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子清扬
其他
少儿哲学课程:送给毕业生的礼物与祝福——记常州市延陵小学六年级少儿哲学课程结业式
近年来,延陵小学提倡“智慧教育,人文情怀”的特色育人之路,品性培育与能力培养并重。顺应这一理念,2018年,延陵小学为六年级学生开启了为期一年的少儿哲学启蒙课程。2019年5月27日,延陵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迎来了他们童年生涯中最后一节少儿哲学启蒙课,延陵小学的蒋立新校长、少儿哲学课程主讲张安仁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次简短而饱含关爱与祝福的结业仪式。常州市延陵小学蒋立新校长在结业仪式上,六年级各班学生像往常一样按时到达少儿哲学授课教室。蒋校长登上讲台,分别为每班的学生做了一次即兴的发言。蒋校长言语平实、温和,他对学生的关爱从平和的语调中缓缓透出。他对每个班的说的话都不同,却传达着一个共同的旨意:哲学是爱智慧,是帮助人获得幸福生活的学问。他把少儿哲学课程当做送给学生的毕业礼物,希望这份礼物伴随着学生升入中学、大学,甚至一生。六年级的学生即将从小学毕业升入初中,踏上新的求知旅程,他愿少儿哲学启蒙带来的爱智慧之光为他们的人生旅程保驾护航,愿学生始终保有开放、理性之求索。蒋校长的发言引来学生热烈的掌声。之后,安仁老师带着大家回顾了一整年哲学课程中的学习内容,于欢声笑语中,学生清晰地梳理了一遍曾引起他们好奇、思考、探讨、质疑、辩论的问题与内容。苏州半书房少儿哲学课程部主任张安仁温故知新,不时有学生举手发言,对之前的问题有新的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真的是这样吗”,学生们已然学会应用哲学思维来辨析,反思,求证。例如再次见到“哲学可以当饭吃吗?”这个问题,学生没有直接回答是与否,而是提出疑问:“这里的‘哲学’是指哲学这门课程还是与哲学相关的工作,或者哲学能带给人的智慧?”“‘哲学’是指‘哲学’这两个字吗?”“‘当饭吃’是什么意思?是当做米饭这一类的粮食吗?还是找到一份工作?”“‘当’是‘作为’还是‘换来’?”“如果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会了哲学可以找到一份工作,那么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如果‘当饭吃’是说当米饭一样可以吃下去,那哲学肯定不能当饭吃。”……
其他
点燃式的教育-儿童哲学课听课记录
自2018年初开始,在常州市朝阳新村第二小学的大力支持下,我在朝阳二小四年级开始进行儿童哲学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以下是俞鸿瑛、李燕老师在朝阳二小的听课与观察记录。时间:2018.3.27地点:常州市朝阳新村第二小学四(2)班课程介绍:关于“概念”,一共要上四节课,这是第一节课,要让学生区分概念中的“符号”与“含义”。这是培养严谨、清晰的逻辑思维的基础。首先是回顾上节课:上节课的主题是哲学家的秘密武器。就是四个问题: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真的是这样吗?哲学家永远不会满足,所以永远在追问。牛顿之前的许多科学家是炼金术士。安仁:我们这节课的问题是:名字是什么?先确定了“是什么”之后,才能问“为什么”“怎么样”“真的是这样吗”。否则思维就会陷入混乱。四年级的孩子回答“名字就是代号”。安仁用PPT给孩子出示一个词:沙发。安仁说:“看到这个代号我们就能想到……”然后学生接着说“软软的”“可以坐的东西”。我的观察-俞鸿瑛:所以,这是我们对名字最初级的看法,那就是每一个名字后面对应着一样事物,看到这个名字就能让我们想到那样事物。当然事实上,不仅仅是看到“沙发”这个“名字”会让我们想到对应的事物沙发,能让我们联想到沙发这样事物的“名字”绝不仅仅限于“沙发”这两个字。当我们看到毛绒绒的厚实的坐垫,我们也会想起“沙发”的概念,说它像沙发一样柔软。再譬如,狐狸看到金黄的麦浪,就想到小王子金色的头发,想到小王子。接着,安仁让孩子做一个游戏,屏幕上出现了大概五十个“沙发”,要求孩子一口气将沙发念五十遍。然后让他们说感觉。第一个孩子说:我快断气了。安仁:没有其他的感觉了吗?如果你没有别的感觉说明你没有念完。孩子坚持说:我念完了。安仁平静又肯定地回他两个字“没有”。我想如果安仁和孩子吵架应该很好玩。孩子2:念到最后已经不知道念的是什么了,好像已经念成“发沙”了。这时安仁还不忘对第一个孩子说“你没有这种感觉。”生3:念到一半看不清字了,有点晕了,看到这么长串的字想一会儿才能想起来这两个字指的是是沙发这样东西。生4:好像不认识这两个字了。很累。生5:感觉字在跳舞似的。生6:舌头在打架。