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顾丨走进中国农业博物馆:大暑时节至,品味夏正浓
近日,CCTV-10科教频道《科学动物园》央视频账号与中国农业博物馆共同策划推出二十四节气系列直播活动。7月23日上午10点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开启大暑篇。
直播中,我们不仅能了解大暑节气知识,观看贾文忠老师为大家现场带来全形拓技艺展示,还能品尝到大暑特定节令美食。弘博网作为文博行业综合服务平台,参与此次直播进行全程报道。本文将对这次直播进行回顾。
大暑的气候特点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二个节气,夏季六个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大暑恰逢三伏期间,雨水较多,属于雨热同季。俗语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绝对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古时习惯把阴历六月称为“荷月”,此时是赏荷的最佳时间。荷全身都是宝,荷叶、花谢后结出来的“莲蓬”里面的莲子、莲子心,根茎部位的藕,都是可以食用的。我们采摘的荷叶要选用才离开水面的青嫩荷叶。有水性味儿的不用;长大了,发老绿的,不新鲜了,也不用。这样的荷叶有一种特有的草木清香味。
大暑节气小动物们也是很热的,它们会一定的避暑纳凉高招。大象会用灵巧的鼻子向身上喷水,并且自带随身“电风扇”,通过不停的扇动耳朵。从而降低自身的体温。骆驼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它会升高自己的体温,直到超过外界的气温,这样既不会出汗,又减少了体内水分的蒸发。夜晚,骆驼的体温又随着外界气温的降低而降低。
头伏、二伏和三伏的日子怎么算?>>
伏天的开始的日子,古人是以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头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是古代“干支纪日法”的体现,干支纪日是我们古代比较早的一种纪日方式。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还有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两两相配,共计60日一循环。
今年三伏总共有40天,但有的年份伏天是30天,这主要是取决于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和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之间的长度,如果是20天,那伏天就是30天,如果中间的间隔是30天,那伏天就是40天。
古人如何消暑?>>
扇子是古人最主要的纳凉工具,古时候,扇子也叫“摇风”“凉友”。西汉时,京城长安有一位能工巧匠丁缓,把7个一丈长(3.33米)的大轮连在一起,做成了一把巨大的“七轮扇”。《西京杂记》记载,这把扇子“一人运之,满堂寒颤。”一个人操纵,可以让满厅堂的人都感到凉爽。
另外过去还有一种瓷枕,大家可能都见过北宋定窑孩儿枕,就是一个憨态可掬的小孩头枕双臂,俯卧床榻形状的瓷枕,瓷枕一般内部中空,下端有孔穴透风,四周能透气,加之瓷器表面有一层冰凉的釉面,睡上去可谓是“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
过去还有一种叫做竹夫人的纳凉用具,是古人在夏天降温消暑的神器,制作简单,就是用竹篾编成圆柱型,中间镂空,像个封闭的大篮子。此外,宫廷里会修建凉屋,把冰块放在屋里降温,食用凉茶解热等等。过去人们会在冬天的时候把冰块储存在冰窖里,咱们北京就有好几处皇家冰窖,保留比较完好的知名老冰窖还有三处,一处在故宫里,专供皇宫储冰用;一处在地安门附近的恭俭胡同五巷五号,叫做恭俭冰窖,专供皇家使用;还有一处在北海公园东门雪池胡同,叫雪池冰窖,也属于御用冰窖。
过去的京城还有敲击冰盏、沿街叫卖凉冰的小贩。还有把水果泡在冷水里,也是很好的消暑方式。
全形拓技艺
全形拓是比照相还真实的老手艺,通过拓印的形式把一件东西立体呈现出来。
今天是大暑,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形拓传承人贾文忠老师画了一幅荷花。整幅画运用全形拓技艺,手工拓出紫砂壶的立体原貌,同时,又结合节气花信风、诗词补绘题跋。
重要文物:田赋鼎
大暑时节,当我们觉得酷热难当的时候,却正是作物生长最好的时候。在如此炎热的天气下,农民们还要在田间地头辛勤的劳作,非常的辛苦和不容易。我们国家对于农民也是非常体恤,出台了许多惠农政策,告别田赋鼎就讲述了这样一段感人的故事。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为表达对党中央的感激之情,河北省灵寿县农民王三妮,自筹资金铸造“告别田赋鼎”,并于2009年捐赠给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此鼎还在建国六十周年国庆庆典上参加了展出。鼎用青铜铸造,直径82厘米、高99厘米、重252千克,双立耳,三柱足,上书铭文560字。铭文最后是这样写的:“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告别田赋鼎”为中国从春秋时代开始2600多年历史的农业税划上了句号。
大暑的节气美食
晒伏姜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人们会在这一天开始晾晒生姜,认为经大暑晒过的伏姜,对身体有特殊的疗效。不同地区,晒伏姜的方法各有千秋。例如在河南一带,人们喜欢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然后装入容器、蒙上纱布,在太阳下暴晒。等生姜和红糖充分融合后食用,当地人俗信此法对于治疗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还有一些地方的人们会把生姜丢在屋顶上,让它在白天经受骄阳灸烤,晚上承受露水浸润。等伏天结束的时候,再把捡回来,认为这样的伏姜最为“正宗”。
