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有什么好看的展览?(下篇)
元旦假期,展览都安排上了吗?
还有两天!
不知道假期去干嘛?
快往这儿看~
北京
首都博物馆
时间:2021.12.31-2022.3.15
北京冬奥会举办在即,本次展览旨在传承北京奥运会文化遗产,迎接北京冬奥会召开,助力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传播体育文化。中国体育博物馆从馆藏品中精选出二百余件体育文物,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的重要指示精神,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条件下,本次展览在展览内容、展览方式上积极探索,力求为广大观众带来一场有温度、有深度的文化体验。本次展览分为“华夏体育 源远流长”、“振兴中华 奥运征程”、“ 双奥之城 举世瞩目 ”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展出古代体育文物,第二部分展示历届奥运会火炬、奖牌、运动员代表性装备等,第三部分展示历届冬奥会火炬奖牌、申办的见证物等。展览提纲挈领勾勒出从古至今体育发展脉络,系统展示体育藏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彰显中华体育文化的广泛影响力,传承中华体育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首都博物馆
展览以北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岁时风俗为展示对象,以春、夏、秋、冬的自然时序为系列展览的不同时间背景,生动再现一季之中节俗活动的特点和文化内涵,以期与您共同探寻古老京城的人情好尚与风物之美。
“日下春和”展览为“四时风物岁华中”系列展览的开篇之作,共上展馆藏文物121组件,以春季(农历正月、二月、三月)为节令背景,以春节、立春、花朝、清明等节日为展示对象,通过“燕京岁华”、“祥源肇岁”和“瑞启春台”三部分内容,向观众详细展示古老京城春日里的节令习俗和文化活动以及相关的遗址遗迹。
上海
上海博物馆
时间:2021年11月30日-2022年1月9日
今年4月,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收到苏珊娜女士的邮政快递,内有两尊彩色立俑及一封信件,信件讲述了其家族与这两尊陶俑的渊源,表示希望通过中国政府将文物送还给中国人民,捐赠至上海博物馆。国家文物局与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苏珊娜女士、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博物馆通力合作,最终两件文物于11月26日入境上海,回归祖国。上海博物馆精心筹备“仪象万千——明代彩色釉陶俑特展”,将两尊受赠陶俑与当年在旧金山展览的馆藏明代彩色釉仪仗俑队共同展出,再谱佳话。展览展出文物共68件,展期一个月。
相关链接:国家文物局主办文物捐赠入藏仪式 美国苏珊娜·芙拉图斯女士捐赠明代陶俑入藏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时间:2021年10月20日-2022年1月16日
本次展览首次聚集从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的噩国青铜器,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随州市博物馆等机构的57件噩国青铜器将与上博馆藏并列展出。展览以青铜器为载体,铭文内容作经纬,完整呈现噩国青铜器的发展脉络,尝试还原噩国的历史面貌。
噩国是商周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据史书记载,商纣王时噩侯曾是三公之一,后因犯上强谏而被纣王处死。1940年陕西省出土的禹鼎铭文记载西周时期的噩国因叛周被讨伐,据此学术界曾长期认为噩国遭受了灭顶之灾。近年来,随着湖北随州羊子山噩国墓地、河南南阳夏饷铺噩国墓地的发现,最新考古研究成果表明噩国被周讨伐后并未灭亡,而是从随州迁徙到南阳一带。
本次展览最值得关注的文物是随州羊子山出土的4件神面纹青铜器,包括噩侯方罍、兽面纹尊和2件噩侯卣。这类青铜器的主体部位是一张高浮雕的面孔,眼睛、眉毛、鼻子的结构与人类相似,仿佛面带笑意,既有兽面纹特征,又有类似人面的写实,因此被学者们称为神面纹。
上海博物馆
时间:2021年10月20日-2022年1月16日
本次展览共呈现来自7个国家的206件(套)瓷器及油画,包括法国吉美博物馆、卢浮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荷兰国立博物馆等多家世界顶级收藏机构的珍贵藏品。展览以陶瓷为媒介,探究明清时期的世界贸易和跨文化交流。
外销瓷展往往注重器物及贸易变迁,但本展览希望从新的视角提出更有趣的问题:西方人如何看待、接受、使用远渡重洋的东方器物?瓷器如何融入欧洲的生活方式、室内设计以及时尚风潮?东西方的器用、审美差异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相关链接:“东西汇融”——全球抗疫背景下的博物馆联合办展实践