安仁总结:根据各位的发言,你们的感觉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身体的反应,舌头打结、口干舌燥之类的。二是心理、大脑的反应:不认识这两个字了,好奇怪呀,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有谁产生了这种感觉?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安仁:身体的感觉我们暂且不讨论。我们要讨论一下心理的反应:“不认识这两个字了”,各位想一想,你觉得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生:读得次数太多了,就不认识这两个字了。安仁:如果你的说法成立的话。那么你学生字的时候,就不能读得次数太多,不然最后会导致本来认识的字也不认识了。或者老师要惩罚某位不写作业的同学抄生字五百遍,那最后可能这个同学就不认识这些字了。但是我们要追问:为什么读或者抄得次数太多,就不认识这个字了?生:一口气读完,神经混乱了。顺口读下去了。安仁追问:为什么顺口读下去就会神经混乱了呢?生:看多了就感觉那两个字越来越怪,就不认识了。安仁:当你想到这一点时,你还要像哲学家一样想一想:为什么字看多了就会变怪?生:因为人有惯性思维。安仁:还是没有解答这个问题。为什么人有惯性思维,就会导致读得次数多了,就不认识这两个字了。生:看多了好像有影子了,重叠了。生:因为读这两个字的人一直想一直想,刹不住车,就不认识字了。安仁:如果你的说法成立的话,那哲学家就是最傻的人了,因为他就是一直想一直想,刹不住车。如果你想确认你的想法,你还要想想:读的人是不是确实在想?如果是,那他在怎么想,还有,为什么这样想会导致他不认识字。我的观察-俞鸿瑛:这段对话似乎并没有回答清楚这个问题,接下来观看电视剧《西游记》里孙悟空问小妖宝葫芦有什么本事,以及孙悟空假装者行孙被宝葫芦吸进去的视频。【安仁:后面的讨论会回到这个问题。这段《西游记》的材料是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与区分概念中的“符号与含义”】举手得到允许才能说话,强调规则。上课强调一定的规则和秩序是必要的必须的,为了使对话能够继续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听清看清整个对话过程以及参与进这个课堂对话,那么一定需要存在一个人人需要遵守的对话规则,包括老师也同样要遵守。课堂上,一个孩子因为急于发言,在未得到允许的情况而被禁止再次发言。我在想如果这个孩子在被禁止发言以后还是特别想发言想交流,如果他依然不顾发言规则大声直接说出他的答案会怎么样呢?安仁老师会怎么做呢?【安仁:我会告诉他:他的答案被忽略了。即使他的答案是正确的。】并且我看到,其他孩子后来在举手时也有一边举手一边说话的情况,安仁老师又制止了一个,但是没有全程全部禁止所有违反规则的孩子。【安仁:人太多,脑袋里还要想着整节课的逻辑线索,分析学生的发言,顾不过来了-这也是值得讨论的哲学问题-规则能达到的正义与规则执行所能达到的正义、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等等。】回到课堂,交流:宝葫芦有什么功能?生:葫芦里装了人,人会在里面化成水。生:把葫芦盖子打开,喊一声人的名字,只要答应一声,人就会被装进去。学生说的都是宝葫芦的功能的一部分。安仁汇总学生的答案,总结宝葫芦的功能,要求孩子记住它的功能。安仁:都是同一个人,为什么都会被吸进去?生:因为孙悟空答应了,所以被装进去了。安仁:可是“者行孙”是个假名字啊。(学生被问住)生:因为妖怪心里想把他装进去,所以能装进去。安仁:有人有反对意见吗?生:因为葫芦口子对着孙悟空,虽然喊的是假名字,可是孙悟空答应了,所以被装进去了。安仁:孙悟空回答的是什么?生:“你外公在此”。安仁:这句话代表什么?和孩子们解释说明“承认了这是他的名字。”安仁:也就是说无论是孙行者,者行孙,行者孙,能不能装进去和妖怪心里想装谁没有关系。生:宝葫芦是宝葫芦。展示西游记原文。强调“不管名字真假,只要答应,就能被装进去”。孩子问:那么妖怪自己答应一声也会装进去吗?安仁:是的。安仁:回到课堂开头的问题,开始我们一想到沙发,就想到软软的能坐的东西,读了很多遍却不认识了,为什么呢?因为“沙发”有两个意思,一是这两个字,一是这两个字代表的含义或事物。当你念很多遍时,很容易导致你把注意力放在这两个字的读音上以及字形上,进而让你暂时忘记了它的含义,就好像不认识它了。沙发、桌子,粉笔都只是一个事物的代号,这些代号是真的还是假的呢?生: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代号本身不是粉笔,但是它的代号是粉笔。生:这个东西也不是只能叫粉笔,你也可以叫它鼠标、手机都可以。安仁:那么鼠标、手机、粉笔要代表这样东西(指手中的粉笔),哪一个代号是真的呢?生异口同声:粉笔。安仁:你确定吗?