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真的可以令画家成名吗?
名家所以能出“名”,总是在成“名”之前花了极大的功夫,赢得了信誉。保住这个“名”也非易事。所以,一旦能成为芸芸众生中的“名”家,就会被社会各界尊重。
但是,这个“名”是要付出超乎寻常的工作和精力,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被公众认可和接纳。唾手而得,轻而易举是成不了“名”的。不仅人是如此,物也一样,一旦能成为商品中的,“名牌”,有些历史上的百年老店,为创名牌都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保持货真价实,才能成为金字招牌的老字号。
一个画家一旦有了“名”,那就必然身价百倍了。于是,人们都看重这“名”,千方百计、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方式、手段使自己成名。但是,时代不同了,10年前通过展览、炒作可以成名现在则难。
过去办画展,是展览部门邀请画家,还会发给画家资金以鼓励创作。现在市场经济,是画家花钱或以作品充资办展览,谁有钱,谁办展,因而大量有经济条件或不惜交出作品的二三流画家纷纷排队办展。
以北京为例,大小美术馆、展览馆数以千计,每年有数万甚至数十万人次的展览。展览质量没有保证,引不起人们的关注与兴趣。开幕时至亲好友、站台官员捧一下场,二小时后便冷清下来,任你剪彩,献花篮,领导讲话也无济于事。
展览没有观众,劳民伤财,除了养活美术馆,还能有什么作用?北京有资产数十亿者,每年花千万商业运作,制造了市场神话;有手眼通天者,重大活动坐在头排,主流媒体捧为大师。但在艺术上如何?正像一位微信读者的留言:“观众的眼睛又没有被鸡屎糊住”,依然没有得到学术界及公众的认可。
现实的社会生活里,艺术品如同股市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艺术品与它的作者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它受作者社会地位、人际关系、衔头、后台背景及经济实力等诸多社会性因素所制约。影响成名的因素也很多,非常复杂,人各有命运,各有善胜,没有可比性,不可以模仿。
少许人少年得志一举成名,也或许日后逐渐被淹没;也有人时运不济,到老才时来运转,似乎这种人更占多数;也有生前默默无闻,死后被某独具慧眼者发现、推举,反倒名扬四海,黄宾虹、梁崎、黄秋园、陈子庄等即是此类;个别人在众多达官贵人、政要名流或当权者的捧托鼓吹下,生前作品倒也洛阳纸贵,一旦作古或因某种时势变化的波及,使原有身价一落千丈者也不乏其人。总的说,艺术最终是靠作品说话, 一个画家从无名到有名有个过程,也是画家在艺术上不断努力,精益求精的过程。
真正生前辉煌,死后犹能享誉不衰,艺术价值永葆长兴的不多。唯有经过历史时空大浪淘沙的洗礼,其作品成为某个历史时期的经典之作,这些作者才可堪称为艺术大师。
我一直认为艺术家要自重。当今各种活动、展览,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只会使荣誉贬值,这并不显示艺术的真正繁荣。艺术品归根结底是要看作品本身质量的高低优劣,而作品又直接取决于作者人品与学识之高下。
现在流行的动辄什么“名家精品展”,那名家或许也不是真“名”,作品也非真“精”!这种光怪陆离令人眼花缭乱的热闹,只能给人一种心绪的烦躁。真正的艺术创作与欣赏应与此相反,持平和深沉心态,才能真正品味出艺术品中蕴藏的真味与作者的思想、情感。我在此谨告那些收藏画的朋友们,在鉴赏艺术时,不要因“名”而糊住自己的“眼”。
各位师友您认为呢?
欢迎到文章最后面留言板留言表达您的观点哦!
本地20位书画作者千余件作品招代理代销合作伙伴。作品均为收藏潜力股,精心创作,非量产批发画。可合影,价格合适,代销空间大。联系微信号:95799944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添加编辑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