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救国倡导者 爱国复兴践行者|纪念周仁先生诞辰132周年
周仁(1892年8月5日—1973年12月3日),江苏南京人,冶金学家,陶瓷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于1915年获得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1917年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任交通部南洋大学(交通大学前身)机械工程科教授;1924年任南洋大学教务长;1927年任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1928年任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所所长、研究员;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9年任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1960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所和上海硅酸盐化学与工学所所长;1973年12月3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2岁。周仁长期致力于特殊钢、合金铸铁的研究、生产和中国古陶瓷科学的研究等工作。
近代以来,清政府闭关锁国、盲目自大;推行文化专制、禁锢人民思想。西方则先后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日渐拉大。
1840年鸦片战争,一批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奔走呼号,从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再到五四运动、共产党成立,中国逐渐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五四运动前后,“科学救国”思潮达到鼎盛,以周仁先生为代表的我国第一批“科学救国”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致力于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教育、科学技术。
一、求学救国时,学国家之所用
1910年,周仁考取了第二批清华庚款留美公费生,怀揣“科学救国”的理想抱负,与赵元任、胡适等同行,同入康奈尔大学求学,当时,他的数学和文学水平较高,但他所选择的专业是可以制造“利器”的机械学。登上横渡太平洋的货轮,踏上了去异国他乡的征途,踏上旧金山海岸时,他回首翘望,对自己说:“我是要回去的,学成后便回国。” 。
1914年,周仁以优良的成绩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并于当年考取研究生,他所选的专业和研究方向是冶金,他感到制造机器没有钢铁,等于“无米之炊”,一个国家没有钢铁就像人没有骨架。
1915年6月,周仁获硕士学位,即将启程返回梦萦中的祖国,在辞别康奈尔大学机械系主任时,系主任劝说他留下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预言他日后可成为著名的学者。他毅然放弃攻读博士学位及美国摩尔公司的重金聘请,于同年8月回国,把自己的学识献给祖国和人民。
1914年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尚处于萌芽时期,在美国留学的周仁与任鸿隽、赵元任、秉志、杨杏佛、胡明复、章元善等9人在康乃尔大学创办了《科学》杂志,并成立了科学社。
1915年8月回国后,《科学》改在国内出版,科学社也正式改组为“中国科学社” ,周仁被选为第一届董事。这是中国第一个交流和传播现代科学技术的学术团体,办社的宗旨是:“联络,研究学术,以图中国科学之发达。”《科学》是我国最早的综合性科学杂志,“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帜志”,划出了科学传播的一个新时代。这些先驱者把现代科学技术带到了祖国。
二、百阻千难时,解国家之所急
从回国后到受命筹建工程所前,周仁或在大学担任教授以求实现“科学教育救国”,或躬耕实业以“科学技术救国”,上下求索寻道,寤寐思服求真,坚守着“科学救国”的初心。
1917年2月,他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执教机械工程。任教两年中,他讲的课既有理论深度,又善于联系实际,颇受学生欢迎。他教的学生中,有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严东生大学一年级的物理老师)、严济慈,著名冶金学家周行健等人。1915年周仁回国后,由于国力贫弱和政府轻视科学技术,中国钢铁事业发展缓慢。回国后一段时间中,虽然未能炼出钢材,却为祖国培养了人才。
1927年,周仁受蔡元培之托参与中央研究院的筹备工作,任理化实业研究所常务筹备委员。1928年3月,周仁因痛感振兴中华极需现代工程技术,便提出在理化实业研究所内成立工程组。同年7月,国立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时,工程组便改组为工程研究所,在上海霞飞路(现淮海中路)与物理所、化学所合购一幢小楼作临时办事处,周仁任筹建会常务委员。办所之初,周仁首先为工程所确立了宗旨:“应注重于国内旧工业之改进及新工业之创设。”建设钢铁试验场,从国外订购了科研参考书,进口莫屋式电弧炉、机电配件、分析仪器以及车床、锻锤等设备。期间,领导严恩掝、周行健等试制成功了各种不锈钢、碳素工具钢、高速钢、耐酸矽铁、合金铸铁等,产品有火车曲轴、大轮盘、火车碰钩等,满足了国内一些工厂的需要;进行的特种铸铁、铸钢及一些优质钢冶炼的科学试验和总结,为国内各个钢铁厂的试验开辟了道路。
中央陶瓷试验场职员及技师