上海博物馆
时间:2021年10月20日-2022年1月16日
宋 朱锐 溪山行旅图页
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是目前海内外唯一的系统展示中国古代书画通史的常设展馆。本次展览将继续沿袭书画常设展将首次亮相、久未露面,及用于特展的佳作融入常设展的思路。本期展品包括张渥《九歌图卷》、唐寅《款鹤图卷》、杨文聪《为陈白庵作山水图卷》、边寿民《花卉卷》,以及东晋《集王羲之圣教序册》、唐代《楷书李靖碑册》等书画珍品。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时间:2021.12.21-2022.3.13
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吉祥文化是一条十分重要的支流。先民们巧妙地运用人物、走兽、花鸟、文字等,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来表达自己对吉祥美好生活的向往。透过一个个纹饰、图案、符号,可以看到中国人的生命意识、审美情趣、家国情怀和民族性格。12月21日起, 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与浙江自然博物院、河北博物院联合主办的《福禄寿喜 美好生活——中国吉祥文化特展》在上历博(上革博)展出,讲述中国吉祥文化发展源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深刻影响。
展览选取自然、历史、艺术等门类的展品近300件,包括瓷器、玉器、金银器、书画、织物、剪纸、动物标本、科学绘画、矿物宝石、建筑构件、生活用品、工业产品等,以此展示吉祥文化数千年传承发展演变,及其对百姓生活与中华文化的多层次影响。
上海鲁迅纪念馆
时间:2021年12月11日-2022年1月9日
扇面不仅能引风纳凉,更是古代文人把玩寄兴的怀袖雅物。扇与中国书法、绘画一经结合,便成为一种特殊的书画形式,在历史发展中沉淀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次展览共展出41件清代以来江南地区的文人扇面,以此窥探清代、民国时期江南地区文人书画的特点,同时从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等多个角度透视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上海宝龙美术馆
时间:2021年12月25日—2022年2月25日
本次展览多以空间、材料作品构成,体现出艺术家对于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探索,参与性和科技融合恰恰是2017年以来当代艺术界的两大热点,展览将两个要素面向当下颇具现实意义的“人与自然”话题,以视觉艺术的形式呈现人类文明和自然世界的关系,这三者构成“RONG-源”展览的实效性、实验性、有效性、前瞻性。
遇见博物馆·上海静安馆
时间:2021年12月28日—2022年3月20日
展览将展出来自法国诺曼底绘画协会和多维尔方济各会博物馆的收藏,展出作品包含德拉克洛瓦、库尔贝、柯罗、马奈、莫奈、莫里索等法国艺术大师的创作,通过不同艺术流派艺术家的61件表现法国诺曼底风情的油画作品,呈现出19世纪初艺术家们开始走出画室,深入生活、表现生活的转变。
中国航海博物馆
时间:2021年8月24日-2022年1月3日
泰兴号沉船为清代道光年间沉没于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的一艘中国商船,船货以清中晚期民窑瓷器为主,兼有少量紫砂陶器、石器、金属器等。20世纪90年代,该沉船被国外商业团队打捞,出水文物在国际市场拍卖出售。2018年泮庐集团董事长郑长来购回12万件沉船遗物,并将部分出水瓷器捐赠给中国航海博物馆。
本次展览将分为启航·触礁、探险·打捞、拍卖·回购、研究·复原4部分,揭示泰兴号沉船的前世今生。展览将展出超过400件泰兴沉船出水瓷器,涵盖青花、白釉、五彩、青褐釉等多个门类,包括碗、盘、碟、杯、钵、瓶、盒、雕塑等10余种器型,基本可以展现泰兴号出水德化窑瓷器的整体面貌。
与此同时,展览还将展出多件从德化陶瓷博物馆借展的德化窑瓷器,例如青白釉军持、青白釉粉盒、白釉夔龙纹竹节如意三足炉、白釉花卉纹杯、青花卷草纹盘等。
中国航海博物馆
时间:2021年11月5日-2022年2月20日
本次展览立足于中国航海博物馆的馆藏,遴选超过320件(套)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从科技、历史、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追溯15至19世纪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介绍这些发展为世界和人们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
