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院史回眸 | 回顾建院初期的人才工作

中科传播 中国科学院科苑党建
2024-10-23

回顾建院初期的人才工作


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成立。建院初期,中国科学院在接收调整原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等旧有研究机构的同时,广泛开展了团结科学人才的工作。

1949年以前的科学人才情况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有着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由于历史、社会乃至思想上的种种原因,近代科学没有出现在中国。通过通商、战争以及随之而来的相当数量的西方传教士带来的一些科学和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源源不绝的大量回国留学生的不懈努力,如蔡元培、章鸿钊、任鸿隽、范旭东、秉志等人,才使近代科学逐渐从西方移植到中国。

1949年以前,中国建立了205所各类现代大学、中国科学社等近40个学术团体科学研究团体,以及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等独立研究机构。这些机构既出了相当数量的成果,也培养凝聚了一批研究骨干。

据估计,1949年在研究机构以及大学里能从事科学研究并有一定成就的自然科学家近700人。当时,两大综合性研究机构中央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及职员约有400人,北平研究院约160人。新中国建立前,这些科学人才大多数留在了祖国大陆,为中国科学院的成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开展全国自然科学人才调查


中国科学院成立后,设计划、编译、联络三个局和办公厅。计划局当时的首要工作是调整研究机构,另一项工作是调查全国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和全国专家的情况。计划局对全国自然科学方面的人才开展过两次调查工作,在人员方面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

1.自然科学专家调查


第一次于1949年12月12日开始至1950年1月底结束。以中央研究院院士名单为基础,向其中的35人发出调查表,请他们在其专长或熟悉的学科领域中,推荐数人至20人不等的专家名单。收回调查表30张,被推荐的专家233人。


第二次于1950年3月9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向上述233人中的207人发出调查表,收回调查表182张。


总结两次调查结果,共推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学和心理学专家865人,其中约174人在国外(约占20%)。据估计,当时在国外的科学家约有5000人。


2.自然科学工作者调查


根据科代会筹备会的登记表和以往南京科学促进会的调查表,进行综合;同时向全国大学助教以上自然科学工作者(主要是理科)发出调查表。在15000名自然科学工作者中,选择学术水平较高者1300人,整理出卡片资料。


3.对科学院各级研究人员的经历、著作目录和著述的调查


4.对国外留学生和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中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与心理学等7个学系毕业生的人数调查


1950年5月中旬,计划局进行综合、分析和统计,先后整理出《全国自然科学专家调查综合报告》《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调查统计表》《全国科学研究机关研究技术人员统计表》《中国科学院京、沪、宁区各研究所及院本部人员统计表》等资料,为第一批研究所的组建和人员聘任等人才工作提供了依据。

中国科学院编制的
《全国自然科学专家调查综合报告》
(1949.12-1950.4)

凝聚海内外优秀科学家


在调查全国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和科学人才情况的基础上,计划局开展了接收旧有研究机构及人才力量、聘请知名学者为中国科学院的科学顾问,以及争取国外学者回国等一系列工作。

中国科学院陆续接收了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等旧有的研究机构之后,在筹建新的研究机构的过程中,势必对相应的科学人才进行合理安置,这在中国科学院首批研究所的所长人选方面即有所体现。

1950年5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了15个研究所与3个研究所筹备处,其中,9个自然科学类研究所所长均为原中研院院士。这些研究所和所长分别是:

近代物理研究所 吴有训
应用物理研究所 严济慈
物理化学研究所 吴学周
应用化学研究所 庄长恭
生理生化研究所 冯德培
实验生物研究所 贝时璋
水生生物研究所 王家楫
植物分类研究所 钱崇澍
地球物理研究所 赵九章

原中研院院士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任命他们为研究所负责人,体现了对学术标准的重视,同时,中研院院士因其威望和资历,亦理应受到重视。其实,在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领导中,郭沫若、李四光、陶孟和与竺可桢都是1948年当选的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是全国性的科研机构,不仅关心本院科学家,而且担负着关注全国科学家的任务。在全国自然科学人才调查的基础上,科学院从865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中聘请了161人为顾问性的专门委员,另选聘了社会科学家47人,共聘专门委员208人。他们近三分之二来自院外单位,但都作为中国科学院的科学顾问。这也为以后建立学部,聘任学部委员奠定了基础。

此外,科学院为争取并协助在国外的科学家回国参加建设,做了多方面努力。由于中国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研究所和国内科学家积极配合,许多旅外科学家排除艰难险阻,回国工作。

到科学院工作后即担任研究员的科学家,1949年底到1950年有李四光、赵忠尧、葛庭燧、高怡生、曹日昌等,1951年至1957年陆续来院的,有李薰、张沛霖、殷宏章、吴文俊、徐仁、钱学森、郭永怀、汪德昭、张文裕、张香桐、熊庆来、陆元九、林兰英、程茂兰等。据不完全统计,从1950年到1956年7年间,回国到院属生物研究部门工作的副研究员以上的科学家达36人,占当时生物学部门高级研究人员总数五分之一以上。又如回国到从事原子核科学研究的近代物理所工作的科学家,1950年至1953年有13人,1955年以后又有十几位。

1950年8月31日,乘“威尔逊总统号”回国的留美
学者、学生合影,其中有邓稼先、叶笃正、涂光炽等

小结


随着海内外优秀科学家的加入,许多新兴学科得以建立,一些空白薄弱领域得到填补和充实。此外,科学院成立后新组建的许多研究所在不长时间里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国内各有关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或中心之一,为国家建设和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樊洪业. 中国科学院编年史:1949-1999[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
2.姚蜀平. 中国科学院的筹备与建立[J]. 中国科技史料,1989, 10(3):56-65.
3. 刘晓. 中国科学院建院初期的科研机构调整工作[J].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3, 34(3): 301-315.
4.本院计划局四个月来的工作(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五日—一九五O年四月十五日)[J]. 科学通报, 1950,1(1): 10-11.
5.本院最近工作概况[J]. 科学通报. 1950,1(2): 93-98.

推荐阅读


全国科技大会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 习近平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理化所举行洪朝生院士塑像揭幕仪式

党务百科 | 一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腐的“妙喻”


来源 | 中科传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科学院科苑党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