生(改口):都可以。安仁:那么就是说三个代号都是真的?生:不真不假。安仁:说说理由。生:我们说是你说不是,我们说不是你说是,我们搞昏了。(哈哈哈,这个男孩子很可爱,几次发言一边说话一边加手势,哲学课真是烧脑,我也混乱了)安仁:你是说无论你们说什么,我总是反对你们的意见,所以你们被搞昏头了。那么你们觉得防止被我搞昏头的方式什么呢?生:不说。安仁:不说就永远搞不清楚问题啊。你们要说过我。生:你认为是真的就是真的,你认为是假的就是假的。粉笔只是一个被使用的东西,它原来肯定是没有代号的,人们只是给它起了这样一个名字而已。如果我们回到远古时代,我们也可以给它起名字,也可以叫它“鼠标”啊。(这个小姑娘回答的很棒啊。感觉顺利打入关于名字这个哲学话题的“内部”了。)安仁:非常好,你说到了代号的起源问题。(敲黑板,重点来了)可能一开始,万事万物都是没有名字。人们为了方便就给它起了这个代号。那么这个代号,大家认为是真的那么就是真的,大家认为是假的那么就是假的。如果“粉笔”代表的是四条腿偷吃东西的那种动物,并且大家都这么认为,那么当说起“粉笔”的时候,大家就会想起四条腿偷吃东西的动物。如果用“粉笔”来代表老鼠了,那么当我说“请给我一只粉笔”的时候,你可能会说“我怕粉笔,粉笔会咬我”。(后面又提到了粉笔名字的含义以及水笔、笔袋的问题,录音不是很清楚)生:古人用树枝在沙地写字,那么树枝也是笔吗?安仁:今天我们讨论的什么是代号,至于代号代表的是什么是下节课的问题。最后请大家思考,生活中有没有像宝葫芦这样的东西,只要你称呼它的代号,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它都会有反应?(老实说,一开始我真的没有听明白这个问题,一个小女孩瞬间举手了)生:大名和小名,妈妈叫我我都会答应。或者我告诉妈妈一个新的名字,她叫我这个新名字我也会答应。安仁:人就像宝葫芦一样。生:机器扫地人。安仁:它确认的是垃圾的代号还是什么?(听不清录音)生:没素质的人。安仁:你的意思是那种给别人起侮辱性外号的人。生:放在煤气灶上的东西,不管是什么,只要叫它加热就会加热。安仁:电脑和手机也是这样的东西,你给它指令它就会反应。铃声响起。评论-俞鸿瑛1、哲学课问题意识是非常清楚的。这节课我们要讨论什么话题,以及在整节课讨论过程中孩子们说到一些其他的话题时安仁老师多次说明“我们这节课讨论的问题是关于名字”“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这是以后我们要讨论的问题”,也是时时在帮助孩子理清此问题和彼问题的界限,一旦发现脱离界限,安仁老师会选择中断、停止,而是将讨论的话题只限于应该讨论的部分。【安仁:建立讨论的规范,是因为这个课程的性质和这节课的内容决定的。因为这个系列是西方哲学部分,强调的是理性思维,而这节课又要强调理性思维的清晰性,所以要引导学生遵循思维规范。但课程的整体设计是要保证思维的开放和严谨。】2、
其他
哲学课 | 证明不了“我是我”的五.四班
前言今年初我在常州朝阳二小的四年级开始为期一学年的少儿哲学课程。暑假之前已经给他们上过一个学期的哲学课。所以在他们刚升入五年级的这个学期的第一课,我的教学观察的重点是他们在这一个学期后的变化。这节课的主题是“我是我吗?”,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形成一个过渡,重申前面一个学期课程的核心,即以哲学家的方式进行对话与思考,同时又带入贯穿后续课程的内省意识。1、“如其所是”地思考与表达这节课是五(四)班开学第一堂哲学课。上课铃响后,学生们很快坐好在各自的位置上,挺直了背,笑盈盈地望着我,通过前面一学期课程中的接触和交流,学生们的眼神让我感受到教室里慢慢流动着亲切轻松愉快的氛围。相互问候后,我转身在黑板上写“我是……”,学生们在我写的时候自发跟着一起念,还顺势补充成:“我是谁”,没想到我最后写的是“我是我吗?”他们瞪大了眼,好奇地以各种语气念叨:“我是我吗?!”刘畅随即把手举了起来,安静地等着我示意他发言。得到允许后,他“哧溜”一下蹦着站起来,胸脯挺得高高的,用响亮的声音有些兴奋地说:“我一看到这个‘我是我吗?’,我的第一感觉是:‘我是我吗?那我的灵魂就是会跑到别人身上,然后别人的灵魂又跑我身上!’”他联想到灵魂,还表达得毫无顾忌。他响亮的声音和略带兴奋的表情显示出他是这么理解的,而且怎么想的就怎么表达了出来。他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在上个学期刚开始时,他是没耐性举手的,有想法会直接喊出来,或者一边举手一边就喊出来了。话会说很长,但常常语无伦次,最后我问他“你说的是什么意思”,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把自己绕晕了。现在他能有耐心的等待,说的话也比较清楚了。这二者是相关的,人的理性的表现之一就是懂得等待并且能够自觉的等待。