展览分为4个部分,“推进历史的科技”主要展出航海用图和航海仪器,以此揭示不同时代人们对世界和海洋的认知,回顾航海科技的更新与发展;“改变格局的事件”依托雕塑、船模、武器等,介绍15至19世纪著名航海家、重大航海事件和海上战争。“打造世界的贸易”以贸易经营者及畅销品为切入点,通过钱币、商业文件展示航海带来的繁荣贸易以及因贸易形成的文化风尚,为参观者还原贸易船上的生活场景;“充盈精神的艺术”展示鲸齿艺术品、瓷盘、油画等富有航海特色的艺术品。
世博会博物馆
时间:2021年11月16日—2022年2月15日
本次展览以“面孔”为切入点,从历届世博会国际参展方捐赠馆藏中挑选了近50套包含面孔元素的展品,并根据外形的相似性或内容的相关性将这些面孔分为20组,引导观众比较每组面孔的“同”与“异”,体会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共通性。
徐汇艺术馆
时间:2021年11月19日-2022年5月22日
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也是上海对口支援日喀则的第27年。徐汇艺术馆历经两年时间精心筹备“妙像焕彩 化境入微——西藏日喀则地区13-15世纪壁画专题展”,于2021年11月19日正式对外开放。本次展览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汉藏艺术交流为切入点,通过艺术史研究的角度,立体展现在与汉地密切交往过程中日趋成熟且独具特色的藏族艺术。
上海玻璃博物馆
时间:2021年12月5日—2022年3月14日
上海玻璃博物馆在今年推出了《色彩实验室》系列展览,旨在深度挖掘馆藏品的信息,通过实验室风格的文本阐释方式和展陈设计,以色彩链接玻璃制作技术和工艺,凸显展品的科学性和技术性。此次《色彩实验室:绿》将继续关注色彩,以“绿色系”玻璃为核心,向观众展现。12月5日有开幕活动,下午1:30-2:00策展人导览,2:30-2:50 上海玻璃博物馆联合飞行家身体剧场:人体流动雕塑表演。
龙美术馆(西岸馆)
时间:2021年12月19日—2022年3月6日
本次展览精选出艺术家盐田千春1990年代至今的作品约80件,以数件巨型装置为主,同时包含丰富的雕塑、影像、绘画、舞台设计相关图稿等。这将是艺术家迄今为止最大规模个展继2019年在日本东京开启后,首次巡展至中国内地,全面回顾了艺术家过往25年的创作生涯。
浙江
浙江省博物馆
时间:2021年12月10日-2022年3月13日
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形成时期的代表性文化,对研究中华文明史、塑造全民族历史认知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展览遴选逾260件文物,通过对比展示的方式,解读这两种文化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共性与特性,参观者得以窥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起源格局。
浙江省博物馆
时间:2022年9月17日-2022年1月4日
展览共展出文物139件/组,其中一级文物65件/组。展览共由序厅、三个主要内容单元、尾厅构成。该展览将突破“文物精品展”的局限,注重展览的社会教育功能,利用“人—巫—神”的故事线把古蜀文明置于古代文明的视角中进行解读,放眼世界,通过三星堆、金沙遗址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带领人们一步步揭开古蜀谜团,让古蜀文明给观众留下的印象不只是“神秘”,还有对历史的敬畏之心,从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宽容与博大精深。
浙江美术馆
时间:2021年12月1日—2022年2月20日
本次展览共展出何绍基书法作品及古籍善本共计150余件(组),通过“意极平原”“锋藏篆分”“筑学金石”三个单元的叙事,向观众全面介绍何绍基的书法艺术成就,弘扬具有当代精神的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两浙”“湖湘”二地文化艺术的交流与繁荣。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时间:2021年12月24日—2022年3月27日
本次展览展示2021年度杭州7个重点考古项目以及出土的400余件文物,以全新的视角、生动的展陈形式、深入的解读方式呈现2021年度杭州市考古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带你走进考古、探秘杭州。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时间:2021年9月26日-2022年2月27日
本次展览将展出超过170件文物,同时借助多个数字影像与多媒体声音作品,尝试以整体、非线性的视角,从考古、档案、工艺、生活等维度,诠释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遗产这一主旨。
展览采用一种全新的表现手法——声音名片,让无声的文物说话,建立历史与当下的链接。制作者首先采集运河遗产城市的10个声音,每个城市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段录制,获得原始的声音素材;然后再挑选10件与运河相关的重点展品,根据展品的质地、外形、用途等特征,经后期处理形成展品专属的声音名片。
