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23年3月26日—27日,由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大学)基地、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中华美学学会马克思主义美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大学学报》《学习与探索》《浙江学刊》《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文化报》《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等刊物给予学术支持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体系的当代形态”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傅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大学)基地主任王杰主持开幕式。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傅强致辞傅强在致辞中首先向各位远道而来的专家和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而此次会议的主题高度契合新时代的中国、新时代的浙江和新时代的浙江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致辞徐粤春代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向在座诸位老师的到来表示感谢,并向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认为,此次会议所探讨的主题对于构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建设中国自主的美学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具有积极意义。文艺理论工作者应当立足中国实践、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新视角、新范式、新路径,推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美学开辟新境界、取得新发展。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致辞高建平介绍了中华美学学会与杭州、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渊源,中华美学学会下设有马克思主义美学专业委员会,学会一直以来参与和支持相关活动,并期待马克思主义美学能走出一条既是当代的、又是中国的学术道路。随后,与会学者围绕研讨会主题“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体系的当代形态”及相关议题作主旨发言。第一场会议发言由《学习与探索》杂志社文史室主任修磊主持,王杰评议,五位学者带来精彩发言。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凌继尧作了题为《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体系的当代形态的一源多流》的发言,他认为在探讨本次会议主题“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体系的当代形态”这一概念时,可以向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相邻和相近学科借鉴经验,以此为出发点,他梳理了“什么是中国哲学史”这一问题的争论历程,并指出这对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概念的启发。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教授宋伟带来《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品格、范式革命与现代意蕴》的主题发言,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美学或艺术哲学的创立与发展,实现了世界美学史与艺术理论史上一次伟大而深刻的理论变革与范式转换,并从理论品格、思维方式、价值诉求三个层面作出了解读。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蒋述卓结合本次会议主题,就“新时代文艺理论话语构建的途径”这一话题,分享了他近期的思考,并提出三方面的途径:一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及其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来构建中国文论话语体系;二是从中国传统文论当中汲取文化资源;三是立足新时代中国文艺实践,为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提炼新的理论话语。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张法探讨了“中西俄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不同接受和建构”,通过分析中西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形态异同及其文化传统基础,展现了后者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互动,他认为,从它们的同异以及这些同异所内蕴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这一新视角去看世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元与多样,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彭修银提出关于建构“多元一体”中国美学话语体系的几个问题并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他围绕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及艺术延续这一话题,分享了自己对于如何切入这些研究对象的方法论反思,进而谈到构建“多元一体”中国美学话语体系的必要性及这一构想的具体内涵。第二场会议发言由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咏吟主持,《中国文化报》副主编杨晓华评议,五位学者分享精彩内容。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高建平发言的题目是《反思三个概念:“积淀”“实践”与“新感性”》,他指出,尽管“积淀”已成为常用词,但它在学术层面上的形成与美学意义非常值得探讨,由此对李泽厚先生的“积淀”说加以文献钩沉与比较辨析,厘清理性、感性与实践三者的关系,明确了当下论说“积淀”“实践”“新感性”的意义。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凤才发言的主题是《“为艺术而艺术”或“艺术回归生活”?——比格尔对唯美主义和先锋派的批判性重构》,他指出先锋派和唯美主义对于艺术与生活关系的差异性认识,根本在于对艺术体制尤其是自主性艺术体制所持有的不同立场,继而从艺术体制这一概念入手,发掘比格尔对于唯美主义与先锋派的批判性重构,通过对“艺术体制”的概念内涵、功能与特征等内容的深度剖析,认为比格尔持有一种“既不赞同唯美主义也未导向先锋派”的态度。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汪正龙对恩格斯现实主义理论作出再解读,他认为对真实性、倾向性和典型性的探讨构成恩格斯现实主义理论的三个重要部分,并分析了这三部分在恩格斯现实主义理论中的内涵与关系,探究了恩格斯现实主义理论的哲学根源,在方法上强调要将其现实主义理论与其哲学著作对读来加以认识。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包大为带来《重塑乡土——中国文艺与美学的现代化自觉》主题发言,他从“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文艺的现代化自觉是一系列社会改造意图的构成部分”这一话题背景出发,分析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文学界对乡土与传统的重新审视,主要表现为以民族主义激发民族化、大众化趋势的显著特点。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教授范永康带来的议题是《从“主观美学”到“辩证美学”:阿多诺对康德美学的超越及其启示》,他聚焦康德与阿多诺美学理论的比较,认为“阿多诺对康德美学的主体性立场、审美自律论、美丑关系论以及感性直观论进行了批判性的超越”,这种超越不是片面地否定而是辩证的扬弃和综合,进而谈及阿多诺“辩证美学”的重要启示意义。第三场发言由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教授李庆本主持、彭修银评议,七位学者作学术分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刘方喜以价值论范畴“自由时间”、方法论范畴“工艺学”重构马克思美学思想体系,他认为,可用“自由时间”来描述马克思的艺术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关系,而“工艺学”用到对当代技术的研究中,是对“意识形态”理论的一种新的拓展,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既有他的工艺方式也有它的物质方式”,资本和机器的二重性是马克思工艺学批判的两个维度,它体现了不同于西马技术观的、辩证的技术观。王杰在发言中重点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体系当代性研究的重要性,他认为研究方法非常重要,并分享了工作思路和初步尝试,具体包括,从文学艺术的美学分析入手,通过情感民族志的方法研究当代社会的“审美制度”,以及关于审美教育“当代性”的研究等。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进探讨物质阐释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他以“物质性”连结物质阐释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他指出,阐释学发展到21世纪以来形成了具有一般方法论意义的“物质阐释学”,当代物质阐释学重点阐述物质在阐释学分析路径上发挥的诗学美学功能,考察由物质工具产生的“文本”如何改变人们的知识结构、如何开启新的阐释可能性,为美学和文艺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参照。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永新探索了马克思早期文学创作的哲学踪迹,他聚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研究不够充分的部分,即马克思早期的诗歌、小说、剧本等文学创作成果,思考马克思早期文学创作中的哲学内容。温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强东红谈到小说体裁的叛逆品格,基于自身教学实践中的思考,他从已有的文学教材对“小说”的多元界定这一现实情况出发,分析了多种对“小说”的定义,从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理论的角度,来界定描绘小说体裁大致具有的一组特征。绍兴文理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黄敏学带来《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话语体系建构》,他分享了这一话题的研究历程,首先是对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思想的学术史梳理,进而探讨马列主义哲学、历史学的一般方法与音乐美学相互融合的研究方法,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其历史进程和话语体系建构。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后邱跃强以《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期刊25年的办刊历程为考察中心,思考该刊物之于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体系建构的意义,他从期刊之于文化界的意义谈起,对比新文化运动以来若干创刊案例及期刊所扮演的角色,在此基础上,关照《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刊物在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体系建构中的重要意义。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大学)基地主任王杰作总结发言评议人及在场学者就每组发言给予了精彩点评、讨论。会议最后,王杰作大会总结发言,他对各位参会者、主办单位、学术支持机构表示感谢,并认为本次研讨会就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体系的重要性及其理论结构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专家提出了许多关键的理论问题,也启发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体系的当代形态”学术研讨会合影(图片供稿:刘艳辉、吕孟昕)《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1997年创刊于广西桂林,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和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美学领域专业学术集刊。半年刊,每年6月、12月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和中国知网(CNKI)入选期刊。编委会主任任少波,主编王杰,副主编徐枫。投稿邮箱:mamei57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