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学校也开始捂眼堵嘴了?!
在纯真的校园生活中,本应洋溢着欢声笑语与求知若渴的氛围。
然而,校园霸凌的阴影却时常笼罩在某些角落,让受害者的心灵蒙上难以磨灭的创伤。
近期,广东普宁一所中学因一份“反对校园欺凌承诺书”而陷入舆论漩涡。
这份承诺书中“坚决不拍照、不录视频”的条款,非但没有成为保护学生的盾牌,反而成为了掩盖问题、逃避责任的遮羞布。
孩子们面对恐惧时,或许会本能地捂住双眼,以为这样就能隔绝一切伤害。
但这种行为在成年人身上重现,尤其是以校方之名,就显得尤为讽刺与悲哀。
承诺书的初衷本应是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对抗校园内的暴力与不公.
却意外地转变成了对真相的封锁与对正义的背叛。
它要求家长和学生面对霸凌时:
保持沉默,不留下任何证据,仿佛只要没有记录,问题就能自行消失。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历史无数次证明,正是那些被曝光、被公众看见的霸凌事件,才能激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强烈谴责.
进而推动学校及管理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霸凌的蔓延。
当受害者因恐惧而选择沉默,旁观者因一纸承诺而不敢发声.
霸凌者便更加肆无忌惮,受害者的痛苦也被无限延长。
这份承诺书的出台,暴露了部分学校,在面对问题时的逃避心态与短视行为。
它们更关心的是如何避免负面舆论的侵扰,而非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遭受的欺凌问题。
这种“鸵鸟政策”不仅无法保护学生,反而让施暴者逍遥法外,让受害者孤立无援。
幸运的是,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
在公众的质疑与批评声中,学校最终收回了这份引发争议的承诺书,并进行了所谓的“真心修改”。
但将“不拍照、不录视频”改为“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
这样的改动虽看似解决了拍照问题,实则并未触及校园霸凌的核心:
即如何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并严肃处理每一起霸凌事件。
真正的改变,需要学校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建立健全的防霸凌机制,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信任,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监督,鼓励受害者勇敢发声,让每一份沉默都不再被忽视,每一份痛苦都能得到应有的关怀与正义。
校园霸凌,不应成为被遮掩的秘密;保护学生,应是所有教育者的共同责任。
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光明、温暖的成长环境。
最新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