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院史回眸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院留学教育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中国科学院留学教育
✦
01
选派留学生工作动因
✦
02
选派留学生工作起步
✦
被派遣者已有研究工作能力的表现,能阅读俄文科学文献;
选读科目为国家必需,而苏联有地方、有人可学的。派往的国家暂以苏联为限:
名额为10名,学习科目或专业包括原子核物理学、低温物理学、接触剂(催化剂)化学、反应动力学、米丘林生物学、冶金学、物理采矿等;
学习期限1~2年。
1951~1955 年,中国科学院派遣出国留学生的主渠道是高等教育部。被派遣者出国前要先入北京俄文专修学校二部学习一年俄文及补习政治课。经政治审查、俄文考试、身体检查均合格者才能出国学习。留苏研究生出国学习时间一般为3年,大学生为5年。由于选派留苏学生(包括赴东欧留学生)对国家建设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这项工作被视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高等教育部要求各有关部门、机关、学校负责人认真按照选拔办法的规定,亲自领导,严格审查,以保证做好选拔工作。
03
选派留学工作的加强
✦
1957年夏,梁敬魁在苏联莫斯科学习时留影
1959年7月10日,汪尔康(上)在捷克斯洛伐克
学成回国前留影
04
留学国别的调整
✦
05
留学工作的成绩
✦
全院从苏联和东欧国家返国的留学生760人,其中研究生 311 人,进修生 146人,大学毕业生303 人。留苏的713人,留学东欧国家的 47人。
参考文献:
1.张藜等. 中国科学院教育发展史.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2.姚蜀平. 留学教育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兼评留学政策.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8, (06): 24-35
3.周权. 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留苏科技生派遣的研究——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为案例.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9, 40(02): 212-227.
4.姚芳. 20世纪50年代留学苏联——孙和生先生访谈录. 中国科技史料, 2002, (02): 27-33.
推荐阅读
▽上海有机所召开第二季度党支部书记会暨深入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抢占科技制高点专题学习会
来源 | 中科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