杭州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1.11.13- 2022.2.13
本次展览共计展出馆藏精品158件,展品的时代分布广泛,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到21世纪,绝大多数都与杭州这座城市有着密切的联系,呈现了不同时期杭州的历史、文化、物质生活等人情风貌,包含书画善本类、陶瓷类、玉石印类、金属类、钱币类和民俗类等多种质地的文物,其中77件为首次展出。
从珍贵程度看,以宋无款竹丛翠鸟图团扇页、明文徵明寒柯图轴、西晋越窑青釉兽形灯座、元景德镇青花山形笔架为代表的一级文物多达29件,另有二级文物27件,三级文物18件。其中,宋无款竹丛翠鸟图团扇页为省内罕见的精品,仅在11月13日至11月19日、2月8日至2月13日两个时间段限时展出,想来打卡“明星展品”的观众可要把握好时间。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时间:2021年10月23日-2022年3月31日
本次展览共展出218件(套)文物,以兰若寺大墓考古发现为主,同时展出宋六陵、风车口南宋墓地、南宋郑刚中墓等墓葬的考古发现作为对比,呈现兰若寺大墓的发现经过、考古历程与现阶段成果,尝试探究墓主人的真实身份。
展览采用故事性的表述方式,分为缘起、初识、现场、遗物、推理、话题共6个部分,设计一名历史爱好者宋小南慕名前往兰若寺考古现场,在考古领队罗博士的带领下,深入了解兰若寺的故事情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重新释读兰若寺的真实面貌。
嘉兴博物馆
时间:2022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
本次展览将以“天下大明”、“清亮丕振”、“锡光同庆”、“华冠丽服”等四个部分详细记录了我国圣旨的发展史,资料详实、脉络清晰,从不同侧面展示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传统文化,也折射出波澜壮阔、风云激荡的时代变迁。
宁波博物院
时间:2021年12月8日—2022年3月8日
本次展览,从“空间”这一认识城市的基本维度入手, 按照城市考古区域规划展线、以古今对照的方式呈现宁波千年的城市遗珍,走进展厅,相信您会发现更多,关于这座城市的吉光片羽。
江苏
南京博物院
时间:2021年12月18日-2022年3月20日
宋代崇尚文治,是中国思想文化极盛之时代。本次展览由浙江省博物馆与南京博物院联合策划,共汇集来自38家考古文博机构的约300件宋代文物,突出浙江地区宋代考古新发现,解读宋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展览分为两个篇章,上篇以“文治天下”为题,通过官员、学者、儒家文化传承者三个角度,讲述宋代士大夫的治世行道。最重要的展品是国家一级文物“徐谓礼文书”,这批文书出自南宋官员徐谓礼之墓,不仅记录了他的仕宦生涯,还体现了南宋中后期的文书制度、官员管理和政务运行。
苏州博物馆
时间:2021年12月21日-2022年3月22日
本次展览共汇集来自22家文博单位的108件元代文物、23件明清文物,另有6件展品以数字形式呈现。展览尝试着跳出征服与被征服的思维定式,通过印象、风物、信仰和雅集四个部分,再现元代江南地区多元并包的独特魅力。
苏州博物馆西馆
时间2022年1月1日 - 3月31日
乾隆十四年(1749)十月初五,皇帝正式宣布,于后年启程南巡。有关乾隆南巡的研究数不胜数,有人关注满清对江南的统治力,有人关注掏空家底来迎驾的官商命运,有人留心沿途的御制诗和题刻,有人从南巡的文本和图像中还原江南市肆风貌……
展览暂时将这些宏大叙事放在一旁,聚焦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政治表演,如何影响了我们的现代生活。
苏州博物馆西馆
时间:2022.1.1-3.1
清代宫廷绘画题材内容丰富、艺术风格独特,集中体现了以清朝皇室为代表的官方审美价值取向,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国家博物馆与苏州市文物局共同举办“御苑妙笔——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清代宫廷绘画”展览,就是要深入挖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资源,展示中国古代书画的卓越艺术成就,揭示艺术作品引领时代风尚的重要作用。
清代宫廷绘画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达到鼎盛。本次展览选取中国国家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珍贵馆藏书画、缂丝作品35件,囊括了皇室成员、宫廷画家和词臣画家的作品,分为宗英华翰、院体之风和词臣墨韵三个单元进行展示,较为完整地呈现了清代全盛时期宫廷绘画的艺术面貌。
吴文化博物馆
时间:2021.12.29-2022.3.6