麻辣小龙虾
麻辣小龙虾可谓是近些年新晋网红美食。美团美食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份,售卖小龙虾相关菜品的门店占餐饮总门店数的比例为5.5%,消费的主力军是90后,在消费者推荐的小龙虾菜品中,TOP5依次是十三香龙虾、蒜蓉小龙虾、麻辣小龙虾、油焖小龙虾、冰镇小龙虾。近年来,我国小龙虾产业蓬勃发展,养殖面积和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养殖模式创新发展,餐饮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加工业、流通业、“小龙虾+”文旅产业等快速发展,全产业链和集群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小龙虾产业在保障菜篮子产品稳定供给和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一些地区推进乡村振兴、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特色产业。
荷叶糯米鸡
荷叶糯米鸡是广东早茶里的传统名点之一,相传是起源于解放前广州的夜市,最初是用碗盖着蒸熟的,后来才改为以荷叶包裹。这粘粘的糯米,滑滑的鸡肉,还伴着荷叶的清香,让人看着很有食欲啊。荷叶盛开是大暑的标志之一,这道荷叶糯米鸡也是应季应景的美味了。
荷叶粥
以前每到夏季,在北京什刹海就有各式的小吃卖,其中有一种小吃就是荷叶粥。做荷叶粥时,把米熬到开花,粥汁滑腻,用一张去掉叶柄的荷叶,面朝下盖在粥上,再盖上锅盖焖熟,等到晾凉之后再将荷叶挑出就能喝了。
鲜莲子
每年大暑前后,都是吃莲子的最佳时期。剥莲子要先顺着莲蓬头的边缘,将整个带有蜂窝状突起的这一面全部揭下来,这样就能一次性把所有莲米都摘下来,之后我们再剥去绿色的外壳,如果不好剥的话,我们用小刀在表皮上轻轻划一下,再一挤就把整颗莲米都剥出来了。
蛤蟆咕咚
粉鱼儿,也叫漏蝌蚪、凉虾,“蛤蟆骨朵儿”或“蛤蟆咕咚”,老北京叫“蛤蟆咕咚”,是夏季三伏天主要的消暑小吃之一。小时候,妈妈用玉米面加白面,放点明矾,拿一个瓦罐漏斗盆,坐在水桶上,用铁勺使劲往下按,这一步叫“过蝌蚪”。
打卤面
这里给大家推荐主食打卤面。伏天吃面是我们的传统习俗,在伏天天气炎热,人们的胃口就不好,通过吃面达促进汗液排出,从而降低身体的温度,去除体内的潮气和暑气,达到消暑降温的作用。推荐的卤是茄丁卤。三伏天正是茄子大量上市的时候,作为时令蔬菜,这个时候茄子的价格也最便宜。市场上通常由长茄子和圆茄子两种,通常推荐长茄子。因为长茄子含有的水分比圆茄子要多一些,而且长茄子的纤维较细,吃起来比软滑,对大部分人来说,长茄子口感更好。在选茄子的时候要选择这种形状均匀、无裂口、有光泽,整体颜色乌暗,用手掐一下感觉很嫩的这种茄子最好。茄子性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其中维生素P含量特别高,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好处。茄丁面做法也比较简单,将茄子洗好切丁,然后将葱蒜在油锅中爆香,然后放入切丁翻炒,加入适量的水,煮约5分钟左右即可。然后将卤浇到准备好的面条上,面条最好是手擀面,这样茄丁面就做好了。
荔枝
提到荔枝你能想到谁呢?对,例如杨贵妃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二是苏东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等。可见荔枝在古代也是非常名贵的食品,有“岭南果王”的美称。荔枝对我们机体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功效:一是能补充能量:荔枝糖分比例非常高,可占70%;二是能美容养颜:荔枝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维C是胶原蛋白合成的主要成分,可使皮肤光滑而有弹性,从而起到美容美颜的效果;三是能促进食欲:荔枝口感酸甜,同时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对于促进消化、改善食欲很有帮助。
了解大暑知识,观看全形拓技艺,品尝节气美食,感谢大家观看央视频与中国农业博物馆联合推出的节气直播活动,再次感谢中国农业博物馆,我们下个节气见!
资料来源:《科学动物园》央视频账号、中国农业博物馆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声明:若该文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news@hongbowang.net
回顾往期精彩展讯丨茗冠古今 茶香万里—闽北茶文化展资讯丨“乡村是座博物馆”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关工委推出128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资讯丨满怀信心再出发 勠力同心向未来——全国文物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博博会丨第九届“博博会”酒店预订系统开通了!研学丨探秘博物馆之旅,四川推出“三星堆—金沙”主题旅游线路资讯丨走进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领略八大技艺的精美绝伦直播预告丨讲好中国故事,打造“跨次元”博物馆数字世界重磅!《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发布资讯丨《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发布资讯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开馆重磅!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开幕资讯丨上海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利用规划
点击在看,关注行业最新资讯▼