2、开始真正的“听、想、说”刘畅毫无顾虑地表达“灵魂”这样的联想,其他同学听了好像也不惊讶,有的跟着笑了几声,觉得他的发言很有趣,有的保持倾听的状态,看了看我。我问:“你确定有灵魂吗?”刘畅一扬头,仍然声音响亮:“嗯!当然啦!”“每个人都有灵魂。”台下还有其他几位同学也跟着小声呼应。我接着问:“那你们是怎么确定灵魂存在的呢?”刘畅愣了一下,随即说:“灵魂看不见摸不着!”他话音刚落,又有人呼应:“对呀!透明的。”我追问:“哎!既然看不见,摸不着,那你们怎么确定有灵魂呢?”他咧嘴一笑,露出白亮的牙齿,想了一会儿。我安静看着他,等待他的发言。其他同学有的望着刘畅,似乎若有所思,有的小声议论着,有的笑盈盈地看着我,怀着好奇等待我们进一步的对话。这时,我明显感觉到大家像刘畅一样,能耐心等待和倾听了,之前上哲学课的时候,常常随着讨论的进行大家有了越来越多的思考和观点时,都迫不及待地举手想发言,有的甚至在台下自顾自地大声说起来。我对应的方式,除了提示课堂规则,更主要的是在讨论、对话的过程中不断通过复述、追问、整理的方式清晰思维过程,使学生渐渐感受到如何倾听、思考、和对话是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有利于认识和获得更多知识的,这也是在实践上学期的哲学课一开始讲的内容——哲学家如何“听、想、说”的实际练习。在一次又一次这样的感受和认识之下,学生便能意识到、做到倾听,思考,并思考自己的思考。不一会,刘畅响亮的声音又响起:“死人的身体动不了,但是他的灵魂飞到天上去了。”待他说完,我对着台下问:“还有没有其他人有想法?”大家摇摇头以示仍有些疑惑,直望着我。在这段问答里,刘畅基本是答非所问,但其他的学生并没有发现。这也是常见的问题——看上去一直围绕着某个概念或问题在讨论,但并没有进行真正的对话——针对逻辑与事实的提问与回应。这要通过培养准确、严谨的理解力和牢牢把握原初问题的意识,以及始终对思维进行自我省察的能力来解决。所以我停下追问,以复述的方式整理了一下刚才的对话过程。整理过后,我稍停顿了会,问大家:“各位,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段话里边的问题?如果你能够发现这段话里的问题,说明你已经成为半个哲学家了!
其他
像哲学家一样对话和思考-4——哲学家的四个问题|少儿哲学启蒙(下)
这节课的前半节,由一个水杯的摔倒讨论了斜坡是什么。点击:像哲学家一样对话和思考-3——自由生命的感通在大家终于觉得明白了斜坡是什么的时候,一个令大家目瞪口呆的问题被提了出来:真的有一个斜坡吗?1真的有一个斜坡吗?我:接下来我们再回到杯子为什么会摔倒的问题。有同学说杯子会摔倒是因为书有一个斜坡,于是刚才我们讨论了什么是斜坡,那接下来我们要问,水杯下面的书真的有一个斜坡吗,或者说真的形成了一个斜坡吗?1-1先辩论一下“没有。”好几位同学顺口回答。“你们是怎么确定的?”“如果她的书是放在一起的,那肯定没有斜面。”一位男生回答,语气坚定。“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我把问题抛给大家,同学们有说同意,有说不同意。我请大家举手示意,并提示水杯的主人先不参与讨论:“因为只有你才了解真实情况,我们要来看一看其他人是怎么想的,考虑得周全不周全。”于是请举手的同学依序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一位同学站起来:“我觉得书旁边如果有一块地方不太平整的话就会斜了。”其他人跟着点头呼应:“嗯!对、对!”也有人站起来提出反驳:“我想问个问题:书怎么就斜了呢?书是平放的呀?”“万一桌子是斜的呢?”“有可能书堆得很高,它就形成了一个斜坡。”另有人补充。“在一本很大的书上有一本很小的书就会有斜坡。”有人甚至开始拿书出来摆弄,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1-2以上辩论无效?待学生们自发形成的辩论停顿下来,我接上:“各位,你们刚才说的都是如果或者有可能,只是一种可能性。另外,你们讨论的是为什么会斜,但问题在于‘真的斜了吗’,你们还没确定‘有没有斜’,就开始讨论‘它为什么会斜’。”见同学们一愣一愣的,似乎没反应过来。我停了下来,打算换一种方式讲解:“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你们班有一个同学……”一位男生仍在沉思,听到这,晃着脑袋迅速问:“谁呀?”我对他说:“比如说你吧!”他愣得嘴巴一张,大家看了哈哈哈大笑。我说:“比如大家都在讨论你为什么考了零分呢。”大家笑声更大了,一齐看向那位同学。我接着说:“有人推测你可能考试的时候睡着了,或者你是不是考试的时候突然高血压发作蒙了……想了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你真的考了零分吗?等你试卷发下来一看,一百分!那各位前面的讨论有价值吗?”“没有!”大家纷纷摇头。“为什么?因为你们讨论的考零分的情况根本不存在,对不对?
