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巴蜀》新书分享会在成都博物馆举行
翻开散发着油墨香的新书,一幅幅鲜艳生动的图画、活泼有趣的文字,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让他们紧紧捧着书本,爱不释手。6月3日端午节当天,由成都博物馆协会和成都博物馆主编的《我的家在巴蜀》丛书新书分享会在成都博物馆举行,30名面向社会招募的青少年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加了本次活动,并免费获赠了《我的家在巴蜀》初中版。
据介绍,《我的家在巴蜀》丛书是国家文物局“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成果之一。读本分为初中版、小学版,内容紧密围绕巴蜀文化内涵,对标中小学课程体系,紧扣教学大纲,关联历史、文学、艺术、科技等多学科,结合川渝地区具有巴蜀文化代表性的博物馆、文化遗存及藏品资源,并针对不同学龄段孩子的知识接受力、语言习惯及喜好等因素编撰而成。
丛书一经发行,就受到了老师、家长和中小学生的广泛关注,媒体与社会反响也十分热烈。为了能让更多的青少年深入了解巴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在端午节之际,成都博物馆特别举办《我的家在巴蜀》新书分享活动。
活动当天,成博首先组织读者们参观了常设展“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展”,讲解员有针对性地将书中涉及的相关展品及内容娓娓道来,做了细致解读,让读者们对读本内容建立初步认知。
参观结束后,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川教授,作为本书初中版的主编之一,代表创作团队与读者们进行了面对面交流。王川教授诠释了巴蜀文化的含义及其精神内核,讲述了巴蜀文化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从创作者的视角对丛书进行了介绍:“巴蜀文化包含了巴蜀地区从古至今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尽管本书篇幅有限,我们也尽量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一些方面。”
对谈结束后,每位参加活动的读者都获赠了一本《我的家在巴蜀》初中版。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这本书太棒了!一点都不难懂,图片也超美!”一位青少年读者兴奋地说,“很骄傲,原来咱们四川这么厉害!”读者们意犹未尽,纷纷表示自己会为同学朋友推荐该读本,同时将继续深入学习巴蜀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巴蜀文化精神!
EXTENDED CONTENT
扩展内容
《我的家在巴蜀》丛书是在国家文物局指导、四川省文物局和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都博物馆协会与成都博物馆共同牵头,联合四川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川渝两地近20家文博单位,以及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成都市回民小学等多所成都市中小学校,共同推进实施“巴蜀文化进校园示范项目”,编撰出版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巴蜀文化普及读本。
读本对标中小学课程体系,紧扣教学大纲,关联历史、文学、艺术、科技等学科,围绕巴蜀文化内涵,集结考古、历史、文博、青少年教育、儿童文学、文化传播等领域专家和学校教师如江章华、王川、宋妍霖等,通过充分梳理、提炼和组织川渝地区具有巴蜀文化代表性的博物馆、文化遗存及藏品资源,针对不同学龄段孩子的知识接受力、语言习惯及喜好等差异,汇聚编撰成书。
钟灵毓秀的山水、文明曙光宝墩遗址、古蜀明珠三星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千年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盛冠天下的蜀学和扬雄、苏轼、巴金等挥斥方遒的杰出文人……这些鲜活的实例从书本中跃然而出,共述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读本引领学生们纵横于巴蜀五千年历史中,全面系统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激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怀,进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为方便阅读,读本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并为生僻字加注了拼音。小学版绘制了多幅中国风插图,语言生动有趣,并邀请少儿频道主持人陈岳叔叔录制了相关音频。中学版配以上百张精美珍贵照片,用优美凝练、简洁易懂的文字,在为孩子们扩大知识面的同时,提升写作能力。读本兼具知识性与艺术性,是一套专属于孩子们的“魔法书”。
来源:成都博物馆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news@hongbowang.net
《古韵新声》端午节目:文物和古韵中,打开传统佳节的“前世今生”
洛阳博物馆“河洛之光”数字馆:文物和科技跨界“联手” 打造沉浸式体验
点击在看,关注行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