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展讯丨黄罕勇海派玉雕艺术展



海派玉雕传承人黄罕勇眼中的“海派”






《佑生》


在黄罕勇眼中,“海派”亦是“无派”。


它博采众长,是不同派系融合的结果。融合催生了新的概念、新的内容,这正是黄罕勇创作的灵感基石。他似乎从不愿意把自己固定在某个框架之内,这不仅是对艺术自由的不懈追求,更是一种勇于创新的艺术态度。



《龙龟》


海派玉雕是中国玉雕四大流派之一,形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申城,前承明清玉雕之精华,融合苏派、京派、扬派玉雕的工艺特点,以技法精妙和文化融合闻于四方。


《十二生肖印章》


作为海派玉雕代表性传承人,黄罕勇先生对“海派”一词有着自己的理解,他惯以“河流汇成海”的比喻来取代一般意义上的地域概念。


《琴凤》





成熟艺术家的风格由自己定义






1993年,年轻的黄罕勇进入玉雕艺术的殿堂,初学人物雕刻,七八年间苦心磨砺,技艺始成。


2000年之间,为挑战自我和渴求创新,他执意转换创作理念,开始以中国传统瑞兽为创作母题。


《带子上朝》


他雕琢的玉兽,在传统题材上奏响新声,于作品中加入更多的个人感悟与理解,并以真率之心雕琢籽玉,突出玉料与生俱来的美感。


造型设计上更强调神态的深化,张扬不失灵动,威猛不失驯服,充满鲜活的生命力。



《红皮瑞兽》


《等》


他不断尝试将自己的审美融入玉雕题材,一点一点从细节上优化传统,从散点透视到焦点透视,在写实的基础上写意线条,这让黄罕勇的作品总能让人耳目一新,却不至于空凭无所依。


时至今日,单一的流派已经很难囊括黄罕勇的玉雕艺术,成熟艺术家的风格只能由他自己定义。


《蓄势》


纵观黄罕勇的玉雕艺术,他一直不断地冲破固有束缚,同时又将自己维系在传统的中华文化脉络之中。也许艺术就是充满了矛盾与奇妙的辩证法,无限的灵气与张力才能在碰撞中喷薄而出,诚然这也正是黄罕勇给人无限期待的原因之一。


《文武》


历经千年沉淀,“玉雕”已然无法被简单定义,因“玉”者绝非单纯的名词,其下折射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审美理念。感谢黄罕勇先生为我们带来玉雕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如是期待更多美好的艺术呈现。


  

  

《On My Way》





“向美而生”长三角非遗系列展览的首展



在此感谢黄罕勇先生慷慨捐赠玉雕作品《云上》,为丰富我馆馆藏作出贡献。


本次展览作为“向美而生”长三角非遗系列展览的首展,将向观众展出近三个月。


“向美而生”旨在进一步促进各类工艺美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推进长三角地区优质工艺美术项目的宣传展示与传播,面向全国观众,立足上海、浙江、安徽、江苏四地的优秀工艺项目,为长三角地区优秀技艺举办展览。





1977 年 1 月生于上海。1993 年学习玉石雕刻,师从吴碧霞,学习传统人物玉雕。2000 年转型传统动物玉雕,至 2003 年创立个人工作室,日渐引用和融入海派风格,将传统玉雕和现代审美做一次永不休止的调和。主要艺术特征是以动物为玉雕载体,展现其外在的、刚柔之间的力与美,某些作品会运用人性的角度去探索或是思考一些内在的精神。





黄罕勇海派玉雕艺术展


展览时间

2022年7月9日 - 10月7日

展览地点

苏州博物馆本馆(东北街204号)

忠王府楠木厅
























温馨提示

为确保文物安全和参观秩序,营造馆内良好环境,苏州博物馆实行实名制分时预约参观制度。观众可通过官方渠道(苏博官网或微信小程序)提前一至七天进行预约,并了解具体参观政策。

▣ 预约方法

长按识别小程序码

前往个人预约

预约系统入口分为本馆(东北街204号)和西馆(长江路399号),请观众注意区分,分时段预约参观,并于预约时段内到馆。

▣ 实名入馆

疫情防控期间,到馆观众须出示本人身份证或护照原件(未办理身份证的未成年人须出示户口本),同时核验个人“健康码”和“行程码”,显示绿色方可入馆。观众须全程正确佩戴口罩,排队和参观时请保持1.5米以上距离,避免聚集。入馆前须测量体温,如有体温异常者(≥37.3℃)或有咳嗽、气促等异常现象者谢绝入馆。

▣ 疫情防控

根据苏州市疫情防控要求,博物馆属于人员密集型密闭场所,观众进入须要扫“场所码”进行登记健康码红码、黄码人员,暂不接待入馆

(若疫情政策更新,以苏州市疫情防控通告及工作指示最新要求为准,请您预约前密切关注。)

▣ 行李寄存

如有大件行李物品,本馆(东北街204号)观众请至正门对面观众服务中心,先寄存,后入馆;西馆(长江路399号)观众请至馆内观众服务中心(正门北侧)寄存。























来源:苏州博物馆公众号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news@hongbowang.net

回顾往期精彩研学丨“南海Ⅰ号”:宋代沉船变身“文化方舟”有何鼓励政策?如何落实?国家文物局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湖北省博物馆将举办“一见钟·琴”2022新年音乐会迎新年!新疆博物馆虎年文创系列上新,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换届 多地合力讲好“黄河故事”全球征集 激活开放资源:史密森学会创新博物馆藏品互动新模式鉴往知今!青岛市城阳区档案馆、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开展文博精品共享课程征集工作的通知资讯丨西藏博物馆7月8日新馆正式开馆!中国博物馆协会藏品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2021年会议召开南京城墙博物馆试开放运营:当博物馆本身就是最大的“展品”西安博物院:文博人的一线抗疫新展 | 民以食为天——来国博寻味人间!

点击在看,关注行业最新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