2021年12月29日,吴文化博物馆“匠艺”系列特展第三场“慧石味象:苏州澄泥石刻精品展”正式开幕。吴地山水灵秀、民众富庶、文化繁荣,反映到手工业,便呈现为一种对工艺的极致追求,其匠心精细之至,往往它处所不能及。吴中刻砚匠人以“苏作”态度与审美为根基,在江南的诗情画意和苏意雕刻中逐步成熟,躬耕于苏作砚雕这一亩砚田,使澄泥石刻技艺焕发了新的生机。本次展览共展出40件/套澄泥石刻精品,以蔡金兴、蔡春生父子在澄泥石刻领域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为依托,分为“叩山问石”“镌琢经年”“唯砚作田”三个篇章,力图展现澄泥石刻的前世今生,为其今后的保护、传承与推广做出贡献。
苏州丝绸博物馆
时间:2021年12月22日—2022年3月27日
本次展览是中西方艺术的碰撞与联合,大师钱小萍融汇东西方艺术语言的形式,通过卓越的创作实现了从传统“非遗”的宋锦向“新时代宋锦”的一个新的阶段。本次展览试图通过时间与空间的穿越,让宋锦与欧洲绘画在此刻相遇,跨越艺术的界限以达到文化的真正的融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艺术无论东方,亦无论西方,最终都归属于人类共同所有的精神财富。
扬州博物馆
时间:2021.12.20-2022.3.20
馆藏文物,是一座博物馆的根本。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扬州博物馆以丰富的馆藏为依托,记录城市历史,展示辉煌文化。在扬州博物馆馆藏文物中,除了有大量考古成果外,还有通过购买、捐赠等多种方式征集来的精美文物。近日,“集萤映雪——扬州博物馆馆藏征集文物展”在该馆一楼特展厅开幕,集中展现70周年建馆历程中所征集的珍贵文物,彰显扬州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苏州碑刻博物馆
时间:2021.12.28-2022.2.13
此次展览共展出历代大运河诗赋碑刻拓片作品55件,均由现当代书法名家书写而成。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拓片均由朱砂拓制而成,因而更显得红红火火。
无锡博物院
时间:2021年12月31日—2022年6月5日
本次展览从无锡博物院收藏的108件杨令茀作品中甄选出二十余幅精品,以及与她相关之士的馆藏作品,以飨观众。希望观众能够藉此对杨令茀及无锡杨氏家族有一个更为直观和深入的了解,进而体味到近代无锡工商文化背后深厚的人文内涵。
张家港博物馆
时间:2021年10月28日-2022年2月16日
本次展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和长江文化保护的重要论述为指引,着力展现自20世纪20年代先后发现重庆大溪文化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以来,中国学者利用现代考古学手段重新探索、认识长江文明的艰辛历程。为全景展现近百年来长江流域考古事业取得重要成果,展览主办方联合三星堆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南京市考古研究院等16家考古文博单位,特别汇集了从良渚到东山村,从盘龙城到大洋洲,从马王堆到海昏侯,从景德镇到黄泗浦等16处长江流域重要考古遗址出土的100件文物珍品,向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致敬,构成了“百年百物颂华光”的展览主题。
安徽
安徽博物院
时间:2021年11月30日-2022年2月28日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汇聚之地。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使得农耕与游牧、东方与西方在这片沃土上交流、学习、融合,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瑰宝。
本次展览由安徽博物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联合主办,遴选逾180件(套)自先秦至宋元时期新疆各地区出土的文物,包括双耳双系兽蹄铜鼎、虎纹圆金牌、骨雕鹿头、云气纹彩棺、绿地对鸟对羊灯树纹锦等,其中一级文物近40件(套)。
展览分丝路雏形、丝路华章、丝路梵音3个部分,通过陶器、金属器、纺织品、佛造像、玻璃器等门类丰富的展品,展示古代丝绸之路枢纽孕育的西域传奇,勾勒千百年来新疆各民族共生共荣的生活画卷。展览还将陈列汉唐时期的官府文书和多种文字的简牍文书资料等,呈现中原文化对西域的深刻影响。
四川
四川博物院
时间:2021年9月28日-2022年1月3日
本次展览集结了10省48家文博单位。参展文物阵容强大,上起商代,下迄秦统一,以青铜器为主,包括金器、玉器、漆器在内共518件(套)。其中,一级文物多达209件。以长江流域自上而下的三个主要青铜文化圈为结构主线,通盘将展览内容与长江水文、著名地理标志联系起来,巧妙地烘托出“山高水阔、长流天际”的长江豪迈和“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长江气质。
成都博物馆
时间:2021.12.28-2022.3.20
