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情绪建筑-造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房子

UA教学组 UA设计学堂
2024-08-31
Fig1: 「365°」 古垣ひかり

1
课程背景

什么是建筑设计?图纸?模型制作?当然,可以这么说。但是这些都源自你的思想。是灵感源泉的产物。这些灵感可能源自于观察后的发想,也会源自于直击心灵的感受,亦或源自于在理性与感性中徘徊的情绪。作曲家因灵感而创作曲子;画家因灵感来描绘画作;文人因灵感而吟诗作词。那么作为建筑系的学生,是否可以因灵感而造[物]。忘记法规,动线,布局等外在束缚,创造属于自己的建筑观的[物]。
▲课程介绍视频

日本建筑学介绍
日本的建筑学本科教育课程中,有一门很有趣的选修课程叫做设计演习。课程分为A-G七个等级,贯穿整个本科课程。从本科一年级一直到四年级(日本建筑学本科四年制)。以早稻田大学的课程为例:
一年级:是可以选修设计演习A,课程通过从二维作品(绘画,摄影,视频等)到三维作品(雕塑,模型,物件等)的创作来提高学生对于设计的敏感性。从建筑,都市,景观的设计角度出发,对周遭事物进行“观,量,诉“的练习。
二年级:可以选修设计演习B/C的课程。对比于A课程,B/C开始触及建筑的各个要素。如边界,入口,尺度,变化性等。每次围绕着单个主题进行创作。学生思考各个要素的含义,迸发新的观点,最终不限任何形式的表达出来。以笔者当时的课题为例,要求通过设计墓地来表达自己对生死的理解。墓地的形态是固定的还是虚无的?墓地的使用者是逝者还是生者?设计者想赋予墓地的存在意义是什么?等等看似与建筑无关的问题会在答辩时被老师提问。那么就要求笔者在设计之初就要赋予一个明确的设定。比如谁的墓,比如支撑设计的那段回忆,设计的过程可谓沉痛而漫长。
設計演習D「私の好きな住宅 ―その解釈 」 森伽原

設計演習B 「二重螺旋で癒す」 チンモクカン     設計演習D 「300m超高層のモデリング」木内星良矢尾彩夏     設計演習E 「The Time Registering Device」Hana Tokuda
設計演習E Mariko Kawano
如果说A课程是对“观”,“感”的练习的话,那么B/C课程就是在观感后的“思”的练习。D/E课程是区别前一个课程,开始赋予作品具体的功能或规定一个共同的设计主旨。可以说,D/E课程更加接近了房子的尺度,也有了设计的对象。比如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品的1/100尺度的模型,但是要在模型中体现你喜欢的理由。这就需要你不能完全复刻原来的建筑,而是不知不觉中进行了二次创作。最后的设计演习F/G的课程会更偏向于城市尺度。意匠系,都市系及构造系的同学分组合作,完成一个从宏观分析到具体方案的完整设计。
設計演習D「回遊ループ」  シャ ウンヒ・チン モクカン

設計演習D「私の好きな住宅 ―その解釈 」 古垣ゆかり


設計演習E「 関係性をデザインする 」 田代 夢々


設計演習E 「第二の地平線-屋上から都市を変えよう-」 田代 夢々

設計演習E「行為の連続と建築 」 MinoriSaito

設計演習E「 爆発前の三日間 」 シャ ウンヒ

設計演習E「彫刻-2方向に見える異なった造形、スケールと環境- 」Cristina Bao Ye



2
课程内容 
开设这样一个studio的初衷有两个,一是制作一个纯粹的,内心思想写照的“自我介绍”。这样一个独特的自我介绍一定会区别于作品集里罗列经历与技能的传统的自我介绍。第二个初衷是我们在本科期间,无形之中总是会用各种法规,文脉,周边环境的呼应与否,功能动线的合理与否来判定设计作品的好坏。这样并非不正确,而是好的作品一定是满足上述要求的。这次,我们更想任性一次,遵循自己的建筑观,完成一次创作。中国台湾建筑学家汉宝德先生在著作《给青年建筑师的信》中倡导建筑是心灵的表达,建议青年人以入世的精神走入建筑行业。汉先生的想法在我构思《建筑观的个人诗集》的时候找到些许共鸣。本次studio的课程,以日本建筑学设计演习课程为参考,分五个小课题。
成果是自己建筑观或对一个话题的态度想法的具象化。区别于单个project,这个是以集合的形式放在作品集中。