1928年8月,国立中央研究院与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合办的中央陶瓷试验场成立,依托工程研究所。1929~1932年,周仁亲自到南京官窑窑址、宋官窑遗址进行多次挖掘,撰写了我国陶瓷工艺的第一篇论文《中央陶瓷试验工场工作报告》。1935年,对江西景德镇拟设立“国瓷厂”与“精致原料厂”计划进行考察、调研,撰写了《发展中国陶瓷工业之刍议》、《改良中国瓷业之意见》等。
1934年7月,根据中央研究院指令,工程研究所接管化学所的玻璃试验场,研究范围延伸至玻璃和耐火材料。图为1934年蔡元培与周仁等在工程所小红楼前合影。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一个多月后,上海沦陷。1938年3月,奉“中研院”令,上海的理工、化学、工程三所内迁昆明。由于战局变化,香港沦陷,运输极为困难,除先运的图书、仪器、部分设备于1939年春运抵昆明外,不少重型设备损失惨重。工程所克服经费、房屋、设备、资料等困难,重建玻璃和陶瓷工场,为军政、大学、厂矿、医院等提供紧缺的理化仪器玻璃、药用中性玻璃,耐高热高压玻璃及各种精密光学仪器用玻璃,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抵达昆明后,周仁克服一切困难,在城郊22公里处的桥头村建成厂房,安装了炉子,开炉试验,积极为抗战服务。白手起家,困难尤甚,靠着坚强的毅力, 1941年8月1日,第一炉钢冶炼出炉,开辟了云南炼钢史上的新纪元。周仁欣慰地对属下说:“这是我在西南用电炉炼出的第一炉有意义的钢,值得纪念。”工程所在昆明时的工作,贯彻了周仁一切为抗战服务,服从战时需要的指导思想,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用科研和生产为抗战作出了贡献。
1945年9月抗战胜利,在昆明更名为中央研究院工学研究所。1946年工学研究所和化学所一同迁回上海,大部分人员返沪,唯冶金部分留在昆明作为“昆明工作站”(现为“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直到上海解放,周仁一直负责上海、昆明两地的工作。
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明令将中央研究院迁往台湾。周仁以保全科研设备为由拒不执行,与科研人员共同坚守,等待新中国的诞生。
三、百废待兴时,重国家之所需
1949年7月初,上海刚解放不久,周仁便应邀去北平参加全国科学会议筹备会,研究成立中国科学院。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命郭沫若为第一任中科院院长。1949年11月1日,中科院在北京开始办公,并将11月1日定为中国科学院成立日。
1950年5月,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改组为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成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建立的15个研究机构之一,专攻陶瓷、冶金、玻璃三大学科领域,时任馆长周仁明确把“针对各方面之迫切需要从事各项实际问题之研究,以谋国内旧有工业之改进,新兴工业之创设”作为实验馆制订工作计划的指导思想。
新中国诞生之初,百废待举,到处需要钢铁。受中央政府委派,周仁开展球墨铸铁的研究,找到了合适的石墨化添加剂,掌握了不少元素和热处理对球墨铸铁金相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因素,在全国率先研制成功球墨铸铁,性能达到国际水平。1951年球墨铸铁在我国全国推广,为我国钢铁冶炼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3年1月,工学实验馆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周仁任所长、研究员。周仁负责包头和大冶两大矿的冶炼及综合利用研究工作,解决了含氟高炉煤气对钢铁结构和含氟炉渣对耐火材料的腐蚀问题等,提出了“只有炭砖才能抵抗含氟高炉炉渣的侵蚀”的重要结论。研究试验时间先于苏联专家国内研究的进度,使苏联专家十分惊讶。根据这些重要数据,包钢顺利地建起了高炉。
这一时期,根据国家建设急需和中科院的安排,主要从事化学瓷、高压电瓷、刚玉瓷(高铝氧瓷)、微晶工业玻璃与无机电介质材料、高温陶瓷涂层、高温耐火材料与高强水泥等传统硅酸盐材料及中国古陶瓷的研究,承担了大量与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直接相关的研究项目,为硅酸盐所独立建所打下扎实的基础。
1956年12月,经中科院同意,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原窑业组改名为硅酸盐研究室。1958年8月,中科院金属所耐火材料研究室划归冶陶所,并入硅酸盐研究室。上海三民玻璃厂划归冶陶所,作为硅酸盐研究室附属玻璃工厂(定名为红星工厂)。中科院批准,在嘉定北门冶陶所所属工厂设立新型硅酸盐材料实验工厂。
冶陶所窑业组工作人员在棉纺织馆前合影
1959年1月,经国务院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中科院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
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
科学家精神”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但科学家精神历久弥新、催人奋进
像周仁先生这样的老科学家
在漫长的科技发展过程中
更是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现在,终于要把周仁先生
爱国报国的故事搬上荧幕上了
让我们期待周仁先生的电影上映
让我们相聚于上海硅酸盐所
推荐阅读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营养与健康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来源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