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复原有依据 细节下功夫:数字技术让消失的宫殿原址“重现”

卜松竹 弘博网 HiMuseum 2023-10-07


2021年11月,“南越王宫博物馆展示利用项目(二期)”竣工并完成测试运行,通过了专家阶段性验收。



这个项目,让南汉国宫殿在它们曾经的旧址之上“重现”,让观众精确切换到与古人相同的空间视角,真切地看到他们曾经目睹过的辉煌与壮丽。



01眼动,建筑也动


首次将MR技术、OLED透明屏、眼球追踪技术整合运用到大遗址


“南越王宫博物馆展示利用项目”是我国大遗址数字化展示的试点项目,项目一期于2021年2月面向公众开放。开馆日的上午10时半和下午3时,观众都可以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的曲流石渠遗址现场,看到重新流动起来的渠水,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鱼在游,乌龟在爬……而二期的“野心”更为宏大,它是要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南汉国宫殿进行想象复原,要让宫殿在旧址上重新“立起来”。


南越国宫署遗址数字化展示


让这一目标部分实现的一个关键技术是MR。技术人员在南汉国二号宫殿的位置,设置了一组由OLED透明屏、旋转平台和眼球追踪系统三者结合的系统,实现复原建筑在遗址空间上的准确定位。记者在现场体验了一下,发现随着自己视线高度、角度的变化,显示在透明屏上的宫殿图像也在不断变换角度。项目技术方、上海美岚展览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陆旭介绍,虚拟图像和透明屏背后的遗址是实景匹配的,屏幕上看到的柱子,就是遗址里那些磉墩,“这种技术就是让大家明白究竟遗址的各个地方,原来是些什么东西,是什么样子”,他说。这也是全国首次将MR、OLED透明屏及眼球追踪技术整合运用到大遗址数字化展示中。


02南汉宫殿场景演绎


首次让遗址结合沉浸式三维视听大场景


展示项目的另一个重头戏是南汉宫殿场景演绎。陆旭介绍,这个展项采用多台投影仪设备,通过软件平台对多个画面进行无缝衔接,使影像融为一个整体沉浸式三维画面。全方位立体声与影片情节完美配合,演绎精彩绝伦的浸入式视听享受。这是国内首次以沉浸式大场景结合遗址的方式,进行数字化展示。


记者在现场体验时感到,身体周遭被重现的历史场景所包围。高大的建筑外观和飞檐、瓦当等细节都相当清晰。当高精度投影的图像在地面和墙体上快速掠过,给人一种从高空俯视大地的宏阔视角。陆旭介绍,场景演绎采用了游戏引擎,让人物的动态更加流畅自然,同时精度达到了16K,为升级和扩展留足了空间。



南汉宫殿场景演绎


展示项目还包括时长5分钟的“户外墙体灯光秀”,影片撷取广州古代中轴线上不同历史时期的标志性建筑,展示两千年来广州的发展变迁。此外,南汉宫殿馆设置了两台43寸触摸一体机,可供观众点击查询。


项目指导专家、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周洪研究员说,类似的展示项目,这在国内的大遗址中是第一个。之所以选择南越国宫署遗址作为试点,是因为它在国内的重要大遗址中体量虽小,但内容特别丰富。未来国家文物局还将在国内多个不同类型的大遗址中开展数字化展示项目,让大遗址活起来。


03“复原”有依据


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长李灶新告诉记者,在展示项目二期中,大量使用了宫署遗址历年考古工作成果以及北京大学最新古建复原研究成果,力求每一个建筑细节都是有依据、有参考、有合理性的复原或者推测。


“我们在考古发掘出土情况基础上,参考《营造法式》和与岭南地区建筑具有较强关联性的建筑遗构,比如肇庆的梅庵、广州光孝寺等,细化到斗拱、大梁、小木作、石作、瓦作怎样复原”,至于具体的建筑规格复原,李灶新介绍,像屋脊上垒脊砖具体到多少层都参照文物的真实尺寸,按比例复原。


李灶新介绍,我国建筑传统中习惯墙壁刷白,木构刷朱,唐代建筑依然以朱白二色作为最基本色调。灯光秀里有座北宋建筑还用了《营造法式》所称的“解绿装”,柱子是绿色的,斗拱等是红色的,“这些都是符合历史,有依据可查的,和一般观众对古代建筑灰蒙蒙的印象是有一定差距的,实际上古代建筑很多是大红大绿甚至五彩缤纷的。”


此外,李灶新指出,数字技术丰富了博物馆展示的形式,但博物馆的展陈仍然要以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为基础,以内容为核心。数字化带来的“酷炫感”是出于更好传播的需要,不能一味追求形式、追求感官刺激而忽略内容本身。追求数字化技术与博物馆展示之间的动态平衡,让公众对博物馆一直保持期待,将是博物馆未来努力的方向。


04细节下功夫


“宫署遗址是南汉国宫城所在,那么也符合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规律,”南越王博物院研究部潘洁介绍,“即总体布局上,由内而外,有内城、外郭城,内城又分为宫城和皇城,宫城位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之上。”潘洁说,自晋至唐,广州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范围突破城墙限制,沿珠江或城门口内外,出现了许多新的“行”“市”,以及伴生的酒楼、茶坊。珠江之上也是商舶云集。这些内容在场景演绎影片中都作为大的背景予以呈现。


在细节方面,项目团队在爬梳各种史籍相关记载的基础上,结合宫署遗址历年考古发掘成果,对应遗址的不同位置确定其上建筑的类型与定位;通过对遗址现状详细尺寸的记录与分析,具体确定各个建筑的形制和秩序。“举个例子,南汉早期的建筑构件,滴水是不施釉的,中晚期的滴水开始剪边施釉,像黄釉鸱吻、宝顶这类建筑构件,出现时间较晚,所使用的建筑等级也较高,都反映了南汉建筑艺术、建筑等级制度的情况”,潘洁说。


这些文物的镜头在成片中很多是一闪而过,几秒钟的时间,但是都要做到有依据,“扎实的复原,能带来质感”,研究人员说。




来源:广州日报

转自南越王博物院公众号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news@hongbowang.net

回顾往期精彩非遗丨文化和旅游部启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
预告 |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看点
回应教育“双减”,浙江自然博物院推出首个“24小时博物馆”
观点丨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带来了什么
办好博博会、打响文化品牌……今年郑州文博工作计划这样开展
博物馆:做“大学校” 讲“好故事”
全国人大代表李群:办人民满意的博物馆
“消失中的世界”,关注正在消失的濒危动物
创新保护实践,挖掘遗产价值——北京开展延庆区大庄科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
青山绿水间感受千年文化 设计师畅谈铜官窑博物馆设计思路

点击在看,关注行业最新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