展览展出了来自全国9家文博单位的上百件展品精粹,呈现出一派富丽堂皇、繁华盛景的美好图景。从汉代金饼到明代银锭,从正财神关羽、赵公明到准财神土地公、和合二仙,从升仙思想与祈财心愿结合的“摇钱树”到镶金嵌玉的“聚宝盆”,从牡丹芍药挂屏到“蟾蜍望月”端砚,从占卜祷告到祭拜财神……各式不同的祈财活动和祥瑞器物反映着人间对幸福生活的希冀和祈愿,编织着福寿绵延、富足安康的现世梦想。对财神的祈拜,也蕴藏着历代百姓对德行兼备、造福一方者的尊崇与怀念,在千百年里,以质朴的方式,传递着生财有道、聚财裕民的财富精神。
金沙遗址博物馆
时间:2021年12月30日-2022年5月8日
此次展览集合叙利亚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阿勒颇博物馆、代尔祖尔博物馆、贾颇勒博物馆、拉塔基亚博物馆、霍姆斯博物馆、塔尔图斯博物馆、德拉博物馆、斯维达博物馆,以及国内敦煌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等12家国内外文博单位的183件(套)展品,讲述叙利亚从石器时代开始,历经青铜、铁器、希腊、罗马和伊斯兰时代,长达50万年的文化图景,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叙利亚历史图卷。
湖南
湖南省博物馆
时间:2021年12月30日-2022年5月18日
本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主办,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协办。展览汇集了280余件(套)青铜器珍品,从中可以窥见商周青铜器的庄重典雅及汉至宋元明清青铜器的传承和变化,将向观众呈现中国青铜文明的源远流长,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王者荣耀,青铜辉煌!
长沙博物馆
时间:2021年12月28日-2022年4月5日
本次展览将带领人们回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从9000年前的远古先人发现玉、使用玉开始,一起漫步历史长河,从一件件玉器中,感悟中国独具特色的玉文化。这次玉器展览将汇集全国8家文博机构,共展出410件(套)玉器,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能够让观众们大饱眼福。
湖北
湖北省博物馆
本次展出的 36 件(套)钟鼎彝器充分反映了自殷商到两周 1400余年中华先民非凡的创造力;这些商周吉金也是我们深入了解距今两三千年以前社会制度、思想文化以及精神生活的重要物质资料。
本次展览展出的均是保利艺术博物馆藏青铜器精品,如兔尊、戎生编钟等,在造型、工艺上均是商周青铜器的代表,不少铜器上的长篇铭文,是研究商周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
江西
江西省博物馆
时间:2021.12.19.--2022.3.19
“千载一瞬——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特展”是江西省博物馆新馆首个名人主题原创大展,开启了江博名人主题系列展览的序幕。展览汇聚省内外精品,涵盖碑刻、书法、古籍、拓本等150余件,荆公画像、苏轼真迹、黄庭坚书法、名家碑帖……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时间:2021年10月18日-2022年2月18日
本次特展是迄今为止海内外第一次全面系统梳理目前所见藩王陵墓、王府遗址、景德镇窑址和流传于世的明代各地藩王用瓷资料,清晰反映藩王用瓷的时代特色,勾勒出藩王用瓷制度在明代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揭示明代景德镇瓷器与藩王群体之间的关系,探讨瓷器在藩王生活中的具体功能和地位,同时也充分反映明代景德镇地区制瓷业的真实面貌,并且借助藩王瓷器的独特性质,助推解决景德镇元明时期陶瓷史上的一系列核心问题。
广东
广东省博物馆
时间:2021年12月21日-2022年4月10日
本次展览以“酒”为主题,集中呈现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254件(套)文物和自然标本,介绍岭南酿酒的技术和制造工艺,尝试从礼仪、养生、风俗、外销等多方面解读中国酒文化。重点展品包括商代目云纹铜爵、西周兽面纹青铜盉等。
广州博物馆
时间:2021年11月2日-2022年2月20日
龙泉青瓷源于五代,盛于南宋,烧制历史长达1600多年,有着“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次展览将展出约100件广州博物馆馆藏龙泉青瓷,包括宋青釉菊瓣纹折沿碟、宋粉青釉鸟食罐、元青釉贴花缠枝芙蓉纹三足樽式炉等,全方位呈现龙泉青瓷的历史、功用及美学价值。
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
时间:2021年9月27日-2022年1月10日
本次展览共呈现383件文物,展品来自22个城市的31家收藏单位,是近年来参展城市最多、文物覆盖范围最广的海上丝绸之路主题联展。展览着眼于海丝在东西方经济、文化、科技、宗教和思想交流中发挥的纽带作用,多角度呈现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发展和繁荣历史变迁的全貌。
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
