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问答(三)
编者按
问7
面上资助采取什么形式的专家评审?
答:专家通讯评审。具体步骤为:
i. 按照申请人申报项目所属二级学科划分评审学科组;
ii. 按二级学科为各评审学科组随机匹配3至5名同行专家;
iii. 评审专家依据评审指标打分;
iv. 计算每位申请人的平均分,并进行排序;
v. 根据当批次的资助名额,依排序遴选拟资助人员。
问8
如何组织面上资助专家通讯评审?
答:面上资助专家通讯评审在线上进行。评审专家登录“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查阅申请材料,录入分数;信息系统汇总专家打分,遴选拟资助人员。
面上资助专家通讯评审采取匿名评审。在组织评审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可见申请人及评审专家姓名;评审专家在评阅申报材料时,不可见申请人姓名、设站单位名称和申请人合作导师姓名。
延伸阅读
专家评审形式
专家评审形式有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两种。通讯评审采取小同行专家评审。专家背靠背评审,独立提出评审意见。会议评审采取大同行专家评审。会议评审淡化了评审专家的学科背景,专家依据科学问题属性进行评判,经过民主讨论确定资助人选。综合考虑基金项目的资助目标、资助规模,以及组织方所拥有的评审资源等因素,基金评审可采取通讯评审、会议评审或两轮评审。
两轮评审是指在通讯评审的基础上进行会议评审。第一轮开展通讯评审可对申报材料进行初选,使进入会议评审的申报材料数保持在评审专家可进行充分评阅的规模。第二轮开展会议评审可对通讯评审结果进行纠偏,主要针对四种情况:对通讯评审中非职业化评审结果的修正;对热门领域无序增长的纠偏,避免跟风研究和过度关注文章数量指标等现象;对忽视暂时冷门领域倾向的纠偏,鼓励申请人在一些独特方向持续开展研究;对人才多知识维度的评价的纠偏,评审专家组知识结构和专业互补,可以从多学科、多维度、多层次考察申请人。相比较单独开展通讯评审或会议评审,两轮评审有一定的综合优势,可使遴选结果更好满足资助目标。
转自:中国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