其他
像哲学家一样对话和思考-3——自由生命的感通 | 少儿哲学启蒙
前言这是在常州市朝阳二小四年级四班上的少儿哲学启蒙第三课——《哲学家的秘密武器》,主题是“像哲学家一样对话和思考”。哲学课上的讨论不仅在于思维的严谨与思想的深刻,也在于课堂上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无可名状的交流的默契,情感的契合。课堂实录,看得到的是能用文字呈现的课堂内容,看不到的是师生作为自由生命的感通。作为自由的生命的互相感通,这是更为重要和本源的。因此要非常警惕“方法”对自由生命的压抑,即使是哲学家们总结出的思维方法,在传授时也要以保护和发展生命的自由为前提。这里给“生命”前面加个“自由”作定语,是起强调警醒之意。生命本就是自由。但现实中人总把生命当成需被规训扭转的对象,故要特地强调。这种感通状态,最典型的体现就是孔子与苏格拉底。我想让我的课堂也处在这样的感通状态里,所以我并不以具体的内容与方法为授课目的,内容只是材料,方法只是工具。如果能培养出反省自己的思维、观照自己的体认的能力,则材料可随意运用,方法可随意变化,其进自不能已。意大利插画师
其他
像哲学家一样对话和思考(下)|少儿哲学启蒙
前言2018年春季常州市朝阳新村二小四年级的少儿哲学课程。这是《哲学家如何对话和思考》的第一节课。这节课的内容整理出来分为上、下两篇,此是下篇。在上篇像哲学家一样对话和思考
其他
像哲学家一样对话和思考 | 少儿哲学启蒙
前言常州市朝阳新村二小四年级的少儿哲学课程,这是《哲学家如何对话和思考》的第一节课。这次课的内容整理出来分为上、下两篇,此是上篇。1开篇:知识是力量吗?一上课,我依然先请小朋友们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他们已经意识到在哲学课上是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发言也有了底气。一个孩子笔直站起来,很郑重地说:“我记得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哲学家是善于提问的!”还有一个孩子说得利落流畅:“知识就是力量!”我愣了一下,上节课的讨论里并没有出现过这句话。这时另一同学连忙站起来反对,由于激动他的话说得断断续续。我于是温和地请他再次重复他的观点。大家都看着他,他腼腆地笑了笑,然后说:“我说的是要有知识,还要懂得怎样运用它,少一样都不行。”这次他的语速明显慢下来,不慌乱了。他已经被前面那句“知识就是力量”把思路带跑了。这是在课堂上常见的现象——某个人提出一个偏离原初问题的观点或问题,其他人就跟着他的思路跑掉了,思路像溜冰一样溜到哪里算哪里,最后忘了自己原来要讨论什么问题。哲学家会牢牢把握自己的原始问题,以此为起点开始伸出思维的丝线,连结各种观点与问题,结成一张思维之网。培养这种思维能力需要慢慢来。2什么样的知识是力量?“好的。这样大家都听清楚了你要说的是什么了。”这次,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这节课要讲什么,而是决定就从这个“跑题”的问题开始。因为《哲学家的秘密武器》要讲的就是哲学家在对话和思考时的基本态度与方法。与其讲出来,不如直接实践,这样“讲哲学”就变为“做哲学”,孩子们可以很自然地在思考和感受哲学的真义,并意识到哲学存在于我们思索的每一个问题当中,因此由我们思考或观察的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引入哲学的思考和求索。我先问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知识才算是力量?”有人在底下小声回应了一句:“所有的知识。”有人想了想,平和地回答:“我觉得应该是能运用的知识。”3“知道‘粉笔’”是不是力量?我顺手从讲台上拿起一支粉笔,继续问:“回答‘所有的知识’和‘能运用的知识’,还是没有说明白,因为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是知识’。所以也就搞不清楚‘所有的知识’和‘能运用的知识’里包含哪些东西。比如说我知道这个东西是粉笔,这算是知识吗?”有人说“算”,有人说“不算”,说“算”的声音更大。“好,那这个‘知识’有没有变成力量?”我追问。“没有。”大家一致摇头,还有叹气。我看着大家,大家望着我,我依然提问:“为什么?”迟疑了一会,然后一位小姑娘站起来,一边说一边不自觉地点头,专注在自己的想法里:“因为这是平常人们都常见的,都认识的。”“因为人们都认识粉笔,所以认识粉笔不是力量”,这个判断背后隐含着一种对”力量“的定义:只有超越一般水平的力量才算力量,就像我们把比一般人更有钱的人称做“有钱人”。这个定义把“力量”的定义和“更有力量”混到一起了。另一位同学似乎思考得蛮久,流利地说:“是因为粉笔太渺小了,还没法形成力量。”