时间:2021年10月28日-2022年1月5日
本次展览共汇集128件(套)文物,不仅涵盖各个历史时期、各种类型的安徽文房四宝,还首次公开展示一批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文房用具。展览从纸、墨、笔、砚、文房清供五个角度,介绍中国文房四宝的发展历程,呈现古代文人的情思雅趣与生活态度。
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
时间:2021年12月28日至2022年3月28日
展览由南越王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以中、乌联合明铁佩遗址考古成果图片为主,辅以公元前1世纪至6世纪丝绸之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的考古发掘成果图片,从“寻找大宛”“丝路明珠”“天马西来”“走向世界”四个方面展开,以两千余年前张骞凿空西域,与大宛、大月氏诸国建立联系,再到今时今日中国考古人发掘大宛遗址为线索,介绍丝绸之路开通以来绵亘不绝的东西方交流,以及中国考古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卓越贡献。
广州鲁迅纪念馆
时间:2021年10月26日-2022年2月28日
状元之名,最早可溯源至唐代,指科举考试殿试中的第一名。中状元号称“大魁天下”,因而状元及第是古代读书人寒窗苦读的毕生追求。围绕着状元及第而形成的状元文化以尊重知识文化为价值导向,以理想主义为精神追求,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绵延至当下。
自隋、唐开科取士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最后一次科举考试,1300多年间广东共出过9位文状元和5位武状元。本次展览将陈列相关文物及资料,通过一个状元的诞生、广东状元那些事、状元文化进行时三部分,系统挖掘、整理广东科举文化资源,呈现广东状元的人生轨迹和功绩。
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
时间:2020年11月27日-2021年3月28日
本次展览将集中展出平武明代土司王玺家族墓与薛继贤夫妇墓出土的精品文物226件(组),包括金银、玉石、陶瓷及墓葬石刻等珍贵文物,系统展现了平武明代土司的社会生活与文化信仰。
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
时间:2021年12月17日-2022年4月10日
本次展览以景德镇御窑传世名品及考古发掘瓷器标本为中心,时代涵盖洪武到弘治时期,结合国内多家文物机构收藏的处州龙泉官器、钧州窑瓷器等,全面反映15世纪明代御窑瓷器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尝试为中国传统瓷器的解读开创新思路。
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
2021.12.31-2022.3.20
本展览分为“序篇:敦煌石窟”“第一部分:丝路重华”“第二部分:万象人间”三个部分,从敦煌石窟艺术出发原比例复制呈现莫高窟第285窟(西魏)、220窟(初唐)、320窟与45窟(盛唐)共四座具有时代艺术高度的代表性洞窟,同时展示石窟开凿、壁画绘制彩塑制作等工艺流程。
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
时间:2021年12月20日至2022年6月30日
2021年是深圳博物馆成立40周年。展览序厅设置了“深博40年”宣传片和“深博40年大事记”,回顾了深圳博物馆发展历程。展览包含六个部分,分别是“征藏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系列展览”“让文物活起来”“文明交流互鉴”“深博明天更美好”,展示深圳博物馆对深圳文化建设、市民素养提升、文博事业创新等方面的贡献和取得的成绩,以及对未来事业的规划和信心。
深圳南山博物馆
时间:2021年11月12日-2022年5月15日
本次展览由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与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举办,将展出逾160件(套)虢国墓地出土文物,分为虢风遗韵、吉金永昌、美石喻德、奇巧扬能四个部分,再现西周时期虢国历史风貌,解读王公贵族的日常生活、礼仪制度与精神追求。
南山博物馆
时间:2021年12月7日-2022年4月10日
中国古代士大夫一方面心系社会,希冀通过寒窗苦读进入仕途,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另一方面他们不慕名利富贵,寄情于山水之间,以艺术抒发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情怀。论语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便是士大夫人生态度的写照。
