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他小时口吃、一生“不务正业”,千年之后仍被视为典范

2017-04-18 黄老邪 政已阅


一直在等个日子:大部分花要谢了,这样竹子才会显得更绿更挺拔,天气要暖一些,风吹过来时,人就算身穿单衣,也不会觉得冷,但也不会生汗。


这是个什么日子?它是公元353年的上巳节,只可惜古今历法不同,按阴历来算,当时天气冷了些,按阳历来算,还有好几天,天气又热了些。


前段时间,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首页还专门提到这一天。还提到他的四字家训“敦、厚、退、让”,后来还衍生成24字家规:“上治下治,敬宗睦族,执事有恪,厥功为懋,敦厚退让,积善余庆。”


▍王氏四字家训(摘自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那就今天说说这件事的由来吧。


1664年前,就在和今天气温类似的一天,在浙江绍兴,一个人写下了至今仍被人们传颂的不朽名篇。


他小时候口吃,在当时人眼中,一辈子不务正业。


王羲之。


他为什么要立下这四字家训?



那是个讲究出身的时代,他的血统不是一般的牛。再上辈子不说了,就从他父辈说起吧。


王戎 堂伯父,“竹林七贤”之一,西晋司徒(相当于丞相)


王衍 堂伯父,西晋司徒、太尉


王敦 堂伯父,东晋大将军、丞相


王导 堂伯父,东晋丞相


他的亲戚差不多个个也很牛,朝廷高官数都数不过来,就说一家吧。


司马睿 东晋开国皇帝,他父亲的姨表兄弟。


▍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


这么说来,王羲之是个翩翩世家贵公子了?不,他从小孤苦伶仃,受尽白眼。因为他爸爸很早就……之所以用省略号,是因为他父亲的结局说不清楚。


详细来说,是这么一回事:他父亲王旷文武全才,也有战略眼光,在那个战乱年代,看到中原守不住,还曾第一个提议到江南重建朝廷。问题就出在接下来,他的家族其他人纷纷渡江,他爸爸没有,反而被派了一个明显去送死的任务:从现在的江苏徐州,率领一支军队,去救援在山西长治的守军。


跋涉千里,一路上处处战火纷飞,还不知道能不能收集到粮食。这个任务怎么看,都会让人觉得奇怪。


内中有何隐情,没人知道。人们只知道,在这件事上,王敦、王导这两个他的堂伯父有话语权。王羲之一辈子,和王敦关系还可以,却和王导关系极不正常。


王旷最后全军覆没,不知所终。要是他活着,那东晋的丞相就可能不是王导的了。


从小时起,除了他母亲、一个叔叔和哥哥外,整个家族的人似乎都在躲着、防着王羲之。这一切,似乎都因为其中隐藏着巨大的利益。


他后来写道:

羲之不天,夙遭闵凶,不蒙过庭之训。母兄鞠育,得渐庶几。

从小就遭遇不幸,父亲的教诲也没听到过,全靠母亲和哥哥抚养,勉强成才。


够可怜的了吧?


这种环境下长成,王羲之幼年时很内向,不喜欢说话,甚至有点口吃。


▍王导的画像


有一次,王导曾经说:

逸少何缘复减万安邪?


逸少是王羲之的字,万安是刘绥的字,王导一向看不起他父亲刘隗,却偏偏又是政敌。这句话的意思,差不多就是“我这个侄子,哪会不如那只猪的儿子呢?


当时对人赞美或贬低,往往决定着这个人未来的仕途。为了稳定政权,在江东时,王导一向见人送高帽子,却把堂侄和政敌的儿子相比较,真是奇事一桩。相形之下,当时的其他著名人物,对王羲之赞不绝口,王导的评价就更显得有点奇怪了。


王羲之一直沉默隐忍。


当时,王家子弟大多被王导推荐做官,王羲之也被推荐了,他说什么也不受这个顺水人情。


他后来说:

“王丞相欲内吾,誓不许之,手迹犹存,由来尚矣。”

堂伯父王导叫我做官,我写下文书发誓,绝不受这个人情,现在当时写的誓书还有。


这个沉默的少年,虽然不说话,似乎早就看透了某种逻辑。


他后来还是做官了,推荐人不是堂伯父王导,而是他岳父郗鉴。


郗鉴是北府兵的创始人,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这是两个家族间的政治联姻,之前则是王氏家族间的一场争斗。王羲之的堂伯父之一王敦起兵,王导称王敦已经死了,带领王氏子弟给他发丧,制造舆论,瓦解叛军信心,还担任都督征讨王敦的诸军。结果,王敦病死,他的哥哥和侄子被杀了。