课程共分为五个部分:
观察;转译;尺度;边界;集合

| 设计课导师 |

讲师:Y.F. Xie

UA留学讲师,早稻田大学建筑博士,

多年留学作品集辅导经验,专注日本亚太名校申请。

导师介绍链接:导师分享


| 嘉宾导师 |



讲师:Kimura Yasuki早稻田大学建筑学博士藤本壮介建筑事务所



讲师:Eri Harigae早稻田大学建筑学修士

专注亚太名校申请



讲师:Shen Muhan

早稻田建筑学博士
专注亚太名校申请


古谷研
(诱导的手法)

本文图片为预期成果展示


课题一:观察 

标高Xmm的世界:从不同的视角,尺度来观察一个全新的世界观察是人们最直观产生认知与意识的方式。第一个课题鼓励学生寻找到新的观察视角。如以大尺度描绘出小物品,以上帝视角来描绘城市的混凝土巨兽等。
该阶段设计方案将从日本浮世绘画家的画作空间序列作为原型,衍生出现世界空间序列,从而形成如画似景的空间对比。


 课题二:「光之箱」
我们身边有太多看不见摸不到但真实存在的东西。比如光。光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或刺眼或柔和,或冷暖或五彩。想象光的样子,并转译到15cm的正立方体的箱子中。
Fig7: 設計演習B/C 「光の箱」戸田弘志

课题三:「尺度感」

五感帮助人构建各自的尺度感,五感也会欺骗人形成错乱的尺度感。请构建一个不同寻常的尺度感。
The Wego Workshop, 2017.
Sou Fujimoto

课题四:「和解」
制定边界可能是生物的本能,或为了领域或为了制度。但一个柔软暧昧的边界不仅可以创造内与外的物理联系,同时也象征着两侧生物的情感联系。试着通过创造边界来和解这样的本能。


 课题五:「我」
利用前四个课题中观察,转译,尺度,边界的思考逻辑,构建一个表现自我建筑观的“物”

通过图像,模型,文字等形式完成对[物]的创作。最后将五个作品汇总排版打印,制作出自己的《建筑观的个人诗集》。之所以没说“建筑作品“,而用“物”代替,是因为笔者希望学生不局限于建筑实体创作,而是任何形式,任何物体。倘若你心有猛虎,但独爱细嗅蔷薇,那么最终的创作是朵小花儿又何妨。
Fig8:「山庭+」シャウンヒ・チンモクカン・チンウシュ
成果参考「山庭+」シャウンヒ・チンモクカン・チンウシュ
手工模型展示

3
课程安排
上课形式大概为每一至两周一个小课题,通过导师解题-学生创作-中期末期汇报的形式进行。汇报期间会邀请早稻田大学建筑学博士和讲师研究员参与交流。
具体课程安排如下:

4
针对人群

出国准备作品集的同学
对建筑空间尺度感兴趣的同学
对日本建筑、室内、空间等设计专业感兴趣的同学


5授课收获
一份专属的留学申请规划留学作品集能力全面提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方案
包含一系列技术图纸和叙事图纸表达:
轴测剖切,平面、室内、体量构成分析,场地分析,概念生成。

6
授课方式

线上直播+答疑授课
每个节点汇报成果
课后录频复习

开课时间4月3日,
共22+课时,每周两次课。


7
课程费用

课程原价¥4200
前3位报名学员优惠至¥3800
4-8位报名学员优惠至¥4000
之后恢复课程原价

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报名
lee老师

关注我们,发现更多精彩☞ 技能提升设计理论国际竞赛作品集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UA设计学堂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