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院史回眸 | 20世纪80年代中美联合招考研究生项目
✦
20世纪80年代中美联合
招考研究生项目
✦
1
中美联合招考研究生项目背景
2
中美物理学联合招生项目
(CUSPEA项目)
1979年4~5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教授李政道应邀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授课。在讲学期间,他协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与哥伦比亚大学建立联系,并亲自招考了陶荣甲等4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的研究生到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每位学生得到了1万余美元的奖学金。当年12月下旬,在哥伦比亚大学该学期的期末考试中,4名研究生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全班32人,他们在“电动力学”课程考试中考得第一、二、四、五名;此外,在“量子力学课程考试”中都得到最高成绩A+;“统计力学”课程考试都得到A或A+。此事震动了美国的大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对中国内地留学生的看法。
1979年9月30日,李政道致信邓小平,提出除选送大批学者去欧美访问学习,也可送研究生去美国学习,它比派访问学者有多方面的优点。他还说,“奖学金并非薪金,给奖学金是有其固定目的的,奖学金的数目,是按在使学生安心研究学习的原则下,依当地适当生活的最低要求,经慎重考虑后,才决定的,是不能再减少的”。邓小平于10月20日批复说,李政道的意见是正确的,请方毅同志召集有关部门讨论,改变现在的不妥的办法。
1979年11月,李政道给严济慈、周培源来信,提出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希望继续接收中国研究生,并建议仍采用考试的方法,择优录取。该系还寄来了试题。征得教育部同意,在中国科学院的主持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学具体负责组织考试。当年年底李政道从国内物理类研究所和16所高等院校推荐的41位研究生考生中择优遴选了13人,其中3人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另外10人被分到纽约州立大学等校。鉴于中国尚未开设GRE和TOFEL考试,美国的一流研究生院难以客观地考察、录取中国学生。
1980年元月,李政道正式向方毅提出了联合美国部分大学用统一出题、统一招考的方式在中国每年录取约100名物理研究生的计划,即中美物理学联合招生项目(China-United State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Program,简称CUSPEA项目)。经方毅函复“深为赞同”之后,李政道又同教育部部长蒋南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严济慈多次相互通信,就计划的执行进行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李政道亲自与美国50多所大学的物理系联系,得到它们的热烈响应。这些大学均表示对录取的研究生可予以资助。
1980年5月13日,根据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关于推荐学生参加赴美物理研究生考试的联合通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学等单位接受委托成立了CUSPEA招考委员会和招生办公室,开始组织相关的考试。1981年2月5日,CUSPEA计划第一轮录取结束,有114名研究生接到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内的美国53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且都被给予了奖学金、助教金或助研金等资助。这批研究生到美国后,学习成绩也普遍十分突出,这进一步激发了美国其他大学和其他系科用奖学金接收更多的中国研究生的兴趣。
此后,加入CUSPEA计划的美国高校越来越多,最后增至97所,到1988年该项目终止时,共有918名研究生(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37名,占全部人数的25.8%,居全国高校之首)被这个计划录取到美国的76所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当时美国大学的物理系一般每年只招收10~25位研究生,通过国外联合招考这种模式来大量录取留学生,在这些学府的历史上也是空前的。
老一辈物理学家王竹溪、马大猷、谈镐生、沈克琦、赵凯华先后主持了物理考试的阅卷,李佩负责英文考试。以严济慈为主席,钱三强、王淦昌、王竹溪、黄昆、马大猷、朱洪元、谈镐生、陈佳洱及各有关高校的教授、教委的黄辛白及有关领导组成的CUSPEA委员会,每年开会审查、确定向美国推荐的学生名单,工作十分严肃认真。
3
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
(CUSBEA项目)
4
结束语
推荐阅读
▽党务百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
来源 | 中科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