当时的祸起萧墙、家族内斗,只怕会给王羲之留下深刻印象。


从此,王导成为王氏家族的第一人,却也丢掉了堂兄原本有的武力支持,要找一个帮手,选准了郗鉴。


东晋到南北朝时,有支纵横无敌的军队,名叫北府兵。最辉煌的两次战绩,一次是在淝水之战中,以八万军队大破前秦八十九万大军;另一次,还要后来一些,那是在南朝梁时,陈庆之率领七千军队,向北魏首都进军,一路经历四十七次大战,攻克三十二座城池,击败总人数近百万的敌军。


▍北府兵是东晋南北朝时最强悍的一支军队


郗鉴就是北府兵的创始人,有他在,王导的地位就稳如磐石。政治联盟,当时最重要的就是联姻,郗鉴想在王家找个女婿。谁做了郗家的女婿,谁就是未来王家这个显赫家族的领袖。


王家子弟个个拼命打扮,想要展现最佳形象。早被“边缘化”的王羲之,根本没打扮,看着他们,躺在房子东边的床上,敞开怀吃东西。王家其他子弟,也没人理他。


郗鉴选中的人,偏偏是王羲之。他既想和王家结盟,却又不想捆得太紧,免得将来生变,被莫名其妙拖下水,找个王家被“边缘化”的子弟,才是最合乎逻辑的事。郗鉴也是个能精准算计的人。


这就是成语“东床快婿”的由来。


▍袒腹东床


然后,王羲之被郗鉴推荐做官了。大概是为了故意气王导,或者有别的原因,他岳父推荐后,王羲之毫不推辞,立即出山。


当时风气,往往善于交接、又善于夸夸其谈的人,才能做大官。王羲之却留心实际事务,他曾经对后来当东晋丞相的谢安说:

“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

现在这么乱糟糟,要人人努力才行。你们这样夸夸其谈,只怕不适合吧?可是当时风气这样,他的官就做得不大。当时的大家族的子弟,个个看似风度翩翩,其实只是制造名气,想的还是往上钻,王羲之这么做,就叫不务正业。


有个人急了,那是王导。当时他已经丞相当了多年,位极人臣。东晋皇帝见到王导,都要先下拜,给王导的诏书上,写着“惶恐言”,这是古代大臣给皇帝上书时才说的话,那时倒了过来;中书省起草的诏书,则称“敬问”,地位对等的人才用这样的话。


王导要找个接班人,可最后资格的接班人,心里什么都明白,却在不务正业。他写信给王羲之:

“虎豚、虎犊,还其所如。”

虎豚是王彭之的小名,虎犊是王彪之的小名,两人都是王氏子弟中的优秀人物。王导却在信里骂他们:这些小名叫小老虎的子弟,个个果然长不大。言下之意,则是说:这些人都不会是我的接班人,唯有你才是!王家门户将来要靠你支撑,别再不务正业了!


到这时,王导才说出内心对王羲之的真实评价。


如果王羲之同意了,东晋丞相的名单上,或许会再添一个名字。他有王导的资源,还有岳父的强大军事实力作后盾。


王羲之没理这个权倾一时的堂伯父,一直到他去世。他太明白了。


东晋号称“王与马共天下”,王家排在皇族司马氏之前,但为了这个地位,除了他父亲外,他父辈中还有王澄、王棱、王含,同辈中王应,都在家族内讧或带着点内讧味道的斗争中死于非命。


王导死后,王氏家族后继乏人,再没有东晋初年那么兴盛,但从此再无内讧。他岳父开创的北府兵,王羲之也没接手,成为东晋抵御若干次外敌的钢铁长城。


▍绍兴兰亭


公元353年4月,在现在绍兴的兰亭,高山峻峰之下,鲜花已落,树林茂盛,竹子翠绿。在一个从潺潺溪水里引来的水流边,王羲之和他的朋友们坐在席子上,一只只酒杯随水流飘来,谁喝一杯酒,就作一首诗。然后,他挥毫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这世间啊,有些人暂时得到些东西,就觉得快活得不得了,连自己老了都不知道。其实个人喜欢还是不喜欢,往往伴随着环境变化。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就不喜欢了。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古代人的事情,我们不大了解,就像以后的人不了解我们一样。世界在不断变化,不过有一种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同样的原因,会触发同样的情怀。


王羲之去世400多年后,唐朝诗人刘禹锡写下了《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和王导针锋相对的庾家,没多久没了;继起的桓家,灭了;王羲之父亲的姨表兄弟司马家,刘宋建立时,灭了。


▍嵊州华堂村,王羲之后人聚居地之一


王羲之的后代,现在还生活在嵊州市金庭镇华堂村等地,他的四字家训仍在流传:“敦、厚、退、让”。“敦、厚”是家族内部和睦,“退、让”则是避开那个旋涡。因为他的退让,整个王氏家族也保全了下来,其中还包括王导的后代。


适当的时候学会退让、学会放弃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洒脱,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豁达,更是一种人生的领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