他是把“大的力量”和“力量”搞混了。还有一位个子小小的男孩,笑眯眯地站起来:“你虽然知道它叫粉笔,但是不会写粉笔!”“啊?!”有同学瞪大了眼睛看着他,表示没听明白。我问他:“你的意思是说我虽然知道这个东西的名称叫什么,但是没有‘怎么使用粉笔’的知识,所以知道它叫粉笔不能算力量,对吗?”。刚刚发言的那个小男孩觉得我把他的意思清晰的说出来了,愉快地点点头。这是哲学课上经常出现的情况:我在听完小朋友的话之后,要用我的话再复核一遍,并向他确认我的理解是否准确。这也是哲学对话里的基本方式之一:要意识到因为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思想结构等的不同,可能会出现表达和理解上的偏差,所以要通过复述确认是否准确的理解了对方的意思,同时这也是了解对方的思想系统的过程。这种方式的基础是反省、开放的对话态度。孩子们在哲学课上比较专注在自己的想法里,很期待表达出来,所以往往不能关注到整个讨论的情景和思路,而作为老师,既需要专注倾听孩子,又需要清晰地从整体上把握课堂进程,这样也更能从整体讨论的情境中理解孩子具体表达了什么。而这样清晰的思路、解释及澄清,也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着孩子们渐渐去形成自己理性且清晰的思维方式。这时另一个孩子接着提出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是:你知道这个叫粉笔,但是你没有深入了解它,也不能算力量。”孩子们思考的范围越来越打开了,我追问:“了解它的什么呢?”他想了想,说:“嗯,比如说它的成分。”其他孩子又露出惊讶的神情:“成分?!”他们的疑惑是:了解粉笔的成分和力量也有关系吗?正当我想继续追问为什么了解粉笔的成分就可以获得它的力量,其他孩子一直边举着手,边晃动着引起我注意,迫不及待地想发言。于是我先请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也是一种平衡,班里四五十个孩子,大家又处于初次上哲学课的阶段,激发和保护他们思索和表达的意愿是基础。4知道“粉笔”怎么成为力量一个男孩“嗖”地站起来:“我觉得我们知道粉笔已经是个力量了。因为如果你连粉笔这个名字都不知道,它就不是个力量。你知道这个叫粉笔,它就是个力量了,你就知道它是一个力量了。”因为终于轮到他发言,他说话有些激动。我说:“我被你绕晕了。”其他同学跟着咯咯地笑。我接着问:“你的意思是什么?”他自己也笑,舒了一口气,利索回答:“意思是说:你知道这个是粉笔,就已经得到力量了。”讨论到这个时候,孩子们都对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有同学立刻跳起来想反驳他。我提醒他们先坐下:“稍等,先不要急着反对,我们先要让他说明白。我们现在就在进行哲学家式的对话。”我再次向刚刚发言的那位同学确认:“我知道粉笔的名字了,就等于我拥有了力量了,是这个意思吗?”那位同学意识到要表述地更详尽:“我觉得我知道粉笔的名字,我就可以得到一小份力量。”我接着说:“现在我们暂且不论力量的大小。我想问你,这种力量是什么样的力量?或许说清楚它是什么样的,也就说清楚它为什么大或者小了。”有同学接连叹了几口气,觉得明摆着这位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让他发言的话可以直接把这位同学给驳倒了。这时,我再次强调了一下:“要先让他说清楚。还没有发言的同学,一定要注意听这个对话的过程,现在我们就在进行哲学家式的对话,在这个对话的过程里,我就在运用哲学家的秘密武器。”
其他
少儿哲学暑期专题课程:走近中国哲学 |苏州半书房
址】苏州市姑苏区阊胥路马路一区东17-102(位于“干将西路”和“阊胥路”交界处的浩力大厦旁)。地处古城核心区域,距“广济南路”地铁站600米,“小日晖桥北”公交站80米,交通极为便利。【导
其他
从知识到智慧|做一个无知者(二))
前言这次给朝阳二小四年级小朋友上的课,讲的是从知识到智慧的第一课——做一个知无知者,以下是第二部分。1、爱智者的无知我:“你们在学校里学了几年知识了,我比你们学的年头更长,那我就比你们知识多一些。可是有一群人认为,我们所学到的这些内容都不算是知识。因为这群人要追求的是真正的知识,就是不能再对它提出任何问题的、最终的、确定无疑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就是真理与智慧。在他们那里,知识、真理、智慧,这三个词是一个意思。“虽然自从有人类以来,还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完全拥有智慧,但这并不能把这群人吓退,他们热爱并追求智慧,这样的人就被称为哲学家。‘哲学’这个词来自古希腊语的‘Φιλοσοφία’,意思是‘爱智慧’。‘哲学家’的意思就是‘爱智者’。