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 |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5卷第2期目录及卷首语

马美研究 2023-03-30

王杰主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5卷第2期,东方出版中心,2022年12月。





25周年纪念1997—2022


目录


卷首语  -----------------------  001
“跨文化视野下的气氛美学”国际会议专稿
气氛美学的具身性与环境探析——兼论唐宋士大夫园林的审美氛围与塑造 / 刘慧姝  002重返生活世界——作为发生现象学美学的气氛美学及其艺术阐释 / 程赟  017对环境的误解——评蒂姆·英戈尔德的研究及人类学理论中感觉运用的另类指南 / [加拿大]戴维·豪斯  著 黄筱茜  译  034神圣的气氛:以一座集市中的巴洛克教堂为案例研究 / [意大利]伊丽莎白·迪·斯蒂法诺  著 曹凌霄  译  056
中国式文艺现代化研究 
创造新音乐的“民族形式”——《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思想中国化的影响 / 黄敏学  068感性与理性的融通: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认知路径 / 范炯  邵献平 084“文学的政治”在中国语境中的特殊性——以北大歌谣运动与新民歌运动的比较为例 /   曹成竹  周婷婷  096论陕甘宁文学中的“深入生活”实践  / 王奎  106毛泽东文艺观的人民性表征及其审美实践 / 田重  包大为  117
专家特稿  
哲学与诗歌:在不可命名的点 / [法]阿兰•巴迪欧  著  艾士薇  译  132非具象艺术的政治含义 / [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著  邱跃强  译  于琦  编校  143文化唯物主义与文化理论 / [澳]  安德鲁•米尔纳  著  苏仲乐  韩芸华  译  149
国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评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 / 陆扬  172重审“阿本之争”:“记忆—语言”构型的确立与歧路 / 丁文俊  184斯图亚特·霍尔身份的海外阐释与中国启示 / 石文婷  199后革命视域中南斯拉夫文艺重建与现实关联的尝试 / 张成华  212自由间接引语与构建“缺失着的人民”——德勒兹论艺术创作的原则及政治使命/ 胡新宇  221利科的“失去”主体与自身解释学建构——兼与马克思主体观比较 / 姚亚峰  231
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与世界美学
现状与问题:马克思主义美学史的理论问题研究 / 何信玉  王杰  244论马克思主义美学史的历史分期 / 石然 王贝贝  255从规训的感觉到感觉的解放——感觉政治的马克思主义转向及其美学意义/ 廖雨声  274论朗西埃对布尔迪厄的批评——战后法国哲学与社会科学的学科政治及审美之争/ 季通宙  285理想与现实:爱默生与马克思诗性思维的分途 / 李珍珍  299作为中介的环节:卢卡奇现实主义小说理论 / 张学丽  杨林  311
悲剧理论研究 
暴力并非总是甜蜜:论特里•伊格尔顿的悲剧观 / 丁尔苏  320“悲剧总是一场命运悲剧”——论齐美尔的悲剧观 / 卢幸妮  330论鲁迅对西方传统悲剧效果论“净化说”的拒绝 / 史晓林  344
媒介美学研究  
跨媒介视域下经典社会主义电影及重构的民族性——以《刘三姐》的风景与声景为中心 / 罗婷  356文化分期的“微观年表”——论詹姆逊的电影史观 / 张隽  368声像蒙太奇与法国电影理论中的感知问题——以麦茨、德勒兹、朗西埃为中心的考察 / 邵思源  381

书评与会议综述 
探寻“合”的元文艺学体系——评陆贵山教授新著《宏观文艺学研究》/ 秦勇 394中国电视剧史写作的“整体观”意识、“中层理论”实践及范式创新——评范志忠教授著《中国电视剧创作发展史论》/ 陈旭光  张明浩 406气氛美学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跨文化视野下的气氛美学”国际会议综述/ 朱玉杰  417当代经验与未来哲学——“日常经验与人类环境的创造”国际学术工作坊综述/ 黄筱茜  426一代匠哲——赵宋光本体论思想拾微 / 王少明  胡先晖  433奏响爱的心象协奏曲 / 俞建文  448
投稿须知  --------452
投稿格式  --------454
英文摘要  --------463



2022年即将过去,这是令人感慨万千的一年。年初,第24届冬季奥运会在李叔同《送别》的音乐声中渐渐熄灭了圣火,秋季,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全世界的瞩目下顺利召开,“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执政大党的自我革命”等重要命题的提出,引起了美学界学者们的关心和重视。

2022年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正式创刊25周年。在这一年里,以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团队为主体的工作团队获得批准成立“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大学)基地”,而且,以这个团队为核心与英国杜伦大学现代语言文化学院合作成立了“浙江大学-杜伦大学比较现代性研究中心”,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体系的历史演变和范式转换研究”得到批准立项,这一年忙碌而有收获。

经过一番犹豫,《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编辑部决定将2022年第2期作为“纪念号”出版,用最平静而朴素的形式纪念自己走过的“路”,并以这种方式感谢所有为这份期刊贡献过智慧和劳动的学者和工作人员们。