本次展览遴选150件(套)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涵盖古代文人书画、书籍,以及瓷器、玉器、青铜器、金银器、石刻、家具等,通过胸怀天下、逍遥尘世、风雅意趣共三个部分,呈现士大夫的理想、生活和审美。
鸦片战争博物馆
时间:2021年11月16日-2022年1月4日
红山文化是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大量神秘玉器的出世,把中华文明史提升到距今五千年以前。红山文化玉器制作精美、功能神秘,传达出重要的社会信息,表现出丰富的文明因素,对于 中国史前的社会发展、宗教思想以及文明起源的研究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本次展览展出了红山文化玉器珍品100余件,全面地揭开红山文化玉器的神秘面纱,向观众展示文明曙光中的灵玉之光。
阳江市博物馆
时间:2021年12月24日-2022年1月17日
唐代是中外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繁荣时期,兼容并蓄充分反应在金银器的兴盛发展上。这段时期的金银器代表了当时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它们在形制、纹样和工艺技术上显示出的丰富内容是其他材质的器物无法比拟的。
金银器因材质特殊、外观奢华,兼具观赏及实用性,甚至具有货币属性,是古代工艺美术中绚丽的瑰宝。
广西
南宁博物馆
时间:2021年12月10-2022年3月10日
本次展览以“吉事有祥,象事知器”为主题的中国古代吉祥文物创作,集中体现了对福、禄、寿、喜、财等以生存和生活为核心的自然要求的肯定、重视和希望。
福建
厦门市博物馆
时间:2021年10月21日-2022年1月10日
本次展览是鄂尔多斯市博物院首次以青铜器为主题推出的对外交流精品展,通过文物、解说文字与图像展示并举,勾勒出我国北方青铜文明的发展脉络,较为全面地展现了黄河流域北方青铜文化,体现了当时北方青铜冶铸技艺的高超水平。
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
时间:2021年11月21日-2022年1月16日
龙泉青瓷是宋元明时期中国青瓷的代表,以如翠似玉的釉色和端庄典雅的造型为特征,体现了闲散淡远的自然美,又符合温柔敦厚的传统文化审美。12至15世纪,龙泉青瓷沿海上丝绸之路行销至亚、非、欧众多个国家和地区,影响了当地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同时也把先进的制瓷技术传播到各地。
本次展览将展出58件(套)福建民俗博物馆馆藏的龙泉窑青瓷,时间跨度从宋代至清代,涵盖多个类别,呈现龙泉青瓷的优美意蕴和深厚内涵。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时间:2021年12月1日-2022年2月28日
本次展览共展出文物近200件/套,展示的是福建古代制瓷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黑釉瓷、白瓷的工艺技术成就及其传承,诉说的是福建故事和中国故事。
海南
海南省博物馆
时间:2021年12月11日-2022年3月11日
本次展览精选国内6家博物馆116件(套)唐代文物精品,透过衣、食、住、行等物质元素,再现大唐盛世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灿烂的文化,展现唐都长安的繁盛气象以及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交流与互鉴。
各地新年大展精彩纷呈,
小编收集恐有遗漏,
欢迎留言补充呀~
来源:各博物馆公众号
编辑:刘婧涵 密斯豆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声明: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news@hongbowang.net回顾往期精彩群贤毕至 共谋发展——北京文博发展智库成立仪式在云端举行展讯丨吴文化博物馆暑期大展“文明的样子——亚欧大陆古代文物精品展”开幕三星堆特别专栏丨解码三星堆里的中原文明DNA湖北地质博物馆恢复开馆 展出万余件“奇石异宝”“重建”亚述王宫、“复刻”巴比伦宫殿:“文明的万花筒——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开幕奔赴美好 博物馆内上演“知识跨年”大会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保护、研究、展陈、教育、发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印发京津冀三地文物局签定联合协定 全面加强长城协同保护利用三星堆特别专栏丨荐书:《探寻古蜀国——从三星堆看中华文明》叮!新鲜出炉的《中国儿童博物馆教育实践指南(2021版)》,速速查收!探寻超越时间的价值:“传统@现代——民族服饰之旧裳新尚”开幕甘肃省委宣传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点击在看,关注行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