要注意的是,‘哲学家’的意思是‘爱智者’——爱智慧的人,而不是‘智者’——有智慧的人。在古希腊时期,‘智者’是另外一群人。这两群人有什么不同呢?他们又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我们以后会讲。现在我们先来看‘爱智者’,看看他们是怎么热爱和追求智慧的。”“这两位其中一个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他说了一句话:我对自己的无知相当清楚就是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无知。另外一位是中国的孔子,他怎么说呢:吾有知乎哉?无知也就是‘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呀!’”——他们谦虚!!!“他们不是谦虚,哲学家从来不谦虚,他们是有什么说什么,如果他们觉得自己最有智慧,就会说‘我最有智慧’。所以,他们是真的觉得自己有一点点知识或者一点知识也没有。这就很奇怪了。苏格拉底是西方被公认为2600年以来最有智慧的人,孔子呢,也是我们中国2600年以来被认为最有智慧的人。而两个最有智慧的人却都认为自己是最无知的人。太奇怪了!”“接下来我要讲讲苏格拉底的故事,大家就差不多能明白为什么是这样。苏格拉底生活在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城,大家如果读古希腊神话,就会知道有个神叫雅典娜,雅典娜就是雅典城的保护神。在雅典城旁边有一座山,那山上有个神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庙里没和尚。而是有个太阳神阿波罗的雕像。当时古希腊的人都喜欢去这个神庙里祈求太阳神阿波罗给他们指点迷津。因为古希腊人把太阳神阿波罗当成理性、智慧、音乐之神,他们认为太阳神阿波罗是最有智慧的。那这个神的旨意通过谁来传给他们呢?通过侍奉太阳神阿波罗的女祭司。有一次,苏格拉底的一个叫克利同的朋友去问太阳神:‘我们雅典城里最有智慧的人是谁呀?’女祭司就传达神的旨意说:‘是苏格拉底。’如果一般人听到这个话就可高兴了,对吧!——‘我被神认为是最有智慧的人’,会很得意。可苏格拉底听了这话一点也不高兴,反而开始发愁了。为什么发愁呢?因为他不知道神的这个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神会说我是最有智慧的人呢?神说的话,当然是没错的。那么我有智慧在哪呢?我都不知道我自己有什么智慧,我得把这件事搞明白。’于是苏格拉底想了个办法:去找当时雅典城里被公认为最有智慧的人,看他们拥有的智慧是什么样的。什么人呢?就是有钱的富人,有权力的人——政治家,还有专门传授智慧和知识的老师——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智者,以及有技术的工匠。结果问了一圈之后他发现,自己确实是最有智慧的人。为什么呢?因为他最后发现:别人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只有他知道自己不知道。很绕,是不是?”安静了一会之后,有孩子把胳膊竖了起来。——应该是别人不知道他自己笨,而他知道他自己笨。“注意呀,不是笨,是不知道——无知。无知和笨还不是一回事。”这位发言的同学表示再想想,坐了下来。看台下都眼睛专注地望着我,我接着讲。2、正义的“红包”“具体他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来的,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讲。苏格拉底去向别人请教那人觉得自己最明白的事情,也就是那人所拥有的智慧。比如说,有一个人是政治家,这个政治家觉得自己拥有关于‘正义’的智慧,最懂得怎么公正的处理事情。苏格拉底就去问他什么是‘正义’。问到最后,这个政治家发现自己完全不知道‘正义’是怎么回事。那苏格拉底是怎么问的呢?一开始,苏格拉底问这个政治家:‘什么是正义呢?’这个政治家一听,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自己就是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的啊,就回答:‘正义就是讲诚信,借了别人的东西要还。’你们觉得这算不算正义?讲诚信算不算正义?”孩子们有的说算有的说不算,细声地议论一会儿后又都停了下来。“想不明白是吧?但是这个政治家觉得自己很明白,正义就是讲诚信,他还举了个例子:借了别人的东西要还。接下来苏格拉底又问了他一个问题:‘你家里有一把菜刀,很锋利,个头很大,但是我家没菜刀。我就跟你借,要拿回去切菜,我保证会还你,而且你什么时候来要我就什么时候还。那我是不是一个诚信的人呢?’各位觉得这样是不是一个诚信的人?