1995年春季,武汉大学著名美学家刘纲纪教授在他学术生涯的艰难时期受邀到广西师范大学讲学,受到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师生们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也积极向刘纲纪教授约稿,刘纲纪教授提出了创办《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集刊的设想和建议。经过近两年的筹备,《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集刊在中国桂林创刊,“卷首语”和刊物的封面都是刘纲纪教授撰写和设计的。当时的设想是办一份国际性的刊物,世界各国的作者用不同的语言撰写的论文均用作者的工作语言发表,因此,创刊号发表了法国学者雅克·敦德用法语撰写的研究马克思关于古希腊神话具有永久魅力思想的论文。著名学者王朝闻、陆贵山、王元骧、邓晓芒等,都是创刊号的作者。一晃二十五年过去了,“马克思主义美学”这个概念和研究方向在重重困难中坚持走了过来,走出了自己的“路”。

这一期刊物已经编定之后,我们才下决心编“纪念号”,闻讯,著名学者王元骧、骆寒超、陆贵山、赵毅衡、凌继尧、孙正聿、夏锦乾、聂珍钊、陈飞龙、曹顺庆、党圣元发来致辞,充分肯定刊物编辑部的努力,也对刊物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更重要的期待。编辑部同仁感恩关怀、不忘初心、踔厉奋发,努力在新的一年里,在下一个五年里踏实努力,不断提高刊物的质量,让读者们更加满意,让作者们更加信任,让我们自己也从这份“志愿者”的奉献事业之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创刊至今走过了25个寒暑春秋。在这四分之一世纪的漫长征途中,我们和广大的作者、读者以及国际学术上的合作者们逐渐形成了一个“学术共同体”。我们在这个共同体中分享研究的乐趣,传递彼此的信任和友善,让在为真理而努力奋斗中感到委屈和寒冷的同道者有一个生命的支点,有一个信仰的依托。

今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八十周年,我们在“中国式文艺现代化研究”这个栏目下刊发了4篇青年学者研究论文,分别从“延安时期的音乐创作”“新民歌运动”“毛泽东文艺观的人民性表征”等不同的方面,讨论了毛泽东“延安讲话”在艺术、文学和审美活动中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刊十分重视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愿意为年轻学者包括博士生、硕士生提供学术发表的平台。

在“专家特稿”栏目,我们刊发了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阿兰·巴迪欧和斯拉沃热·齐泽克的专稿《哲学与诗歌:在不可命名的点》和《非具象艺术的政治含义》,以及澳大利亚学者安德鲁·米尔纳的论文《文化唯物主义与文化理论》,这三篇论文都值得一读。

“跨文化视野下的气氛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是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哲学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德国卡塞尔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承办的一次国际性很强,学术水平较高的学术研讨会,是至目前为止在世界美学范围内参加人数和参加学者的国别最多的一次气氛美学学术研讨会。国际美学学会会长罗德里戈·杜尔特,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德国美学学会副会长迪特·墨施,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陈铭彬,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国际美学学会副秘书长、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大学教授王卓斐均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在气氛美学国际会议专稿这个栏目中,我们选择刊发了刘慧姝的《气氛美学的具身性与环境探析——兼论唐宋士大夫园林的审美氛围与塑造》、程赟的《重返生活世界——作为发生现象学美学的气氛美学及其艺术阐释》、加拿大学者戴维·豪斯的《对环境的误解:评蒂姆·英戈尔德的研究及人类学理论中感觉运用的另类指南》、意大利学者伊丽莎白·迪·斯蒂法诺的《神圣的气氛:以一座集市中的巴洛克教堂为案例研究》4篇论文。气氛美学是当代美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气氛美学的发展在跨文化、跨学科的视域下有许多新的观察,新的观点和新的发现,值得中国学者关注。

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和“悲剧理论研究”这两个本刊常设栏目中,我们刊发了陆扬、丁尔苏等作者的最新研究论文,特向读者们推荐。从本期开始,我们开设“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与世界美学”以及“媒介美学研究”两个新的栏目,一方面通过设立专栏,努力推动这两个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在这两个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为年轻的学者提供一个发表的平台。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通过举办小型研讨会的形式积极组稿,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美学新的发展。

今年是“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创办的第十个年头,在吉林大学哲学学院的积极支持下,第十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于2022年11月26日至27日在吉林大学隆重举行。会议的主题是“世界美学的声音”。这次会议也十分重要,相关论文和会议综述,我们将在2023年第一期刊出,敬请各位读者关注。

对于一份学术集刊而言,《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学术历程中爬山涉水,一路走来,从20世纪末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低迷期起步,在二十五年中不断成长。我们希望,在下一个五年乃至下一个二十五年中,继续得到学界的大力支持,保持团结奋斗、坚守理想、追求真理、真诚相待的初心,在这个人类个体越来越难以互相信任,但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历史的必然要求”却日益迫切的艰难时代,努力,再努力!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编辑部

2022年12月24日  杭州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和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美学领域专业学术集刊,半年刊。每年6月、12月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和中国知网(CNKI)入选期刊。现任主编王杰教授、副主编徐枫编审。

投稿邮箱:mamei5710@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