安仁少儿哲学工作室,读书,锻炼,给小朋友们上哲学启蒙课,以及其它仁智并举、有趣有料的课程
建了一个群,主要聊教育、哲学启蒙和阅读,加我微信,请你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