其他
从知识到智慧 | 做一个知无知者(一)
这次给朝阳小学的四年级小朋友上哲学课,讲的是“从知识到智慧”的第一课——“做一个知无知者”的第一部分。1、无知者与知无知者我:“这节课我们要讲的是知识到智慧——做一个知无知者!做一个知无知者和做一个无知者完全不同。无知者是纯粹的傻子,我们哲学课可不是要让大家变成一个傻子的。知无知者呢,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为什么?!!!我:“大家都上了四年学啦,那大家觉得自己有知识吗?注意,我说的是有还是没有,不是知识多不多?觉得自己没知识的,请举手。”有一两个同学犹犹豫豫举起手,看看别人,又把手放下了。我:“看来大家都觉得自己有知识。那接下来就有一个问题,既然你有知识,哲学课为什么还要教你要知道自己无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哲学家思考之后发现:我以为我有知识,仔细一琢磨,原来我的知识不是真正的知识。真正的知识应当是清清楚楚、毫无疑问的。但我现在获得的每一个知识背后都是一连串的问题。那大家学到的知识是不是真正的知识呢?”2、认识桌子我指着同学面前的课桌:“我们来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知道这个是什么吗?”——桌子!我:“那谁知道桌子是什么?”台下一片安静。我:“没人知道桌子是什么吗?好奇怪呀!大家可是都学过‘桌子’这个词,也见过很多桌子的呀。”这时陆陆续续有四五个孩子举手。——就是那个(他用手指着课桌),有四个脚支撑,上面有一个平面的。我用手指着讲台:“你说那个四条腿的课桌是桌子,那么这张讲台是桌子吗?“”——是。我:“但它没有脚呀。而且有的桌子只有两个脚,还有的桌子三个脚。”其他的小朋友开始插话了:——有的桌子只有一个脚!——桌子有很多种类。我指了指教室里放书的柜子继续问这个同学:“那这个呢?我们叫它柜子,你说桌子有很多种类,它为什么不属于桌子呢?”这个发言的同学愣了愣就坐下了,另一同学立刻把手举了起来。——桌子是能放东西还能在上面办公的。我:“你看这个笔记本,它上面也能放东西,而且也能在上面办公,那它叫不叫桌子?”另一同学立刻举手,站起来指着教室里的置物架:还有我们把放在上面的这堆作业本放放平,在那上面也可以办公!我:“是的。但是你不会把它叫桌子。那桌子是什么呢?通过刚才的讨论,现在我们发现:唉呀,桌子是什么,我现在不知道了。但是在上这节课之前,如果老师跟你们讲:‘都把手放在桌子上’!你们会很清楚,要把手放在你们面前这个黄色的平面上,没有会人问:‘放在桌子上?老师,桌子是啥?’也没人会蹲下去,把胳膊放在屁股坐着的那个东西上面,不然老师会说:‘你干嘛呢?’你回答:‘你说要放在桌子上,这也是个桌子呀!’‘为什么?’‘因为它也有腿啊,上面也有个平面呀!’老师会说你故意捣蛋,对不对?”孩子们边听边笑。我:“但是如果按照刚才那位同学说的‘桌子就是上面有一个平面,底下有四个腿在支撑’,那显然你们屁股底下坐的这个,也得算桌子对吧!”好。
其他
不让眼神像骆驼一样疲惫
欣赏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在于欣赏的是和自己不同的东西,但这种不同的东西在本质上是和自己相同的,这个相同的东西,就是生命啊道啊,在这个层面上是相同的。但在这个层面之下,就是不同的生命、存在的形态。
2018年1月19日
其他
我读书少,怎么防止被骗?
为什么?因为这只需要掌握几条基本的逻辑思维原则和方法,就能看出这篇“文章”是在胡扯——之所以给“文章”二字加引号,是因为我觉得得这种本来是胡扯还要把自己打扮成真相和真理的东西实在不配称为“文章”。
2017年11月21日
其他
拿起武器,保卫智商——如何对教材进行垃圾回收再利用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2017年9月23日
其他
我的中小学哲学启蒙课程规划
课程规划中的内容会根据学生及实际教学情况做适当调整。因为哲学的特质是发挥人的求知本能,课程规划应当只是一个起点与情境,之后的生成应当由学生与老师共同完成。
2017年9月13日
其他
当焚当禁的书:青少年版名著
我给学生开中国经典阅读课大概有四五年了,每次有学生要报名参加这个课程,我都会宣布一个禁令:不准读“青少年版”名著。能遵守这个禁令的学生才能参加阅读课。就是说:青少年版的名著在我的课程里是禁书。
2017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